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遇到哪些因為文化差異或者地域差異鬧出的笑話?


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給中國人民拜年了。話說能不能給個淘寶鏈接。


1896年李鴻章出訪歐美八國,在訪問英國時特地拜謁了昔日同僚喬治-戈登的墳墓。此君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任常勝軍司令,並反對蘇州殺降,因而在西方頗具威望,獲封勛爵,1885年在喀士穆起義中戰死。

當得知有「中國副皇帝」之稱的李鴻章親自登門拜訪,戈登家人很是感動,戈登遺孀將戈登生前愛犬相贈,以示感激。這條鬥牛犬在英國曾獲得鬥犬大賽冠軍,系名貴品種。李鴻章接受了這份謝意,並在回國後向戈登家人回書致謝,大致內容:「我也老啦,胃口不太好,幸好得到你們贈送的美味佳肴,我吃了一頓,果然不錯,謝謝啊……」



歡迎選購。


第一次去我老婆家,用了他們的廁所,我尿褲子了。

非本人技巧不熟練或尿失禁,而是,他們那裡的廁所,太太太太太奇葩了。而且我要講,那裡是高郵,高郵的老式廁所就是這樣的。

那個時候她們家在蓋新房,還沒弄好,老房子的廁所就是上面這個圖,這個不是腌菜用的醬缸,而是廁所,我看到就傻眼了,問我老婆,這個單杠是幹嘛的,她說單杠是大便坐在上面的。非常省力,比較適合長時間的戰鬥。

可是,我坐上去頓時屎意全無。因為那個杠子受力面太小,坐上去需要一定的平衡技巧,才能保證不朝後傾倒掉入糞坑。大家知道,大便有時需要集中精神的,如果你分心去調整平衡性,就很難辦正事。而且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坐一會腿就麻而且這個廁所設計及其不合理,完全反人類。

從示意圖可以看到,大的可以落在後面的缸里,那小的呢?小的控制的好,會直接尿在地上,除非你先解決小的,然後解決大的。

但是一般人有大的時候都是大小同時解決的。

於是我就沒控制好,尿在了褲子上。幸虧及時制止了小的,沒有阻止了濕態的進一步擴大化。

後來,這種廁所也逐漸少了。無獨有偶,我老婆表弟的媳婦是南京的,也覺得這廁所太奇葩。根本不能使用。所以他們家在裝修的時候特地裝上了蹲式馬桶。


背景:正宗南方人一枚,一直生活在南方。

2011年單位組織去西安旅遊,碰到很多很多地域差異帶來的小笑話。

1.小巴上導遊說:請大家看右手邊,那是小雁塔。

但是,導遊的右手邊根本沒有塔啊。而且她和我們朝向是一致的。

大家紛紛指出導遊弄錯了。

導遊說:我分不清左右的,怕說東邊你們聽不懂……

2.半天觀光之後,大家飢腸轆轆,進了餐館,準備大快朵頤。

一看菜單,咦,咋沒看到青菜?

再看菜單,啥,米飯一塊一碗?

同事們正在議論紛紛,鄰桌一群來西安旅行的學生菜都點好了,看了米飯的價格立即閃了,留下老闆和老闆娘面面相覷。

最後我們還是在那個餐館吃了一頓,米飯盡量少吃。同事中有一個陝西人,那幾天一直不停滴吃各種麵食,弄得我們深深滴為他的胃容量擔心。同事表示,家鄉味,吃不夠。

3.返程前一天,自由活動。

我和一個女同事在鐘樓廣場迷路了。

其實,是不知道該怎麼到馬路對面去搭公交車……

廣場沒有天橋、斑馬線,只有地下通道,對我們倆來說,好似迷宮一般,走來走去,就是走不到馬路對面去,好似碰到了鬼打牆……

不得已求助當地人。

前幾個東南西北地說了一通,我們眨巴著眼睛沒聽懂。

最後碰到一個超級熱心的,領著我們把廣場轉了一圈,十幾分鐘之後,終於把我倆給領到了對面。

-----------------------------------------------------------------------------------

評論區有北方朋友表示沒看懂。

首先,南方人只認左右,不認東南西北。原因大概是南方多山多河,參照物比較多,東南西北不容易辨認。北方平原多,參照物比較少,說東南西北更清晰一些。

然後,南方人吃米飯較多,所以一般的餐館提供的米飯都是免費的,除非一些較高檔的餐館提供較高檔的米飯才收費。我們在後來的旅程中又遇到了那群學生,閑聊了幾句,他們也是南方人,一桌十幾個人,點的菜比較少,想著多吃飯好省錢,沒想到米飯收費,仔細一算,按照餐館的碗的大小,每人至少三萬,男生普遍五碗,算下來米飯反而比菜花的錢還多,所以他們的最佳選擇是——走人。

-------------------------------------------------------------------------------------

還是南北差異,歷史版的。

當年梁啟超寫的奏章,光緒讀了之後非常欣賞,表示要見一見梁啟超。

梁啟超廣東人,不會說官話。

於是,光緒召見梁啟超那天,例行的行禮問候之後,兩人因方言不通而面面相覷,無話可說。

記得一本書上是這麼描寫當時的場景的:兩人如新婚之夜的新人一樣默默相對無語。

我看得默默無語……


義大利超市給中國顧客立了個牌子:「尊敬的顧客,請您不要再敲西瓜了,它們是真的不會回應的!!!」 http://t.cn/RU1Utk9[/cp]

轉自新浪微博 @孤島守護者 圖侵則刪。


中學學的課文裡邊講的重陽節是朋友相聚喝酒賞花的節日,

大學期間有一次祝一個學姐重陽節快樂,她說重陽節不是給老人過的嗎?

瞬間尷尬,後來查了查,從八十年代起,我黨把重陽節歸為老人節了。。。巨汗(⊙﹏⊙)b

腫么可以這樣子


轉載笑話:

上大學時,宿舍里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說話也是雞同鴨講。

  一日,一東北男生和一甘肅男生去買速食麵,東北男生自言自語道:「整個啥味兒的呢?蔥香牛肉的吧!」

  旁邊甘肅男生好奇地問:「什麼叫整?」

  東北男生答:「吃唄,就是吃的意思。」

  傍晚,我們三人去衛生間,衛生間下水道堵了,導致裡邊「黃金萬兩」。

  東北男生一看,大怒道:「這可咋整啊?」

  話音未落,後面的甘肅男生面如土色,乾嘔不止……


中蘇交惡的時候。

蘇聯說:「你們憑什麼說我們覬覦四川?沒有這回事!」

中方心想:確實沒有這回事啊…我們沒有說。

原來,中方說過蘇聯「得隴望蜀」,被翻譯直譯了…

(待查)


內蒙古人民前來回答!

1 有同學去外地上學,被問道:你們那都是騎馬上學嗎?

同學答道:哦,有錢人是騎馬的。但我家窮,騎驢。

實際上,你們咋上學內蒙古人民就怎麼上學啊!

2 有一回上網,被一外地妹子問道:你們那的人都是臭的吧?

我很奇怪,這個妹子也不像地域黑啊,怎麼會這樣問呢?

妹子接著說:因為你們每天都吃肉啊!!

實際上,體味重的是老毛子啊!內蒙古人也是黃種人啊!(詳情可參考:狐臭是怎麼產生的? - 生活)

3 當然,內蒙古人民也許吃的的確多一點。

我媽和幾個同學到南方旅遊,一幫老太太走進一家小飯館,主食要了米飯。

結果大家發現南方的米飯碗就像北方的小茶杯一樣大。

於是那家店只好在一眾北方老太太的強烈要求下把他們的「米飯鍋」放在了桌子上。然後老闆發現別的客人居然沒有米可吃了……

實際上,我媽的飯量還沒有我的一半啊摔!

4 你以為內蒙古人民很能吃嗎?錯了。

從前公司里兩個壯漢去東北出差,中午,飢腸轆轆的兩人走進了一家東北飯館:

「老闆!來一鍋悶面!(也可能是燴菜,忘了)」

「好嘞!要多大的鍋?」

「我們兩個人要多大的合適?」

「小鍋吧!」

「行!」

於是,20分鐘後,兩人對著一個口徑40cm的大鐵鍋傻了眼……

實際上,我這裡的所謂小鐵鍋一般只有20多cm的直徑啊!

後來,個人有幸吃到了一次大鍋悶面,那口鍋幾乎跟一輛自行車車輪一邊大哦!我們十幾個人吃了兩鍋!


當你第一次痛飲豆汁的時候(((o(*?▽?*)o)))


我是東北人,接觸過一些山東人,有點意思

大學剛分寢室,班主任助理(以下簡稱班助,大三的學長,東北人)來我們寢室,來問問新生有什麼需求,談話是輕鬆愉悅的,氣氛是快活友好的

寢室老大(山東菏澤人)給班助遞了根煙並拿出打火機,班助叼著煙湊過去點著,煙霧繚繞中,氣氛更加輕鬆愉快了……

等班助走後,老大操著一口山東話破口大罵:真能裝逼,一個班助有什麼牛逼的,至於么balabala

所有東北boys都一臉懵逼,我問老大怎麼了,老大環顧一圈說你們沒看見么,我給他點煙,他就那麼把頭湊過去點的

我們說是啊有什麼問題么

老大想了想,說:這個……別人給點煙的時候難道不應該用手護火么……

我們說不一定啊,老大說啊啊啊我們那裡不用手護火就是裝逼的表現

————————————————

我們寢室有個空床,大四的時候,有個17歲的大一小胖子分到我們寢室來(我們寢室是特殊寢室,床是定製加長的,個子超過一米九的學生可以申請入住,不限年級),他的爸媽送他過來的,他老爸是個老師,非常豪爽表示當晚要請我們全寢室下館子吃飯

到了飯館,點了菜,大叔開始跟我們閑聊,不一會第一道菜上來了,大叔看了一眼,繼續談笑風生,沒有動筷子的意思

東家沒有動筷,我們也不好意思開動,於是大家繼續談笑風生……

第二道菜上來了……談笑風生……

第三道菜上來了……談笑風生……

終於,大叔問了:「這個,咱們這裡吃飯是什麼習慣?一般第幾道菜開始動筷啊?」

崩潰……

哦對了,這個飯店的特色是各種花捲,很快一盤各種各樣花捲上來了,這時大叔很不滿地叫來服務員:「我說同志,為什麼要上主食?!」

服務員一臉懵逼:因為你們點了主食啊

大叔:可是我們沒說上啊!

服務員懵逼,我們也懵逼

經過溝通,是這樣的,在大叔他們家,主食點了之後,客人說上主食了才能端上來,不經允許上主食是不禮貌的,表示送客的意思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大一的時候上課,外教給我們記資料。然後問我是不是Mandarin。

當時哪知道Mandarin是啥…只知道Chinese,我以為她問我是不是滿族人。當時我就想艾瑪這外教漢語不錯啊挺溜的。於是我說我是漢族人。

No,I"m Handarin.


有個段子么,冬天在東北吃飯點啤酒,老闆問你要常溫的還是冰鎮的啤酒。冰鎮就是冰箱里拿出來的,常溫就是室外零下二三十的。(ps:並沒有看到一直放室外的啤酒)


當我老公(四川人)第一次叫我給他把「孩子」拿來的時候啊!

當他老媽第一次叫我「切」西瓜的時候

當他老爸第一次叫我吃「粑粑」(一聲)的時候

還有各種髒話我聽不懂的時候,別提了。

註:四川話,孩子=鞋子

四川某些地方,「切」=吃

四川某些地方,「粑粑」一聲=餅乾薯片一類的零食


魚香肉絲沒有魚怎麼了!!!

人民大會堂……………………


有的語氣詞在不同國家意思不同。

比如在國內,別人叫我的名字,我懶的時候會回答「誒----」(四聲),但是在模里西斯「誒---」(四聲)一般是用來表示不滿,配合不滿的表情。。

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模里西斯人(情緒高漲地):Anna!

我(同樣開心的):誒----

模里西斯人(迅速奔跑過來拉住我,擔憂地):你怎麼啦?心情不好嗎?我哪裡做錯了嗎?

我(不解地):你在說什麼。。。。你不是叫我了嗎。。。所以我答應了一下啊啊啊啊。。。

困惑了好久才結合其他語境弄明白這件事。。。

= =


老婆第一次跟我回家,我媽無比熱情,吃飯時,用普通話說,「來來來,吃個花」,老婆迷茫的看著我,完全不知該夾哪個。。。


歪個樓,小時候我們通宵上網打遊戲叫包宿,大人嫖娼也叫包宿,又一次小時候坐計程車,那種尷尬,唉,匿了。


推薦閱讀:

每次人們提到南北差異的時候,秦嶺—淮河一線的朋友最想說些什麼?
南北方的人買菜有什麼區別?
麵包車是否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產物?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在衣服上的字元用英文會比用拼音更時尚?
「巴洛克建築風格」和「洛可可建築風格」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TAG:文化差異 | 逸聞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