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製造很難,而破壞卻很容易?
01-14
怎樣用科學解釋這種現象?
不僅僅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例如12345是創造,那麼13245、23145、35421等都是破壞。
一個西瓜是創造,那麼摔爛的、砸爛的、切開的等都是破壞。
同一堆物質的不同狀態中,破壞態占絕大部分。因此,更容易到破壞態。
如果是特定的破壞態,那就不一樣了。我摔爛一個西瓜,要求你摔得和我一模一樣,你看有多難熱力學第二定律啊……工科生應該都學過吧。
製造和破壞都是對物質的一種加工。一般來說,製造是有目的的、系統的、有序的、有要求的;而破壞則不一定,或常常沒有這些特徵。題主提問的出發點想必就在這裡。倘若破壞是有目的的、有序的、有要求的,這個觀點就不一定成立。例如,攔截、摧毀一枚正在飛行中的導彈,恐怕不比製造一枚導彈要容易。而且,很多製造過程本身,也是破壞的過程,例如機械加工,這時製造與破壞的難易度沒有差別。
因為製造有標準,破壞無標準。製造後的產物需要達到一個專門的標準或要求,這才能稱之為製造。破壞後的產物沒有任何標準或要求,只要和破壞之前不一樣,就能稱之為破壞。
宇宙趨向於熵增大沒錯,但前提是孤立系統。在局部是可以實現熵減小的
但熵減小是需要代價的,代價就是需要從系統外部輸入能量,你每天都需要吃飯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製造是讓物質變得有序,這是熵減的過程,相應的破壞是熵增的過程。所以製造需要額外的能量輸入,而破壞可以自發進行,很自然的,破壞總比製造容易製造是降低熵,破壞是升高熵,物質總是趨於向熵增大的方向發展。
熵
瞎說
製造一個垃圾堆多容易啊
但你給我破壞一個看看這麼說也不一定啊,例如製造一堆垃圾很容易,而破壞一堆垃圾超級難啊。
假如製造是12345,那麼所有不是12345的組合都是破壞。
那麼我們來假設:只有54321是破壞,那麼製造和破壞都不是很容易!
總結:我覺得這是個製造和破壞之間的比例的問題。首先,要下一個定義。我們常常把讓物質趨於特定的有序化默認創造,改變此狀態默認毀壞,那麼,首先設全集U,創造是讓物質趨於特定的狀態,設集合A僅包含次狀態,而毀滅則是A的補集,就是說即使創造是0.1,毀滅也是0.9
對於客觀事物來說,並沒有破壞和製造之說吧?破壞和製造只不過是人類自己的主觀標準而已!在客觀中只要符合規律的事物必然會發生!
必須是在系統的能量與物質與外界沒有交換的前提下才能使用熵增原理,問題中沒有給出這個前提條件。個人感覺用統計物理的角度說明比較合理。統計物理中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是等概率原理,即系統可能處於的每一個微觀態的概率是相同的。如果把物體所處的每一個可能的狀態看成一個微觀態,那製造的狀態數為一,不是製造的狀態就都被看做破壞的狀態。顯然所有可能的狀態數遠大於一,所以處於破壞狀態的概率更大。
很簡單的道理啊 熱力學第二定律
dS≥0
瞎說,每次切蒜粒都切得我手軟。。。。
怎麼定義輕鬆、困難很重要。從人的心理上來說,製造要承擔更重的心理負擔,而破壞更加輕鬆,更能體會到放鬆,能反應人性里想要破壞的那部分。從技術要求上來說,製造比破壞要求的能力更高,更全面。製造垃圾也不能說簡單,因為要有製造垃圾的材料,如果是買來的話對經濟條件有要求,而且現在又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另外只有在需要製造的時候才會進行製造,而破壞一直在進行,且是很多物品、情感無法擺脫的宿命。
推薦閱讀:
※如果未來能源價格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便宜,接近於空氣不要錢一樣,世界將會怎樣?
※如果被反鎖在物理/化學實驗室,能否通過專業知識自行逃脫?
※光會受到萬有引力的影響么?
※邊開風扇邊開空調可以更有涼意嗎?
※如果徒手握住武器級的鈾或者鈈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