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羅門、剎帝利等高級種姓的女性能自由與外國人通婚嗎?

印度不同種姓之間的通婚受到嚴格的規定和限制,但是其他國家比如中國、美國是沒有種姓制度的, 那麼印度婆羅門、剎帝利等高級種姓的女性能和外國男性結婚么?會受到父母或家族的強烈反對么?

補充一條在別的回答里看到的說法:外國人在印度屬於剎帝利,低種姓的印度人很少會跟你有深度的交往。

請問這是真的嗎?這規定怎麼來的?是英國殖民印度的時候定的么?


理論上來說是可以的

我也見到過 印度女性嫁外國男性的案例(身邊同事有)

但是真的不多

和固有思想 以及民族文化有關

但是相信中國有句古話『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

作為 外國人 你有權有勢 娶印度女生(如果是真愛的話)

沒人會強烈反對。

關於種姓

外國人屬於剎帝利 其實我本人不敢苟同。。。雖然到哪都是Sir長 Sir短得被叫著。。。

與地種姓的人少深度交往時。。。語言不通啊!!!!低種姓哪有會英語的啊?

會的也很少啊。。。

其實在大街上 分種姓的話 最方便的方法是看膚色

越白(不是那種純白,相對而言)的 基本上種姓越高。。。

90%靠譜的理論

而就種姓制度來說

低種姓 確實很少同高種姓的交流

高種姓的是:不屑;與你交流 是我的恥辱

低種姓的是:服從;歷史遺留下來的 我沒辦法反抗

造就了如今 印度這種種姓 所留下的』惡果『

是不是英國殖民時期制定的

其實無從考究

反正 只要你只要穿著得體

英語流利

經常和高種姓的人一起出入

一般 你就是』高種姓『的人(在他們眼裡)


一.現代意義上的印度(國家)歷史其實很短,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政治階層(國體)也很不成熟,z這一大片土地被稱之為一個國家,實則是因為周邊沒有強鄰侵襲而已,更是繼承了當年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印度「獨立」後,窮兵黷武侵略和擴張了一些版圖)撿了個大便宜;

二.印度的印度教以及「大印度教民族主義」和佛教不可混淆,更不可忽視二者的鬥爭歷史;

三.四大種姓制度乃印度教和教徒崇信的一種制度,雖然「印度國」憲法不承認(但印度國的執政黨則都是印度教—大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大黨,如莫迪和人民黨/票倉決定執政理念,OK?)

四.印度版圖的整合問題很多,歷史問題/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更多,主要是印度歷史上幾乎沒有過大一統的政體(國體),也從來沒有做到過「五統,六統」(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

五.印度教,佛教(包括藏傳佛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的爭端/四大種姓+賤民的社會階級鬥爭是印度無法迴避的死結。


印度的社會體系以「瓦爾納阿施茹阿瑪」而聞名。現今,這一體系已經基本上根據家族血統和社會等級來化分人群,以「種姓制度」而臭名昭著。然而,經典中描述,原本一個人是根據他的個人品質、天性和行為而被置於不同的社會階層,而不是出身。瓦爾納阿施茹阿瑪制度對社會體制來說,是一種宗教社會制度,其目的是為了讓人能在社會中得到最合適的位置,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靈性層面。

四瓦爾納(varna)依據個人天性和品質來決定並因此獲得相應的職業。四瓦爾納如下:

(a)布茹阿瑪納(祭司,導師和學者。舊譯:婆羅門。) (b)查錘亞(管理者,領導者。舊譯:剎帝利) (c)外夏(農場主和商人。舊譯:吠舍) (d)庶鐸(手工業者和工人。舊譯:首陀羅)

根據韋達社會傳統,一生中有四個靈性階段,被稱為阿施茹阿瑪(asrama)。正如「瓦爾納」指的是一個人的職業身份,「阿施茹阿瑪」指的是他的靈性/宗教情況。

(a)布茹阿瑪查瑞(貞守生生活) (b)貴哈斯塔(婚後生活) (c)瓦納帕斯塔(退休生活) (d)桑尼亞斯(棄絕生活)

瓦爾納與阿施茹阿瑪制度並不互相排斥,應該說,兩者組成了社會與個人有機結合的完整制度,指導著物質跟靈性的共同成長


印度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不同種姓之間通婚受到嚴格限制,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之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演化和國際交流的普及,固有思想 及民族文化也在不斷變化,婆羅門、剎帝利等高級種姓的女性逐漸可以與外國男性結婚。


不可以的,摩利塔利法典限制了這種行為。


推薦閱讀:

印度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為什麼結婚時男方還能向女方索要高額嫁妝?
做海外志願者出國前要做哪些準備?
跟印度人交流是怎樣一種體驗?
為何印度裔在美國的收入是華裔日裔的兩倍?
為什麼印度不學習中國8.3嚴打來維持社會治安呢?

TAG:印度 | 社會學 | 社會 | 種姓制度 | 印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