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覺得時間越過越快,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感知時間的某個器官更靈敏(或遲鈍)了?
最近跨年看到很多人都在感嘆時間過得真快啊,突然有個想法,在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似乎很少感嘆時間過的快,反而在我的記憶力,入學前的幾年明明只是個很短的篇幅,卻有種童年非常漫長的錯覺。
會不會是因為我們人體內也有某種感應時間變化的器官或者因素,隨著我們的成長變得更靈敏了?或者是退化了?以至於我們對於時間的感應產生了變化?只是我們人類一直都沒有發現我們到底是用什麼器官在感受時間?
好緊張上日報了呢。。。。。
以下是原答案——————————————
我也有這種感覺,隨著年齡增長,時間越過越快。
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最近發現的,實際上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很多人就已經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有根據的研究。
1889年,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在《時間與自由意志中》最早將時間分成了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客觀事件即時我們的自然時間、空間時間,而主觀時間則是指我們的心理時間,他認為心理時間和自然時間不同,是具有彈性的,越是進入意識深處,自然時間和心理時間的差值就會越大。
1897年法國哲學家Paul Janet提出了時間心裡感受速度的理論。他認為,單位時間在一個人記憶中所佔的比重是不一樣的,比如一年的時間對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來說,可能意味著生命的全部,而對一個百歲的老人來說,只是不到百分之一的片段,這樣,你年齡越大,單位時間在你記憶中所佔的比重就越小,因此當我們回憶時也就會覺得同樣的一段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個觀點有那麼點意思,不過實在是太粗糙,況且知道了這個並沒有什麼亂用,因此大家普遍沒有為他亮燈。
1933年美國心理學家格蘭德在照顧發燒的妻子時發現,他剛離開一小會妻子就埋怨他離開了很長時間,他讓妻子估計一分鐘的時間,結果妻子認為37秒便是一分鐘。於是他提出了一種假設,他認為大腦內有一個內在時鐘,溫度的升高會使人覺得時間變慢。後來的實驗的確也證明了這種觀點,比如一個人在炎熱的屋子中會覺得時間過得比正常慢很多。但其實我覺得讓人呆在一個寒冷的屋子裡,感覺時間也會慢許多吖,我的心理學家。但無論如何,這種研究推動了對於心理時間和自然時間差異的認識。
後來生物學家通過研究,將我們大腦的計時能力分成三個「域」,一端是生理節奏「域」。控制24小時周期內的睡眠和清醒等;另一端是毫秒計時「域」。負責計算精細的運動任務; 中間分為由秒到分的區域被稱作間隔計時「域」。這是我們可以感知時間流失的系統區域。「間隔計時」 採用的是一種所謂的「起搏累加器」 模式。假設人的大腦有某種起搏器,它有規律地發出脈衝, 非臨時
存儲在累加存儲器里。當我們需要估算一下過了多長時間時,就去查一下「累加器」 里的內容.
美國神經學家利用腦電波測量和MRI成像技術來研究人腦的計時原理, 結果發現,間隔計時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稱作「巧合檢波」 的模式。可以通過藥物或不同思維方式(抑鬱、覺醒、沉思等)來改變時問感知。每個人都懂得, 當全神貫注某項事情時, 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而百無聊賴時,覺得時間過得真慢。
包括英國的威爾登教授在內的很多研究人員,採用時間流逝測試實驗的方式發現,實驗對象對時間的感知,是基於他們在實驗中處理的信息量或發生事件數量的記憶而給出的二次評判。因此我們感知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和我們記憶的信息量相關。這和很多人對該問題的解釋不謀而合,他們認為,在生命開始,我們接觸的所有東西都是新的,而新接觸的東西,比如第一次做某事往往更容易被我們記住,第一次上學,第一次騎車,第一次戀愛等等都比較印象深刻,「第一次」的記憶密集的出現在了年輕的時間,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做的事情越來越傾向於重複,而在回憶時更不容易被記住,因此在回憶的二次評價中,會覺得好像自己沒做什麼事情,因此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了。
當然這個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我們對過去的時間的感知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速,但並沒解釋為什麼我們對「現在」這一瞬間的流逝速度的感知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快。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又設計一個實驗:讓年輕人和老人分別估計一分鐘的時間。實驗結果表明,年輕人對時間的感知很準確,而老人感知中的一分鐘往往比真實時間漫長。研究人員猜測這種現象可能和大腦中的神經元脈衝的速度有關。隨著人的年齡增加,神經脈衝的速度會逐漸降低,這種變化會導致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變慢,那麼我們就會感覺外界的一切都在加速。
以上。
參考資料:
[1]朱欽士.人體是如何感知時間的——談談「生物鐘」[J].生物學通報,2013,48(09):14-21.
[2]趙啟媛,汪凱.情緒對時間感知的影響[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2009,35(12):760-761.
[3]楊孝文.科學試驗揭開時間感知之謎[J].科學,2006(05):8.
[4]好奇心日報 | 為什麼我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因為小時候的目標就是長大。成年後則是衰老直至死亡。
對時間的期望也就是相對的。
少年時希望時間快些。成年時希望時間慢些。少年時時間的意義在於堆積,不管怎樣努力都是一起升年級。成年後時間的意義在於利用,不管怎麼捨不得都會消耗。是心態問題。
再說人類怎能會有直接感知時間的器官呢?
難道不是更遲鈍了?
是的.
就是大腦!
因為缺乏新鮮事物的刺激, 長期處於半功率運行狀態, 所以對時間不敏感了
你可以找個參照物,比如樹的年輪,比如冰層的分界線……
是因為記憶。假設三歲時,一年的記憶是全部記憶的1/4。 到了20歲時,一年的記憶是全部記憶的1/21。所以20歲時的感覺是,沒有經歷太多就過完了一年。 所以年齡越大,時間過得越快
假設你能活80歲,然後——
1/80
……1/60……1/501/491/48……1/30……1/20
……1/10……題主說得很對啊!
男人越來越快,主要是某個器官更靈敏了;
女人越來越慢,主要是某個器官更遲鈍了。
對於成年人來說,是用這個來感受和體驗時間的。
老鐵,沒毛病,
雙擊666。
PS:你們見過這麼清新脫俗的機靈污么?
因為時間都被收集起來了。
爵士貓:面孔識別時間知覺經典認知 意識難題解釋鴻溝 研討AI四假設 生成認知反物理主義 新二元論 感受性 生命靈性 4zhuanlan.zhihu.com
人類的認知過程,是由認知者、認知對象、認知環境、認知情緒、認知的時間、地點、種族、性別、文化背景、知識背景構成的綜合過程。簡答的說,認知就是人的心智對世界真相的認識過程。
人的認知過程,可以通過大腦區域的生物化學反應引發的大腦神經體系血液的流動,通過儀器予以識別。但是這種識別只是符號意義上的,沒有包含認知的內容。認知過程的本質,就是對認知對象包含的內容的識別。
通過認知科學的面部識別的理論,與AI技術的面孔識別理論對比,可以立刻得出以下結論
1.AI技術的面孔識別,只是一種生物模仿技術,只是在在模仿人類的面部識別的過程,只是面孔符號化識別,根本不包含面部的情緒的識別、內容的識別,最多只是達到Capgras 錯覺症的面孔識別的水平。Capgras 錯覺症就是可以識別一個人是親人的外貌,而無法識別這個與親人外貌面部相同的人是否就是親人,Capgras
錯覺症是缺失了認知內容的識別。2.AI技術的面孔識別,只是把認知對象的生物特徵識別出來,就是符號化認知,但是無法識別這個具有認知對象的生物特徵的符號,就是真實的認知對象本人,這一切只是近似而已。
認知科學提出認知的「生成」概念,主張身體和環境共同構成人的認知系統,認知來源於「活生生」的人類經驗,因而對人類認知的考察應當將科學反思和觀照經驗相結合,借鑒佛教靜心、正念的方法。
佛學認知觀視身體為「心」、「色」的蘊積,認為心智能動作用的發揮必須以身體為基礎,蘊積身體觀與具身性觀念對身體在認知中的作用具有相同的訴求。
認知就是佛性的心法與心所法。人的認知之思想概念、物體描述都是感覺的複合,把這種感覺的所有組合到一起,將其取名為某個人與事物之間的關係。
首先談時間知覺。大腦時間知覺是指對客觀現象延續性和順序性的感知 。時間知覺的信息,既來自於外部,也來自內部。外部信息包括計時工具,也包括宇宙環境的周期性變化,如太陽的升落等等。內部標尺是機體內部的一些有節奏的生理過程和心理活動。大腦神經細胞的某種狀態也可成為時間信號。時間知覺既與活動內容、情緒、動機、態度有關,也與刺激的物理性質和情境有關。此外,人們對較長的時間間隔,往往估計不足;而對較短的時間間隔,則估計偏高。刺激編碼越簡單,知覺到的持續時間也就越短。在判斷時間間隔正確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聽覺和觸覺對時間間隔的估計最準確。由於年齡、生活經驗和職業訓練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時間知覺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時間知覺是一種內在的人腦的記憶歸類分析模式,不是用於規定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更不能用於描述客觀世界本身。這裡要區分三個概念:我們大腦記憶中的世界圖景,我們感知到的客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物自體本身。
我們大腦記憶中的世界圖景。首先因為在大腦記憶中有保留了的世界過去的表象信息,感知到的世界現在的表象信息,推理預測到的世界未來的表象信息,三者都同時存在於大腦中,並且是以變化先後順序進行了歸類排序的,形成一個連續的存在統一體。大腦能夠對三者任意調用分析,從而可以進行時間長短等的估量、比較。
我們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是瞬時的,片在的,它的過去已經消失,它的未來還沒產生。我們沒有任何的經驗證據來肯定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一個連續統一體,猶如一幅長卷,俱都呈現。而時間知覺我們都知道是指一種對過去、現在、未來的連續統一體的衡量。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過去已不存在,未來還沒有存在,只有現在、片在。所以我們所感知到的客觀世界沒有時間知覺的性質,不符合我們通俗認為的關於時間知覺的定義描述。關於客觀世界物自體本身,以我們目前的實驗手段和實驗數據還不能有效地對它進行時間性說明,究竟它是一個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存的共時統一體,還是一個不斷變化而以片在形式存在的前後歷時體。有些科學家傾向於這樣描述世界: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流逝;我們可以乘坐時光機器回到過去。好像是在說世界是一個共時體,它有過去,也有未來,並且我們可以把握。但是我們卻從來沒有任何的經驗數據在表明宇宙的某個角落存在著關於宇宙曾經的經歷,並且我們可以不破壞宇宙的變化任意回到過去。
時間知覺是大腦中一種較獨立的結構或格局,它是大腦中一組分化的神經元,具有特定的單一的功能。現代時間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無論我們知覺關於哪一組的表象、事件的時間觀念,大腦中總有一部分固定的神經組織被激活而參與其中。具體表象經驗變換流轉,而這些神經組織是穩定不變的。具體來說基底神經節,小腦和前額葉在時間信息加工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這些神經組織的功能活動形成了人的時間知覺的主體結構、格局。
時間知覺是對變化的一種主觀衡量。時間知覺是對錶象經驗形成的記憶聯合序列的一種分析衡量,而要形成一事物經驗表象的序列、聯合,則此一事物必須處於連綿接續的變化之中。事物自身狀態的不斷改變刺激大腦,從而形成關於此一事物的連續的表象序列。
時間知覺是對同一事物變化前後表象的主觀衡量、判斷。首先我們對視覺對象的感知體驗是連續的。這可以通過閃光實驗來說明其內部的相關原理。我們的視覺系統有一個感覺延遲,即在感知到光線後即使撤掉了光線,這種知覺也還要持續一小段時間,這個時間經研究一般確定為150—250ms。現在假定我們知覺到有一閃光,並且很快(100ms以下)又加上第二個閃光,由於視覺反應的產生和持續超過100ms,當對第一個閃光的反應還未消失時就已產生了對第二個閃光的反應,而對第二個閃光的反應還未消失時又加上第三個閃光的反應,這樣閃光就使視覺系統中產生某一種連續的反應,視覺系統所感知到的就象是連續光一樣。而我們視覺系統所感知到的表象序列就象這樣的閃光一樣,即先後的光刺激重疊在一起對視覺系統形成一持續穩定的光刺激流、連續序列,從而我們感知到的世界表象就呈現出一種連續綿延的穩定的圖景。同一個物體的先後光刺激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此一事物連續穩定變化的知覺體驗。
再談方位知覺。方位知覺是人們對自身或客體在空間的方向和位置關係的知覺。為了適應生活,人們經常需要對環境及主客體在空間的位置進行定向。
方位知覺是藉助一系列參考系或儀器,靠視、聽、嗅、動、觸摸、平衡等感覺協同活動來實現的。上下兩個方向是以天地位置作為參考的;東、南、西、北的方向是以太陽的升落,地球磁場,北極星作為定向依據的;而前、後、左、右完全是以知覺者自身的面背朝向為定向依據的。在正常情況下,人主要靠視聽進行方向定位。
再談特殊人群,盲人的定向能力和空間知覺
盲人的定向能力是利用空間和時間知覺及其表象實現對空間和時間的了解,亦為盲人頭腦中已有空間表象和時間表象的一種再現。分為:
(1)空間定向:確定環境空間的大小和形狀;空間中物體的大小、形狀和位置;自己在空間中的位置及與其他物體的距離和方向。
(2)時間定向:確定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盲人難以用視覺進行空間和時間定向。定向能力是盲人極需訓練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盲人用自己機體生物鐘和聽覺、觸覺判斷時間;用未損害的感覺器官主要是耳和鼻進行空間定向,有的人可達到很高的精確度。盲人藉助盲人手杖、激光手杖、超聲導盲器、盲人用手錶等工具,亦能準確定向。
盲人的空間知覺是對外界物體空間特性的反映。包括對物體的大小知覺、形狀知覺、距離知覺、立體知覺、方位知覺等。盲人需利用聽覺、觸覺、動覺、嗅覺、味覺等其他未受損害的感覺器官來形成明眼人主要由視覺器官獲得的空間知覺,其中主要途徑是利用音源或回聲。實踐證明,盲人利用回聲判斷物體距離的能力和準確性遠遠超過明眼人。
其實是真的越過越快。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點進來。不久前,和朋友在再一次討論了這個話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我覺得是因為,到了一定年紀,生活開始簡單的重複,當前學的所有東西已基本能夠應付此生了,沒有新的經歷,沒有新記憶的產生。小時候,我們基本上每天都在被動地接觸新的事物,那麼這些東西就會成為我們新的記憶。越長大,被動接受新鮮事物的機會越少。慢慢地,會到一個節點,這時,如果你不去主動去探索,那麼生活就很少再帶給你新的經歷。所以長大後,當我們在經歷大事件時,才會記憶深刻,尤其是經歷重大挫折和磨難時,我們會感嘆到:「這一年怎麼發生這麼多事」,在度過一段艱難時期時,總覺得時間過的好慢,因為大腦在創造新的悲傷記憶。另外,如果一年之中,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達到了很多成就,這些事情對你具有非凡的意義(人們通常對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記憶更加深刻),會覺得:「這一年真是做了不少事兒」,因為這時大腦在創造新的愉悅記憶。有句話說,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拓展它的寬度。如果你並不享受這循規蹈矩的生活,那就走出一塵不變的乏味現狀,去創造一些新的記憶。或許再次回望時,你會發現,比起以前時間變慢了。Keep going, don"t settle.
有知友 @一隻小公舉 從認知神經和心理學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提供了一些研究證據。我對時間知覺領域沒什麼研究,只能提供一些現象學上的看法,並結合日常經驗提出一些可能的原因,若有謬誤還請指正:
首先,科學研究發現了一個現象,動物對時間的感知與新陳代謝速度呈現負相關。具體而言,新陳代謝速度越快,則會覺得同樣的時間過得更慢;反之新陳代謝速度越慢,則會覺得同樣的時間過得更快。
也就是說,對老鼠和大象而言,一天的"長短"在時間知覺上應該是非常不同的。 所以說,別看老鼠只有兩年的壽命,人家的生命體驗未必就"短"。 而對人類而言,一般說來,小孩子的新陳代謝速度是要快於成年人的,而年輕人也要快於老年人。 雖然並沒有什麼證據能說明該規律對同一物種的不同年齡段也適用。一隻小公舉提到的溫度升高導致的時間知覺變慢,我覺得可能也是通過新陳代謝起作用。但具體新陳代謝又是如何影響時間知覺的,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通過影響神經傳導速度, 寒冷會降低神經傳導速度,保溫則會提高神經傳導的準確性,所以根本上的原因可能還是神經傳導速度?那麼槍烏賊和皮皮蝦的一天或許會很「慢"?)。
但可能是小孩比成年人感覺時間過得慢的一個可能影響因素。其次,我認為,生活模式的「重複性」是一個影響長時段時間感知的重要原因。
成年人的生活相比較孩子顯然是單調匱乏的,很多時候都在重複同樣的事情。我作為一個沒有雙休的科研狗,就經常會忘記自己在過禮拜幾。
我們的大腦在工作上有這樣一種傾向: 省。
省耗能,省空間,共用一切能重複的事情。
王總讓我打文件,
李總讓我打報告,
王總讓我打報告,
李總讓我打文件。
假設每件事佔用大腦1個單位內存(注意,這只是一個類比,並不存在記憶單位這種東西)。
你以為大腦會把這四件事分別單獨儲存?一共佔4個單位內存?
不,事實上,大腦的長時記憶是分別把王總,李總,打文件,打報告,這4個要素分別儲存,然後以不同的組織形式串聯起來形成事件記憶。這些要素加起來可能都占不了1個單位的內存。
你可以把這兩種工作方式想像成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生活只是排列組合,張總王總李總,辦公室食堂會議室,寫文件作報告挨罵,養耗子喂耗子殺耗子。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是從有限的要素中選擇搭配。
回歸正題。由於現代成年人在工作上重複性較高,新鮮事物少,導致記憶「合併」的比較多,你在一年中曾經做過的事,可能在某一個月里全部都做過了。那麼為了節省空間,大腦把相同的、不重要的要素進行合併和遺忘,只保留少數幾樣事情。365天的事情,並不是儲存為365個記憶單位,實際上可能只佔用了你100個不到的記憶單位甚至更少。而當你回想過去一年做過的事情的時候,你會覺得雖然自己整天忙活,卻似乎沒做多少事。
而對於孩子來說,每天都是新鮮的,哪怕是在學校上課,也每天都在學新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每天的記憶都非常的「豐厚」。
(剛看到這點 @一隻小公舉 其實也提到了)
時間是相對的……你快了可能別人慢了,只不過是因為時間在流動轉換而已。至於時間的流向哪裡,這個我也不好說,真正懂的人自然能體會。
因為到狗年了。
評論里的我跟你們說你們不要搞事,快過年了,平平安安的不好么
敢不敢關手機三天挑戰下,看看時間是不是變快了?
如今通過各領域的科技改造和技術進步,全人類正在變得越來越高效,以前住平房生火,打水,做飯,修修補補等工作就佔據了一天大部分時間,而現在大部分城裡人,如果你願意,除了吃飯拉屎外,所有的時間都可以唯你所用,如果你想學某項技能根本不必分心其他事情。
就比如你想找我,如果在古代,你可能動身走幾天幾個月才能到我所居住的地方,和我說上話,這中間溝通的成本有多大啊,再往前幾十年說,你也得去郵電局拍個電報,除了花錢外你還得排隊,估摸著也得幾個小時的時間成本,後來家家有了電話了,找我變得更容易,只要我在家,就能和你實時溝通無阻,現在互聯網時代就不說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
各種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好處,我們的時間其實是變得越來越多了,但是我們卻不自知,因為什麼?因為供人類消遣的娛樂設備也在不斷進步,幾十年前先是電視機的出現,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只能在家看!出門上班買份報紙,可能就算是某種休閑娛樂了,而現在拿出手機隨便打開一個新聞app只要你有時間投入,你就會有看不完的新聞,關鍵還不要錢!比如今日頭條這種東西,你搜索黛安娜,那麼所有關於她的真的假的各類新聞都會推給你,讓你不停的閱讀下去,不斷刺激愉悅你的大腦,以至於導致你看新聞app,微博,微信的時間可能超過你吃飯睡覺陪孩子的時間!包括現在的直播啊,快手,抖音等短視頻更是時間黑洞!時間殺手!遊戲那些就更不用說了…未來的5g更可怕,一秒就能下載上百G的內容,你能看的過來么?
所以不是時間變得快了,變得少了,而是移動互聯網徹底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活下去變得越來越簡單,大家有越來越多的時間不知道用在哪裡?!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城裡幾乎是知識勞動者的天下,而高效率的社會導致以後只需僱傭更少的人來運轉,所以會產生大量閑人。
人活著就會產生煩惱,即使在家天天不用上班賺錢,不用被逼學習上課,他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在一直發獃,什麼都不做也得做點什麼啊,時間總是需要浪費的,關鍵是通過什麼形式?如果你的時間全部用來娛樂了,那麼你自然不會有工作上的成績,如果你都拿來聊騷了,那麼你會有驚人數量的炮友,如果你都拿來鍛煉了,你肯定會擁有一身腱子肉,還是那句話,時間花在哪裡,成績就在哪裡!
如果你能按時學會下線,好好控制自己,或把手機換成老人機,你可掌握利用的時間一定會翻好幾倍,但是如果你還是拿來玩遊戲看直播用,再多的時間給了你又有什麼用?又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一樣過得飛快?真的應該認真審視手機這個東西了,還有你裝的app,殺人於無形。我一直在尋思,人是不是有一個對時間有感知的器官(或者系統?)?
如果我的這個器官比他人的更敏銳,比如說:別人覺得是1秒的時間,我卻感覺有1.5秒。
也就是說,別人一天有24小時,而我感覺到的其實有36小時。
那麼在別人眼中,我的速度就是別人的1.5倍,那我是不是就很輕鬆就能破各種賽跑記錄?別人我會覺得我的反應速度超快,動作也變得超快,打籃球也就沒人防得住我了!哈哈哈哈哈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是我前一陣子看視頻用1.5倍速度快放時候的腦洞。
仔細回頭想想,那些跑的特別快的人,反應特別快的人會不會就是因為時間感官變得更敏銳?
或者,更準確的說,那些人通過特定的訓練,使自身在某一個特定情景中,時間感官變得更敏銳?不知道你們有木有這種情況,偶爾看鐘表的秒針,發現它隔了好久(大於1秒,我常常覺得有兩秒)才跳下一秒,但是接下來每一次跳動的時間就正常了。
偶爾的腦洞,大家放心噴,我招架的住。20世紀某天之後,閔可夫斯基空間度規改變了--曰..曰--
我感覺,應該與生活和時代有關。目前的中國人普遍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有大部分人可以有大量自由活動的時間,與之誕生的還有浩瀚的信息網路,所以人們普遍開始思考與現實生活無關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因為,這個時代,開放,自由,文化被顛覆,思維被打開,所以普通人也開始思考這個世界的本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