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代為什麼在很多時期採取過「抑商」的做法?

重農可以理解,但為什麼要抑制商業呢?


引自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

  • 現象

名為抑商,實為抑民間之商而重政府之「商」:

從現代經濟科學來看,隨著小農經濟的興起,必將引發商品經濟迅速興起;商品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小農經濟的分解,造成貧富對立的加深。當時對這一新出現的社會矛盾,只有司馬遷獨具慧眼,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經濟政策必須「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爭之」,矛頭直指漢武帝的「重農抑商」政策和實行「鹽鐵官營」,反對政府對農工商虞四業的國家直接控制。可惜無論商鞅還是漢武帝,他們都是站在富國強兵的「國家主義」立場,推出「重本抑末」,亦即後來說的「重農抑商」政策。在秦以後的兩千多年裡,它一直成為大一統帝國的基本國策。保護小農經濟,抑制商品經濟,再加上手工業商業的官營,便成為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的基本格局和發展定勢。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打擊民間工商業的同時,政府還加強了對工商業的直接控制,實施官營或專賣,以增加國家財政。中國歷代統治者實際上大多重商,搞官商結合,與其說是抑商,倒不如說是重商。

「重農抑商」既傷害了小農經濟,又扼殺了民間工商業,阻斷了兩者之間良性互動、改善各自處境的通道。

中國的傳統農業,無論從其現實的經濟效益,還是潛在的發展可能來看,它自身不是不能轉變,而使其自轉變的通道,受到來自帝國政治、經濟體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致堵死。

給西方國家在工業化道路上起步以巨大推動力的正是農業這個部門。儘管各國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的具體道路不盡相同,除了普魯士道路稍有特殊外,其餘都是沿著農奴-&>自耕農-&>農業僱傭工人(或租地農)的路線,走的是獨立小農分化的道路(在美國、英國,自耕農的消亡要經曆數十年至一百年的分化過程;在法國,小農則長期存在)。比較一下,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業生產結構沒有什麼特別不同於它們的地方,地方經濟變革的產生需要的那一部分鄉村土壤——個體小農經濟在中國早就好端端的存在著。問題的根本就出在「農工商虞」四業哪一個都不能獲得相對獨立發展的環境。

帝國政府與商人之間的矛盾,說穿了,乃是權益分割方面的利害相交。

帝國政府出於財政的考量,以行政手段介入商業,與商人奪利,這才是歷代帝國當權者在「抑商」口號下隱藏的真正利益動機。

如果說還有什麼動機,有一條也不可忽視,就是防止任何有可能構成對帝國集權統治具威脅的集團性社會勢力形成。這是帝國政府「抑商」深層的政治考慮。

  • 原因

國與民、公與私的產權衝突和失衡:

在大一統帝國時代,農業的產權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說不存在某種形式的私有產權,也不合乎實際。但究其實質都擺脫不了「國家主權是最高產權」的陰影,恐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歷史特徵。總體而言,這兩千年內,大一統體制內在的產權「國有」底氣,仍然或顯或隱、或強或弱地在發揮其無所不在的能量。任何名正言順的國有產權,都會受到各種形式的侵蝕,被「化公為私」;而任何看似私有的產權都會受到國家的限制,歷經掙扎,也仍然逃不脫私有產權不完全的困境。中國傳統農業產權的「國有」性質,植根於政治強制度化與產權非制度化的體制環境,通過政治的、經濟的一系列策略,在各個歷史時期都表現得無處不在,根深蒂固。在中國傳統社會,由於缺乏健全發育和法制保障的社會環境,私有產權的發展是不充分、不獨立、不完全的。因此只有把產權問題放在整個歷史運動中,對政治與經濟的互動關係作動態的觀察,才可能透過各種游移不定、反覆搖擺的實際運作狀態,力求準確地把握住中國傳統經濟結構的特點。


我覺得除了一貫的重農思想外,更重要的還是當時條件所限:

1、農耕社會必須是以農為基礎(無農不穩),要擴張就需要兵,要維持社會就需要士,其餘的職業並不能明顯的改變社會結構,因此也就沒有產生的環境。

2、當時的社會物質生產無法滿足大量的商業交換。從商需要大量的物資為基礎,而農耕社會並不能滿足這個基本需求。當時的交通交通也不足以支撐,比如要出一趟遠門要幾個月甚至以年計,可想只有很少的商品能夠這樣交易。

3、封建中央集權並不需要商業交易,或者商業並不能明顯改變當權者現狀,因此不需要考慮商業。比如一個人繼承了他老爹的一億美元遺產,那為什麼還要辛辛苦苦去打工呢?


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其實是一種妥協,在社會環境的允許範圍內,追求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效益。

在傳統社會中,與「商人」衝突最大的,其實不是傳統社會政府,也不是傳統社會的管理者階層「士」,而是士農工商中的「農」,工在古代不過是「農」的附屬,而傳統社會中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農」,所以自然就幫助「農」來打壓「商」。

「農」的需要不外兩種,一個是穩定的環境,一個是再生產所需的基本資源,對穩定環境的需要產生了政府,而對再生產所需基本資源的需要衍生出工這個不能獨立的行業。商人的存在,雖然是資源交換的必須,卻在傳統社會中卻實質上對這兩個需要只有妨礙沒有幫助,特別是在高度的人口壓力下,這就是農對商的「恨意」所在。


集權專制社會的需求而已。你可以參考士農工商這個優先順序,唯一遊離在體制外的就是商了,不好控制。而且儒家所宣揚的重義輕利哲學也和商人階級有衝突。


重農抑商有他深厚的歷史背景。重農抑商政策起始於戰國,商鞅首倡「重農抑商」。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商業與農業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生產甚至危及政權統治。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自然是要限制商業的發展,使更多的人來務農,以穩定民心和社會。封建統治著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

畢竟「民以食為天」,我們現在發展商業也是在民生問題搞好的條件下開展的。所以歸根結底,重農抑商最主要的原因和目的還是鞏固封建統治。


農業經濟模式對商業經濟模式的本能恐懼所導致。


古代帝王們認識水平有局限。

他們看到的是,商人沒有像農民一樣,有看得見的實際物質產出;而且,看起來商人們從貿易中的得到的利益,似乎也是從別人那裡奪來的。

那時還沒有《國富論》,也不能怪他們。

貿易的最大的好處在於,使得社會有了分工,而分工工作的效率就會大大加強,這樣社會的總產出就增大。

因為社會有了分工,貿易的重要性也就增強。

但是古代統治者認識不到這一點,沒辦法。


我覺得是因為古代農業生產水平低下,糧食產量低,如果過多的人脫離農業,不會有足夠的糧食來供應國家正常運行,更不要說我國歷史上充滿了戰亂和天災,真正安定的年代很少,糧食的積累不叫困難,所以一般情況,有規模較大的旱澇災害的時候國庫拿點賑災糧食都比較困難。

同時,到了明朝中後期,美洲的一些高產作物,如玉米啊、馬鈴薯啊一類的傳入中國,在北方大規模種植了以後,才有了餘量,也才允許比較多的人脫離農業而進行商業和手工業,也才有了明朝後期資本主義的萌芽。

再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中央集權政府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維護統治,防止更多的人在不同地區來往、遷徙,因此鼓勵農業,從而將較多的人綁縛在土地上,老老實實當順民。


兩個方面,第一,與古代產業環境有關; 第二:古代沒有抑商,抑的是商人;

第一點是關鍵,即古代其實不像現代有這麼多的第三產業,古代主要以第一產業和少量的第二產業為主,即農林牧漁礦,再加上一些冶金鑄造行業,在古代的經濟政治環境下,此類行業非常容易形成寡頭壟斷,如幫助秦統一六國的烏氏,幫忙修長城的寡婦清等,以及非常重要的鹽鐵,這些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如果沒有掌握在手裡,任何的統治者都會食不甘味吧。

第二點是承接第一點來的,古代政府正是看到了商業的重要性,所以才對一些行業實施官辦(鹽鐵),同時對有可能成為行業寡頭的商人進行打壓,避免富可敵國的商人同時獲取政治資源,威脅統治。

竊以為正是中國歷代對商業的重視及對商人的打壓,才造成中國兩千年來的帝制巋然不動,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國王動輒要問別人借錢,中國的帝國時代的明顯特徵是皇帝是各條產業鏈中的最大壟斷者與獲益者。


粗淺的解釋就是,生產力不足,需要足夠的勞動力來生產糧食、生產物資,商人多了減少勞動力;同時,封建主流思想認為商人逐利,不符合主流思想的君子輕利之說,所以要抑制,不能讓百姓都有這種思想!這樣不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歷史上並不是一直重農抑商的,國家政策實質也是周期性變化。

重農抑商起源於商鞅變法,政策訴求在於強國,與齊國管仲的國富不同,商鞅的強國是把秦國變成一個戰爭機器,加強中央集權;商鞅認為核心在於民弱、民祛、民愚,這與崇尚自由經濟的商人是格格不入的,商鞅進行了國家極權主義改革,最終成就了秦國,當然最後變成了暴秦;這與希特勒或者其他的極權主義國家做法是很相似的,短時間內國力增強,長期卻會影響經濟和老百姓生產動力。

漢初時休養生息,雖然也說重農抑商,但實際已經放開自由經濟,包括鑄銅錢、冶鐵、煮鹽(有史實,這裡不一一列舉)等,商業自由很快帶來了民富,但是問題來了,漢初分封的諸侯以及富甲一方的商人慢慢脫離了國家統治,各據一方,導致了後來的「七王之亂」;平亂之後開始開始削諸侯,中央直接管轄地方,收歸商業為國有,甚至武帝出征國庫不足時直接讓商人捐款乃至抄家;中國再次回到高度中央集權,重農抑商,這樣的政策其實又是極權傾向,國家強、民弱、好管理。最後又是經濟搞得一塌糊塗,武帝晚年也下了」罪己詔「。

列舉各朝各代(包括今天,大家可以想像)都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統一的中國王朝彷彿只有國富民弱才能穩定;在封建王朝時,有飯吃而且穩定是第一要務,重農抑商、意識形態高度統一是唯一選擇。而歐美國家則選擇了非集權化的一條路,當然你也可以看到他們經濟文化都類似,卻能有這麼多的國家,歐盟今天都快瓦解了。

其實歷史終歸是歷史,現狀才最有討論的價值。

昨天的歷史決定了今天的現狀,今天的努力決定明天的結果。


因為中國古代認為(其實現在也有這看法),一,商業低進高賣,從中得利,沒有產生價值,反而増加消費者負擔;二,無商不奸,商業太發達不利於和諧社會構建


高中歷史題呀。。。

1.維護小農經濟呀,這是封建統治的基礎。農業使百姓固定在土地上,這是政府徭役兵役的主要來源。2.從事農業使社會遷徙較少,方便管理。3.古代商業都是官商比較多,政府壟斷鐵鹽茶等的貿易。


沒有商業規則,商人重利輕義。


「重農抑商」是商鞅提出並且實施的,但這之前商鞅還說,「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

該政策是商鞅依據秦國特殊情況的「私人訂製」,其主要目的是實現「耕戰」。

在很長時間內,「重農抑商」這一政令是切實可行的,但是在清朝嘉慶時期,社會人口極度膨脹,出現大量無業游民,依舊「抑商」就是愚蠢的,恐怕連最早提出重農抑商的商鞅也會反對。


因為商人投機倒把不產生價值,難以徵稅。農民由於田地的束縛,好管理,好徵稅。


商業與基於農業的政治天生衝突


古代中國有著士農工商的社會等級劃分,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古代社會中中國的歷史政治環境所促成的,作為當時生產力最為先進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可持續發展遠比工商業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帶來的財富分配不均、諸多社會不安定等弊端重要。


以前:農業社會,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除了種田一切靠邊站;

現在:工業社會,是商品交換的市場經濟,除了經濟一切靠邊站;

未來:服務社會,是共享分享的服務經濟,除了服務一切靠邊站!


糧食


古人認為商人不能產生價值,只是轉移。那時候最主要的任務是填報肚子,而不能產生價值的商人就被認為是蛀蟲。自然經濟下的天真的想法而已。


推薦閱讀:

汪精衛當時是為了保民么?
清朝末年,為什麼科舉制與新式學堂存在矛盾?
奧斯曼帝國如果當年攻克了維也納,歷史進程會如何發展?
如果宋教仁沒有死的話,民初歷史該如何發展呢?
如何把大學宿舍裝修成奧斯曼風格?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