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完整處理一具屍體的生物降解手段的可行性?
(本人非此專業人士,對生物學概念只有高中基礎殘留)
(PS,提問無任何犯罪企圖,純屬好奇欲和個人臆想)以前看過不少文章說的都是化學消解, 但是感覺實際操作漏洞甚多看過一些學醫的製作動物標本,利用微生物和蛆蟲之類的來消解動物組織.1 我想問對於依靠個人製作一個生物培養池的可行性?培養生物類型? 除了蛆還有啥..2 關於培養量(水池大小,生物數量(體積?))對屍體分解的速度的影響?
3 關於分解產生的氣體的處理(產生氣體固然麻煩,但是相比化學手段,應該要弱的多?)4 暫時就想到這麼幾點 其他的就是這個領域外的反偵察手段了
各種微生物,可是分解速度會超級慢,也會有很大的氣味——你了解一塊肉變臭的味道吧?
高溫,氧氣 ,酸,時間
4種主要因素影響著這種腐敗的進程和完整性:最重要的是溫度——溫度每升高10℃,屍體中的化學反應速率就會提高一倍;環境中的濕氣或水分可以起緩衝作用,減慢這些化學反應的速度;強酸、強鹼能夠加快酶類降解生物分子的速度——不過同樣,大量水分的存在會緩解這一分解過程;最後,任何能夠阻止屍體暴露於氧氣的因素,如埋葬、浸於水中、高海拔地區等均能延緩腐敗過程。具體取決於這4 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屍體變成白骨的時間,快則只要兩周,慢則要兩年以上。
法醫學家利用屍體腐敗的生物學與化學知識,結合影響腐敗過程的各類因素,來推斷一個人的死亡時間,幫助刑偵人員發現秘密藏屍地點。醫學家與倫理學家可能並不認同界定死亡的標準。但是他們熟知屍體逐步腐敗的各個階段。以下描述的是每個階段的大致時間,適用於暴露在空氣中的屍體。葬於土中或存放在棺槨內能明顯延長屍體腐敗的時程。
第一階段:新鮮屍體,死後1~6 天
第一階段中,軟組織由自溶(autolysis)或自我消化開始發生一系列的分解。呼吸和血液循環一旦停止,人體細胞的氧供應便中斷了。這些細胞仍可生存數分鐘到數天,但不再能將廢物排泄到血管中。一氧化碳是一種酸性代謝副產物,隨著它的積累,細胞內酸性增強,導致細胞膜破裂。只有單層膜包裹的細胞器溶酶體(lysosome)首先開始溶解。這些囊狀細胞器內含有消化酶,正常狀態下被細胞用於降解蛋白質等有機分子。當這些酶類外溢後,它們開始由內向外消化細胞,最終在內部組織器官內和皮膚上形成小水泡。水泡中的液體含有被消化的細胞內結構,富含營養成分。
水泡破裂後,屍體表面變得濕潤有光澤。皮膚深層細胞開始剝離,與皮下組織分離,形成人們看得見的第一個腐敗跡象。
死後數小時內,其他幾種現象也會相繼出現。細胞通過將鈣離子泵出細胞來保持肌肉的柔軟,當細胞不能泵出鈣離子後,肌肉便開始僵硬。屍僵(rigor mortis)首先會出現在眼瞼、下頜和頸部。一段時間內,肌肉細胞還可將營養物質轉換成能量,但由於沒有氧氣,這一過程會產生乳酸,引起肌肉收縮。由於細胞內酸性增加,細胞內容物凝膠狀化,促進了肌肉的僵硬。
屍僵在死後24 小時達到頂峰,但此後隨著細胞的自溶,屍僵逐漸緩解。
人死之後, 體溫開始降低( 屍冷,algor mortis),一般每小時降低0.8℃,直至達到環境溫度。當然,屍冷會受到屍體所處地點、體格大小、衣著和天氣條件的影響。
死後1~2 小時,紅細胞和白細胞由於重力作用發生沉降,在皮膚上逐漸形成暗紫紅色變色區(屍斑,livor mortis),但身體受壓的部位,如與地面接觸部位的皮膚,不會形成屍斑。最顯著的屍斑在死後6~12 小時形成。由於血液和蛋白質腐敗並釋放出富含硫的化合物,死後數天皮膚上會出現大理石樣紋理,屍體散發出難聞的氣味。
第二階段:屍體膨脹,死後7 ~ 23 天
死後大約一周,屍體產生的富含營養物質的液體開始滋養大量微生物,使屍體軟組織進一步液化。來源於屍體和環境中的細菌、真菌和原生生物侵襲組織,產生大量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氨等,還產生各類所謂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苯。由於人體腸道內聚集有最大量的細菌,屍體最明顯的膨脹發生在腸道。蓄積的氣體最終由直腸排出,或將腹壁脹破。
第三階段:侵襲性腐爛,死後24~50 天
這一階段,各類昆蟲(主要是蛆和甲蟲)有時還有肉食動物,會和微生物一起清理剩餘的軟組織。屍體大部分的肌肉和脂肪已被轉化成臭烘烘的液態膏狀物質。如果組織暴露於空氣中(有氧環境),組織中的pH 值會大於9.0,呈強鹼性(7.0 為中性)。
如果屍體被埋葬,則無氧環境佔主導地位,屍體將呈酸性(pH 值小於7.0)。pH 值越高或越低,組織分解速度就越快。如果環境條件為鹼性,同時又溫暖潮濕,脂類(主要是甘油三酯)會發生皂化(saponification),形成屍蠟,也稱為墓穴蠟(這種化學反應是用動物脂肪製作肥皂的基礎)。屍蠟的顏色由白色到暗黃色不等,間或帶有棕色色塊。屍蠟質地也不均一,如果腐爛過程較快,屍蠟會堅而脆,如果腐爛過程較慢,屍蠟會呈膏狀。如果屍蠟將正在分解的組織全部覆蓋,就會形成一種無氧環境,將組織與周圍環境隔絕,從而阻礙腐敗過程,可能將該部位組織完全液化的時間推遲數年。
第四階段:屍體白骨化,死後51 ~ 64 天
在屍體乾燥階段,剩餘的少許軟組織被清除,只留下人體骨骼。不再有難聞的氣味和噁心的屍體外觀。剩下的骨骼便開始了自身的分解歷程,被稱為成岩作用(diagenesis),可持續數年到數十年。骨骼含有兩種成分:蛋白質(膠原蛋白)和礦物質[ 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
首先蛋白質發生分解,使剩下的骨質容易碎裂。一旦蛋白質喪盡,凍融、潮濕、動物啃咬、風化侵蝕等將使之崩解成塵土。但是,如果骨骼埋在極為乾燥並含有某些礦物質的土壤里,這些礦物質能夠充填骨質裂縫與空隙,並與羥磷灰石結合,使骨骼形成化石,從而逃脫時光的蹂躪。
本文選自《環球科學》2010年第10期,作者阿帕德·A·瓦斯是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科學家、田納西大學法醫人類學副教授。他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並建立了腐敗氣味分析資料庫
腐 · 時間 | 屍體農場 -- 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 -- 傳送門
最快速方便的方法是通過胃。
推薦閱讀:
※青春期就把睾丸切掉,會有些什麼影響?
※如何評價屠呦呦獲諾獎和中醫沒關係的說法?
※如何看待賽琳娜戈麥茲得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平日依舊跟正常人一樣?
※反對中醫的人如何看待屠呦呦研發的中醫療法獲得諾貝爾獎?
※參加人體藥物臨床試驗對身體有害嗎?可以去參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