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奧斯曼帝國開國連續十代明君?


「你不能決定你的父親生育多少個兒子,但是可以決定你繼位以後剩下多少個兄弟!」

因為蠢蛋和廢物都死了啊,留下的都是聰明人。

還有一位競爭皇位失敗的土耳其皇子跑到羅馬向教皇求援,為了能夠獲得一支十字軍護送他打回伊斯坦布爾,這傢伙居然連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皈依天主教的許諾都能開出來。


其實十代說有點誇張,很多時候是時勢造英雄,不過早期蘇丹競爭獲勝者有實際行政經驗和自己的班底,不像後來很長時間只有象徵意義的統治


很簡單,奧斯曼帝國殘酷的繼承法導致了每一代都是明君。

每一代皇帝都有一堆兒子(妻妾成群),所有的兒子都享有平等的繼承權。每一個皇子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面對生存的競爭,不是繼承權的競爭哦,是生存的競爭哦,因為失敗者滅?全?家。

所以,

不夠心狠手辣的,會死在競爭過程中;

不夠臉厚心黑的,會死在競爭過程中;

為人過於自傲,找不到足夠盟友,平衡不了手下利益的,會死在競爭過程中;

不夠勇武,小富即安,沒有擴張意識,得不到軍隊支持的,會死在競爭過程中。

所以,如果一個皇帝是心狠手辣、臉厚心黑、套路豐富、富有開拓精神、身後有一群利益共同體支持著的皇帝,怎麼可能不成為明君呢?

不過這種脫胎自游牧民族繼承法的殘酷的競爭繼承法是很難長久延續的,每一次的皇位競爭都會帶來一次全國性的內亂,因為每一個有競爭力的皇子幾乎都掌握著一方權力,消滅所有競爭者其實就是一次內戰,所以後來慢慢就被取消了。


其實還有一些原因,我認為從1299年奧斯曼立國開始,外部的地緣環境就是相當惡劣的。

北有巴爾幹基督教諸國,南有希臘半島的個城邦國,而安納托利亞的完全征服還差的很遠,鐵木爾帝國虎視眈眈,高加索的涉及也到了16世紀以後。所以外部環境決定了每一個君主,如果不賢政就意味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而實際上從1360年穆拉德一世大舉進攻東南歐、1389年科索沃戰役大敗聯軍、1402年安卡拉戰役化被動為主動,奧斯曼的地緣空間得以伸展。

所以開國的這幾位君主,不能說每一任都多麼的賢明,但是突破外部環境的各種限制、束縛,卻是每一任君主的不成規定的目標。

個人猜想:征服中東伊斯蘭世界和威懾歐洲的基督教是否也會是幾位君主的目標之一


奧斯曼通過兄弟相殘近乎養蠱的方式挑選繼承人,在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慫包。後期失去外部壓力,這種養蠱模式自然就消失了


在歐洲國家頭疼【均分繼承法】或者【年長者繼承法】的時候,土耳其實行的是【養蠱繼承法】


不成器的都被幹掉了。

中間也有惡棍謝利姆這類的,明君算不上,雄主是夠格的。

後面怕絕嗣一圈養就壞菜了。


推薦閱讀:

奧斯曼帝國衰落後,西方為啥一直沒有趁機收復君士坦丁堡?
為什麼土耳其帝國的英文ottoman要翻譯成奧斯曼帝國而不是奧托曼?
這樣解釋小亞細亞的突厥化,是否正確?
奧斯曼帝國為什麼不征服印度?
地理大發現時期,奧斯曼帝國有沒有到訪過新大陸?奧斯曼與美洲的歐洲列強殖民地有沒有經貿文化聯繫?

TAG:奧斯曼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