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信息碎片化改變了生活方式,需要專註,怎樣可以鍛煉保持長時間自己的注意力?

發現我現在被網路碎片化了,需要重塑自己。標題可能不準確。我所說的注意力,不只是單單指信息的獲取,而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事情,比如說,我現在在網上看資料,字數太多成段文字超過5行的,我幾乎都習慣了,只看標題和開頭的幾句話,就跳過其它文字。當然,對於網上很多無營養的新聞,這樣是可以的。可是現在讀IT技術資料也這樣了。沒辦法都是自己費事列印成書稿的形式,憑藉著還算有點平實閱讀紙媒的習慣,逼著自己看下去;這不成了閱讀障礙了。還有,有些時候和朋友談論某個觀點,超過三句話都懶得多說,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懶得和你爭論。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而我現在覺得這就更需要能讓自己集中注意力,專註的做一件事。


看書,思考,寫文章。

書要是實體書

思考要深刻到位

文章盡量要用筆寫出來


警惕:碎片化閱讀,你「上癮」了嗎?

原創 文/姜超 微信公眾號:七稜鏡

曾有朋友問我,「你每天工作不算輕鬆,回家還要管孩子,而且晚上十點就準時睡覺,這些公號上的文章都是什麼時間寫的呢?」

「路上寫的呀。」我回答。朋友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你是說上班下班的路上寫的?換成我可絕對做不到,刷一會兒朋友圈時間就到了。」

家住北京五環外,在二環內上班,我每天上下班有三個小時的路程。我的文章大多是在上班的公交車上,用手機敲出來的,包括現在這一篇。

當初決定在遠郊買房,周圍的人紛紛搖頭,「太遠了,太辛苦了。」「把時間都消耗在路上,簡直是浪費生命啊!」但我覺得,屬於自己的時間總量是不變的,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路上,只要能夠好好利用,就不存在浪費問題。

在公交車上觀察周圍,多數人都在刷微信、玩遊戲、看影視劇,是啊,上班那麼累,空餘的一點時間,還不好好放鬆、娛樂一下?有段時間,我也一路刷朋友圈,越刷越停不下來,雜七雜八讀了一大堆,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最後腦子卻空空的,除了別人的熱鬧狀態,並沒有真正記住什麼。而寫作,讓每分鐘都變得充實起來,幫我擺脫了刷朋友圈時那種類似「上癮」的感覺。

那是一種被控制了的感覺,不舒服,卻掙脫不掉。一個同事曾對我說,她不管在做什麼,總是時不時拿起手機看看,即使是在做一件緊急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一樣,「明明知道刷朋友圈會浪費時間,心裡也急,但就是戒不了。」

在我周圍,有這種問題的人不在少數。這種通過手機等便攜設備,實時獲取、閱讀信息的行為,現在被稱作「碎片化閱讀」。那麼,這種閱讀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呢?

我看過一篇心理學達人Lachel寫的文章,大致是說,人們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刷朋友圈,至少涉及三個層次的心理機制。

一是信息。我們已習慣了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想因不懂得新辭彙、不了解熱議話題而顯得落伍,大腦習慣了不停地尋找新鮮事物的刺激,一旦一段時間沒有獲得這種刺激,就會陷入一種莫名的信息焦躁中。

二是距離。通過刷社交媒體,了解別人的生活狀態,人們能感到「我跟別人還有著聯繫」,從而避免與群體拉開距離。

三是反饋。人們的大腦中存在一個「獎賞迴路」,如果我們做出一個行為,立刻就能獲得好的反饋,大腦會鼓勵我們重複這一行為,反之則要求我們放棄。刷社交網路、打電子遊戲的過種中存在大量的「即時反饋」,因此人們樂此不疲,而學習之類的行為則無法產生這種反饋。

2008年,美國學者海爾斯發現,人類閱讀文化史上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認知模式——超級注意力,它對印刷文化傳統的深度注意力模式造成了強有力的衝擊。深度注意力的特點是注意力長時間集中於單一目標之上,偏好單一信息流動,在維持聚集時間上表現出高度忍耐力。超級注意力的特點是焦點在多個任務間不停跳轉,偏好多重信息流動,追求強刺激水平,對單調沉悶的忍耐性極低。

對此,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所所長周憲指出,數字化電子閱讀建構了我們全新的閱讀習性,雖有其優點,但導致了閱讀「專註力」的明顯衰退。人們必須對數字化電子閱讀的局限性和問題有所省查,並注意加以提防。

專家的說法,印證了我對「碎片化」閱讀的防備之心。我發現,如果任由這些「碎片」牽著走,我的大腦就不再思考,我的生活,尤其是工作八小時之外的生活也會變得碎片化,失去了目標和完整性。而八小時之外的時間,看似零散,卻是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發展自己的愛好、構建獨特自我的重要時間。即便每天只有幾分鐘,十幾分鐘,只要好好利用,一點一滴積累起來,也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時間如金。碎片化閱讀中當然也有養分,但若沉迷上癮無法自拔,則是對生命的巨大浪費。那麼,在這個數字化網路化的大時代,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呢?最近讀了美國「時間管理之父」阿蘭·拉金的代表作之一《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結合書中的觀點,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不妨實踐——

1. 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並確保每天都會做一些事情來推進這一目標。拉金說,他會把自己的目標寫在卡片上,每天提醒自己。我覺得這個目標可大可小,比如一個月讀十本書,一星期背50個單詞等等都可以。我的目標是每星期更新一篇文章,當我用每天的空閑時間來推進這件事時,自然就減少了碎片閱讀讀對我的吸引力。

2.要做好時間規劃。拉金建議人們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分為ABC三級。「盡量只做A級活動,少做BC級活動。」仔細想想,一天不刷朋友圈,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不良後果,這屬於可有可無的C級活動。這類活動做起來更為輕鬆,但做多了,往往就擠佔了A級活動的時間。拉金說:「我總是不斷問自己,我現在最應該做什麼事情?」當你的碎片閱讀時間過長時,可以試試用這句問話來提醒自己。

3.培養自己長時間集中精力的能力。「一次只集中精力處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上班路上,我會用一個小時來專心寫作,頭腦清醒,心無旁鶩,效率極高。試著在做一件事時遠離手機,不要被那些即時信息打擾。

4.對於新聞、社交網路信息,有選擇性地閱讀,並限定時間。拉金說:「我很少會讀報紙和雜誌,但我會在報紙攤上掃描一下頭版標題。」在信息爆炸時代,你不可能讀完所有信息。選擇那些有營養的、能引發思考的信息。我規定自己每天用半小時來瀏覽新聞和刷朋友圈,並監督自己,不能超時。

5. 善用過渡、等待之類的零星時間。魯迅先生曾說過:「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拉金說:「如果你能夠利用每一分鐘空閑時間,利用它們來從事那些有助於你實現人生目標的A級活動的話,你就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6. 不要用碎片閱讀代替休息。休息也是很重要的事。你可以利用空閑時間來休息,比如活動一下僵硬的肩膀、閉目養神、聽一首歌曲、散步等等。有人覺得刷刷朋友圈也是種休息,但如果時間過長,停不下來的話,最後只會更疲倦。

7.把「無聊」二字從字典中摳掉。有些人沉迷於碎片閱讀,是因為「無聊」。這是一種更值得警惕的心態。人生那麼短,需要追求的美好事物那麼多,哪有時間「無聊」呢?只有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人,才會感到無聊;這種人更容易在碎片化閱讀中「上癮」,越陷越深,最終成為被時間控制的人。

碎片化閱讀也有傳統閱讀方式沒有的優點,我們需要警惕的,並不是這種閱讀方式本身,而是被它所控制,浪費了本來不該浪費的時間。當我們敞開心扉,感受數字化時代洶湧的信息巨浪時,我們也要站穩腳跟,始終葆有寶貴的專註力、判斷力和安靜思考的能力;如論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做時間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此文內容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作者。微信公眾號:七稜鏡

http://weixin.qq.com/r/80nO1i-EA3J8rWu19xz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創建於 2016-12-04


1 大眾是傻逼 要麼走在前面 要麼絕不跟風

看到大眾的盲點 做出大眾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正確的事情一般都是不舒服的

2 利用碎片化時間去整合之前的觀點 剔除不認同的 把暫時不需要的先收藏起來

用精力旺盛的一兩個小時去消化內容 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3 對一個領域完全一竅不通時 先看書 入門 有了自己的觀點

再去找大神的碎片化信息 搜出在各種語境下的觀點

或者找老師 找群組 去提問 去討論

這些前提都是看了書知道該問什麼問題

而不是問老師我該怎麼學 我該看什麼書 有什麼捷徑

你這樣不被碎片化淹死也會被時間給磨死

4 盡量減少好奇 窺私 炫耀 點贊 轉發 之類的浪費自己和他人時間的動作

我的微博原創率高達99% 當你連評論都無力時 你和這條信息的作者不是一個世界的

所以更沒必要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別人的世界裡

5 我是傻逼


現在許多許多人寫文章,或者是表達觀點 或者和人溝通的時候 都喜歡說很多廢話,來彰顯自己的深度和文化,但是假大空太多了。最近看了一本jq教程 100多張下去了 感覺還沒有在w3school看一小時的收穫多。

就感覺好易得的包子一樣,幾口下去了沒看見餡.... 讓人糾結。

各種垃圾站點充斥互聯網。 隨便個什麼新聞只要百度一下 絕對不會少於十五個站點擁有完全一樣的內容... 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同感!

網路空間比現實生活更加的絢爛多彩,很容易讓人失去思考的機會。快餐式的獲取勢必讓我們失去再創造的活力與源泉。

所以 時不時地關掉電腦,任思緒泛濫哪怕放空也好~想想網路再怎麼也無法逾越它的工具屬性,之後你就清楚了如何與網路相處了。


建議分門別類地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http://zimenhu.com


其實意識到這一點就表明你已經開始從這些垃圾信息中擺脫出來了。


同感。尤其是140個字元影響了專註看完東西、聽完語言的耐心。

準備也是用書好好在看,對書進行總結,對看的視頻進行總結。

按課題去看資料,不要亂走亂逛,確實很難深入。


特別是各種微博,新聞推送,信息量太大太雜,某種角度說,我們原始的腦袋不適合處理這種情況

可以找個同夥,一起去圖書館,互相有個監督,一起遠離電腦


訓練自己每天某個固定的時間段內看書、思考1小時。


最近也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信息太碎片,導致我們無法得到一個全面的思考,注意力不集中,刷朋友圈,看新聞,其實沒有太大的幫助!最近在讓自己養成不刷朋友圈和看碎片信息的習慣,目前有一定的幫助,思考問題是腦袋更清晰,心更靜。


互聯網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剛剛涉入互聯網的年輕人,怎麼能夠有效的使用互聯網已經不是什麼問題,而怎麼能夠健康的使用互聯網成為當前的一個問題,健康一是指使用互聯網過程中的內容健康,二是指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健康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當前我們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同感。

我現在也沉浸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面,瀏覽各方面感興趣的新聞,或者經濟管理類的知識,受益很多,知識面倒是擴大了不少,但是知識到沒有什麼深度。很想安心的靜下來學點養家糊口的本事,但是一直沒有耐心下來看。在電腦上看一些深厚的文檔,根本就耐不下心看。哎……悲劇的@條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AcFun 被奧飛收購?
如何評價6年前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對雲計算的判斷?
國內應屆生是不是把Leetcode刷的滾瓜爛熟就能進google了?
下一個即將火爆的行業有沒有可能是傳遞溫暖的暖床服務?
接私活結果最後錢要不回來該怎麼辦?

TAG:互聯網 | 注意力 | 能力鍛煉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