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里會把大理段氏寫成一個江湖味十足的皇權,難道歷史上這個政權真的很江湖么?


在中國,一些歷史人物能夠廣為人知,往往不是靠正史,而是藉助文藝作品——古時候是勾欄瓦肆,戲劇評書;現在是線上線下,小說影視。

但文學作品與歷史事實畢竟不是一個概念。如果遇上良心作家,還能維護本來面目,大體上足斤足兩,童叟無欺;若是不幸遇到想像力奇特而且比較任性的作家,美好形象常常會被顛覆得慘不忍睹,歷代名人大伽也只有自求多福。

大理段氏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幾部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幸運的是,段氏遇到的作家名叫金庸。

說段氏幸運,是因為金庸先生的小說,對歷史保持著天然的敬畏感。雖然不乏藝術加工和虛構,但所涉及的歷史人物,從身份、性格到行為都相當靠譜,如假包換!

段王爺和他的後宮

在《天龍八部》與《射鵰英雄傳》中,金庸先生不吝筆墨,塑造了一個個雲南大理國段氏皇族的生動形象:瀟洒倜儻、處處留情,欠下一屁股風流債的鎮南王段正淳;聰明伶俐卻又痴情如傻瓜的段譽;參破情關,笑泯恩仇的一燈大師段智興等,令人回味不已。段氏那些神奇而高超的家傳功夫,如六脈神劍、一陽指,更羨煞旁人!

其實,小說之外的大理段氏,在歷史上的真實表現也相當精彩。所以,作為一名歷史的擁躉,足下如果只津津樂道於「六脈神劍」和「一陽指」,只曉得吟哦大理的「風花雪月」,而 不去了解大理段氏的前世今生,那就未免太Low了。

來頭不小:大理段氏源於「姬」姓

大理段氏的始祖,來頭相當大,但在歷史上的首秀並不光彩。中學課本上,有一篇選自《左傳》的作品《鄭伯克段於鄢》,這個被「克」掉的「段」,即鄭莊公的弟弟共叔段,就是漢族段氏的始祖。

說起來,鄭國國君與周天子同出一脈,都是姬姓。鄭國的封地原先在陝西華縣,國名叫「奠」,成為地名後加上「邑」,就成了「鄭」(鄭的繁體字)。周平王東遷洛陽後,鄭武公護駕有功,在洛陽東邊也順帶撈了塊地盤,然後「鳩佔鵲巢」,兼并了周圍幾個小國。鄭國從陝西搬到河南,國號沒變,新建的都城區別於舊都,取名「新鄭」,即今天的河南新鄭。

「新鄭」連同後來的「鄭州」,成為河南的標誌性地名,隋末王世充盤據河南,就自稱鄭王。其實,從根兒上捋,「鄭」字的版權應當屬於陝西。

閑話少敘。話說鄭莊公因為降生時沒擺正自身位置,腳先出來,差點造成難產,打小就不受母親武姜待見,給他取名叫「寤生」(古語「寤」通「牾」,逆的意思);而他的弟弟共叔段出生時大頭朝下,十分乖巧,又生得相貌俊美,深得母上歡心。

在母親的縱容下,共叔段不斷找碴,終於造反,卻被早有準備的寤生哥哥打敗,只好跑到邊境上流浪。雖然鄭莊公說他「多行不義必自斃」,並一度對母親的偏心眼感到憤怒,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但畢竟血濃於水,沒多久就心軟後悔了。

在潁考叔的調解下,鄭莊公深深地挖了個地道,跟母親在「黃泉」之下冰釋前嫌,也算是不違背誓言。對於共叔段,鄭莊公及其後人也並沒有趕盡殺絕,任由他在窮鄉僻壤間安度餘生。

共叔段經此挫折,倒也消停下來,修橋補路,訪貧問苦,頗受手下擁戴。他的子孫從此便以「段」為姓,其中的一支族人輾轉西行,落戶到了藏姑(今天甘肅武威)。

唐代有個段儉魏的人,從武威來到南詔,成為南詔王皮羅閣的馬仔,在戰鬥中立下大功,賜名「忠國」,並被封為宰相,從此步入南詔上流社會。段氏子孫開始在彩雲之南這塊新大陸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經歷六世人脈和實力的積累後,一個叫段思平的權臣最終炒掉老闆,自己建立了大理國。

父子連名:這個家族有點亂

大理國第一代皇帝段思平建國於五代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比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早了23年。大理國存在的年代大致相當於中原的兩宋,前後經歷24帝,享國318年,於公元1253年亡於蒙古。

大理段氏雖源於中原王族,但在文化、習俗上已經徹底融於當地,成為白蠻貴族,而不再以華夏族自居。從他們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這個變化。

比如,大理國開國皇帝段思平,他的兒子叫段思英,孫子叫段思聰,看上去如同親兄弟。這種父子連名制產生於父系氏族確立之後,據說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確保父系血統按直系血親傳承,二是標誌著直系子孫的財產繼承權。直到今天,一些少數民族如彝﹑哈尼﹑景頗﹑怒﹑佤﹑苗﹑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等民族在部分地區仍然保留此習俗。

需要說明的是,父子連名制度沒有一定之規,跟誰連,連多少代,有時候完全看心情。有的民族實行父子連名長達五六十代﹐有的只連二三代。

即是在大理段氏這些皇帝中,父子連名的方法也不一致。除了上面「首字相同」的連法外,還有「首尾相連」法,像是「頂真」修辭手法,玩成語接龍,或者是「人名連連看」,搞得人眼暈。比如最後三代的名字分別是段智祥-段祥興-段興智。

一燈大師影視形象

也有兄弟父子混著用的連法,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段正明(兄)-段正淳(弟)-段正嚴(子,即段譽)-段正興(孫)-段智興(重孫,即「一燈大師」)。

金庸先生在創作《天龍八部》時,為了避免無謂的輩份混亂,沒有採用段正嚴的名字,而是取用了他的表字「和譽」中的一個字,改為「段譽」。

出家率最高的皇族

從上面的關係圖中,大家一定發現了一個大秘密:沒錯,段譽正是「一燈大師」的親爺爺。

不過,真實的歷史與小說之間,還是有不小的距離。比如花花公子段正淳,最後並非與他的心肝寶貝們一同死於慕容復的劍下,而是出家為僧,得以善終;而他的兒子「段譽」則勤政愛民,當了39年好皇帝(在位最長的大理皇帝),最後因厭煩兒子們爭位,也跑出皇宮做了和尚,活到95歲!

兩個藝術作品中的花痴在現實中做了和尚,但小說中的一燈大師段智興,卻從來不曾出家為僧,在他「南帝」的職務上干到了生命的終點。

大理段氏是中國歷史上出家率最高的皇族。從第二代皇帝段思英被逼到無為寺(即小說中的大理天龍寺)出家始,大理皇帝們就開始接二連三地出家為僧。有的是因政治原因,被逼無奈,但更多的則是「不樂為帝」,主動禪位。比如從「保定帝」段正明到「一燈大師」段智興五代皇帝,除了段智興,悉數出家為僧。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搞過一段捨身出家的行為藝術外,皇帝熱衷於出家,而且比例達到如此駭人的高度,聞所未聞!

大理崇信佛法其實不奇怪。事實上,雲南一帶是世界上佛教三大體系唯一交匯的地區,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由西域傳至中國、朝鮮、日本)佛教、藏傳佛教都能在這裡找到忠實的信眾。據考證,大理信奉的是漢傳佛教,但從皇族熱衷於出家的舉動看,有很明顯的南傳佛教痕迹。

這個跟佛教結下不解之緣的皇族,在權位的爭奪中顯示了異樣的溫馨,避免了許多場骨肉相殘。相比於其他皇族血淋淋的接班史,大理段氏堪稱帝王家族中的愛心天使。

終於明代,沐氏代之

大理政權亡於蒙古後,大理段氏只是取消了帝號,仍舊世代擔任元朝的總管。蒙古人被朱元璋打回草原後,大理段氏錯誤地估計了形勢,選擇了繼續忠於前元,跟明軍死磕到底。

政治上站錯了隊,後果很嚴重。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義子沐英與藍玉率軍進攻大理,生擒大理段氏最後一任總管段明叔(段世),並將其二子分別遷居雁門和武昌,"段氏世土,至此而絕"。

黔寧王沐英

雄踞南天400多年的大理段氏退出歷史舞台,替換出場的,是奉命世代鎮守雲南的黔寧王沐英和他的後人。江山不移,人事代謝,從此,雲南沐府取代了大理段氏,在這塊遠離中央帝國的樂土上開始了新的傳奇。

文章出自時拾史事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時拾史事,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更多文章,長按關注


這個問題歷史並不可考,但是我們可以從現有的資料中推測一些蛛絲馬跡:

1、大理皇室確實是有出家為僧的傳統,而且皇室成員大部分集中在一個寺廟裡,即無為寺(坐落於蒼山蘭峰腳下,沿南陽村側西行約六公里可抵達。是大理著名的佛教建築之一,始建於唐朝)

2、這個寺廟是和雲南武術發源有關係的

3、由1、2可以推測出段式有可能習武並參與了一些江湖爭鬥

先說1 大理段式的出家情節

大理國段氏傳位22代,10代帝王為僧,有8位帝王選擇在無為寺剃度,由此可見,當時無為寺在大理國堪稱皇家寺院。皇帝在無為寺出家,醫療保障自然要高規格對待,所以大理國的太醫院乾脆進駐到了無為寺中。

另外根據部分金庸迷考證,無為寺就是《天龍八部》里大理王室廟宇「天龍寺」的出處和原型。寺後至今還保留著救疫泉、天龍寺、法藏寺及龍苑庵等遺址。金庸先生的小說並未指明天龍寺所在,但無為寺作為南詔國和大理國的皇家道場的地位則是毫無爭議的。

據說每月逢初一、十五,大理國皇帝都會帶著眾多嬪妃、子女到無為寺聽經聞法,群臣跟隨的盛大場面,一直是大理國值得稱道的一景。繼承帝位的年輕皇帝,碰上難以定奪的大事,依然要躬身上山,請教隱居寺里的父親:「師傅,今年的賦稅能否削減啊?」,敲著木魚的師傅悄然作答:「阿彌陀佛,善哉,賦稅就減了吧」。很多這樣的國家大事,都是在這裡做出的最終決定。

再說2 無為寺和武術有什麼關係?

歷史上,無為寺一直是大理知名的習武聖地。建寺之後,無為寺歷代名僧輩出。在南詔大理國時期,這裡和山下的崇聖寺都有武僧,尚武的佛國,時常有擺擂打台的盛事。久而久之,無為寺成了融合中西方武術精華的大理段家「點蒼派」武術的發源地。 點蒼武術門戶繁多,各自有著自己的傳承體系,然而元明時期以前多半已無從考證。

放棄王位的國王,在寺中建起演武廳,作為王室成員的習武之地,這裡便有了段家國王自創劍譜及武功絕學的傳說。

《lonely planet》里有一頁專門記錄了無為寺,於是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尋訪到這裡,學習武術、太極等中國功夫。17年前,一位來自以色列的遊客無意中踏進了無為寺,被主持的功夫所吸引,於這位被凈空法師起了個外號叫「阿彌陀」的洋人,成了無為寺的第一位洋弟子。寒來暑往一晃3年,「阿彌陀」在這裡得到法師真傳,回國後開了自己的武館。現在在以色列和德國都有無為寺的武館。


以小說證歷史,也是醉了


詳見:有哪些關於「劍」的故事? - 不識當年段將軍的回答

-----------------------分割線-------------------------------------------------

五代的時候,天下亂成了一鍋粥,藩政割據,戰事連年,大唐帝國已經埋進了黃土,長安的繁華早已不復當年,凌煙閣里也不再只是名垂青史的英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曾經燦若星辰的王國不過浪花一朵,就連那葬送過十萬唐軍的南詔國,也步了大唐的後塵。

中原亂,西南也亂,皇帝尚且朝不保夕,百姓誰知道活得過幾時?

於是,又演繹出了一個金庸小說中,後世熟知的段氏王朝。

而這一切的故事,得從唐朝天寶戰爭說起。

當年大唐扶植西南的南詔以牽制吐蕃,卻不想養虎為患,南詔日益坐大,大唐自是不願看到,加之邊臣驕暴貪殘,和唐將的愚蠢,終於把南詔逼上梁山,一場大戰,終於在所難免。

南詔國的心臟地區東臨洱海,西依蒼山,南北長約百里,其東西最寬處約近十六里,南端有龍尾關,北端有龍首關。這裡先後建有南詔國的三座都城太和城、大趨城和陽苴咩城,乃是一處建城的寶地,故而成為南詔政權的心臟。從戰略上看,東面洱海茫茫,水路進攻不易,西面蒼山高聳,群山連綿,終年積雪,要翻越蒼山,由西向東攻擊南詔腹地,也幾乎不可能。南面,龍尾城西扼蒼山,東邊將西洱河天塹作為城壕,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北面,龍首關東臨洱海,西依蒼山雲弄峰,佔據著蒼山與洱海之間距離最近的地方,襟山帶水,順山勢築城,地勢險要。

而唐軍的一隊驍騎,在大將王天運的率領下,秘密繞道點蒼山西坡,企圖在漾濞一帶登山奇襲南詔。鮮於仲通親率主力,直抵龍尾關(江口)。此時,南詔王第三次派出使臣求和,唐將鮮於仲通仍不予理會。他想,八萬唐兵已包圍了蒼山洱海之間的南詔腹地,又有奇兵從蒼山西坡突襲,大軍由西洱河東岸從水道向西進攻,同時由陸路猛攻龍尾、龍首二關,東西夾擊,南北協同,可一舉而下,直搗南詔太和城,成就不世功業,這肉到嘴邊,豈能不吃。

可惜,有些肉,還真是不能亂吃的。

南詔自知唐軍來勢洶洶,難以抵抗,一方面求助於吐蕃援軍,又令南詔王子和大將段儉魏率領大軍,以拒唐軍。段儉魏探得唐軍意圖,與南詔王子伏兵蒼山西側,以待王天運的精銳到來。王天運是大唐的沙場老將,歷經戰役無數,西域黃沙滾滾,胡馬劍雨紛紛。如今,他的馬蹄踏上了西南的土地。

而他不曾料到,南詔王子和段儉魏的伏兵,卻已經在前方等著他們。

漂亮的伏擊戰。巨石、滾木、毒箭·····

段儉魏很久沒有打仗了,雖然他經常摸劍,卻很少殺人。而此時,他不光面對著當時號稱天下最強的軍隊,還有號稱天下最強的士兵。也只有他背上那把劍知道,從來沒有什麼天下最強的道理。過去沒有過,將來,也不一定會有。

自從少年學劍開始,他就想和中原的英雄一戰。他聽長輩說,他們的家族源於一個叫武威的地方,那裡曾走出過很多劍法的高手。當年,王子前往長安朝見求學,他曾隨之到過中原,聽說唐國曾有一員開國猛將,也是武威段氏出身,劍法很好。他想,將門虎子,可堪一戰。卻不曾想,那位國公的後人竟不拿劍,只拿筆,他們是大唐的文官,不學刀劍,只愛詩歌。他們嘴裡說一些他聽不懂的詩歌和故事,手裡端著汾河的酒 ,而他 , 只懂劍。

大唐的王宮充滿了舞樂詩歌,還有數不清的美人。她們的衣服很薄,彷彿可以看到衣服下的胴體,每次朝會總有人看著遠處的宮女走神,儘管上一個不久的宴會裡唐皇就已經賞賜了他們許多的美人了。使節和百官喜歡這種宴會,他們喜歡長安,這裡太溫柔,有酒,有歌,有迷人的詩,還有妝容最美的少女。

長安城空氣中,瀰漫著西域飄來的香味,夜裡燈火似乎永遠不會熄滅。遠處馬蹄聲很響,常聽到城門依次開啟的聲音,那是嶺南快馬送荔枝的驛道。

他還記得,每次大雨後,城門口守城的兵士的鐵甲,總會閃閃發光。外城的是黑甲,內城的是銀甲。還有,皇城內的金甲。在中原的日子裡,他喜歡每日穿著青衫,提著劍去驛站牽一匹馬,然後不知道去往哪裡。唐明皇賞賜的那件金甲他供在桌上,他不喜歡穿那件戰甲。因為太重,拔劍太慢了·······

三年後,他隨王子回到南詔,臨行時,他穿上了唐皇賞賜的戰甲,腰挎著一把長劍。王子發現他換了劍,他笑了笑,過去那把太輕,這把重一些,我很喜歡。

這劍看起來確實很重,古樸黯淡,彷彿還有銹跡,劍身紋著看起來有些神秘的紋飾,讓人覺得不是凡物。入秋了,靠近寶劍的戰甲上,隱隱起了一層白霜。秋天的長安,確實比南詔冷啊!眾人都這樣覺得。

看著眼前戰甲熟悉的唐軍,段儉魏才發現

中原的日子,一晃,很多年了···········

他用力握了握手中的寶劍,等著唐軍主力精銳進入圈套。

西洱全軍敗沒時,捷音猶自報京師。歸來設宴甘泉殿,高適分明為賦詩。

-----------------------

王天運就這樣死在了段儉魏劍下,陪著他的,還有三萬唐軍精銳。段儉魏的劍第一次舞得那麼快,大開大合,招招斃命,他早已沒有那副青衫提劍的模樣,他穿著戰甲,他感覺自己從未如此像一個將軍,提著這把自己也說不清來歷的劍,沖向千軍萬馬。

唐騎配備的武器通常是馬槊與橫刀。橫刀身狹直如劍,長柄,可雙手握,後為日本人所改造,成為日本刀;而重步兵則使用陌刀,這種刀兩面帶刃、雙手使用的長柄戰刀。陌刀的柄與刃的比例大約是二比三。刀刃的寬窄一如日本刀,但並不彎曲,而如長劍一般直,又稱「斷馬劍」,是專門對付騎兵的。盛唐軍隊在西域征戰時,面對游牧民族的騎兵,陌刀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此時,段將軍單騎沖入陣中,所過之處,唐軍曾經所向無敵的陌刀,也都折成了兩半。

南詔常年如春,但大概是由於上了蒼山,雲和著積雪,風也變得冰冷了,段將軍劍上的血也凝固了。

王天運倒下的那一刻,腦子裡閃現出許多曾經的畫面,他突然想到了當年帶領四萬兵馬征討小勃律國的場景,城破之時,他和手下屠殺著小勃律國的男丁,搶來了無數美女。血腥、美色與西域的美酒,讓他前所未有的放縱自己,他愛上了那種感覺,那種屠殺與暴虐的性愛的快感。

失去約束的兵士們在黃金和美玉堆砌的戰利品前瘋狂地發泄自己的性慾,只有那些在恐懼和暴虐中被征服的異邦女子發出著的呻吟和嬌喘才能讓他們空虛的心感到滿足,亦或許,更加空虛。誰又知道呢。

他又想到了曾在翻越帕米爾高原後,在一面大湖旁的場景,暴雪飛降,寒風徹骨,大風驟起,激起湖水,凝成了冰柱,隨後冰柱又被吹斷。入夜後,天氣更冷,他的四萬大軍全數凍死,只有他和一個胡人士兵生還。他以為他已經忘記了那人生中最黑暗的經歷——隔著透明的冰山,可以看到湖邊的士兵都已被凍成冰屍,或立或坐,姿態各異,彷彿冰雕。最後在自己的眼前消失。

他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很久以前就已經死了,是的,好像就是在那片湖邊,在他領著四萬兵馬回師時路過的湖邊,在那個很冷的夜晚,在那個陽光從冰縫中流入眼眶的黎明······

南詔士兵割下了王天運的首級,置於轅門之上,遠處唐兵看到主將首級,無不心驚膽顫,從未失敗的天朝大軍,敗了·······

兵敗如山倒,唐軍全軍覆沒,只有主帥鮮於仲通一人倖免。

唐軍慘敗的消息,被唐朝宰相楊國忠謊報為空前的軍事勝利;南詔被逼應戰的事實,被歪曲為南詔勾結吐蕃,聯合反抗唐王朝的謀反行為。唐玄宗一方面為鮮於仲通設宴慶功,攫升他為都城長安的最高長官「京兆尹」,另一方面責令楊國忠積極備戰,於是大唐徵集士卒,調集軍隊,打算再征雲南。

·················

全文鏈接:有哪些關於「劍」的故事? - 不識當年段將軍的回答


宗教權力極大的地方,統治者的大兒子繼承爵位,其他兒子不是打仗就是出家


推薦閱讀:

裝備冷兵器的現代軍隊放在古代戰場是什麼水平?
在古代軍事科技發展歷程上,戰車的意義是什麼呢,為什麼不直接發展騎兵?
從地緣政治角度,烏克蘭對俄羅斯意味著什麼?
所謂的魏晉雅量與時下流行的裝逼有什麼不同?
奴隸可以結婚or生子么?

TAG:歷史 | 金庸 | 天龍八部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