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解人生,可以看什麼書籍?
想從整體上獲得人生指導,求推薦幾本書。
個人情況:23歲,自卑、迷茫、不開心。生活中,不知道什麼是值得追求的。工作上,有時候很努力,但是總感覺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是自己喜歡的。愛情上,很迷茫,不知道應該找個什麼樣的。不需要勵志的,或以賺錢為目的的。
我看過《少有人走的路》和《把時間當做朋友》。前一本對我幾乎沒什麼用;後一本還不錯。我在豆瓣上找了本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想看看。我自己整天忙忙碌碌的,感覺追求的未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追求的東西,如優越地位、性、想要的工作等沒有太多意義,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也許應該像有些人那樣出去旅行一趟。
2013年10月09日更新:
- 關於這個話題的提問,個人認為很多書籍的推薦其實不是說人人都是適合的,什麼樣的書適合自己,唯有自己選擇!因為在我看來,一本書對你來說,其中講的道理,相關專業書的難易程度,其實跟一個人的經歷,所處的階段,自己目前掌握的知識,以及自己所接收的觀念有很大程度上的關係!一本書即便是十分經典也不見的人人給好評,人人都愛看,人人都能吸收作者要傳達給讀者的思想。可說讀書是很私人化!讓像看提問者說《少有人走的路》對他幾乎沒有什麼用,但是對我來說,看完是大有收穫,而目前贊同我的知友可能就認為我推薦的書是好書!只能說,這些書籍的推薦可能是會給你提供個選擇的方向,應該來說也是一些比較經典的書籍,對你適不適合只能另說了!所以說適合自己的書只能通過自己尋找了,需要自己投入時間去搜索,篩選分辨,重審!(搜索的過程可以是通過豆瓣,雜誌,名人推薦,出版社等方式)至於如何選擇一本好書還是有跡可尋:可以從作者,出版社,印次,印張,版次,裝幀等當面!
- 對於提問者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況--自卑、迷茫、不開心,自己該追求什麼!個人覺得生活,生活對於每人來說都是有苦有樂,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經歷過來你的,這些經歷可以是讀書得到的知識,理念;可以是你生活,工作,旅行中遇到的人與事.....所有這些經歷的一切需要自己去思考正如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所說的「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再次說明的是,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斷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這個過程從來沒有令我失望,只是讓我的生命更加地與眾不同而已)
《少有人走的路》 副標題: 心智成熟的旅程 原作名: The Road Less Traveled
作者: [美] M·斯科特·派克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親愛的安德烈》 作者:龍應台 / [德] 安德烈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返回台灣,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台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
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遙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小王子》 作者: [法] 聖埃克蘇佩里
小王子是一個超凡脫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顆只比他大一丁點兒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愛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虛榮心傷害了小王子對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別小行星,開始了遨遊太空的旅行。他先後訪問了六個行星,各種見聞使他陷入憂傷,他感到大人們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個點燈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個可以作為朋友的人。但點燈人的天地又十分狹小,除了點燈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個人。在地理學家的指點下,孤單的小王子來到人類居住的地球。 小王子發現人類缺乏想像力,只知像鸚鵡那樣重複別人講過的話。小王子這時越來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後來,小王子遇到一隻小狐狸,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狸,與它結成了親密的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見事務的本質,只有用心靈才能洞察一切——作為禮物,送給小王子。用這個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與遇險的飛行員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後,小王子在蛇的幫助下離開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號小行星上。童話描寫小王子沒有被成人那騙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終找到自己的理想。這理想就是連結宇宙萬物的愛,而這種愛又是世間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種傷感的情緒。作者聖埃克絮佩里在獻辭中說:這本書是獻給長成了大人的從前那個孩子。
《小王子》不僅贏得了兒童讀者,也為成年人所喜愛,作品凝練的語言滲透了作者對人類及人類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現出的諷刺與幻想,真情與哲理,使之成為法國乃至世界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童話小說。《圍城》 作者:錢鍾書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之後,由於政治等方面的原因,本書長期無法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重印,僅在香港出現過盜印本。1980年由作者重新修訂之後,在中國大陸地區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此後作者又曾小幅修改過幾次。《圍城》自從出版以來,就受到許多人的推重。由於1949年後長期無法重印,這本書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1960年代,旅美漢學家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中對本書作出很高的評價,這才重新引起人們對它的關注。人們對它的評價一般集中在兩方面,幽默的語言和對生活深刻的觀察。從1990年代開始,也有人提出對本書的不同看法,認為這是一部被「拔高」的小說,並不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部幽默作品。除了各具特色的人物語言之外,作者夾敘其間的文字也顯著機智與幽默。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也有人認為這是作者賣弄文字,語言顯得尖酸刻薄。但這一說法並不為大多數人接受。《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三毛作品中最膾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動人的散文結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飯店》,是三毛適應荒涼單調的沙漠生活後,重新拾筆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後,三毛便寫出一系列以沙漠為背景的故事,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讀者。 PS:先暫時推薦這幾本吧。以上的內容簡介,圖片均來著豆瓣網謝謝邀請。
我的推薦有三個:《一碗陽春麵》、儒·勒凡爾納的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基督山伯爵》。史鐵生《我與地壇》,《少有人走的路》,《西藏生死書》,或許你感興趣。
阿西莫夫的《基地》,《我,機器人》。
也許你太執著於自己的不快樂了,可以看世界觀宏大的,又有趣的書吧,會讓你心情好的。
另外,有的書,心情好的時候看可以讓人思考,但心情不好的時候,可能會讓人更難過,比如,《小王子》,《平凡的世界》,《活著》,《我與地壇》推薦幾本我正在讀的和精心挑選買回來還沒讀的幾本書給你:
-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堂》--李欣頻,上午剛讀了書中一段關於愛情的句子,覺得有些道理,摘來和你分享:「好情人是被你吸引過來的,不用你去尋找,前提是你有吸引好情人的能力。你應該像一塊方糖,放到咖啡里,咖啡就甜了;放到茶里,茶就甜了。無論是單身還是婚姻里,你要先讓自己成為最自信、最快樂、最有魅力的人,當你成為這樣的人時,好情人自然會到來。如果你有甜的能力,是沒辦法被取代的,即使這杯茶沒了,還會有更多的咖啡和茶可以跟你配。」
-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韓梅梅,這是一本看了就想去做點什麼的書。
- 《少有人走的路》--派克
- 《人生不設限》--力克.胡哲,就是那個沒有四肢還照樣活得很好很樂觀的人寫的書。
- 《你可以不怕改變》--賴恩,封面這句話打動了我:問題來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害怕。
- 《先斟滿自己的杯子》--金韻蓉
- 《女人30+》--金韻蓉,題主匿名了,假如你是女生,可以看看這本書,雖然我們還沒到30歲,但提前看看也不錯,一邊看還可以一邊安慰自己,還好,我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去改變、去努力或者做其它什麼你想做的事。
- 最後,向你推薦李開復老師的【相信未來】的演講,在知乎的這個問題中有視頻鏈接http://zhihu.com/question...,也許看完之後會對你有所啟發。
盡信書,不如無書。更重要的是要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努力從迷茫、不快樂的狀態走出來吧,共勉。
毛姆的人生三部曲《人生的枷鎖》《月亮與六便士》《刀鋒》,讀完你會有一種感覺:我這一生,我要按我喜歡的方式來過。
你需要的不是書。
1、人,為什麼活著?為了思念?為了活下去?為了活更長?還是為了離開?
5個台灣人平均年齡81歲,6個月準備,環島13天,1139公里,只為一個簡單的理由——夢。2、戈達德的"生命清單"
被稱為"當代印第安納·瓊斯"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在15歲時滿懷雄心壯志地寫下了人生目標,包括以下在內的127項: "去尼羅河、剛果河探險,攀登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環遊世界; 重遊馬克·波羅和亞歷山大大帝的旅行路線,在維多利亞湖游泳,去澳大利亞大堡礁潛水; 學會飛行,閱讀《大英百科全書》,學習法語、西班牙語以及阿拉伯語; 結婚生子,體重保持在175磅以內,活到21世紀……"再參考下我2012年在前公司寫下的部分101目標:
1、30歲前在一個領域做到精通,每天不低於5小時2、真正關心父母,每周進行一次深入的溝通3、定期聯繫、關心親人和朋友4、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5、學會太極拳並堅持鍛煉6、定期寫博客,一周不低於一次,每次兩小時的自我反省和思考……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101目標,並為之努力。如果實在對任何東西都提不起興趣,就努力孝順父母善待妻兒吧。行萬里路,交千個朋友。
上面諸位推薦的書都挺好,不過好多都是講故事然後結合自己閱歷才能產生化學反應,我喜歡直給,哇哈哈!人生是台戲,人才是主角。每個人演的戲都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有同樣的特性,我建議先弄清楚戲子的特點,再去選腳本。
人生如戲的四大主題,腳本類教程,推薦戲子必修課,深度洞察戲子的行為最基礎行為模式,類似《演員的必修課》,再推薦如果覺得還不錯,曼弗雷德還有好幾本書,裸猿還有兩本系列書,都可以看看你帶著這樣的想法去看書你永遠不會理解人生
抱歉我比較偷懶,只給你書名余華的《活著》,這本書能引起我的共鳴,看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看完都更加珍惜和感激生活。比較簡單的一本書。
想理解人生就從生活中理解,看書能理解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916983
路遙的 《人生》 《平凡的世界》
推薦電影「」末日危途「」
蘇菲的世界
我覺得看一下國學比較好,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的,並且古文讀起來挺有運維的可以去三讀書館看一下
非暴力溝通。在別人眼裡不過一本講溝通技巧的,卻是唯一讓我真正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書。
我自己的建議 先看電影《荒野生存》和《摩托日記》 要是感覺不錯 可以看圖書《梵高傳》 感覺還行 就繼續 黑塞的《德米安》 之後是黑塞的《悉達多》最主要的是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吧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認為,人類和其它生命一樣,只是體內基因造出來的一具基因載體,我們的食慾、性慾、求生欲、權力欲等等人生驅動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保護體內的基因,為了延續、擴增體內的基因。在最後,對於人類特有文化,也形成了類似基因的因子:MEME。如果說《自私的基因》是人生觀、道德觀,霍金的《大設計》就是世界觀了。作者暗示,現代科學理論只是我們為了預測而造的一個模型,我們可以據之預測,但如果你把這個模型當作世界的本質,那就是想多了。在最後,作者引導讀者玩一個紙面格子遊戲,很多人不明所以。其實,作者在暗示,我們這個繁複的世界可能只是基於極簡單的規則,儘管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些規則。嗯,這已經有點宗教的味道了。另外,上面不少人提到的《小王子》是值得時不時重讀一下的。我三十多歲時,看《小王子》看哭了。
《30天狂賺100萬》
《秘密》 卡內基系列 《拆掉思維里的牆》保證你喜歡,傾情推薦!
推薦閱讀:
※陷入虛無主義怎麼破?
※世界那麼大,我可以不去看看嗎?
※對於沃爾沃這個品牌,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
※你有哪些一直堅持的原則?
※小時候被全班歧視的人在成年後會因此受到多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