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槍一點也不大,為什麼敢叫大槍?

大槍長丈二,也就是3.6-4米,比起古代戰爭中那些動輒5米6米的長槍來說,真心感覺不算大,而且我從網上看到的八極大槍,太極大槍什麼的都有這種攻擊動作,如下圖:

我表示很方,這不是短矛的用法嗎?犧牲威力以換取攻擊距離,與其叫扎槍,不如叫點槍。這種用法是單純用於民間的無甲格鬥,還是就是這麼用的?


謝邀

大槍的稱呼是為了區別花槍。現代武術花槍長度規定是站直了,把手舉起來後手指尖的高度。現代武術說的大槍,標準並不相同,以八級大槍為例,八尺就可成為大槍。比起花槍來說,大槍自然是大多了,然後我只想說你找跟5、6米的空心竹竿端起來試下,我都不說實心木頭的,你試試你能不能端平再說。那種長槍只能戰爭中列陣集群使用。列陣集群使用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技巧。列陣的時候普遍用扎槍顯然是不可能的。但不代表沒有。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插圖,可以看到雖然不是平端著扎出,但動作差不多。

扎槍的技法對於5、6米的長槍來說自然是不太適合,但是對於一丈左右的武術大槍來說,堪稱神技。練得好的人說戳你什麼地方就戳你什麼地方,穿甲也沒用,總有甲縫防護不到的位置,捅進去需要多大力?但是這一推一抽之間有多長的距離?只要你能達到中國男子平均身高,胳膊尺寸沒到畸形的地步,兩臂張開一米五總有吧?你一步才能邁多長的距離?總不可能兩腿劈叉邁步吧?就是說對方一槍扎過來如果沒有扎中,手往後一抽至少能縮回一米五的距離,邁步速度肯定是沒有手抽手的速度快,這就意味著你站著不動的情況下對方邁一步以後搶尖依然對著自己。根本無法近身。推槍刺出對方要躲閃格擋吧?他試圖反砍槍桿的時候手一抽就回去了,碰都碰不到。所以除了密集隊形外,小規模戰鬥中打起來很少說砍斷槍桿的情況,這就是格鬥神技。

------------------------------------------前排廣告位-----------------------------------------------

合作媒體

喜歡冷兵器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lbqyjs)


因為還有一大類武器叫「槊」,馬槊、步槊等等,這是相對來說


很簡單的事,想像一下你前方是站了三排每排五十人的方陣,每個人手上一條這樣的大槍……沖的進去嗎?

兩個這樣的方陣相互對戰,那用什麼技術?攔拿扎啊!! 為啥大槍是最核心的技術明白了嗎?戰場上下來的啊。

為啥不用56米的?太重捅不了,唯一用到更長的槍是用這種長槍防騎兵衝擊,那就是斜插在地上等著就行了,不用練技術。

再加上前排盾後排弩弓,人群里再有火器毒煙石灰……再來幾個練地躺拳八卦掌的伏在地上拿著刀準備砍腿……成陣不戰是為什麼懂了吧?

還有覺得犧牲了傷害你應該去看看吳連枝的孤雁出群,通過練習有了這個力量比什麼短矛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殺傷力的話你可以去看看古代兵器大揭秘里有一集說槍的,大槍威力只會更大

對了,單人對戰請參考@人渣嘯西風的回答


看題目我還以為在說DNF的槍炮師。。

還小激動一把,王大槍終於在知乎被關注了。


這個問題。。

我也是現查的:

「騎兵用的槍叫大槍,步兵用的叫小花槍。大槍長丈余,是整根的白蠟樹,槍把粗如鴨蛋,槍頭粗如鴨蛋黃。大槍又長又沉,兩隻手端平都難,很不好使。小花槍就短多了,也細得多,抖起來容易,槍頭亂飛,故名花槍。大槍平時訓練時為防傷人不裝槍頭就是現在叫的「大杆子」。抖大杆子是內家功夫的一個重要訓練手段,能練整勁和聽勁。大槍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開,好槍法必須要能聽到槍頭上的勁,化發一家,方能不敗。內家槍法在以前是可以「了卻君王天下事」,封妻萌子的絕學。太極門裡大槍是最珍貴的功夫,非掌門不傳。 」

為什麼叫大槍,個人猜測是相對概念的叫法,同比行軍步兵的兵器,這兩米多的槍已屬大物件兒了。

畢竟如果像圖中那麼長,上戰場的中途會被自己累死吧。。。


謝邀。

大槍在各個拳種力的作用是練自身力量,很多架勢的目的不是用來格鬥,也沒格鬥的作用。


推薦閱讀:

軍艦為什麼不安裝反應裝甲?
戰爭中不允許射擊傘兵還是不允許射擊跳傘中的飛行員?
冷兵器時代長桿武器是最強近戰武器嗎?
你對中國或出兵打擊 ISIS 怎麼看?
弓箭的殺傷力到底怎麼樣?

TAG:歷史 | 戰爭 | 武術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