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包容,什麼才是真正的包容?

最近對一些東西感覺很困惑,因此就像把自己的困惑說一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沒有。

從成功學說起,在大一時由於有很多空閑時間(現在也還是學生),利用電腦,圖書館。。。經歷了在當時看了的各種頭腦風暴,成功學,愛國學,失敗學(暫且稱為這樣吧),等等各種學,總之可以說自己的眼界得到了很大的擴展。。。思想經歷了巨變,其中就包括對成功學的反感,一些所謂名人、企業家不斷的充當著精神導師到處演講,不斷散播的精神鴉片一次次的讓很多人興奮(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有不同想法的吧友,請勿拍磚,請具體的說出你的想法),。。。不過怎麼說呢,有人願意聽,就有人願意講,何樂而不為呢,之後儘管網路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學說教,但是我對它都是拒而遠之的,看到身邊一些同學對這些成功學的深度迷戀,我也不願意說什麼,輸出三觀這樣的事,很少很少去做。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成長起來,想法不同,有不同的三觀,當然可以理解,沒必要讓別人和自己有相同的想法,身邊的同學關於某件事發表不同看法,我也只是靜靜的聽著,有機會說自己的想法了,就說一下。。但是有時候會覺得他們可能很偏激甚至很無知,但是不會說出口,之前有過一次忍不住說了幾句,但是遭到了鄙視,。。。當一些一些人的一些想法和自己「距離」很近時,我總感覺包容這些想法很困難,說包容還不如說「視而不見」。

談包容,一是自己完全是一個客觀者的身份談那些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一些事或人,但是總有個限度。記得之前報道的一個新聞(正在吃東西朋友請暫時跳過這一部分)。。。一個成年人在電梯里大便,看到這個新聞第一想法:這個人節操肯定沒了。。。細想一下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可能不得已而為之了,這個人這種行為還是可以容忍的。。。但是之後不打掃乾淨,再談包容就未免顯得很蒼白了。以前對毛在整風運動的作為很不感冒,但是在在利用很多時間看了很多這方面的書後,對他的一些看法沒有並沒有因此消除,但是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整風運動了,儘管毛的很多做法在當時的我看來是很卑劣的,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整風運動統一了全黨思想,毛帶領一群人乘風破浪,確立政權(之後的文化大革命是後話了)。

二則是包容那些與自己有特殊關係的人或事,父母,妻子,子女,同事等等,但也是有某種限度的。

再回到成功學上,今日學校的講壇邀請唐駿來到學校演講,抱著好奇的心態去瞧了一下。。。老調重彈,我聽了一會就走了,晚上和一個關係不錯的朋友談起今天的他的演講,我就說了我的一些想法(一般我很少很少向別人提起的。。。),不過她倒說我有點被洗腦了。。她的想法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要儘可能的去包容,沒必要否定別人的想法,唐駿演講,他是在表達他的看法,我為什麼要那麼反感呢?

我在想他所說的真的是他的想法嗎,當他的這種想法對很多人帶來誤導時,還要不要包容呢,還是僅僅要說是那些受眾不思考呢,這與唐駿本人無關。希特勒的演講能力是超強的,他演講之時無時無刻不再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如果可以可以這樣稱呼),我們還要不要包容他的想法呢,還要不要給這些人講話的平台呢?

我現在還不能做到包容他的,她的,他們的很多想法,只能算是視而不見,包容離我有點距離。

我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討論唐駿的演講,我現在也不會聽他的演講,我也不會受他的影響,只是想針對這種社會現象談一下自己對包容的看法,想聽聽朋友們能夠說說自己對包容的理解。。。文筆不怎麼地,讀起來可能有點吃力,請見諒,嘿嘿


你做了件我不同意的事,我咬咬牙憋了,咽到肚子里,這是忍讓。你做了件我不同意的事,我覺得你這麼做必然有自己的原因,甚至是因為我哪裡做得不夠好才導致你做了這件事情,站對方立場想想,這是包容。忍讓終會碰到導火索,包容能使大家走更遠


耶?這什麼時候發出來的?不是說不符合社區規範嗎?

好吧,補充完整。

推薦兩本書(文章),穆勒的《論自由》,胡適的《容忍與自由》。

再夾帶一篇我的私貨《高談的自由》:

====================================================

最近在做兩件事:看穆勒的《論自由》,上知乎。

剛才在知乎看到這麼一個提問「如果你的一個朋友快30了,不思房車,不考慮找一份更高工資的工作,還在和你高談自己的夢想,你會在內心嘲笑他嗎?」。和許多回答的人一樣,我第一反應是理想應該鼓勵,與金錢無關,但不應高談而應該行動,如此才值得鼓勵否則受嘲笑就是活該。但細想下來,覺得這問題不止這麼簡單,它關乎了思想與個性自由這一主題。

就《論自由》而言,裡面單列一章討論思想與個性自由的重要性。主要是觀點就是:只要這種自由不對他人產生損害,這種自由就應該受到鼓勵,無論其如何的反直覺與傳統,因為你並不知道這種行為是否是另一種偉大結果的先驅,另外即使這種自由的行為是錯誤的,也應該讓他充分展現出來供大家思考,經過思考,正確的思想才是有活力的。如果僅把自認為正確、即使也真的是正確的思想當作教條和戒律遵循,而沒有經過自由的思辨,那麼這種思想是死的。這些基本觀點同樣適用於政治上的自由。

回到知乎這個問題來。我原來認為,只要你沒有高談,而是努力在做,無論你的理想是什麼都值得鼓勵,我還認為在實現理想過程中你應該用你自己的手去掙得麵包,而不是由他人資助。但深入一想,這種想法看似合理,但實際上仍然帶著極大的偏見。

首先是高淡。高談為什麼不可以呢?一個人對外宣揚自己的理想,為什麼不可以呢?只要他不是蓄意搗亂,每個人都應該有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當然高談也是有底線的,比如:你可以在報紙上寫文章抨擊奸商、揭露黑幕,但如果煽動民眾攻擊一家短斤少兩的商店,雖然沒有親自動手也應該屬於禁止之列。除此之外,每個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這觀點在你看來多麼空洞、不切實際——誰知道以後這觀點是否會發展成一種影響社會的思潮呢?也或者,它可以供正面思想做一種思辨的材料。

那麼,僅僅高談,而不行動呢?我仍然認為不應該嘲笑,只要他沒有妨礙別人,仍然應該鼓勵。為什麼?不行動仍然可以鼓勵?多數人一聽到這樣的觀點就本能地表示反對。但你們怎麼證明行動第一不是你們的偏見呢?你們的本能反對是否仍然帶著極大的偏見去阻礙別人的自由?多少政治家的活動都是在空談!他們從來沒有在流水線上工作一天、從來沒有寫過一行代碼、從來沒有砌過一塊磚、從來沒做過一件衣服就拿了諾貝爾和平獎!放棄偏見,支持一下這種空談吧,也許他本身沒有什麼用,但說不定聽到這種空談的人因為某一句話而堅定了某種理想、做出某件了不起的事。

再談自己掙麵包。我一開始第一反應也是:有理想可以,積極行動也沒問題,但你應該自己去掙麵包!我想這是許多人的直覺反應。但細究下去,我們可能仍在帶著極大的偏見在反對。我可以輕易舉出許多偉大的人受人資助完成理想的事:柏拉圖這個純粹的空談者沒有收入到處蹭飯,經常被老婆抱怨;馬克思一直受著恩格斯的資助;曼德拉出獄後身無分文而受各朋友的資助;盧梭年輕時一直受一個貴族女人的保護;朱季海一生無工作無收入一直受博物館資助,卻是國學大師。還有很多。如果一個人,在不受脅迫與欺騙的情況下,自願資助另一個人實現理想,你無權嘲笑他們中任何一方,但你可以反對這種行為,可以宣揚這種行為不對。《論自由》中這樣說到,「既雲天才,顧名思義,定然會比一般人更具個性,唯其如此,也比一般人更沒能力適應社會既定的有限模式而不受到禁錮的傷害,這些模式本是社會為避免其成員各自形成性格而招致麻煩才規定的」。所以,對那些有理想、有激情但缺乏經濟能力人多一些寬容,他們的存在也許比我們的更為合理。

再談」心底嘲笑「。無論是面上還是心底的嘲笑,都會對別人產生影響,尤其是這種嘲笑出自一個群體對一個人的時候,其力量是毀滅性的,可能就此毀掉這個人實現理想的動力甚至是這個人本身。我們是社會性的動物,追求理想的人也需要這個社會,被社會拋棄是非常可怕的,這意味著經濟、尊嚴、交流、事業等一切的喪失。你能保證你在心底嘲笑的同時表面上沒有任何不正常舉動嗎?如果有,那麼你是個說謊者,在道德上你就輸了。一個追求理想的人,究竟是做了什麼不恥的事,該受到一個群體的這種殘忍的對待——嘲笑?

對待一個追求理想的人,其底線是什麼?我認其底線是判斷這個人是否真的在追求理想。如果真的是理想,無論他是高談也好,是自己沒能力掙錢受人資助也好,都不應該嘲笑,而應該儘可能去鼓勵。這樣的鼓勵不止是給別人自由,也是給自己自由。不要把自己的社會建造成一個千人一面的肉罐頭,它應該是鮮活的。生活在一個千人一面的社會裡,我們現在就是,有多難受想必每個人都知道,除非你已經麻木了。即使這個是借追求理想之名行懶惰之實,也不應該去嘲笑——如果你有心就去規勸吧,如果無心就遠離他吧,如果你擔心其它人也可以去勸別人小心這個人,但絕不應該嘲笑,更不應該阻止。我們對別人的每一次嘲笑都是一次對自由的扼殺,而且是對自己道德的貶低。

思想和個性自由屬於每一個人,鼓勵這種自由,我們每個人終會得到報償。


「如果你了解我的過去,你就會原諒我的現在」

願意從他人的成長經歷等開始,設身處地地為對方思考,並且知道其中還有很多是你無法了解細節,便能包容了。

我們不過是世間渺小眾生的其中一個,不過是獲得了更好的基因、教育、機遇初始設定,因此成就了我們比某些人多一點的成就、智慧和善良。

那些看起來不如我們的人,同樣在這世上掙扎著,只不過是找不到方向和使不上力罷了。

所以包容,首先你要有願意去為一個你不喜歡的人考慮這麼多的心。

相較而言,選擇鄙視要輕鬆多啦。


我認為做到包容,首先要有兩個因素——自信和理解 。

第一是自信,大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是不會有容人之量的,更別提讓他包容自己不能理解、甚至反對的人事。也就是不管你能不能理解它,你先要能容得下它,而你對自己足夠自信才會有膽量、有氣魄容下它。(還有一個原因,沒有力量的包容是懦弱,這是從其他人角度看待的包容,不過竊以為,這樣想就落入下乘叻)

第二是理解,體諒。如果你不能理解體諒,你所有的包容都是忍氣吞聲。相反,你能理解他,你就會發現很多不解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甚至你會同情他愛惜他;一個殺人犯A,外人看來他是十惡不赦,可是有這麼一個人,他了解A所經歷的的折磨、屈辱,他心裡是同情A的(例子,勿噴)。看到的事實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決定了你能不能包容他。


記得初中時,看《新概念作文》裡面一段關於寬容的解釋,自己很同意——「寬容不是他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是我原諒他,而是發自內心的認為——他也很好我也很好,只是我們不一樣罷了」不記得那篇文章的作者了,說明是引用。這個原話記得不是特別確切,但大致意思是這樣。


真正有內涵的人,他的腦中可以同時存在兩種衝突的觀點而不影響他的日常行為。


只有懂得,才會包容

很多時候,有人做了一些讓你不快的事,你出於對未來的考量,把怒火壓制下來,然後告慰自己說,我要包容他。其實這哪裡是包容?最多只能算隱忍!

真正的包容,前提是懂得。你懂得他做這件事的初衷,你知道他做這件事的邊界,之後你依然能接受他,這才叫包容。包容一個人,心中是不會有怨恨的!

你懂得一個人,才能包容一個人。你懂得這個世界,才會包容這個世界!

當你能真正包容一個人時,這個人就屬於你;當你能包容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就屬於你!


「沒關係的,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


自己遇到件事,特意抒發下。現在社會的價值觀多元化,價值觀開放但衝突也越來越明顯。保守與開放,原則與非原則,主流與非主流等等,似乎無論什麼事情,當然除了殺人放火滅絕人性的事情外,我們都可以正反兩面去評判,持有不同想法的人,確實也蠻難成為一個圈子裡的人的。

那麼包容是什麼?它肯定與寬容不同。包容他人是理解他人,不苛責也是平等的。寬容是不計較但我高你一等,是在遷就你。我們其實往往在做寬容而做不到包容。我們歌頌價值觀多元化,但其實我們只欣賞自己的價值觀。舉個例子,我是個保守觀念的人,活在社會這麼多年依然不是外向放得開,不是和人可以胡吹亂砍,不是喝酒要醉的。如今這類人可能不適合大眾社交,按照有些人的想法,出門不喝酒,喝酒不喝醉都不叫玩。當這兩種人的觀點衝突後,前者覺得生活娛樂不可太隨性,後者覺得迂腐無趣快樂你懂嗎?我們沒有要去評判誰的對錯,但依然無法說出對方的想法有什麼好,妥協後只是把種子深埋,如果哪一天再提起,依然各持己見。

所以好奇說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否可以有兩套的?我覺得做得到的人很難,這樣不會精神分裂嗎?我們允許朋友圈有不同想法和價值觀的存在,但並不是因為贊同對方。那這樣的情形也算不上包容,頂多是求同存異。價值觀的包容是否存在呢?存在但非常難!因為如果它輕易,世界也許不會有那麼多戰爭,生活中也不會有那麼多爭吵。之所以難以包容不同的價值觀,是因為往往我們都嘴上說人有不同的活法,但我們的價值觀自帶是非評價體系,心理上也是潛意識認為對方是錯的。我認為,包容價值觀的理想模式是不帶情緒化的,從對方的角度能把事情看開,不反對也不支持的無立場狀態即可,內心不產生排斥和鄙視,僅接受。對一個人事事能做到包容,我認為有點傀儡,大部分能做到就夠了。


有時是寬恕,有時是忘卻,有時是釋然,有時是無奈,有時是洒脫,有時是忍耐。但無論怎麼樣,你所包容的東西在你的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一定存在,如果沒有的話,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包容的。


我覺得包容就是: I dont care.


真正的包容?每個人的包容都不一樣吧 但只要有一個能包容別人的心就夠了。至於怎麼能做到包容別人或許更加值得思考。說點可能無關正題的個人淺見吧

1.要包容別人首先得有個清晰的思維,能看得清別人為什麼會做錯事,是基於什麼樣的情況?或者是基於他的家庭環境導致的?總之得明白別人為什麼會做出需要你去包容的事,如果這都弄不清就很難去包容別人的過錯了。

2.保持自己的理性,保證自己不被一時的怒火所影響,試著去想想包容是不是能讓你變的更優秀?最起碼看起來讓人更喜歡?我相信一個理性 寬容的人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你自己也會感到更加開心

3.想想你們之間存在著什麼共同利益?(用詞可能不太準確)比如你們是同事 同學 甚至是舍友,在生活中天天都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如果因為矛盾讓你的生活節奏變的奇怪那肯定是沒有必要的。就當為了自己,就真心的去包容 寬容一下吧 不會錯的。

4.努力學習更多的東西,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加寬廣,慢慢會發現需要你包容的東西變少了,因為你能理解的東西更多了


1. 盡量放低自己的底線

2. 不以自己的三觀評判他人

3. 懷有同理心


包容,必然會想到忍讓。可是忍讓又與包容不同,忍讓是一時,而包容也許是一輩子。我的前男友對我的一些壞毛病,在最後快分手的時候他對我說:其實最開始我對你一直是忍讓。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很崩潰。或許我們最終沒能走到一起的一部分原因,正在於此。忍讓可以出於禮貌,可包容是出於愛。只有足夠強大的愛的力量,「包容」這兩個字眼才會閃閃發光!


說起寬容這件事,我對女生最大寬容就是讓一護士妹子給我打針,扎了5次才扎進去,而我全程面帶微笑的看著她

第一針扎進去沒回血,第二針打偏了,第三針穿透血管,第四針進去了 也回血了,她想往外拔點針頭結果一下拔出來了,第五針才進去,

妹子過意不去說帥哥不好意思 要不晚上請你吃飯吧

我看了看她尊容,算了我就當針灸了!


我的老師說:

1.凡是存在即是合理的。

2.凡是存在即有不合理性。

3.凡是存在既是合理的,又是不合理的。


包容是一種心靈的自由吧,你關心,你愛,但是你不願意去,或者你願意堅持,這個感覺很難界定,但是我覺得包容的人都非常的美,似乎會散發一種光芒似的,溫和,堅定,持續。


就我的理解,問題里的包容和「寬容」很接近,所以就寬容來進行解答。

先上觀點,克服你心中的恐懼,人們總是對不熟悉的事物充滿了恐懼。

一下引用房龍《寬容》中的一段話,來支持我的觀點。

  我重複一遍,恐怖是所有不寬容的起因。

  無論迫害的方法和形式是什麼,它的原因都來自恐懼,它的集中表現可以從樹起斷頭台的人和把木柴扔向火葬柴堆的人的極端痛苦的表情中看得一清二楚。

  我們一旦認清了這個事實,馬上就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人們在沒有恐怖籠罩的時候,是很傾向於正直和正義的。

  到現在為止,人們很少有機會實踐這兩個美德。

  但是我認為,我活著看不到這兩個美德得到實現,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經階段。人類畢竟是年輕的,太年輕了,年輕得荒唐可笑。要求在幾千年前才開始獨立生活的哺乳動物具備這些只有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才能獲得的美德,看來是不合理的,不公正的。

  而且,它會使我們的思想出現偏差。

  當我們應該有耐心的時候,它使我們憤怒。

  當我們應該表示憐憫時,它使我們說出刁鑽刻薄的話來。


世間太大,我們的心太小,一顆心承載不起太多的計較。少些計較,多些包容。消逝的歲月里,不論得失成敗,還是悲喜聚散,都在我們心中留下印痕,烙下斑痕。生命中,總有些事,不管你願與不願,都要發生,你只能接受;生活中,總有些意外,不管你躲與不躲,都要來臨,你只能面對。


包容不是你拉的屎都是香的。

是你拉的屎很臭但是我可以忍。

但是那也不意味著你可以在我身上拉屎。

那不叫包容,叫好欺負。


推薦閱讀:

不同國家的人的眼中中國是怎樣的?
怎樣客觀地評價李銀河?
怎麼看待「女孩子書讀多了嫁不出去」這句話?
誰能說說不一樣的瓊瑤?
怎麼看待醫護人員紋身?

TAG: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