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熱衷於食品安全問題的人真正知道什麼樣的媒體信息是真的或者是虛假炒作。?

我小姨很擔心食品問題甚至有些過度了。在她眼中大街上的餐館基本上都是用的地溝油,喜歡微信公眾號里「刪前快看,食品黑幕」。「冒死發出,食品問題,請轉給你的家人」。「馬上就被封殺了,快看,台灣女導遊爆出地溝油事件」。

我也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每次看到類似的消息能判斷出真假,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偽科學。最讓我難受的是,看到親人相信一些不符合科學依據,荒謬的東西,甚至斷章取義的文章,來質疑食品安全。寫出的文章往往會吸引很多類似於我小姨這樣人的眼球。 儘管這些寫的是假的,可是人們還是深信不疑。 比如有一次聚會吃飯,弟弟要喝可樂,小姨制止弟弟說,可樂含有糖分,喝了不好。 在微信家庭群里也轉發很多類似的文章,我看見了,很想給他們說出這些都是不科學的,可是每次轉發,我都去否定別人,久而久之小姨也不高興。

可是見到這類顛倒實事,抹黑食品安全的言論,我就是忍不住反駁。 可是政治沒有對於錯,只有利與弊。 然而科學只有對與錯。 請問各位,我究竟應該怎麼辦?


雖然我也是學食品的,但我並不能改變身邊大多數人對食品的看法,對肯德基的偏見以及對動輒對虛假新聞的相信和恐懼。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是許多老百姓的想法,就算你我都是食品人,在大量假新聞的轟炸之下,三人成虎,也難免心有戚戚焉,畢竟食品真的是良心行業,知道有些東西用了比不用好,但我們不能保證他們加入的量是否正確,有些無知黑心商販過量使用添加劑或者使用非法添加劑也很難說,所以大部分人為了自保,即使是假的,也會忌口一段時間。

而作為行業內的,吃什麼比較有底,不驚慌,不求影響別人,先從自己做起,明智生活吧。


我只是想呼籲大家積極舉報,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謠言傳播。

至於父母家人,我一般不反駁而是會發一些正面的文章給他們。因為你發闢謠的話,他們會寧可信其有。

我已經成為我朋友圈的舉報小能手了,記得舉報文章的同時舉報發文或者轉文的公眾號。

勿以善小而不為。


我想不只是食品科學的問題,偽科學與科學的鬥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群眾往往是先相信偽科學,這不能單單歸結於民智未開,更多是因為偽科學比科學更加符合人們的直覺。神經科學的結論告訴我們,人們更容易相信符合自己判斷的結論。比如商人都是壞蛋,官官相護,這個世界有陰謀類似的結論。

而謠言一般都是怎麼破解的呢?一方面是靠題主這樣的有求真慾望的人苦(tu)口(lao)婆(wu)心(yi)的勸導,更重要的是權威擲地有聲的結論,雖然有很多知友很鄙視所謂「磚家」,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專家對群眾的影響力(想一想芒果台的健康欄目)。這就是神經科學另外的一個結論:人們對權威的輕信。放在中國,就是主流媒體的力量。所以,如何才能讓偽科學的流言不再微信圈繼續為害了呢?就是拿人類的一個弱點對付另一個弱點!我希望可以有更多像果殼闢謠這樣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這樣的闢謠能夠通過主流媒體讓群眾們看到!

利益相關:食品科學闢謠科普平台「白飯(微信號white-food)」主編。


出差在外,經常錯過飯點。所以肯德基麥當勞,安全衛生便捷,味道統一,價格合理,吃了不拉肚子不上火不傷胃,一直是我最好的選擇。

直到我遇到了一位重視食品安全的女領導。開始了嘗試各地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的黑暗料理之路。

雖然機場食物大多數淡而無味,味同嚼蠟,但是至少不拉肚子。

各地火車站汽車站的食物。。。

話說,肯德基麥當勞衛生安全方面,應該是走在全國最前列了。排除薯條等食物,脂肪含量絕不會比中餐的水煮肉片,軟炸蝦仁高。鹽含量也比大部分中餐低。當然,可樂含糖,沒有自己泡的茶健康。但是,肯定比大部分國產果汁,國產的瓶裝茶,好一些或者類似。

漢堡包之類的主食,確實蔬菜含量太少。澱粉等粗糧也不多。

但是肉夾饃,卷餅什麼的,也差不多。平時我們在飯店酒店點餐吃飯,自助餐,或者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吃的蔬菜水果主食,也不覺得很多吧

這麼一分析,真覺得,漢堡包之類的,算是良心食物了!


可樂有糖分喝多了不好有什麼問題?水喝多了腎還受不了呢~

-------------------------------------------------------分割線----------------------------------------------------------

正式回答一下吧。

首先我想先表明一個我自己的態度,澄清,闢謠以及科普這種東西靠的是一種棉力,最好不要直接反對。相反觀念的輸出遠比觀點的輸出有效的多。

自己體會一下這麼個狀態,當你發現一個你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觀點並要和你的親人分享的時候,你想聽到的是什麼?這裡我不引導你,你覺得是啥?那麼如果你覺得你分享之後聽到的是「你怎麼能信這個?」「XXXX都是騙人的」諸如此類的回應,你是什麼感受?

你不僅反對了別人的觀點,還質疑了別人的腦袋。

對的還是你的親人,我覺得這麼不合適。

那你覺得這問題會能得到好的解決么?

給你舉個例子,就那個朋友圈轉發很多的包菜,你能想好怎麼去反駁他不是假的么?你來反駁一下試試,有理有據有節的反駁。

是有難度的吧?而且在日常溝通的過程中更不會給你機會有理有據有節的反駁~

那咋辦???

那現在我來問你,你知道是假的,那你知不知道這東西在哪兒買?你家人能不能買得到?

顯然是不能的吧?超市和集市上都不買得到這樣做的包菜,對不對?

那如果這樣的話,家人轉發也就轉發了吧,你自己別轉就得了,也別和他們產生什麼衝突。

那你又說了,我就是看不下去他們轉的那些啊!都這麼大的人了選擇性屏蔽就好了。

但是也不能熟視無睹對吧?既然你是這個行業的,你自己說你懂行,那麼給你爸媽整點兒好的,安全的,好吃的東西,試著想想沒事兒多陪陪他們給他們講講你眼中的食品行業會不會好?你說沒時間聊,那你沒事兒時候你給他們寫點兒東西看看不比讓他們看朋友圈兒強?

如果你都不樂意,那我還能說點兒啥呢?


我媽昨天給我看了所謂「棉花做大米」的視頻…………

我是這麼做的

這是假的!!!

這是假的!!!

這是假的!!!

…………………………

我跟老媽說了不止三遍!

我告訴她棉花是做不成大米的!兩者物質組成不同,添加什麼東西都沒用!吃都吃出來不同的!而且做大米能掙幾個錢!為毛不做成黑心棉呢!

一看就知道那是做塑料顆粒之類的東西!

大體上那「棉花」也應該是化纖之類的東西。

你看這些就是騙你的!提高他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利用你掙錢的!

你覺得說這些就有用了嗎?

我把那些說的話全打在朋友圈裡了!

我媽的朋友圈裡………………

不說了現在被罰刷碗呢……………

60後惹不起…………

為毛光評論不點贊…………………


說到這個問題,我前幾天正好看了一個公開課視頻。

浙江大學公開課:食品安全與營養

媒體有媒體的運營方式,能夠把新聞寫的吸引眼球,點擊率高,那就是他們認為的一條成功新聞

這就是一個學新聞的朋友告訴我的(當然,我國還是有很多良心記者)。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殭屍肉這種新聞被誇大無數倍還能夠播出的原因,之前,看到有問題說,作為一名學食品的,你最不敢吃的是什麼?我也沒去過國外,和有些國外的朋友聊天,他們說,基本對我們國家的食品不放心(可能都白人朋友把)。

給大家一個建議吧,只要是正規的大廠家生產的產品,都還是可靠地,基本都能夠達到國家的要求。有的朋友可能就要問了,國家的要求肯定好低,也是不安全的。我只能默默的告訴你,朋友,回家多看看書,不是只要食品里添加了添加劑,那麼這食品就不好。不是只要是工廠生產的產品就不如自己的土產品好。

最後,說說題主的問題。我們國家有很多很好的食品網站,比如---食品夥伴網,----還有視頻李提供的一些網站。這些網站都是很不錯的,至少比媒體更加專業。


我覺得比起這種盲目相信謠言的群眾,黑添加劑,鼓吹純天然的食品多好多好的商家更可惡。

比如三鹿出事之後,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眾多鮮奶吧。自己養牛自己擠奶就真的比大公司的成品牛奶安全嗎?怎麼就看不到擠奶工的汗,奶牛的毛,飼料不化驗不安檢的潛在危害,保存不當的變質呢?

而且,鼓吹這些「純天然」的,很多還是食品專業的。


多讀書

缺乏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的話

說啥都沒用

話說這種局面不也是這麼多年來統治者們想看到的麽?


題主有句話說的沒錯,科學只有對與錯,但科學最重要的不是一個對錯判斷的結論,而是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縝密的邏輯思維。顯然,這個是普通大眾所欠缺的。

科學的推論是需要嚴密的實驗設計和一定的應用範圍的,但是大眾更需要的是一個能立刻應用到生活的顯而易見的理論,或者說技巧、方法。這時候科學的嚴謹和大眾生活的便捷性就產生了代溝,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用科學去對待生活大多數事物是很艱難甚至徒勞的。

所以,題主能做的就是正確對待這種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做正確的符合科學精神的事,轉載科普文章或者舉報謠言信息,然後慢慢影響別人。同時不要把真理的追求和人際交往重疊在一起,不要忽略人情世故方面很世俗但存在即合理的一些東西。


我就不說微信裡面我家那幾個姨媽轉發的各種危言聳聽的食品謠言了…………


我也是學食品的,但是每次被問到我轉基因能不能吃,中國食品是不是都不能吃,可樂能不能喝,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煙有害,酒有害,不是一樣吃嗎?誠然很多加工食品存在高熱量,高糖,高油,但是營養本身也是個相對的概念。一塊黃油曲奇對於三高者可能有害,但對於長期營養不良骨瘦如柴者絕對非常營養。另外承認添加劑,農殘等問題很嚴峻,但是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總之,食品問題很難一句兩句說清楚,就算國內微生物情況比美國差些,但國人還有強大的免疫力和熱食加工的良好習慣呢。總之,心態健康,盡量多吃家裡自己燒的菜,新鮮蔬果總歸是好的


看了前面的回答為什麼嗅到了一股撕逼的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從我爸媽七大姑八大姨開始用微信後,面對轉發的各種謠言,我的心情也是和題主一樣著急的。

開始我試圖憑藉自己是重點大學食品專業大學生的身份直接向他們開啟科普的戰略計劃

結果是......你知道的......幾乎沒用......依舊整天轉發......還直接發給我......

每次遇到身邊一些盲目相信謠傳或者片面理解科學的人啊,我感覺自己快急出心臟病了,經常

感嘆:「沒文化真可怕!」

可是,我自己真的就很有文化嗎?

他們為什麼會相信那些偽科學那些謠傳?除了自身教育水平思想意識不夠之外,還有就是這些謠傳

偽科學文章經常是一種很權威的模樣出現,什麼「XXX大學(還是國外的)教授研究發現」「XXX研究

協會證實」等等,本身在食品方面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們,在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今天,當然更願意

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去相信這些文章。

而我說的話呢?我畢竟只是一個在讀本科生,我還沒有在食品行業取得那種一說起來人們就會對你

肅然起敬的成就,然而我以一副「你錯啦,你不懂,我給你講啊」的姿態去科普的時候,人們當然不

想、不情願聽我的。即便很有道理,那些人們或許都還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去相信

那些謠傳和偽科學,唯一的進步大概是他們不會再繼續轉發而已,然而這並不是我們想要得到的結

果啊。

當崔永元和方舟子就轉基因問題爭論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人民也被搞得暈頭轉向,儘管有很多科普

學者一遍又一遍地強調轉基因問題是否有害還並沒有研究結果支持,意在使大家科學正確地認識轉

基因的時候,多數人民好像並不領情,然而袁隆平一句:轉基因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 立馬平復

了很多人的心情,也收拾了一堆極端的態度。為什麼呢?因為是袁隆平在發表觀點,是世界偉大的

雜交水稻之父在發表觀點。

所以我廢話了這麼多,就是想說,騷年啊,我們作為食品人,不忘初心的同時,在儘力保護自己親

人朋友不直接被謠言傷害(哪怕有許多東西他們不願意吃但只要他們吃的東西是安全的)的同時,

我們只有沉下心來學習專研,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說成為全世界全祖國的權威,至少成為你的家

族、你的朋友圈裡的權威!到時候親戚朋友都會主動向你求證,相信你說的良心話的時候,你就能

真正幫助他們了。

---------------------------------------------------------------------------------------------------------------------------------

剛剛急著買車票好像有些地方表達不夠好會產生一些歧義。

不管是作為幾分之幾的食品人還是完完全全的食品人,我們用自己學到的不管是多還是少的正確的

科學知識去粉碎一些謠言和偽科學這肯定是必須的!我之前所講的更多的是偏向於一種心態和態度

的調整。畢竟我們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得到的修養是不可能靠我們幾次苦口婆心的勸說就讓那些七大

姑八大姨們Get到然後使他們的覺悟蹭蹭蹭上升好幾個level的。啊,我要去吃飯了。。。


需求決定供給,傻瓜太多,謠言供不應求是必然滴!


相信這些知識的都不具備專業知識,但是向他們科普的話,呵呵噠,拉黑屏蔽眼不見吧。


我也是學食品的,同學也有在食葯監局上班的,聽他說過目前的狀況就是食品監管人手少要管的企業太多,小作坊這類的根本就管不過來,現在大家在網上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寄希望法律對食品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再大一些吧。當然執行起來效果還是很難說。

食品方面的知識啊什麼的,感覺沒有受過化學、生物、食品相關基礎教育的人群還是很難分辨真實的信息和不嚴謹的文章的。我也感覺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能盡量有機會就向周圍的人傳播一些正確的觀點吧,這個是一個基礎的工作,只能慢慢推進,期待著大眾平均科學素養的提高,沒有一蹴而就的辦法。


啊。。。

我都懶得多看這方面的新聞內容

知道有什麼事發生後自己查閱相關資料即可

儘管我的專業是與吃沒啥聯繫的石油化學。

不過畢竟是化學,還是有渠道和方法去找到資料並作分析的

媒體魚龍混雜。。。所以直接不用信。

我是這樣的態度。

平常也會多接觸一些國標啥的。。。

嗯。。。

@種櫻桃 同學最後一句話我很讚許

先做好自己吧。。


有時候確實會有這樣的情況。自從學了食品專業後,周圍的親朋都會質疑中國的食品問題,但我一直堅信,絕大多數的食品公司是有良知的,絕大多數的食品是安全的。但像題主所說,在強大的輿論攻勢下,周圍人更易相信媒體所說的食品不安全,而不是相信科學。對於這種情況,我會建議他們不僅要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更要關注食品營養方面的習慣。沒有好的飲食習慣,吃的食品再安全也仍然不會健康。

另外,人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質疑也是對政府管理能力的不信任。政府應該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光靠食品科學的科普遠遠不夠


我需要你這樣的親戚啊,要是我有個親戚學食品的,我還看啥新聞和朋友圈啊,我就問你了,你就是我吃飯的指路明燈啊!以後吃東西多安心啊!我不怕你指出我的不對,我最喜歡和這樣直接爽快的人打交道,省的繞彎子


既信書,不如無書。

食品安全就像是股評人講座。

重要的是趨利避害,選擇性的去規避風險。過分相信本身就是種病,危害比食品問題本身還要嚴重!


反對並沒有什麼卵用,中國人現在普遍都寧願相信危言聳聽的言論而不相信明顯的科學,連我這個學食品的在學專業之前也有「中國現在什麼都吃不得」的觀念了,你覺得那些三大姑八大姨會信任中國的食品嗎?

比如之前盛傳的「榴槤和牛奶不能一起吃」這個流言,我都告訴我姨她們了:「文章里說牛奶和榴槤同吃會因為太多咖啡因而心臟麻痹這個一看就不對,首先牛奶和榴槤本身不含有咖啡因,也不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咖啡因,其次,若是咖啡因就能導致人心臟麻痹,那我一天至少兩杯咖啡不早死幾百回了?」

然並卵,她們說「這是食物屬性相衝。」

你看,就算有明顯的科學證據擺在她們面前她們也能編造一套理由出來。

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置之不理,因為她們看的所謂「科普」不用三天她們自己就忘光光了——當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中醫理論里的牛奶和榴槤的食物屬性時,我媽問我喝不喝她榨的榴槤牛奶。


推薦閱讀:

請問如何看待「柳葉刀」的最新研究報告?
把牛奶煮開一會兒再喝到底會不會損失營養?
豬血中的鐵人體能吸收嗎?
對於非嬰兒人群,液態奶和奶粉哪種好?

TAG:食品 | 心理學 | 自然科學 | 食品科學 | 食品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