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中的灌論究竟指什麼?

一直說辯論反對灌論,那灌論到底指什麼?

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夠算灌論呢?準備一場比賽是不是或多或少一定會有隊友/學長姐/教練的灌論呢?畢竟肯定對一套論大家的貢獻肯定都不同。

題主在作為辯論隊學姐帶隊的時候,很多時候感覺自己確實是學弟學妹遇到問題時在引導,在梳理,但是最後會被他們覺得是在灌論。

而作為上場辯手和學弟學妹組隊打比賽的時候,聽完學弟學妹的觀點,我只是經常習慣用自己的話解釋一遍我聽到的東西,以確認我們是否一致。可到了最後,我覺得我們的論是我們一起出的,可學弟學妹會覺得是我灌的論。

這種狀況真的是灌論嗎?如果是的話,如何避免這種灌論呢?

_(:з」∠)_真的很苦惱很困擾啊,謝謝大家。


灌論這種東西,簡單說,就是小朋友不開心了,感覺到被填鴨了。你以為你是和他們一起搞立論,但他們覺得你不是。他們很可能覺得你說啥是啥,自己的參與度很低。

根據以前帶隊的經驗,原因我自己琢磨是有這麼幾個:

第一種情況,小朋友真的反駁不過帶隊的學長姐。這時候吧,他們即便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因為自己不會表達,或者思考不全面,被學長姐一問,就啞巴了。即便學長姐的論充滿了漏洞,但既然說還說不過,那就只能聽了唄。

第二種情況,小朋友迷信學長姐。不止一次,我發現很多小朋友不敢反駁學長姐的理由,是因為覺得學長姐比賽經驗豐富,比自己強好多。但實際上,他們的學長姐也就高一個年級,多了個五六場比賽經驗而已。說起來都是半吊子,但就是迷信。所以學長姐講什麼,就聽什麼。

第三種情況,心理依賴。反正打比賽自己不準備也會有學長姐托底,著啥急?反正陣中有大將,你告訴我我要守哪裡我弄好我的一畝三分地就好啦。所以,就各種被動,等著喂飯。結局呢,被灌論往往還只是片面理解,內化不足,到了場上就栽。

第四種情況,是備賽習慣不好。往往就一兩個人出論,其他人沒有見到立論呢,就搞什麼質詢,寫什麼總結陳詞去了。最後一合稿子,立論是渣,但迫於時間壓力,只能被動接受,隨意對付。

所以,題主這種情況,要仔細分析下,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

第一種情況,應該教會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查找資料的方法,他們想懟,那就鼓勵他們用充足的炮彈和高漲的熱情來懟你。你負責擇善而從。

第二種情況,應該讓他們認清辯論圈遍地是渣的事實。雖然名校里每差一個年級,辯手實力就會差距很大,但其實很多學校里,大一和大四的差距真沒有很大。有的學校的辯手都畢業了,打的東西該沒條理還沒條理,該不會論證還不會論證。所以做學長姐很難,如果自己實力很強,那就給學弟學妹們打打氣;如果自己實力就是渣,那就擺正姿態,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第三種情況,這種人挑出來開除出隊,是最好的方法了。

第四種情況,應該在前期,讓全隊充分查找資料,充分發表意見,不同意見通過攻防去磨礪,大家通過比較論證難度去定稿,然後再去搞後面的事情。


灌論這個東西我感覺我就是屬於這樣的,其實我不管是和學長學姐還是學弟學妹一起立論基本最後用的都是我的論,而且我感覺歧視如果我不討論自己出論和討論後出的論基本就是一樣的,我不知道這樣說明我是厲害還是不厲害、但是有一點一定是我沒有做到位的,我感覺自己傾聽接受別人信息的能力不行,不然不會和人討論之前和之後出的論一樣。


我跟小朋友們一起的習慣和題主差不多

比較樂意表達的孩子我們就是一起出論

不樂意說話的孩子,就是我先給他們灌一遍,然後反覆的一個個談話確定大家心裡都沒有問題了完全接受了再說


推薦閱讀:

有哪些訓練質詢的方法?
爭鳴辯論網新媒體團隊和華語辯論網新媒體團隊有什麼不同?
如何看待同濟辯手楊皓對南審夏局高低端局辯手表現的攻擊?
首次參加辯論賽,作為一辯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作為主辦方,應該為辯論賽建立什麼樣的評判機制?

TAG:辯論 | 辯論賽 | 華語辯論網 | 辯論隊 | 華語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