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

河西走廊終極預告片——夢想-20150225河西走廊


在我的印象里,許多地域紀錄片都是為了宣傳當地的旅遊文化產業,而在當地有關部門協助下拍攝的。

而對於這部紀錄片來說,真正讓我覺得敬畏可看的是——雖然是當地有關部門協助拍攝的,但是內容卻以嚴謹而寫實的態度來追溯這裡發生的故事。

對於這片土地的地理景觀,紀錄片只是用一句簡單而又精準的話一筆帶過:這裡有除海洋以外的所有地理景觀!(紀錄片原本可以濃墨重彩地對比吹一番牛逼,然後宣傳說:這裡旅遊資源好牛逼,你們快來……)

地理大發現開始以後,河西走廊漸漸完成華夏文明歷史使命。所以我一直認為河西走廊是屬於歷史的地方,而紀錄片也主要講述這段狹長地域波瀾卓闊的曾經發生的故事(紀錄片以編年體形式,動用演員演繹出這裡發生的「故事」)。

紀錄片最具亮點的另一個地方,絕對是雅尼創作的《河西走廊之夢》這首音樂。我對雅尼的實力深信不疑,但是當聽到這首音樂的時候,我還是被深深地驚艷到了,紀錄片主題曲幾乎和河西走廊呈天作之合。


看到最後一集果不其然頌聖去了。

不過這樣的讚歌我喜歡,也相信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接受。愛國主義要宣傳好,有兩條路徑,一是學美國把愛國和個人利益捆綁到一起,再和普世價值掛鉤,愛國等於愛自由。另外一種是學蘇聯吧愛國和宏大敘事主題掛鉤,據傳當初蘇聯的教科書是用好幾頁的圖片展現蘇聯各地的風土人情,壯美風景,讓孩子們看了一眼就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河西走廊這部紀錄片敘事主體宏大,選材上也不缺乏對小人物在歷史長河中命運的思考,細節上高度還原,比如蒙古人就用蒙古演員來演,蒙古文就是蒙古文,沒有拿一堆英文搪塞。最後一集回歸一帶一路,又讓紀錄片在政治上得到升華,讓人無可指摘。

當然讚歌唱的好,TG的努力也是分不開的,蘭新高鐵、西氣東輸在那擺著,這些事實就是最好的誇讚。我倒是想誇誇民國,誇誇馬步芳,可從哪兒下嘴呢?


我是嘉峪關的,老家在武威,老爹也長期從事河西走廊的旅遊工作,對這一塊比較熟悉,說實話,能看到河西走廊不同的風貌,戈壁,雪山,草原,沙漠是在很感動,整部紀錄片,總體歷史部分講述的相當好,但是解放後的發展這一塊說的有些不足,或者沒有描述那麼好,國家長久以來不重視,省政府也一直不作為,算不上大發展。長久以來的西部大開發幾乎和甘肅無緣。整個河西走廊,簡單劃分為三個市,武威,張掖,酒泉,這三個市人口最多,規模大級別高,但是自古到今依舊是以農業為主,而且人均耕地少,水資源有些缺乏,解放後至今發展相當緩慢,幾乎沒有多少進步,農業是粗狂型的,依靠祁連山的雪水引渠灌溉,由於蒸發量大,利用很不充分,水資源本來不充足,而且現在由於人口增多,祁連山的冰雪已經已經被過多使用,山上冰川也有明顯縮小。比如我老家武威,據上一輩講附近的山還是綠的,但是自從我有記憶,一直是光禿禿的。武威的重要河流石羊河過度開發,水資源縮減明顯,經常斷流,生態被破壞,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石羊河下遊民勤地區生態系統崩盤,沙漠化嚴重,十幾年前民勤一刮大風,沙塵暴就能吹到北京,由於北京沙塵暴開始頻發,中央才開始重視,重點治理民勤,目前人和沙漠的戰鬥仍然很嚴峻。說完了三個農業城市,再說一下記錄片中提及的建國後依據重工業興起的三座工業城市,玉門石油,嘉峪關鋼鐵,金昌鎳,他們都是從酒泉和武威划出去的,也算是建國後河西走廊的唯一發展。目前的情況是金川公司發展最好,酒剛難以為繼,玉門沒了。玉門沒了,這就是單純依靠礦場重工業的結果,發展形式單一,對資源依賴嚴重。記錄片種對玉門描寫大書特書,因為他是中國的石油工業搖籃。但是現在石油沒了,挖完了,結果是玉門石油管理局職工及家屬十多萬人整體搬遷出玉門,玉門消失了,沒這個城市了,原址是一篇死城。嘉峪關依據酒鋼而建,地處西部,沒技術,就是生產粗鋼軋板,現在的鋼鐵市場,大家都懂。金昌最好,但是以後鎳也會挖完。玉門的現在可能就是嘉峪關和金昌的未來。


今天剛剛看了《河西走廊》的第一集:使者。吸引我去看的原因是,有網友評論說,從來沒想到自己會看一部紀錄片看哭。好奇之下,我開始坐下來欣賞這部佳作。

沒想到影片開頭對河西走廊的簡要介紹就讓我感到無比驚艷。原諒我一直認為甘肅是一個非常沒有存在感的省份,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弄明白甘肅的狹長地形就是河西走廊,這種地形也正是「走廊」二字得名的由來。紀錄片中很多處可以直接用來截屏作為壁紙的風光攝影,出自英國人Brain McDairmant和美國人Cory Brown之手,而主題曲的配樂出自音樂大師雅尼之手。配合低沉的旁邊介紹:「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祁連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森林、雪山、沙漠、星空,不斷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恍惚之間甚至有種看指環王的錯覺。

兩千多年前,27歲的年輕人,張騫,承載著尋找月氏國的使命,西渡黃河,踏上了河西走廊。

曾經上歷史課時,「張騫出使西域」,短短六個字,我從來沒細想過他的旅途是多麼艱辛 。隨著紀錄片直觀地勾勒出他走過的路線,我才意識到這是怎樣的毅力才能完成的壯舉。甚至連紀錄片的旁白在講到張騫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時,都不無讚歎地說:「時至今日,我們甚至已經無法在古籍中找到,張騫經歷了怎樣的磨難,穿越這無邊無際的沙漠。」

真正讓我感動的是,紀錄片提到了張騫的匈奴妻子------一個如果你搜索張騫,在他的百度百科條目里都毫無蹤影的女人。在張騫第一次被匈奴俘虜時,作為讓張騫歸化匈奴的手段,一名匈奴女子被許配給張騫為妻。「史書中對這個女人的著墨少之又少,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正是這段愛情,給了張騫在大漠堅持數年的力量「。影片中這樣說。描寫一個普通的人物,試圖揣測他/她在歷史進程中的命運、想法、愛恨情仇,這種手法讓我想起了當年明月。

」無數個在燈下孤獨地讀史的夜晚,正是這種把歷史人物看成活生生的人,去用心感受他們的故事,才一直讓我堅持下去,完成這本明朝那些事兒「(大意)。

在一起生活了七八年之久後,張騫找機會出逃了。他沒有選擇東歸,而選擇了繼續西行,去完成他未完成的使命。

我無法想像他的匈奴妻子在他走後經歷了怎樣的非議和痛楚。外界的壓力,和內心對丈夫的思念,兩千年前的這個女人,是怎樣撐過去的?

找到大月氏並在大月氏待了一年之後,張騫和他的隨從決定返回長安。為了避免再次遇到匈奴,他選擇了穿過帕米爾高原,經過羌人的領土回到中原。沒想到這時羌人已經成為了匈奴的勢力範圍。他再一次被匈奴俘虜了。神奇的是,匈奴再一次赦免了張騫(古籍中記載,「騫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也許他在匈奴中確實真的很得人緣)。費儘力氣,張騫再一次回到了他的妻子身邊。

史書中當然不會記載張騫那時的場景。不過能夠回到這個給了他寬慰和無條件的信任的女人懷抱中,那一刻的張騫應該是悲欣交集的吧。

一年後,軍臣單于死,匈奴發生內戰,其弟左谷蠡王,伊穉斜自立為單于並打敗軍臣單于太子於單,張騫等得以乘亂歸漢。

這一次,他帶上了他的妻子。

看到影片中的這一幕,我感動得無以復加。他的匈奴妻子,拋下了她的一切,去追隨自己的丈夫,去自己的丈夫魂牽夢繞的故土------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這是何等的勇敢,這是怎樣的深愛?

十三年了,張騫終於回到了長安。彼時他已從一個27歲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不惑之年的中年人。漢武帝也已而立。他帶來了無數西域的情報,地圖甚至種子。我不知道那時漢武帝的心裡所想,但是看著自己十三年前派出去的使者,當所有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的時候,十三年後又飽經滄桑地站在自己面前,說,我回來了,你給我的使命也完成了。縱然身為九五之尊,也難免為止動容吧。影片中,漢武帝跪坐台前,張騫長跪不起,風吹動珠簾,兩人十三年後的見面,竟然這麼美。

張騫被封為太中大夫,這麼多年一路追隨他的隨從堂邑父被封為「奉使君」。

回到故土一年之後,追隨他歸來的匈奴妻子染病而亡。影片中,妻子在張騫身後忙碌的身影漸漸淡去,最後兩人的手在桌前對角而列,妻子的手漸漸消失,只剩張騫一人。

至此這個普通的女人的故事完結了。史書中甚至沒有記錄她的名字。

張騫之後第二次出使西域,被封為博望侯。甚至主導了連通西南的計劃。夜郎自大的成語就出自他派出的漢朝使者在夜郎國發生的故事。他的人生在亡妻之後又持續了十一年。在無數個孤獨的夜晚,這個偉大的人、意志堅定的使者、忠誠的英雄,有沒有思念過他故去的匈奴妻子?

我想,一定有吧。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其墓所在處,至今仍名為博望鎮。


看完了十集說一點感想,《河西走廊》是為了契合國家提出的「一路一帶」重大戰略,在歷史文化地緣多個角度闡述了河西走廊對中原地區發展的重大作用。個人最大的感覺是很久以前學習的歷史、地理知識都變得鮮活而生動

【1】張騫通西開天地,封狼居胥定平安;大漢的

中古時代對儒學保存之功,興微繼絕,禮崩樂壞之時能在偏隅之地存經典,繼絕學。

【2】難以公正評價的隋煬帝,紀錄片給了一個較為客觀的描寫。萬邦來朝也成了歷代帝王所嚮往的成就。

蒙古對吐蕃的收編也是國朝大殺器「自古以來」最早來源。

【3】明朝開始的戰略收縮,到清末外國探險家照相機中存留的景象,一片荒蕪,卻真的是蘊藏希望,所謂否極泰來。建國初的河西走廊各類的地質勘探蘭新鐵路建設又一次領略先輩灑熱血建設祖國的激情,到現如今的蘭新高鐵,太陽能、風能利用。從明清的荒廢到當下的振興,國朝實乃漢唐之比。

【音樂】雅尼的BGM最近一直單曲循環中。


聽著《河西走廊之夢》,靜靜地答一下這個問題(想到哪說到哪)。

我是武威人,生長在河西走廊中端,常聽說我們那兒是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但那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武威不像玉門和金昌,沒有礦產資源,也沒有發達的工業,屬於農業城市,所以一直想發展自己的旅遊業。在武威的旅遊宣傳語中有:西涼重鎮、中國旅遊標誌之都——銅奔馬的故鄉、西藏納入祖國版圖的見證地、白氂牛的故鄉……等等,現在又加了一個關於葡萄酒的口號。武威也有雷台漢墓(馬踏飛燕的出土地)、文廟、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等等旅遊景點。但是我只是聽說這些口號,並不深切的了解這些口號後面所包含的意義以及這些口號的來源(原諒我是歷史盲),也沒有去過這些旅遊景點,感受歷史的積澱所帶來的震撼。看完這部紀錄片才算是真正的了解了,在被片子震撼的同時,有點羞愧。

烏鞘嶺、祁連山、河西堡、玉門、金川公司、蘭煉、山丹軍馬場、土長城、西氣東輸……每一個詞後面在我腦海中都能浮現起一個畫面或一個故事。

「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從蘭州到武威必經的一個地方就是烏鞘嶺。從父輩們的口中聽說這是座陡峭的山,路及其不好走。話說以前火車有隧道,但汽車還是繞著走。這幾年隧道打通了,從蘭州到武威的時間大大縮短了。從蘭州到武威、蘭州到張掖、蘭州到酒泉、蘭州到嘉峪關,都有直達的旅遊專列,相較於以前不知要方便多少倍。

祁連山,我們遠遠就能望見,橫貫在外面的西南方向,看著近,其實挺遠的。武威市就是一座建設在祁連山北麓一大片平地上的農業城市,部分農民依靠地下水生活和灌溉,而大部分人依靠祁連山的雪水和雨水生活。現在祁連山逐漸地退耕還林,農民遷到北部平地,人們在夏天的時候開始驅車到祁連山下納涼旅遊了,據說風景很好!

其實,真的很擔心金昌成為第二個玉門,這樣依賴礦產的發展方式遲早是HOLD不住的。玉門油田以前被委以重任,現在的玉門貌似已經成為一座空城。嘉峪關依靠酒鋼,據說地方不大,但消費不低。鐵礦石終有消耗完的時候,沿海的各大鋼廠的日子都不好過,酒鋼就跟不用說了吧。甘肅省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發展和生態的平衡問題。以武威為例,政府為了保護石羊河流域,提倡發展節水農業,大面積種植蔬菜大棚。每個村攤派任務在公路兩邊種植經濟林(枸杞、皇冠梨等),禁止農民種植小麥,但這些經濟林栽種後政府不管不顧,農民本來積極性就不高,如果政府不作為,只能任憑這些樹苗死的死,枯的枯。每年都種,每年都死。

現在一些地方還能看到遺留下來的土長城,真正的斷壁殘垣。在武威也有建設兵團,也就是農場。農場的人說這不同地方的方言,不過老一輩的軍人都差不多離世了。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農場也有相應的工廠,農產品基本被這些工廠消化。甜玉米,被甜玉米廠收購。亞麻,被麻紡廠收購。蔬菜,被脫水蔬菜廠收購。葡萄,被葡萄酒廠收購。農場用現代化大型機械,收成都不會差,讓周邊只擁有少量土地的農民羨慕不已。話說,十幾年前,農場還大片地種植罌粟,現在則只有極少量的土地種植,而且管理異常嚴格。

再過半年就畢業了,和幾個華北的同學聊起天來,勸他們到中國的西部去看看,去看看沙漠戈壁,去吃吃大盤雞,手抓羊肉和牛肉麵。現在又把這部紀錄片推薦給他們,讓他們了解一個在歷史的長河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河西走廊是什麼樣的,或許更能激起他們去西北旅遊的衝動。

我想,我會到帶著來武威旅遊的同學到雷台漢墓,到天梯山石窟,到文廟,到白塔寺,到沙漠,到鄉村……我也會給我將來的孩子講白塔寺的故事,講鳩摩羅什寺曾經住過的一位高僧,講我知道的關於河西走廊的事情。

以前總在想,那些歷史遺迹,既然不能完善地保留其原貌,為何還要不斷修繕或者仿造!現在我明白了,保留這些所謂的歷史遺迹,不僅僅是為了吸引遊客,更重要的是留住發生在這些地方的長達幾千年的故事,正是這些厚重的歷史讓這些地方變得神秘,變得有底氣。

真心希望河西走廊能應著習大大的「一帶一路」走上正軌的發展道路!


河西走廊是中國的J8。國力強盛的時候就會勃起。衰弱的時候就會縮軟。作為西部漢人最大的聚居地,深深插入少數民族地區,並把中原文明射到西域。它是我們國家的根。沒有了它。中國就成了娘炮,任人調戲欺辱。


被這部紀錄片忽略的重要事件:

1東漢初年竇融等人割據河西四郡,後主動歸順劉秀。竇固等人遠征北匈奴。竇氏梁氏先後成為東漢執政外戚。

2唐朝前中期對於河西的經營

3歸義軍曹氏

4西夏

5洪武年間明軍伐蒙古

6回戰

7西路軍

8蘇聯對華交通線

9三線建設

10夾邊溝

這些事件夠再拍一部《河西走廊》的了


兩千一百五十四年前,在距離漢帝國首都長安西北120公里之外的甘泉宮,侍從官張騫,鄭重地從漢武帝劉徹手中接過象徵授權的符節。他將率領使團,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

這一年,劉徹19歲,張騫27歲。

他們都很年輕。

張騫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滿艱辛和不測;

但他無法知道的是,當他轉身的那一刻,他的這次出行就將註定被載入史冊。

而河西走廊,也將從此進入中國人的視野。

臨行前,漢武帝跪坐台前,張騫長揖不起,風吹珠簾動。

一眼千年,一步萬里。

風起,塤鳴,雅尼的《河西走廊之夢》響起,一幅幅西域的風景從眼前划過,彷彿拉著我們一路向西,向西。深入了那片我們不曾了解過的土地。

河西走廊。

曾經的歷史課本上,「張騫出使西域」,只短短六個字,讓我們無法想像他的旅途是多麼艱辛。

戈壁堅硬,黃沙漫漫,陽光熾烈如火一般燃燒,勁吹的風沙鋪天蓋地。

在穿越匈奴控制地區時,張騫和他的使團不幸被俘虜了。

作為讓張騫歸化匈奴的手段,一名匈奴女子被許配給張騫為妻。

這是張騫在單調枯燥的戈壁生活中,唯一的一抹亮色。

儘管所有歷史典籍里都沒有記載他們的情感故事,但穿越兩千年的時空,我們依然相信,或許正是這段愛情,帶給了張騫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時光匆匆,轉眼間,張騫已經在匈奴的監管下生活了九年。

九年時光,足以磨滅一個人的雄心壯志,只有細心的匈奴妻子會發現,張騫偶爾會眺望東方。

那是長安的方向,是他對故鄉的思念,還有漢帝國交給他的使命。

終於,張騫找到機會出逃。他穿著胡服,穿越匈奴人的關卡,一路狂奔,但他並不是要回長安,而是選擇了繼續西行,完成漢帝國交給自己的使命。

這是一次艱險的跋涉。

塔克拉瑪干,世界第二大沙漠。

兩千多年前,張騫和隨從堂邑父,從這裡穿過,前往西域。茫茫無際的沙漠中,時而飛沙走石,時而熱浪翻湧。

今天的我們無法想像,張騫在沒有補給、沒有地圖、沒有方向的情況下,是如何依靠著強大的信念和一雙腳,橫穿大漠,翻越帕米爾高原,來到大月氏的。

這相當於從今天的內蒙古,走到了中亞的烏茲別克。

返程時,為了避免再次遇到匈奴,他選擇了穿越帕米爾高原,經羌人領土回到中原,但沒想到這裡也早已經成為了匈奴的勢力範圍。

他再一次被匈奴俘虜。神奇的是,匈奴再一次赦免了張騫。

歷盡周折,張騫又回到了他的妻子身邊。

史書中當然不會記載那時的場景。

不過,回到了這個給了他寬慰和無條件的信任的女人懷抱中,那一刻,張騫應該是悲欣交集吧。

一年後,軍臣單于去世,匈奴發生內戰,張騫抓住機會,再次出逃。

這一次,他帶上了他的妻子。

他的匈奴妻子拋下了她的一切,義無反顧地和他一起踏上了東歸的行程,去往自己的丈夫魂牽夢繞的故土,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

這是何等的勇敢,何等的深情?

當這個男人再次望見巍峨的長安城時,他匍匐在地,長跪不起。

公元前126年,張騫從遙遠的西域穿越十三年的時空神奇歸來,此時的他,已經從一個英姿煥發的青年,變成年近不惑,飽經風霜的中年人,漢武帝也已而立。他帶回來了無數西域的情報、地圖甚至從未見過的植物種子,以及他未曾泯滅的夢想。

漢帝國以此為開端,歷經種種,終將河西走廊牢牢收入版圖,設立西域四郡:

張掖,張大漢之臂腋;

武威,顯吾武功軍威;

酒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

敦煌,盛大輝煌,雖遠必誅。

我無法知道當時漢武帝的心中所想,但是看著自己十三年前派出去的使者,當所有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的時候,他又飽經滄桑地回到這裡,站在自己面前,說:

我回來了,幸不辱命。

縱然身為九五之尊,也不免為之動容吧。

張騫被封太中大夫,最終官拜博望侯,主導了連通西南的計劃,成就萬世功名。

然而,回到故土一年之後,追隨他歸來的匈奴妻子染病而亡。

影片中,兩人對桌相望,妻子漸漸消失,只剩張騫一人。

史書中甚至沒有留下她的名字。

張騫的人生在亡妻之後又持續了十一年。

在無數個孤獨的夜晚,這個偉大的人、意志堅定的使者、忠誠的英雄,有沒有思念過他故去的匈奴妻子?

我想,一定有吧。

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張騫病逝於長安,歸葬漢中故里。

其墓所在處,至今名為博望鎮。

這就是《河西走廊》第一集中講述的故事。

這也是這部紀錄片講述歷史的方式,宏大、厚重、壯麗、深情。

以歷史人物為線索,以中國歷史為基點,兼顧國外歷史事件,講述一個全方位的世界。

影片每集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題,也有相應的主角,各集之間既相互銜接,也可獨立成篇。

敘事帶有太史公的風格,既有概括性的敘述,也有細節描述,有些地方還作「腦補」情節,比如張騫被軟禁於匈奴帳下,無名置嗇夫和他的驛站,開鑿龍門石窟的李工,東來傳經的鳩摩羅什……

通過揣摩當事人的內心活動,將人物的情感剖面穿插進厚重的歷史當中,合乎情理,款款深情,將原本遙不可及、被歲月掩埋的歷史,展現出近在眼前、觸手可及般的鮮活,同歷史脈絡完美的融為一體。

此外,影片的畫質細膩,演員表演融入歷史場景之中,沒有一句台詞,卻不造作,不突兀,形象相稱,演技甩小鮮肉們三百多條街。

至於配樂,雅尼和徐鯉的神級組合,兼具蒼涼與壯闊感,每每在關鍵時刻,應景的搭配上滿分作文一般的文案,犯規的收割情愫,讓人不免落淚。

季羨林先生說過:

「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毫無疑問,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它意味著一種歷史概念,一種文化和一種使命,它是絲綢之路的象徵和縮影。

在曾經的歷史通道上,作為通往廣闊西部的咽喉,河西走廊是那麼地意氣飛揚,更灑下過無數先輩的血汗,沉澱了太多的期待與渴望。

兩千年前,張騫義無反顧,踏上了西去的探索征程,才有了一個帝國沿著河西走廊,金戈鐵馬的生動歲月,和這條通道日後的別開生面。從走廊東西兩端,同時走來的學者和僧人,攜帶著古老的典籍和經書,穿越亂世動蕩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儒家與佛教的光芒沿著這裡,照射到整個東亞。而東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也讓這片大地變得博大、寬容。

河西走廊像一個楔子,揳入了中國廣袤的西部,奠定了今天的中國版圖。

從此,穿越了河西走廊的絲路延綿伸展,馬幫與駝隊日夜兼程,瓷器和絲綢,黃金和琥珀,僧侶與經卷,財富與憧憬,成為漫漫旅途中堅持的在這條神奇的河西走廊上,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時光,激情、慾望、喜悅、悲傷,重複輪迴,把一個個遙遠的國家,聯絡成一個更加宏大的格局:

天下。

千年前絲路輝煌,張騫策馬西行,鄭和揚帆西下,一段久遠的故事,一段讓人感懷的歲月滄桑。

然而時光一去不返,阿拉伯商隊的駝鈴仍間或在大漠響起,鄭和艦隊的船歌卻已漸漸在西洋隱沒。大秦再也不見,盎格魯撒克遜人把其遺產散布了全世界;古印度已經褪色,卻又如不滅的精靈安居一隅;飽受戰火洗禮的伊斯蘭古國,仍在苦苦追尋著和平的曙光;漢唐的榮耀漸漸被沙礫覆蓋,中原的主人已經換了又換,華夏從強盛走向衰落,又從抗爭再邁輝煌。

草原黃了又綠,海上潮漲潮落,

戈壁灘的烈風,幾千年來從未停歇。

曾經發生的故事,已成永恆;

走向未來的腳步,正在繼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子陵君

2017.1.8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子陵君(zilingjun666),歡迎關注


豆瓣和知乎上關注這部紀錄片的人好少。

音樂:作曲有雅尼,還有徐鯉,特意去搜索了下徐鯉的信息,聽了幾張他的音樂,感覺還是很棒的。

當然關鍵還在於音樂和紀錄片主題比較契合,很喜歡這樣蒼涼、大氣又有歷史厚重感的音樂。

主題曲這幾天已經被設置為循環播放了。

除了主題曲《河西走廊之夢》以外,有很多BGM不錯,其中有兩首是最喜歡的,有一首很有金戈鐵馬的感覺,還有一首,往往在劇情進行到了要煽情的時候,正在對於歷史進行感嘆,唏噓的時候,音樂就響起了。瞬間,淚目了~~

-------------給人以金戈鐵馬感覺的BGM是《勵精圖治》,感嘆歷史,讓人覺得唏噓的BGM一定是《千年回眸》了。這是後來找到這個專輯才知道的-------------

拍攝手法:

一半是紀錄片,一半是電視劇的表現手法,用情景還原的方式展現人物故事。

通過這樣的表現形式,原本遙不可及、被歲月掩埋的歷史,卻展現出近在眼前、觸手可及般的鮮活。

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完全能讓人沉浸其中,我想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解說和解說詞:

有的解說詞是直接用了《人民日報》關於「一帶一路」的文字報道的內容,如:

世界版圖上,兩條絲綢之路,恢弘而壯美。

千年前的絲路輝煌,張騫策馬西行,鄭和揚帆西下,一段久遠的故事,一段讓人感懷的歲月滄桑。

草原黃了又綠,海上潮漲潮落,中國,從強盛到衰落,又從抗爭到復興。今天,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從未如此之近,中國同周邊國家攜手圓夢的意願,從未如此之真。

解說是蘇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的主持人,聲音很是醇厚,有磁性,很適合解說這樣有歷史厚重感的紀錄片,最近的《第三極》也是他解說。


古代人太牛叉了,霍去病只有23歲就死了,之前掃蕩了河西走廊;張騫被俘虜9年,不忘初心!


總體感覺:宏大、厚重、壯麗、深情,很贊的一部紀錄片,至今仍在回味。

整部片以歷史軌跡為敘事線索,以中國歷史為基點,適當比照國外歷史,格局很大。片中每集都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題,也有相應主角,既相互銜接,但也可以獨立成篇。既有概括性的敘述,也有細節描述,當然有些地方可能也有「腦補」情節,比如張騫被軟禁於匈奴帳下一幕,讓片中帶點人味,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正如最後一集的點題之句所言,河西走廊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歷史概念,一種文化使命。整部紀錄片確實在不遺餘力的詮釋這一點,沒有停留在展現自然風光(自然風光都濃縮到廣告後的短片中,如星空、丹霞、古城、河流)或者勾畫歷史故事的層面,而更多是在梳理河西走廊在歷史長河中所扮演的溝通內外角色。最後一集儘管有主旋律味道,但表達起來還算是自然的。

影片畫質細膩,演員表演基本上也融入到歷史場景中,不造作,也不突兀,有點大片的觀感。至於配樂方面,雅尼的《河西走廊之夢》,兼具蒼涼與壯闊感,配器也有特色,基本上是採取A-B-A-B-A的曲式結構,主題樂句(A段)鮮明,但反覆過程中總感覺少了點發展和變化,基本上只在力度上做文章。相比他90年代的一些經典之作,還是讓我感到有些許失望。倒是這首曲的過渡段落(即上面說的B段),我反而覺得更耐聽,這段音樂經過改編後在片中多處出現,也用在了小節間的風光短片中,確實很美。片中還有一些較為零散的管弦配樂,我印象很深,比如營造「堅定」的情緒或者「反攻」等情節。還有一些溫情脈脈的樂段,比如《根脈》一集中講述張軌家族時,都很精彩。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部片可稱得上是國產大型紀錄片中的又一代表之作,10分滿分的話,我會打9分以上。最後吐槽一句,片尾的地圖演變,貌似「宋」被華麗的無視了?片子基本也沒提過這個朝代,沒能有效控制河西走廊應該不是理由吧,畢竟走廊還是那個走廊,況且短暫時間還是控制過的。


紀錄片《河西走廊》情景再現敘事方法探究

謝佩汝 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

紀錄片《河西走廊》是以絲綢之路黃金段——河西走廊為主題,從社會各個角度,講述了從漢代至今,河西走廊在歷史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運用情景再現的敘事手法將古板枯燥的史料原景搬演,以劇情填充未有具體記載的史料,以生動的想像豐富細節刻畫,完整講述河西走廊這千年來的興衰榮辱,在彌補背景歷史缺失的同時,以真實的情感啟發社會大眾反思歷史,獲取觀眾的認知與共鳴,達到「虛構」與「真實」的對接,將史料與影像完美契合來實現對歷史的轉譯。

一、場景搬演,生動重現史冊

如今中國紀錄片的美學主體依然是戲劇美學:充滿矛盾衝突的情節編排、緊張激烈的懸念設置,與攝影、特技技術的迷戀交織,為中國紀錄片描繪了美學品貌。為了達到戲劇化效果,情景再現依然是非常普及的一種表現方式——從紀實欄目到精品大片,拍攝方式越來越逼近故事片。①紀錄片從一種代表古板枯燥的政論片華麗轉身,富有親和力與趣味性,被越來越多的觀眾所喜愛。對於歷史紀錄片的創作者而言,由於講述事件大多發生在不可迴轉的時間中,同時由於缺乏影像資料,受眾對於事件主題本身並沒有具體的概念,無法很好地傳達情感,所以在重構回溯這一歷史事件的過程中,搬演就應運而生了,在既不違背歷史同時也符合邏輯的情況下,盡量真實地重現歷史,給觀眾以具體的歷史形象演繹,用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去了解歷史。搬演並不一定代表虛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其中一集就因一個挖松茸的鏡頭被指責虛假做戲。其實,因為紀錄片的特性,需要真實的同時也要兼顧想像,畢竟在拍攝期間受客觀原因的限制,很多時候,會因為無法完好重現一個場景而採用搬演的方式。客觀上,以影像形式保存的歷史資料非常有限,尤其是在生產生活方式都極度落後的古代,更多的歷史內容與信息往往散落在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甚至是真偽難辨的口頭傳承中,這就需要一定的藝術加工與提煉。為使觀眾更加全面地了解史實,會創造性地將隻言片語的史料進行故事化的加工,但一切假設一定都是以真實史料為基礎進行的。全片第一個鏡頭始於虛構的宮殿場景,張騫鄭重地接過漢武帝手中的符節,轉身離去,影片通過這一系列動作象徵著絲綢之路的開始同時也是河西走廊的開端,這樣極富戲劇性的表述,一下子就吸引觀眾的注意。從急促奔跑的外國人開始述說蒙古國西征,演員飾演的羅馬教皇顫顫巍巍提筆寫字,小心翼翼蓋上封章,配合低沉渾厚的解說,詳細地刻畫出皇帝的憂慮以及羅馬教皇惶恐的顫抖,讓觀眾感受到當年橫掃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上帝之鞭」的威嚴。按照年代的順序,從沙漠到草原,從村落到險峰,從民族英雄到普通百姓,鏡頭對準了那些歷史節點上重要人物,原景重現出他們面對的衝突與抉擇,真實直觀的表達,引領觀眾緊跟影片的節奏。為儘可能再現當年場景,攝製組輾轉全國多個影視基地,一共拍攝了200多個場情景再現,時代跨越兩漢、三國、魏晉、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國。涉及50餘個需要設計形象的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設置60餘個室內、外場景,動用群眾演員近千人次。只為將這段歷史以最真實的方式呈現。正如日本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說過的,紀錄片是一種精神,它是靠真實的眼光和勇氣建立起來的力量,以此來帶動社會中更多的人進行思考繼而改變現狀。象徵著紀錄片開始的《北方的那努克》就表現了愛斯基摩人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與自然抗爭的生存精神,這就是一部紀錄片的社會功能,通過真實的情感影響受眾。搬演也是為了將社會功能更大的發揮,儘可能地去還原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畫面,通過有偏差的情景再現,使受眾對所呈現的事件有一個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藝術性,激發出受眾的獵奇心理。《河西走廊》通過大規模的情景再現回溯歷史、還原真實的表現方式,幫助受眾接收影片所傳達的信息,從而發揮主觀想像,創造性地還原歷史原貌。在主創們直觀感受的加入下,保證真實的同時也提升了影片的藝術內涵,潛移默化地影響觀眾,將影片表達出的英雄主義精神直接傳達給觀眾,啟發大眾對於現代社會環境進行反思。

二、劇情演繹,客觀詮釋史料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紀錄片帶有很強的政論性,紀錄片的作用主要是為主流文化服務,宣傳思想和政治綱領,題材以新聞紀錄片和歷史文獻片為主。當今時代的信息高速流通與文化自由寬泛,人們很難願意去接受那些教化性的影視作品,更喜歡通過影視作品去感知文化,提升自身的學識和素質。②如今,觀眾更加樂於接受具有故事性的、感性的、更富有人情味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創造的「舌尖熱」就是受眾對於紀錄片取向的極好的證明。不同於同類題材的演繹方法,《河西走廊》放棄了通常紀錄片大量採用學者專家訪談的模式,全片沒有採訪,沒有紀實段落,演員沒有一句台詞,完全用解說與音畫牽引,成為一部電影化的紀錄片。這種完全劇情式的表達歷史使人耳目一新,使觀眾更加容易被吸引。情節構思是搬演成功的重要因素,將過去的歷史復活,片中每一位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都用完整的表演表現出歷史上「可能」發生過的事,將軍燭光下的指點江山,僧人陽光下的虔誠朝拜,使者烈日下的艱難跋涉,村落百姓們的安逸生活,看似無關歷史變革的小事,在解說一句一句抽絲剝繭的講述下,全都成為影響河西地區歷史發展的重要事件。其中一段完整的重大歷史事件——涼州會談,就在豐富劇情的支撐下,將記載在史冊上的寥寥幾句演繹成一段傳奇的史詩,薩班的睿智冷靜,闊端的王者氣勢都在演員的演繹下表現了出來,表情動作完全沒有普通戲劇一般的誇張,點到即止,沒有台詞,但是所有表情動作的設計都將這一段影響此後中國政治格局和文化版圖的歷史事件完整地表演了出來,也讓更多人以這樣生動的方式認識並了解這一段幾乎被世人忘記了的歷史。片中有一大段表現隋王朝官員裴矩重新踏上河西走廊所做的事情,探訪張掖與武威等地,為了改變當地因為戰爭動蕩而頹敗的經濟狀況,加強與西部的政治文化交流,以此來疏通河西走廊,重興絲綢之路貿易往來。影片將史籍未曾詳細記載的部分進一步融合提升,將一位書本上記載的人物賦予血肉,以一個親和慈祥的長者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從裴矩與西域商人們把酒言歡的場景到為了振興當地經濟挑燈研究的辛勞,之後又將鏡頭對向繁華有序的沿街商販,一字一句的描述配合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的表現,將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詳細地講述出來,呈獻給觀眾一個有血有肉的裴矩,這樣具體的表達容易給觀眾以代入感,啟發觀眾進行想像與思考。與《敦煌》相同的是,片中也有涉及虛構的歷史人物,為使觀眾更加了解敦煌壁畫,李工這一併未被歷史記載的人物被設計誕生,在數量龐大的畫工中一定有這個人,只是由於當時壁畫畫工不允許留名,所以不為人所知,為方便觀眾理解,給這個人物標記了「李工」的名字,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畫技高超,命運多舛,終於將畢生之所學奉獻給了敦煌,成就了之後被無數文化學者讚歎的傳奇。利用這樣一個已知的果,去追溯出了因,並且充實了整個人物形象,引領觀眾追隨影片表達的情感。情感的表達是一部紀錄片觸動人們心靈的關鍵因素,也是紀錄片的重要美學特徵的反映。真實的人物形象就是最直接的情感表達。在演繹的過程中,鏡頭近乎影視劇一般地採用大量特寫,遠近景交替的方式向我們展示開拓者們所經歷的艱辛,開篇聚焦在廣闊沙漠上的一列駝隊,在烈日炎炎之下向西域進發,隨後幾個大遠景,向我們展示自然環境的遼闊與荒涼,之後又將鏡頭對準了皇宮內的漢武帝,在近景特寫的交替下,展示出了一代帝王為使國家安定、百姓和諧的殫精竭慮,這樣的鏡頭總能給人以史劇般的恍惚感。片中關於戰爭之後滿目瘡痍的畫面表現也很富戲劇感,亦實亦虛地展現綿延的戰火,倒下的戰士,甚至是監獄中的俘虜,真實的畫面,低沉的解說,將觀眾深深地拉進歷史的大潮,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每一位人物,都是推動河西走廊地區發展的英雄,通過合作傳承共同建設著地區繁榮。片中所昭示的英雄主義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既是歷史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同時也具有強烈的時代感。這樣電影化的表現手法,使觀眾在了解歷史的同時,激發出貢獻個人力量、共同團結協作的時代使命感。片中所有的人物情節,鏡頭畫面看似虛構,實則都是在真真切切的歷史史料基礎之上進行的加工,創作團隊前期就利用長達半年的時間進行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拍攝期間,每一個道具、歷史人物和出現的背景,都是和歷史記載相吻合的,通過點到即止的演繹,彌補歷史的空白,起到縫合敘事的作用,達成紀錄片創作與價值的對接,通過增強戲劇化的效果,體現人物情感,贏得受眾的關注。

三、詳實想像,細節豐滿史實

情景再現的手法是受新歷史主義的影響而催生的,同時,它的出現也是綜合受眾、創作者、市場的必然選擇。③受限於相對貧乏的史料影像,攝製組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歷史「再造」,儘可能地豐富歷史事實,生動具體地再現當時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導演趙啟辰曾說過,片中凡是涉及到的關於葡萄牙文、蒙語、藏語等小語種文字,都是經過相關學者字字推敲、研究認證過的,並不會因為短暫出鏡與低認知度而隨意書寫翻譯。包括所有的建築背景,也都是與歷史記載相吻合的。每一幀展現的都是足以使觀眾信服的細節,正因為如此才可以將這段歷史完善得更加栩栩如生。公元前象徵征服殺戮的冷兵器,涉及各個歷史時期的生活用具,交通工具以及人物服裝,甚至是細緻的配飾,都是創作者參考史料後才展現給觀眾的,處處體現出紀錄片創作者對於歷史的尊重,以及對觀眾表達出的誠意。科技的發展,可以將回溯歷史重返過去變為現實,在特效風靡屏幕的今天,利用cg動畫技術可以將古代盛大宏偉的場景展現得活靈活現,幫助觀眾更加生動地解讀歷史。很顯然,在紀錄片《河西走廊》中,要涉及到許多大的歷史事件和場景,由於人力物力的局限性,有些場景很難實現情景再現。更重要的是,這樣虛實結合的重現,可以使觀眾的注意力離開具像的人物實體,從而更加專註於歷史的現場和氛圍。片中每一個鏡頭每一個人物刻畫都力求逼真,無論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或者是無名的群眾演員,一幀一畫處處體現著這部片子在籌備拍攝時所做的努力,創作者豐富的想像將這些原本被歷史封存的「老古董」重新挖掘出來,加入現代的技術,真實再現出了曾經的輝煌,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向我們講述那一段充滿傳奇悲壯又經久不衰的歷史。更加重要的是,承前啟後地加入大量現代自然風景,向觀眾展現歷經滄桑又容光煥發的現代河西走廊,對於絲綢之路的文化傳播具有重要作用。在拍攝之初,台本只是挖掘出這段歷史的關鍵人物對後世的影響,可是在當時,他們起初如何,之後又怎樣選擇,所有的過程,都是通過創作人員們豐富的想像展開的,結合史料中的幾行文字,通過合理豐富的想像,就將郭瑀這個河西儒家文化早期推動者的命運表現得生動傳奇。張騫美麗的匈奴妻子,前所未有的細緻刻畫,讓人感受到那份對丈夫堅定的支持。再有關於玉門石油的發掘,從翁文灝到謝家榮,以真實人物出發,重演當年他們探訪玉門、發現石油到形成報告的過程,期間加上有關於當時真實場景的影像資料,使觀眾深信,這幾乎就是親眼看見的歷史。導演將如此真實的場景展現出來,除了讓我們了解這段歷史,更重要的是,通過目睹昨日的輝煌才知今日衰落的可惜,對於文化傳承具有示範作用。中國歷史人文題材紀錄片要兼顧文化傳承性、學術性和商品性,可謂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唯其艱難,方見功底。④紀錄長片《河西走廊》以豐滿的歷史,生動的人物,具體的事件描述向我們全景再現了這一段傳奇歷史的宏偉與悲壯,以極其磅礴的氣質感染著每一個收看過的觀眾。歷史紀錄片的宗旨就是用影像帶人們重返歷史現場,以映照當下社會現實,產生一定的啟示。⑤品質是紀錄片的生命,而文化意識和社會責任支撐了紀錄片的品質。⑥該片在3月網路首播即引起觀眾的熱烈反響,在鳳凰視頻上線7天流量即突破2000萬,遠高於此前在鳳凰視頻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的同期流量。並在5月4日起於CCTV-1進行重播,之後將在CCTV-4套進行再次播放。不僅如此,在商業上,此片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河西走廊》通過情景再現的敘事方法,完整的劇情,細緻的演繹以及生動的細節表現讓觀眾與河西走廊歷史上重要人物的「靈魂對話」,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合理演繹與想像,讓那些封存於浩瀚史冊典籍里的名字,矗立在黃沙中的殘垣,身陷在洞窟里的飛天,陡然復活。用十集的篇幅展示自漢代以來兩千年河西走廊的歷史和文化變遷,凸顯了這條載滿歷史文明的重要通道的自然與人文魅力,同時充分呈現了河西走廊對於中國歷史和文明進程的影響。


去年央視第一次播放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我斷斷續續看了幾集,當時的第一反應就很驚艷,前些天又在知乎上看到了這個問題,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又去網上找到這部紀錄片,靜下心來,完整的看過了一遍。

首先這部紀錄片整體的脈絡非常清晰,將張騫的地理大發現作為起點,沿著時間軸,將歷史娓娓道來,內容涵蓋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外交、貿易、文化、藝術以及宗教等各個方面,以新中國為落腳點,介紹現代中國對西部的開發,最後到達終點,即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前九集反覆在向觀眾傳遞這樣一個理念:一個強盛的銳意進取的中原王朝,必定會經略河西走廊,引領河西走廊進入黃金時代;而一個孱弱的保守的中原王朝,往往伴隨著河西走廊的衰落。正因為有了前九集這樣的鋪墊,第十集的卒章顯志才會顯得那樣的順理成章。倘若從紀錄片一開始就闡述國家戰略的話,不需要十集,恐怕十分鐘就要有人點擊屏幕右上角的小叉叉了。在吸引觀眾這方面來說該部紀錄片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每集的敘事更是有太史公的風範,古代史書講述歷史事件和人物生平,往往寥寥數語,對細節一筆帶過,這樣的故事顯然無法支撐起每集長達50多分鐘的紀錄片。編劇合理的腦補了一些情節,揣摩當事人的內心活動,並將人物的情感剖面穿插進敘事當中;合乎情理,同歷史脈絡完美的融為一體。

張騫與曾在囚禁中陪伴自己十幾載的匈奴妻子陰陽相隔,讓人無限唏噓。

敦煌一集更是完全虛構了李工這樣一個人物,同蜚聲中外的敦煌壁畫一起訴說著千年之前的往事。這腦補能力,讓我對編劇的崇敬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

專註繪畫的歌神,咳咳,是李工。

演員看得出來很用心,演技到位,作為一部紀錄片,在這方面超越了許多電視劇。順便一說,演員的顏值也很高。

裴矩,一位飽經滄桑的外交家,在宴席上觸景生情,追憶往昔;演員將裴矩那時複雜的心理活動演繹得淋漓盡致。

文案和音樂放在一起說,在豐富的內容的基礎上,這兩者無疑讓紀錄片的層次又上了個好幾個台階。劇集里佳句層出不窮,每每到了關鍵時刻,更是和主題曲合起伙來,收割大家的情愫,壓榨觀眾的眼淚;不得不說雅尼的河西走廊之夢非常耐聽,現在我還偶爾單曲循環。

服飾穿著很嚴謹,沒有古裝偶像劇里那種亮瞎雙眼的艷麗顏色和無比繁複的花紋,還原了當時的風貌,基本做到了尊重歷史,這點倒是很符合央視紀錄片和正劇的一貫風格。

OP的採風採用了延時攝影技術。高山與大河,綠洲與沙漠,草原和冰川,全部囊括其中;紀錄片里那句除了海洋,這裡有一切的自然景色,絕不是妄言。會讓人無法抑制的產生去河西走廊旅行的念頭(甘肅省旅遊局,恭喜你達到目的了)。

缺點還是有的,不得不吐槽打鬥場面拍得像武俠片一樣,沒請武指惹的鍋,但是瑕不掩瑜,《河西走廊》仍然是部優秀的紀錄片。


一眼千年,一步萬里。

兩千年前,漢朝的張騫接過沉甸甸的符節,他知道的是,通往西域的路上,必定充滿了艱辛和不測;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當他轉身的那一刻,就將註定被載入史冊,而河西走廊,也從此進入中國人的視野。

時光一去不返,漢唐的榮耀漸漸被沙礫覆蓋,阿拉伯商隊的駝鈴間或在大漠響起,中原的主人換了又換,華夏大地又經歷了怎樣動人心魄的洗禮,然而戈壁灘的烈風,卻幾千年來從未停歇。

我們不知道的是,千年以來,華夏的靈魂度過了幾次輪迴;然而我們知道的是,河西走廊始終就在這裡,作為四大文明唯一的集聚地,曾經的河西走廊與如今的河西走廊,並沒有什麼不同,它就像一把楔子,聯繫著東西文明。

大秦再也不見,但盎格魯撒克遜人卻把其遺產散布了全世界;古印度褪色後,卻又如不瀎的精靈,安居一隅;飽受戰火洗禮的伊斯蘭古國呵,定有一天能聽到信徒們祈願和平的呢喃;華夏從強盛走向衰落,但從抗爭又到復興,更何況今天的我們,距離復興之夢,從未如此之近——

草原黃了又綠,海上潮漲潮落,曾經發生的故事已成永恆,而我們的腳步,仍在繼續。


看得我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1.沒有各種專家的聒噪,舒坦;

2.看完之後我想走一遍河西走廊。


連續看了10集紀錄片後,作為生長在這片土地的我來說,剛開始只是在視覺與聽覺的感官上足以產生震撼,拍攝手法運用的是國際風光比較流行的日月星辰長時間曝光,雅尼的作曲與片頭的結合非常完美,從一段雄厚低沉的音樂開始配合久經歲月雕琢的風化長城奇觀,到丹霞地貌,到嘉峪關城樓,到焉支山,伴隨樂曲進入高潮,萬馬奔騰的軍馬場,優美大氣的旋律畫面進入了祁連山大草原,大扁都口的油菜花海,最後樂曲又回到了雄厚悠久的旋律上畫面定格在了雅丹地貌!對於一個不熟悉河西走廊的人來說,這是一場視覺與聲覺的盛宴! 伴隨記錄片的深入,從漢朝到共和國,一路記錄了河西走廊與國家興衰榮辱。從儒家文化到佛教文化,再到後面的絲綢之路,多國商人的往來與穆斯林的遷徙定居,一個在地球上並不是那麼起眼的河西走廊上,上演一部 一眼千年,一步萬里的穿越大戲。在第10集,著重強調了河西走廊的工業資源為新中國的貢獻,作為一個在金川子弟來說很感動! 希望拍攝更多關於河西走廊題材的片子。我感覺此片唯一不足的地方缺少對戈壁灘、馬蛇子 、鬼哭狼嚎的風聲 這些戈壁元素的展示,正式有了戈壁的荒涼讓人屹立不拔的精神,祁連雪山與草原的撫育,才有了河西走廊能繁衍至今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的品質。


黃沙茫茫塞,白雪對鄉遙。

龍威賓士在,蕭蕭過臨洮。

壯士湛盧劍,將軍哥舒刀。

何念故鄉遠,萬里做行袍。


山丹軍馬場

冰溝丹霞

木塔寺

敦煌大漠

張掖濕地

肅南康樂草原

扁都口油菜花

作為地道甘肅張掖人,這部紀錄片真的做得很用心,也讓我更加層次的了解我的家鄉,看完真的是滿滿的感動,(這裡有初海洋之外的所有地理景觀),雅尼的《河西走廊之夢》真的是和這部片子天作之合,大讚!(PS上圖有的是網上貼來的,有的是自己拍的,技術不行也請笑納)


推薦閱讀:

十二銅表法中關於所有權、私法、公法等的條文,具有怎樣的特點,反映了怎樣社會背景?與古代其他法律對比呢?
怎麼系統地學習歐洲中世紀的歷史?在盡量不閱讀英文原著的情況下
古印度文明究竟為什麼被定義為消亡? 《摩訶婆羅多》成書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嗎?
阿提拉全面戰爭里 角斗場大規模改成民居的情況在歷史上存在嗎?
史學界對於蠍子王為零王朝統治者的看法是否達成一致?有哪些確切記載過蠍子王的歷史文獻?其主要貢獻是什麼?

TAG:紀錄片 | 歷史 | 地理 | 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