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最有效的學習途徑是什麼?

最近上課讀書感覺收穫甚少,思維改變的不多。不知有什麼方法能讓大腦活躍起來?


無他。無非帶著興趣、問題和一顆懸置的心,有目標、有比對地去讀書、聽課、思考、討論、記錄、寫作和實踐。

樓主覺得上課讀書感覺收穫甚少,思維改變的不多,大腦不夠活躍,自己想過具體原因么?是對上課讀書的內容不感興趣?還是說方法不對——比如沒有吃透上課閱讀的內容,比如就只是就一個單一的方面汲取同類的知識觀點,沒有和別的不同方向的觀點進行比對研究,沒有討論?

1、閱讀的基礎方法推薦去看看《如何閱讀一本書》和《越讀者》;

2、學術閱讀方面,一是要耐心去啃經典的大部頭。這種書初讀很難讀進去,但硬著頭皮讀著讀著也就讀一下去了。一開始可能吃不透,但它們會留在你的腦海中,「某天你到了某個現場,書里的東西一下子浮出來,和你的現場經驗相結合,就通了……」——我們一詩人式學者老師如是說,別著急,讀過的東西會來找你的,如果不來……那要不是你讀的不夠,要不是你們木有緣分……

二是要有目的、有對比地進行讀書:有目的地拉出一個有主題的書單讀書才能有效果。同時,讀某本書的同時,不妨也去找找和它觀點不同、但是研究內容類似的書對比著讀。這是兼聽則明,也是激蕩腦力培養獨立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是做讀書筆記更做思考筆記

3、竊以為聽課也是一種「閱讀」,所以閱讀的方法論對聽課也是基本適用的。不同的是,聽課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同學有互動,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老師的位置擺得太高,不妨多質疑,當個「問題學生」。試試強迫自己每節課後至少向老師提出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吧。

4、多寫點什麼吧。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寫作,或者即使是做幾個文獻綜述也好。文獻綜訴真心是人文學科的基本功啊。

5、我們是靠經驗來理解和思考的。竊以為能用以實踐的知識,或者是從實踐經驗而來的知識,才是自己的。尤其是做社會學,我覺得做課題才是最好的學習途徑。

找一個你感興趣的課題,根據這個課題看一圈書、做一圈文獻綜述。有條件的話最好研究身邊的人群和問題,方便做問卷做訪談做觀察,了解真實世界的情況,得到一些自己的數據資料,和文獻資料做比對,寫篇自己的報告。這麼一個課題做下來,我覺得大腦和身體都會很活躍的,而且基本上就對自己的課題至少有個六分了解吧。


人文課

什麼是人文課?

(英文、歷史、社會科學等)所有以上領域的一種綜合———人文課

人文課還包涵了——修一門高級科學

科學學科又包括 「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銀河系天文學等 」

學習各種語言:法語、西班牙語、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

藝術學科:音樂課、芭蕾課、戲劇課和美術課。

每個學期修五門課,一個學年有三個學期。

(人文、數學、科學和語言課程延伸等整個學年)學生升級後就擁有越來越多課程「選擇」。

在人文學科,有五十種以上的課程可以選,巨大的能力和無盡的選擇。

課程體系,人文學科引導學生進入歷史、文學和世界歷史不同年代的思想的大門。

人文系將自己的項目描述為一項交叉學科,是對「偉大問題」的多義研究。

三學年的交叉學科核心課程體系採用的是一個 「大問題」 切入點。

課程體系首先是文學和歷史的結合,也包括了宗教研究、藝術史、哲學和政治學。

這種結合讓學生有機會在一個文化框架下理解文學和歷史事件,並且讓他們能夠與 「文字」 交互。

譬如說,一件藝術品、神學論文、一個短篇故事或電影。

人文學科的老師優先培養的是針對課堂內容的激烈討論、學術研究和批判性閱讀與推理的技能。

學生的寫作跨越不同風格,比如分析性論文、個人陳述、藝術詮釋和創造性作品。

課程目的不是教學生知道「東西」,重點不是死記硬背歷史事件,而是培養「思維習慣」,鼓勵一種獨特的把自己和世界萬物與他人聯繫起來的方式。

「人文課 」 的體系建設、課程構建與教育方式接近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描述的教育藍圖。

如下:

這種教育方式不是教學生他們不知道的東西,而是教他們如何獨立思考。

這些思維習慣,與事實或對 「東西」 的學習截然不同。要求學生鍛煉思考的習慣,就等於一方面要求學生去認識世界,而另一方面要他們學會如何與周邊世界相連。


作為一個理工科畢業生,我對人文類科學的學習純屬是為了解惑。人生活在社會中,難免要面對各種社會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要在這些教科書中找。可能這就是知行合一吧。


古人已經給出答案:知行合一。


推薦閱讀:

大學排行榜是否毀了很多人?究竟要到什麼時候,大家才能明白選專業的重要性?
在大學裡一定要進學生會或社團嗎?不進的話,能通過什麼途徑來提高自己的社交和組織能力?
如何看待《摔跤吧!爸爸》「父權大於女權」這個說法?
在清華大學完全不重視GPA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學學生會就業部要不要留下當部長?

TAG:閱讀 | 大學 | 社會學 | 學習方法 | 思維方式 | 人文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