<基地與地球>的結尾有什麼深意嗎?
崔維茲抬頭向上望,視線彷彿穿透厚層的月岩,直達月球表面與星際空間;彷佛努力想要見到無數正在不可思議的鴻蒙太空中緩緩運動的遙遠星系。
他說:「據我們所知,在古往今來的人類歷史中,從未有其他智慧生物侵犯我們。這種情形只需再持續數個世紀,也許只要人類文明歷史萬分之一的時間,我們便能高枕無憂。畢竟,」講到這裡,崔維茲突然感到一陣痛心的憂慮,但他強迫自己置之不理。「此時此刻,似乎還沒有敵人潛伏在我們之間。」 菲龍——這個懂得轉換能量、雌雄同體的異類,此刻正望著他,眼神深不可測。崔維茲並未低頭迎向那對出神的目光。————————————————————————————————————
《基地與地球》實際上是草草結尾,有點虎頭蛇尾。《基地》系列寫作時間跨度太大,在其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人們對宇宙的認知還是上了一個台階。現在看來,阿西莫夫的世界觀設定有一些局限性。這裡略舉幾個例子。1,丹尼爾希望把所有的知識和控制權都保持在它自己的軀體(正電子大腦)里,自然難以為繼,實際上藉助大規模分散式網路的幫助,個體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不一定僅憑一己之力。2,人類已經縱橫銀河系,但卻沒有踏出銀河一步,而且在長達兩萬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遇到任何非地球起源的智慧生物,換言之,地球是整個銀河系高等生物的唯一發源地,這個也太僥倖太偶然了,宇宙沒有理由也不可能對地球如此眷顧(同時代的其它科幻作家可不是這麼認識)。那麼,來自銀河系外的生物的威脅又從何談起呢?3,考慮到星系之間的距離都是以光年為單位的,人們無法通過普通方式在宇宙中進行星際旅行的(即使以光速也無法承受漫長的時間),必然會使用超空間傳輸技術。那麼無論是極星,還是川陀,或者帝國邊陲地區,其實並沒有地理位置上的落差,也無法實現所謂的區域經濟和軍事封鎖。4,最根本的的局限性在於,阿西莫夫以羅馬帝國興亡為藍本來構思銀河帝國,並以帝國衰敗之後的科技大衰退作為大背景,創造了心理史學這個概念來推動情節,完成了《基地三部曲》。但到後來,出於商業考慮,他又在這個框架下繼續寫作,狗尾續貂。他放棄心理史學的路數,試圖突破,比如引入蓋婭模式和菲龍模式,但終究無法為人類前途找到真正的突破點,最後只好草草收場了事。
剛剛看完也聽玩基地與地球。
第一感覺作者真的牛到銀河了。不是別的,是因為我個人覺得他可能在結尾留下的不曾言明。僅個人見解。
隨著時間的發展,在銀河,宇宙的大尺度上,葛蘭.崔維茲那種絕對準確的預見性上,人類必將被代替與毀滅。ps
J.丹尼爾.奧尼瓦與菲龍結合,它必然會毀滅人類(結果)人類守護者其實是伊圖.丹莫茨兒人類真正需要的其實還是心理史學最後結局說銀河之外的文明侵略真的很很很嚇人!!!!
ppss 想到了三體的黑暗森林
如果為了對抗外敵,人類變成銀河的蓋亞是唯一的辦法! 提高存在穩定度的辦法就是結構單一,單一到基本粒子就永生不滅。還想到一個對比,太空艇的電腦和擁有正電子腦的變節者。好可怕!
剛剛看完,阿西莫夫留的結尾我感覺比心理史學給出的答案要深邃的多。我認為崔之所以感到痛心的憂慮是因為他不知道人類是否會遇到其它對人類有敵意的智慧生命。而最後一段才是真的結尾,也是作者想要傳達的,那個菲龍其實就是崔上面一段最後一句話所說的,「我們當中的敵人」,崔自己意識到的僅是為人類的未來而擔憂,但是作者最後一段點明—其實危險已經開始並且就在身邊。這也應該是作者的終極之問:人類為了生存究竟會走向何處?
這個結局發散性太強了……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思路考慮,每本《基地》系列書里總有:出自《銀河大百科全書》 這似乎意味著最終建立起來的是第一基地而不是蓋亞??再想想菲龍,索拉利人和人類是已經是兩個物種了,或許機-丹尼爾並不是那麼了解索拉利人,或許菲龍並不是什麼都不懂,而是索拉利人為一行人設定的圈套……而大百科的正常出版又代表著索拉利人並沒有征服基地,那麼,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一種被機器人和變異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悲哀深深滴傷害了他,而他卻完全無能為力。神馬外星系人完全是扯淡,威脅就是機器人和變異人
從書中的一些細節來看,菲龍似乎並不是單純的索拉里兒童,比如班德似乎暗示過自己並沒有後代,比如菲龍在跟寶琦思提及班德時不自然的表現,比如寶琦思/蓋婭對於菲龍過分的母性(個人觀點),比如小說結尾的描述。
我猜測作者想暗示人類的分化導致人不再是單一物種(比如外世界人尤其是索拉理人,還有新地球想要兩棲化的人類),但是這並不能解釋菲龍的特異性。這個結尾確實並不讓人滿意看得我憋得慌啊。
不過我還是認為,在書中最後所給的情形下,基地和第二基地乃至蓋婭都不是人類的理想路徑。基地的缺陷已經在書中敘述了,蓋婭也有類似的缺陷,它並沒有成功預防騾的出現,也不能防止來自外部的滲透(比如菲龍若非普通索拉理兒童,獲得丹尼斯的精神力量加上自身的有形力量,再藉由丹尼斯併入蓋婭,這結果太可怕……)。個人覺得,基地最後一本這個結尾非常精彩,極大的開放性,可以無限延展,或者河外文明,或者人類與機器人,或者人類與變異人等等等,都可以涵蓋其中。可以引起人們無邊的思考,這本身就是作品的魅力。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只有一個哈姆雷特的話,根本成不了經典。
人類該怎麼走,這個人類最重大的問題讓阿翁一個人解決實在強人所難了! 在這個系列中作者已經絞盡腦汁嘗試多幾種方式,最後無奈只能留下一個讓人恐懼的眼神。我猜想,聯想到阿翁的《最後的問題》來看,他希望人類最終的路便是「模」,一個超計算機與「人」的結合體,其實和超級蓋亞相似,全體合為一個意識,成為主宰宇宙的孤獨的上帝。可惜,那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狀態,因為阻礙可能來自於非人智慧物種,也可能來自於平行宇宙中的「人」,就像《神們自己》里的。在宇宙尺度,人類太渺小,而不管我們從什麼角度思考,都是為了人類這個物種可以永存,或許宇宙恆古不變的真理是一個物種消失,另一個誕生,一個宇宙消亡,另一個誕生。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實在不該考慮幾千年或上萬年的未來,著迷於這部小說,只是給我一種感受:我以上帝視角縱觀了人類兩萬多年的發展,好爽!
Foundation and Earth ends with a "hook" for a sequel --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novel itself has been solved, but a new problem is introduced in the last few pages which threatens the future of mankind.
Asimov fully intended to write a sequel to Foundation and Earth, continuing the story chronologically. He had, however, no specific plans for how he would develop the problem with which Foundation and Earth ends, let alone how to resolve it. His next (and final) two Foundation books were stories of the life of Hari Seldon, written largely because he couldn"t figure out what would happen after Foundation and Earth.
He died before he had any specific plans for what would happen next.推薦閱讀:
※請問阿西莫夫的短篇《第一法則》中艾瑪二號到底發生了什麼?
※阿西莫夫三大定律是如何制定出來的?
※機器人五部曲中,貝萊與丹尼爾見面的次數是四次還是五次?
※為什麼生於蓋婭的騾也會因為畸形在童年受到嘲笑和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