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竇唯音樂中歌詞逐漸退化,歌名逐漸消失(比如用序號取代歌名)的現象?如何理解《暮良文王》和《幻聽》這兩張專輯的概念?


試答,國際慣例,不服來戰。

一.歌名

歌名的消失以及歌詞的弱化我覺得可以放一起說,不知道有人發現沒有,男神是去了歌詞,弱了人聲,後才開始慢慢用序號和曲長作歌名,我覺得這給了回答題主前半個問題一個很好的突破口。這種所謂歌名的消失是循序漸進的,更何況本質來說男神後來的曲子也並不是沒有名字,畢竟歌名這種東西不是國際通用ISO9001什麼的。

另外,這種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風格形成,也是男神不斷探索後的學術成果。摒棄了一切會給音樂帶來錯誤導向的東西,杜絕任何物化量化甚至裝逼化的表達方式,儘管我作為腦殘中的腦殘粉,我不否認用曲長作歌名已經是現階段相當高逼格的裝逼方式了。

舉一個栗子,與朋友把酒言歡觥籌交錯做吹牛逼彙報演出的時候,人們會談起各自喜歡的比如《大齡文藝女青年》,比如《定西》,比如《殺死這個石家莊人》,比如《pure as snow》,比如《chick habbit》,各種土搖各種indie,他們說出來大都覺得自己bigger蛋bigger,妹關係完全妹關係。

「你什麼都不用說,有名字的是歌,而沒名字的才是藝術。」

這是多少年來,我心裡永恆的OS。

沒辦法,這是我男神,所以這個逼裝的我給10分。

二.暮良文王幻聽

我肥腸欣慰題主提到了這兩磚,關於《幻聽》我說的太多了,我自己都膩味了,最後一句帶過吧,先說《暮良文王》。

首先看這磚的發行時間,2003年。而在錄製時間上其實是在《幻聽》和《雨吁》後面,《雨吁》被雪藏至06年才發這是眾人皆知的,說到這,聊一句題外話。

雪藏什麼的不說張培仁的部分,我覺得不是一件壞事。男神一直以來被很多心懷鬼胎的人塑造成曲高和寡出世成仙的形象很大程度是因為他的超前領先,理解不了的東西會被認為是怪物或者仙樂明明是一個意思的。至今我也不明白有人把評論竇唯作的是仙樂當成是一種誇獎和認可,甚至是體現自身品味的快閃,是不是下雨的時候沒打傘倒把腦殼打開了?縱觀世界音樂圈,即使是再古典的古典樂,聽眾也不會覺得天哪這是雞薩斯之歌,即使是真想要歌頌雞薩斯的靈歌聖歌,教徒們也不會覺得聽聽這些就能跟雞薩斯同登極樂了。

說回來吧。

《暮良文王》里最出彩的是每首曲目里穩定的氛圍,依稀記得第一次聽的時候是《叄 行板》里2.40秒驚艷到我,前提是在聽過了《幻聽》後,洋味兒烘托出中國味兒和純中國味兒區別之大,也是男神做出實踐探索的重要一步。如果一定要說專輯概念,其實也不用想得過於高深莫測與雞薩斯共成仙,無非是換了合作夥伴,也就換一種交流方式。最後,《夏 柳調》是這整磚最讓我流連忘返的一首,還沒聽的,不妨找出來一聽。

《雨吁》即使被雪藏到2016年再發,也依然是領先的。領先時代二十年,簡單tag一個仙樂還是低估了竇唯和那些跟他一起做音樂的大咖,對此,可能真的沒必要論成敗說是非。東海後網上雖掀起了一小波浪花,也依然比不了王菲前夫坐地鐵,而看了一圈下來,只有周雲蓬概括得簡明扼要。

「東海竇唯在台上,台下一萬多人,熱情高漲,就是沒機會鼓掌。」

這世界是如此喧嘩,讓沉默的人顯得有點傻。

以上,謝謝。


可以參見音樂美學的相關討論,很多哲人認為音樂是藝術的最高表現,到了一定程度只有單純的音樂,沒有了其他,只有純粹。

西方早期的畢達哥拉斯強調存在一種由天體運動形成的聽不見的宇宙音樂雖然被一些人認為是不好的,但我個人反而更被這種神秘氣質所慰籍,得到一種靈魂的安寧。

東方的密宗也有同樣的觀點,就是真言。比如說,比哈在耶,指的就是天空變藍的聲音,念之可令人心安。一般科學意義上會覺得天空變色會發出聲音么。

或者還可以這麼理解,就是竇唯對文字的駕馭與對音樂的悟性是不匹配的,他無法找到恰當的字來配合他的音樂,甚至可能他對音樂本身現在也在一種巨大的迷茫中,無法找到合適的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人們有的是時候喜歡一首歌,不僅是因為旋律,可能只是為了某些字眼,說出了自己的感悟,通過喜歡這首歌的途徑來抒發自己,更多的時候唱首歌,唱的不是明星,唱的是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靈魂。相比旋律來說,可能歌詞更好接受,但到了一定程度,曲高和寡,比如純音樂。我能聽出她好來,但我無法告訴你,甚至無法哼出來,得到共鳴,但歌詞脫離了音樂本身依然有意義。

喜歡竇唯的《還有你》,只是因為「給我一點安慰,我會陶醉」這句話,現在我根本回憶不起這首歌的旋律,但我仍舊喜歡這首歌。我對音樂完全不懂,更不會唱歌,只是說出我的看法。


不知是否可以用西方音樂的作曲編輯來解釋

很多作品都是用數字和作曲形式 體裁來命名的

後期出現的類似大海 蝴蝶 等都是為了發行出版商讓作曲家添加的名字(作曲是很不情願的)

因為一首曲子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聽成什麼樣 曲子表達的是什麼 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作曲家有權利給聽者空白~


音樂,多種樂器演奏,人聲是樂器聲音的一種,這麼理解,就不會那麼過度重視歌詞和樂曲名了。

竇唯的音樂,不要當歌曲來理解。


一。歌詞:

私以為竇唯在後期歌詞並非是弱化了的。自古詩詞便是與歌賦連接起來。漢文字中的音律與音樂的聲律是相輔相成的。即,語言本身即是一種樂調。竇唯只不過是拋棄了現代漢語中為描述其意而強附的「句意」。而並沒有將歌詞在聲調上的意義拋棄掉。這就是所謂「言韻和樂」的意思。

二。歌名:

個人認為歌名的退化並非好事。竇唯現在也在逐漸回歸歌名的存在。(詳見東海新作《天真君公》)。藝術品從創作者到受眾者間存在巨大的接受損耗,對於音樂這種更為抽象的形式尤其明顯。有時歌名可以作為創作者與受眾者的橋樑,是聽者對於抽象音樂理解的拐杖。並沒有阻礙聽者對於音樂的理解,反而能夠呈現一方新天地。

另一種理解是,竇唯的每一張專輯都是一套完整的體系。對於歌名只不過是一個完整篇章的分段輔助。除去歌名,將其捏合成一段完整的音樂本質也是無差別的。


只能寫出「事實情況」,即表達作者當時的感受,若非驕傲孤遠,也不會有出現脫俗超凡與景物對視。


用了稍好點的音響設備才聽出竇唯的真正厲害之處。只想說一句,竇唯你太牛逼了。


其實也沒什麼可深究的,竇唯現在的作品個人意識更強,更實驗。歌詞是從《雨吁》之後消失的,因為覺得歌詞可有可無,不會讓音樂的旋律性下降,所以乾脆沒歌詞了,歌名消失也大概是這個意思,既然玩先鋒,索性玩徹底。


歌名消失有點考驗記憶力,比如聽到一首喜歡的,以後再想聽就比較難從一堆歌里挑出來


這張的概念便是「通過」一種「不同」來體會一種極其自然的狀態...


推薦閱讀:

有哪些樂隊鼓手才是樂隊中最大的亮點?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天賦從而去學編曲和作曲?
有哪些嗓音很亮的歌手或樂隊主唱?
如何評價國內所謂在原歌曲上加節奏的DJ音樂?
王菲的《暗涌》想要表達什麼?

TAG:音樂 | 竇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