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券柱式構圖中,保留希臘柱子的必要性或者原因是什麼?

如果把不承重的希臘柱子去掉,既能省去解決柱式和券拱結構相矛盾的麻煩,還能顯示出券拱結構的力學關係,會不會更好?圖為建築工業出版社《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第72頁 圖5-4 券柱式的疊加


羅馬建築雖然有很強大的在地性,但是羅馬帝國視自己為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發揚者,羅馬的水泥確實是一個革新。

回到這個柱子,還是體現了業主和建築師對希臘建築的致敬。現在例子也很多,現代建築化用古代建築的元素,來和古代建築對話。個人理解這種對話的基礎還是一個傳承和發展。

舉個例子。

這個圖上左邊是maison carrée右邊是carré d"art。這一對一個是現代建築一個是羅馬建築,地點是法國南部城市尼姆。面對面的兩個建築,右邊的是foster取用了左邊的元素造出來的。

體會下形式上的關係。

羅馬建築和希臘建築也有類似的關係。

中國的也有。上海的金茂大廈也取用了中國古塔的元素,雖然建築師動機是媚俗。不同時代的建築還是有或多或少的繼承性的,雖然有時候不承認。


審美改變往往具有慣性


謝邀。

羅馬券柱式里保留希臘柱式,主要是裝飾用。券腳和券面都構圖上,方牆墩和圓柱,方開間和圓券顯出對比來。

當然我理解題主的疑惑,柱頭和柱礎的花飾,尤其是圖裡面的愛奧尼柱頭,的確讓人覺得奇怪……但這裡有文化因素。

其一,羅馬人崇奉古希臘,所以早期做拱時總是想再現希臘范兒。這點就不消說了。

其二,題主覺得去掉希臘柱很好,這是出於一種更簡潔的審美,但歐洲古代建築並不都如此想。在那個裝飾手段相對缺少的時代,除了對面積有要求的浮雕,柱式是難得的,有辨識度的,帶有裝飾意味的元素了。雖說The grand is Rome,人家也不能只是宏偉。

好比後來巴洛克和新古典,都有將許多古代元素拼貼在立面,按文藝復興甚至古希臘審美而言會覺得多餘繁雜,但就是圖個好看嘛。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處於物質大豐富的時代,各種事物都裝飾過度overdecorated,就覺得還是極簡的好。好比吃多了紅燒肉,覺得茶泡飯好。

可是在古羅馬時代,大家都餓肚子呢,好比老北京叫賣「蒸白薯,栗子味的」,你會想幹嘛不直接吃白薯啊,還有白薯本味,幹嘛要栗子味?——因為那時候味道少,有栗子味就挺讓人高興了。

希臘柱式風格在古羅馬,就是栗子味。


方的牆墩同圓柱對比著,方的開間同圓券對比著,富有變化。但它們構圖契合:圓券同樑柱相切,有龍門石和券腳線加強聯繫,加以一致的裝飾細節,所以很統一......

—引自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四版P72上第二段

所以說柱式與拱券結合起來更好看,不單單因為柱式好看而去繼承。

羅馬人在偉大在於對希臘文化的繼承與創造,以及對新技術的革命,解決了柱式與券拱結構、多層建築、大體量建築之間的矛盾,這種組合雖然有損於結構邏輯的明確性,但更符合羅馬奴隸主漫無節制地追求豪華浮艷的審美趣味。

一種結構的盛行一定跟當時使用者的喜好跟審美或者社會體制有關,所以根本是人。(這不是廢話么....)

大部分都是書上的話,正好複習到這裡胡亂一答。


首先,羅馬柱式和希臘柱式比例和細節上有許多區別。

其次,羅馬券不用柱式的結果就是羅曼式了。


柱式是石頭的樑柱結構的表現形式,羅馬大型公共建築多採用券柱式結構,這兩者之間存在著矛盾。支承券拱的牆和墩子又大又厚,必須裝飾。同時又必須使他們能和仍然流行著的樑柱結構的藝術風格協調。最好的方式是用柱式去裝飾拱券結構。——《外國建築史》

我們不能用現在的審美來推斷當時的審美。


不請自來

古羅馬建築全面的繼承了希臘建築的寶貴成就,將柱式與拱券完美的結合,其中一方面有審美上的因素,愛奧尼克柱或是多里克柱可以讓莊嚴宏偉的建築顯得更加柔美或是雄健,帶有人文氣息,這也就引出了柱式需要存在的第二點,希臘的柱式結構滲透了歐洲人的情趣,人的天然比例成了制衡建築的標準,讓建築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用豐富的浮雕賦予石頭血肉與靈魂,讓建築本身也擁有了靈魂。


首先,羅馬統一之後看到遍地希臘遺留下來的那些柱式建築會自然而然想要繼承的。

(這一點是羅馬人的第一意識,就比如現在有個外族打敗了人類,看到遍地的混凝土方塊,給他的印象就是住的東西就該是這個樣子。)

還有就是希臘文化一直影響著羅馬,羅馬征服希臘後,大量的希臘奴隸成為羅馬貴族的教師,醫生,僕人,建築師,樂師。羅馬城中大規模的建築活動,就有大量希臘人參加,所以可以說是希臘人在發展自己的東西,他們當然不會丟棄柱式。

然後就是羅馬人也很厲害,他們會拱券技術,所以會有題主說的那些矛盾,也是《外國建築史》p71 p72說的那幾個矛盾。

然後他們就會想辦法解決這些矛盾,在解決的過程中羅馬人發現柱式可以作為一種裝飾(當然小體積的還可以作為承重),羅馬奴隸主非常喜歡豪華浮艷的建築。所以,柱式自然而然成為拱券結構的裝飾。

可以說是一壞變兩好。


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頭,羅馬文明將之繼承後,系統化制度化的發揚深化,並隨著征服廣泛傳播。羅馬柱式同樣繼承了希臘柱式的主要特徵,柱式是石質建築里樑柱結構的表現形式,羅馬時期的建築由於天然混凝土的廣泛應用,以及券拱結構的發明,建築的尺度已經遠遠超出希臘建築的傳統概念。柱式的結構作用基本就沒有用武之地了,但是在藝術和文化層面,柱式一直是被認為是典雅莊重的美學象徵,而內心對希臘文明無比推崇的羅馬人一直將柱式作為建築文化的藝術載體。

羅馬人根據實際需要對柱式做了大量的修改,主要是增加柱式的裝飾感,這種趨於華美浮誇的柱式風格正是古羅馬貴族階層好大喜功又追求豪華奢靡的粗鄙的審美情趣的外在體現!

就像@張佳瑋提到的那個栗子味白薯一樣,在古羅馬那個年代,不管歷史上多麼偉大,多麼榮耀,但終歸是文明發展的早期階段,柱式是少有的能夠拿來裝點門面的有效手段,是斷斷不會捨得拋棄之的!


1、審美的慣性;構圖上的對比與統一,這個應該都很好理解。前者最典型表現在將木製的柱式轉換成石制,後者可由附牆柱和券墩在體塊上對比、在線腳上統一看出。

2、用柱式表達那種拱券尚表達不了的傳統的精神,即回到柱式的比例,回到最初埃及人和希臘人想用柱的比例表達什麼。如圖上可以看到,底層多立克上層愛奧尼,為什麼不是反過來?如果這種安排是經過選擇的而不是隨意的,它就有所指,它所要表達的,也許就是輪廓已經不夠明顯的柱子出現在這裡的原因。


審美具有承接性。

前面幾百年來養成的審美習慣一下子改變會讓大家無法接受,設計師們一方面想要突破一方面又想承襲,券柱式就當時的設計觀念來說已經算是很大的突破了。

「 羅馬人對柱式的另一個發展就是在使用上的創新。隨著古羅馬拱券技術的產生和推廣,柱式的結構作用逐漸消失,而裝飾作用越發突出。為了能夠在柱式與拱券之間產生順利的過渡,他們在牆面上和柱墩上貼裝飾性的柱式。柱子一般突出牆面3/4個柱徑,券洞就鑲嵌在柱子的開間里,券腳和券面用柱式的線腳裝飾。這樣既能夠滿足古羅馬建築巨大尺度的要求又能夠取得風格上的統一。」——劉松茯《外國建築歷史圖說》


昨天聽講座剛好有人問教授類似的問題。

教授的回答大致意思如下:

這種經典的,一直保留的柱式已經和柱子本身相融合,存在於上的裝飾已經是柱子一部分,(在很多人理解里)已經並不是刻意添加的裝飾了。

按照我的理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裝飾都是在傳承中求變。大部分都是在舊有的基礎上,融合新的特色。

由奢入簡,簡潔時又開始復古,這似乎就是一種發展模式。


和土豪家裡裝修成歐式風格是一個道理

好看往往不是因為真的好看,而是因為別人能看懂


因為當時的甲方和民眾喜歡這個 我們現在不也是這麼乾的嗎?


推薦閱讀:

是否應該重建圓明園?
請問在西方建築營造體系傳入中國之前,古人有類似於今天的結構圖紙和平面立面圖嗎?
怎樣建造一座核彈發射井?
學習景觀建築都要做哪些準備?
柯布西耶的建築思想是「非人性化」的嗎?

TAG:建築 | 羅馬 | 歐洲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