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句話?


這句話的出處可參看《泰阿泰德篇》152A。

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事物對於每個個人而言,只是它所呈現給他的樣子,而它呈現給他這個樣子,決定於它在他所處在的這個狀態下所必然應該呈現給他的樣子(或者說,與它在他的這個狀態下所必然呈現給他的樣子是一致的Die Dinge erscheinen ihm so, wie sie ihm seinem eigenen Zustand nach erscheinen müssen我覺得德文很清楚啊,為什麼我一翻譯成中文就那麼晦澀咧?……)。所以應該說的是,沒有客觀的真理存在,存在的只有主觀的表象,沒有普遍的知識。只有意見。

這一認識論的基礎是如下的本體論預設:只存在兩種基本的運動:作用與承受,而只有通過作用和承受,某個事物才能取得自己的性質,也就是說,沒有離開運動之外的絕對的性質,性質只有在與另一個事物的關係中才能取得,因此,事物對於我們而言的性質,也只有在事物與我們的感官發生關係時才能產生。所以,一個事物「是」什麼,或「成為」什麼都只能在這樣的意義上來理解,即這個事物「對主體而言」「是」什麼或「成為」什麼。

以上內容翻譯、無恥摘抄、偷懶改寫自:

E. Zeller, Die 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in ihr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 erster Teil Zweite Abteilung, Darmstadt, 1963, S.1351-1356.

以下是自干廣(沒有廠家推廣費的義務推廣)時間:

這書實在太好啦!!安利大家入一套啊!德語好簡單!!我這種德語渣都能輕鬆讀懂!!喜歡古希臘哲學的你不來一套嗎?現在訂購,僅需250歐左右!六卷啊!洪水來了可以堵門口,賊來了可以砸死他,晚上可以拿來睡覺,天冷了足夠燒一整個冬天(咦?)!

心動了嗎?!想買的猛戳這裡:

?zeller die 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in ihr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


教科書將其解釋為認識論的,不過個人認為這句話也是存在性的,不詳談。作為一句斷語,它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推論的。就其前件而言,因為個體的意志是相對獨立與自由的,所以個人意志也都是自我的,這種個人中心主義必然導致「人是萬物的尺度」。至於意志為什麼獨立與自由,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因為,唯獨只有人具有能夠認識自然世界的理性能力,而人對自然的認識,從本能的直觀認識到科學的理性認識過程中,人類對於自身規定了度量自然地尺度,並以這種廣泛於人類社會通行的普世約定,開始了人對自然地科學認識,所以說人是萬物的尺度,這毫無誇張。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的尺度…第一次實現了由神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


世界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人類認為它是這樣。天空是天空,因為人以為,它是藍的,所以天空是藍的,不是黃色綠色紫色。大海不一定浩瀚,只是因為人認為它是最浩瀚的,所以大海成為了浩瀚的代名詞。同理,春天不芬芳,夏天不炎熱,秋天不蕭瑟,冬天不寒冷,只是因為我們這樣認為,所以春天芬芳,夏天炎熱,秋天蕭瑟,冬天寒冷。如果有一天,我們不這樣想了,那麼世界又是另一個樣子。

舉個例子,在封建社會,大多數都相信三綱五常,因此大多數人的世界中,世界就是以三綱五常支撐的,他們不會覺得奇怪,因為他們相信世界本身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們成了自己的尺度。

人以自己的眼睛丈量世界,人的大腦告訴我們世界是這樣的,所以世界是這個樣子的。這是一個主觀世界。

以上,為個人理解。


(⊙o⊙)…這話難道不是說人擇原理嗎?以下轉自百科

人擇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是一種認為物質宇宙必須與觀測它的智能生命相匹配的理論。人擇原理指出:如果萬物與自然定律存在,那時萬物與自然定將會被人類發現。如果萬物與自然定律不是那個型態出現的話,人類就不會知道這些定律是怎樣出現的。如果只有在像我們的很少的一些宇宙中,智慧及生命才得以發展並能質疑:"為何宇宙是我們看到的這種樣子?" 回答很簡單:"如果它不是這個樣子,我們就不會在這裡。


主觀唯心來說,人就是上帝,人在物在,人不在物不在,顧人是萬物的尺度。


標準都是人定的。


好問題!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我們是人,不是魚,不知道魚是怎麼想的。那怎麼辦呢?我們乾脆用人的觀點看待魚,就可以知道「以人的觀點來看,魚的想法」是怎樣的了。所以人就是萬物的尺度了。

說的通俗點,普羅泰戈拉認為,我是人,我說什麼是什麼,我就是萬物的尺度啦。

ps:當然,我們假設,如果兩條魚在對話,因為魚不是人,它們是不知道人的想法的,於是「魚是萬物的尺度」。


好表達。讓我想起了王陽明的「汝未見此花時,此花在何處?」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戀愛里簡直再正確不過。不愛你時,你怎麼樣都是虛妄;愛你時,你怎麼樣都是好的。

所以說道理都是有其適用環境的呢。被歷史所拋棄的,也許只是不符合當時的環境而已。


前言: 個人理解有限,參考或引用了 張志偉《西方哲學十五講》


這句話說明了認知的相對性。


普羅泰戈拉所處時期,認識事物往往出於感覺,依賴經驗,而非理性。出於主觀因素,存在不確定。


所以,人,不具有普遍性,而是指個人。尺度的認識方式是感覺。故該句可理解為,


衡量自然萬物的尺度(標準)依賴於每個人的感覺。


近似於,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推薦閱讀:

希波戰爭期間的希臘和波斯人可以互相聽懂嗎?
為什麼古希臘劇場里聲音傳播的效果好?
p社為什麼不設計一款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遊戲?
線形文字 B 的破譯,有怎樣的意義?
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哪個翻譯的版本好一些?

TAG:哲學 | 古希臘 | 西方哲學 | 有哪些X | 古希臘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