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數值模擬軟體的現狀和發展是怎樣的?

研究對象限定為「水」,但可就不同應用領域展開,如:水工結構,水文,河口海岸,泥沙運動,地下水,給水排水,水資源管理,水環境等等。

議題包括但不限於:

常用的軟體有哪些?各自特點如何?它們在具體工程中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國內外的應用又有什麼區別或差距?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相似問題:

岩土數值軟體的目前的現狀和發展是怎樣的? - 土木工程


一年多以前提的問題,關注和回答者都寥寥無幾,畢竟行業太小。
今天拋磚引玉,希望能引發更多的交流和討論。

水利數值模擬這個概念很大。粗略劃分的話,有模擬降雨-徑流過程的水文模型,有模擬河道、海岸水流傳播的水動力模型(當然也可包括模擬地下水的地下水動力模型),也有模擬水質的水質模型,等等。而模型和軟體的區別,我個人理解是有沒有相對完善的用戶界面,免費或收費暫且不論。

我所學習的、包括目前從事的主要還是水動力模型軟體領域方面的工作內容,就依此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水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基於描述水流運動的基本數學物理方程(如聖維南方程組),利用有限差分、有限元等方法對方程進行離散化處理,最後藉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強大計算能力求解近似值(一般為流量、水位等)的一套方法理論。這是我個人的粗淺解釋。

目前常用的水動力模型軟體主要來自歐美。
歐洲的水動力模型軟體主要來自三個研究所,丹麥的丹麥水力研究所(DHI)、荷蘭的三角洲研究院(Deltares)以及英國的HR Wallingford。
DHI的MIKE系列軟體以河道/流域模擬見長,包括了進行一維二維水動力模擬的MIKE11/21,進行城市水模擬的MIKE URBAN,分散式水文模型MIKE SHE以及進行流域水資源分析管理的MIKE Basin等等;
Deltares也有相關功能的商業軟體,如進行一維二維模擬的SOBEK,流域管理的RIBASIM等等。而Deltares最著名的軟體則是一款開源軟體,進行三維水動力模擬的Delft3D;
HR Wallingford則以城市排水管網模型聞名,Infoworks ICM集成了管網、河道,可以說是進行二維城市內澇淹沒模擬的利器。

美國也有三個機構的水動力模型軟體十分知名,分別是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以及美國陸軍工程師兵團水力工程中心(HEC)。
USGS開發了進行地下水模擬的MODFLOW;
EPA開發了著名的城市雨洪模型SWMM;
而HEC則開發了進行一維二維水動力模擬的HEC-RAS。

以上軟體各有優劣。比如,SWMM、HEC-RAS和Delft3D由於是開源軟體,在世界範圍內使用者眾多。而像MIKE、Infoworks這樣的商業軟體,由於集成度非常高,可以完成類似「降雨徑流-洪水演進-決策支持」全過程的複雜的綜合水資源管理。

國內目前在工程領域的軟體使用,無論是免費還是付費,大體逃不出上述模型軟體的範疇,或是針對以上軟體的二次開發。而國內自主開發的水動力模型,大多還停留在本單位/學校自主使用的「模型」階段,離推廣以及商業化,還有著不小的距離。

而在應用方面,目前國內大一點的城市,都會收集相關數據進行水動力建模,並根據結果繪製洪水風險圖,以此對接下來的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規劃等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而隨著當下海綿城市建設的開展,內澇問題的日益嚴重,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水動力建模都有著很大的用處。

在發展前景上,以我個人有限的經驗來看,目前的水動力模型正越來越朝著實時在線模型的方向發展。
比如我所接觸到的,某單位目前想藉助Infoworks ICMLive實時模型,結合實測數據及氣象預報數據,對某地區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內澇情況進行模擬並給出預警。而另一地區的單位,也想根據這樣的實時模型對供水調度進行實時模擬,並期望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實時的水質模擬,以對突發水質污染事件給出預警。
這類預報預警系統(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有著非常好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發展仍不成熟。以城市洪水淹沒的實時模型為例,受制於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目前實時模型仍以一維模擬為主,要想實現二維淹沒的模擬,非常耗時。

以上是我結合個人學習工作經驗給出的一點粗淺介紹,如有錯誤也歡迎業內相關人士指正交流。


河流動力模型

--------------------------------

現狀

一維,總體普及 —— 不管你是商業的,還是自己編的,還是網上找的excel拉公式,至少都能算出個「結果」來,恭喜我大水利,設計都是有依據的。

  • 一維恆定流,真的不能再低了,什麼!?直接用謝才-曼寧公式算梯形渠道比降?這你也好意思叫模型?
  • 稍提一檔,一維非恆定,估計能砍死一大半設計院,雖然用成型的軟體並沒比恆定流複雜多少,但很多市縣裡的小院是靠著能量方程過活的,沒辦法。
  • 再提一檔,一維泥沙或者水質,哀鴻遍野,能算出來就很不容易了,對錯都可以暫且不論。

二維,輕奢標配 —— 甲級和部分乙級院才能搞出來,花花綠綠甚是好看。不管你是商業的,還是自己編的(這個excel真拉不了),至少可以對市縣裡那些小院們進行「降維」打擊了(我真的不是三體看多了)。

  • 二維水流,或者是重要項目的關鍵節點,或者是非重要項目的出彩點,從建模成本、計算時間、結果展示上,都帶有一股淡淡的文藝范,是當下水利最流行的色彩。
  • 二維泥沙或者水質,能算的單位就又少了很多,很有趣的是,有些單位,會算二維水流,不會算一維泥沙,泥沙的問題啊,真是人算不如機算,機算不如天算啊。

三維,王者榮耀——我所知道的設計單位能算三維的很少很少,一般都是高校才有這個實力,最後做出來的成果也非常漂亮,可以說,這就是水利工程行業的頂級配置了。

  • 三維模型也分商業和自己編的,但是普遍建模成本高、計算時間長,三維模型一般都是很局部的工程設計才會做,算一個河段就太奢侈了。傳說(大概只是傳說),現代水力學數學模型模擬水流相似度可以達到90%以上,當然指的是三維。

總結,有句話叫做 模型都是做一個錯一個的,因為你不可能完全還原實物。但是計算精度在很多時候才是考量模型的唯一標準,甭管你用什麼模型,算的准永遠是最重要的,會用二維不算什麼牛逼,因為對於一個二維菜鳥,算某些河段可能還不如別人用一維算的准。而說到底,模型只是一種輔助設計和評價的工具,不是水利的最核心——有些時候,我反倒覺得一些老專家,不用算就能拍出一個水位來,更讓人相信!

----------------------------時間的分割線-------------------

發展

一維模型將在很長時間內繼續統治水利行業。

  • 一方面是現有的工程設計主要是一維模型計算,很多成果必須繼承(嗯,必須)。
  • 一方面是仍然有一部分設計院正處於一維計算初級階段(比如用excel拉公式),它們就算晉級了,也暫且晉級到一維計算高級階段吧。
  • 演算法上的發展空間不大了,以後主要是進一步降低建模的門檻吧。

二維模型將逐漸成為趨勢。

  • 二維模型建模概化較一維更合理,有時候甚至更容易,行業技術要求也逐漸傾向於二維,計算短河段,將越來越多採用二維模型。
  • 隨著諸多商業軟體的發展,建模成本越來越低,而計算時間成本,隨著電腦CPU提升,GPU加入,也會得到很大的壓縮,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二維計算的價格也會大幅度跳水(好像很多地方已經跳了)。
  • 演算法上二維模型還有一些改進空間,未來應該向著更快、更准、更省錢的方向發展。

三維模型將成為科研主力,對於研究性項目,和複雜水利工程的水力模擬,都是三維將要擔負起的任務,而對於普通項目,一段時間內用三維計算還是牛刀殺雞。

泥沙模型,將廣泛入住甲乙級設計院,但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成效。

  • 一個原因是,我國有比較詳盡泥沙監測資料的河流太少,模型好建,數據難得。
  • 另一個原因是,泥沙的理論支撐還不夠,算泥沙更像是算命,如果你覺得算對40%就算可以了,好吧,
  • 泥沙模型對於很多設計院就像現在用二維模型算橋樑防評一樣,錦上添花而已。

水質模型,沒碰過,不曉得。


水利數值模擬涵蓋的範圍太廣,普遍來講由於要算的區域很大,總要根據具體研究的問題相應做一些簡化,所以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少有各種問題通吃的商業軟體。大學裡有很多組都自己寫自己的code,互相兼容性極差,用起來極其不user friendly,基本只能解決自己研究的那一點點問題。當然也有一些大家都用的像delft3D, fvcom之類的,但是上手一套新code也很不容易啊。。。


有供水管網實時在線的水動力模型介紹嗎?


水力數值模型 模型方面發展較成熟,目前主要是實際運用。


推薦閱讀:

聊天類軟體後台對聊天內容加密嗎?
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組長?
人人都是架構師,架構師是不是過時了?
如何從零開始做手機軟體的開發?
在 Mac 上進行開發比在 Windows 上效率更高嗎?如何量化和比較這兩個平台的開發效率?

TAG:軟體開發 | 水利 | 環境工程 | 數值模擬 | 給排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