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方言中的顫音與古漢語有什麼關係?

荊門方言中說「子」及類似音時要彈舌頭,具體見荊門人說「子」,據說是現在漢語中唯一有彈舌音的方言,請問這種特殊性是否傳承自古漢語?


沒有任何關係

一般認為上古漢語是有r音的,而且還不少。聽過網上的上古漢語朗讀的人對此應該略有了解。至於這個r是大舌顫音還只是一個閃音,這個目前還不好確認。為了答這個題,我們姑且認定上古漢語的r就是大舌顫音吧。

上古漢語的 r 主要出現在三個地方:

1、作為基聲母:

上古音譯、借詞資料顯示,中古漢語及現代漢語讀 l 聲母的字在上古發的是 r 音,比如簾、鏈、龍、亂等等。這些字在上古層漢越音里是r打頭的,而在中古層漢越音里就是l打頭了。

2、作為複輔音次要部分,出現在kr-,gr-,pr-等組合中。

參見以下諧聲序列:格-洛、儉-斂、變-戀……

在語音發展中,每組的前者保留了塞音成分,後者失去了塞音成分保留了流音成分。

另外今日的方言發音也可旁證這一點:晉語的「巷」讀如「呼浪」,部分湘語的「坑」讀如「克朗」,粵語的「艦」讀如「纜」,北京話的「臉」讀如「斂」(京劇上口字裡面還是讀如「撿」的)。

3、在較早的時候,某些收-n的韻的結尾可能是r。

比如「安息」對應的是Arsak,罽賓對應的是Kespir。鄭張尚芳男神認為用收-n的漢字對應外語收-r的音節也不奇怪;但周祖謨男神指出過,某些後世讀-n的韻在上古時期的表現跟一般的收鼻尾的韻有差異,所以也不排除在較早的時候這些韻確實不收n而收r的可能。

後來,在中古漢語中,作為基聲母的 r 變為 l,複輔音的r墊音被母音化或脫落,上古有可能收r的韻此時也都無疑收n了。

但是,藏漢、回鶻等對音顯示,唐末時,本該以-t結尾的入聲音節在西北方言中卻往往收-r。比如一、八、脫、月、骨等等。因為在對應的少數民族文字中, 這些字的詞尾都是拼寫作對應r的字母的。這個r的性質我們暫時也不好確認,也許是正兒八經的大舌音,也許是類似英語的。當然,這些字後來都失去輔音性韻尾了。

以上是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的情況,這一切都跟現代荊門方言的「彈舌音」無關。

荊門即周邊地區的方言的「彈舌音」出現普通話讀zi和zhi的字上,而從上面我舉的例子已經可以看出,這些字跟古代漢語的可能帶顫音的字根本就不是同一撥。

王群生在《湖北方言的顫音》中指出,現代湖北的所謂「彈舌音」的起源不會早於16世紀。產生原因可能是方言中平翹舌的歸併方式有差異。湖北當地很多方言不分平翹舌,有的只有翹舌,有的只有平舌,在相互交際中,搞得人舌頭不知道怎麼擺,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彈舌頭的音。

大概當時的人覺得這種彈舌頭的讀法很酷炫,於是就紛紛效仿,越傳越廣,最終成為了一種有趣的地方特色。

——————————————

媽蛋誰教教我怎麼發大舌音呀T T


謝謝邀請答題。

我的意見與 @魔理沙一致。關於音理方面的我就不答了,我補充一點關於使用環境的證據。

我翻看了《荊門方言的方言志》,發現這一類的顫音出現的語音環境比較有限,主要出現在作為詞綴的「子」里,例如 @小虢子 所提到的這一類詞中「桌子、椅子、孩子、凳子」。

「子」在古代漢語的早期還是保留有實際意義,表示「子孫」的意思,後來逐漸有表小的用法,表小之後再逐漸發展為一個無意義的詞綴。

從「子」辭彙義發展的角度來說,這個音變也應該是一種後期產生的音變。

雖然現在構擬的古漢語的音系相對於現代漢語來說比較複雜,但是不能夠因此就判斷一些奇奇怪怪的語音就一定是古代漢語的殘留,很多特殊的語音往往是一種後期的發展結果。例如漢語方言里的邊擦音[?],早期認為是一個古代侗台語的底層保留,現在隨著研究深入,漸漸還是認為是一種後期的音變。

對於荊門方言不太熟悉,同時對古代漢語的構擬也有些忘了,以上是一些簡單的想法,希望有所幫助。


謝謝你的邀請。但是,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你去問研究荊門話的專業人士吧。——荊門話的彈舌音聽上去確實有趣。


桌子、椅子、孩子、凳子。。。荊門老鄉冒個泡。


轉載自百度貼吧,id:鳳舞楚天12

古代楚國都城江陵周邊縣市荊門,京山,鍾祥,江陵,沙洋,松滋,當陽,枝江,潛江等。這是正宗古楚語,另外這些地區還有大年三十中午吃團年飯,而全國絕大多數是吃年夜飯


在外地很多人都說我適合學俄羅斯語


在荊門呆了四年,深切的覺得荊門人都跟義大利人沾親帶故。

努力練習了很久,成果就是「凳的了兒~」


作為荊門人看到這兒問題也出來冒個泡,荊門人會說方言的發起彈舌很自如,雖然不知道這個彈舌和古漢語中的發音有沒有什麼聯繫,但是確實能發出來的人還真不多。高中一些留在省內上學的同學還專門教省內來的其他同學如何發彈舌,據說後來都失敗了~我記得高中語文老師說我們荊門人的方言基礎很適合學習俄語,這一點雖然沒有得到考證,但是當聽到俄語的時候確實好像比學了七八年的英語來得更帶感(可能是是心理作用...)。


據我所知,一部分襄樊(現襄陽)人在說「x子」時也用彈舌音,一般是年輕、帶點玩世不恭的態度。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一個」中的「一」被絕大多數人念作第二聲,這卻沒有被現漢、新華收錄?
有哪些漢語詞典類App值得推薦?
為什麼別人一聽我說話就知道我是山西人,如何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漢語普通話的母音和輔音比例是多少?
「行李」的「李」作何解釋?

TAG:方言 | 古漢語 | 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