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即將入學usyd moc的學生,如何有效利用學校資源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說說自己的基本情況吧,本科即將畢業於一所211的地質學專業,去年的時候大三下才準備出國,七月即將去usyd讀moc的finance/acct,雅思7(w:6,s:7.5),目前在準備畢業論文的同時還在看cfa level1來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與專業英語。想知道如何從零到一,在usyd利用學校的資源,以及自己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來更有效率地提升自己,感謝各位過來人們的經驗分享


Update一下。@frank hu 感謝指出沒有說清楚的點。

我回答里的RA指的是本科研究生的那種。phd以及phd畢業後選擇做RA或博後的大神不在討論範圍。我以為討論範圍是本科和研究生投行求職方面的。phd出路很多起薪也應該十萬起,ibd junior的薪水對他們來說吃力不討好,所以不納入考慮。

再次聲明,本人學霸控!

----------------------------------------------

謝邀。

沒有什麼75分投行線。我知道的去投行的(真正去投行部的,不是一些機構推薦去後台的)只有uni tutor級別的學霸,而且還是personal skills/manner很好,並且有專業對口實習的那種。Tutor要honours,大概80分finance均分的entry level,tutor還要面試,你參考一下難度吧。

良心建議,成績一定要搞好。越高分越好。本人學渣,吃了好大的虧。總覺得哪怕我有個70以上均分,我覺得我都能進consulting了摔。

成績搞好的同時做實習。找到什麼做什麼,換著做。沒有工作經驗的人,除非你是HD avg否則基本找不到好工作的。Career center上有很多資源。請不要挑肥揀瘦,每個都申請一下,哪個要你就去哪個。這邊的local都是大一就開始工作實習,我們是外國人,英語沒人家母語好,還比人家懶,成績還好不到哪裡去,誰會要我們呢?

少混社團吧,研究生只有一年半兩年,沒時間的。光是工作學習就很緊張了。別搞交換,一樣沒時間。如果你就是隨便上個學家裡有幾個億的雄安基建項目等著,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別相信教授推薦實習。都是「聽說」。教授忙的連手下的PHD都沒時間帶,一個學生本科研究生什麼課非常好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最多雇你當個RA,也就是給他們打打工。說實在的RA賺的多,但不算什麼工作經驗,你出來找工作還是用不太上。當然啦如果你完全沒有別的工作經驗你也可以寫上的。

其實說了這麼多,感覺還是長的好看最重要。


馬上就要離開悉尼大學了,寫一個認真的回答來回憶一下自己過去的三年半(Bachelor of Commerce 三年加Master of Management (CEMS) 半年)。以下建議大多不僅適用於碩士生,對於本科生同樣適用。

學校的資源有很多,按照類型,我分為三類:學術(Academic), 就業(Career)和課外活動(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按照提供服務的機構,可以簡單的分為針對全校學生的和商學院獨有的。這篇主要講學術和就業,簡要講一下課外活動。以下所有資源與服務都是免費的!換句話說,是大家已經通過學費付過費的。每種資源我都提供網站鏈接供參考。

1. 學術

有關於學術的資源有很多,特別是針對留學生眾多的Master of Commerce(Finance/Accounting/其他和Finance相關的專業),有很多提高留學生語言和專業學習能力的項目可以參加。這裡主要推薦學校的Learning Centre,商學院的Peer Assisted Study Sessions ("PASS")和Math in Business ("MIB")

1.1. Learning Centre (網址: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Learning Centre是學校為新生提供的一系列學習輔助服務,針對全校學生,主要的資源有講解學術寫作與數學基礎的課程(Workshops)和PDF版講義。我在大一的時候曾經參加過他們的寫作課程,當時不僅有很多留學生,同時也有很多當地從高中畢業的學生。那時候我才了解到其實學術寫作不但需要英語語言能力,而且有固定的章法:文獻閱讀和引用、不同文本類型的格式(Essay, Report, Memo...)。因此,即使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都會去參加相應的訓練,留學生就更沒有理由不去參加了。上課時不僅有老師講課,而且有練習題和課後作業幫助大家強化知識。

1.2. PASS (網址: Peer-Assisted Study Sessions (PASS))

PASS是商學院特有的學習服務,顧名思義,是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學習小組。小組一般有一個Facilitator和Participants組成,做一些練習題。這些PASS Session對我本科前兩年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幫助。PASS特殊之處在於以下三點:

1. 講課的人不是老師而是之前在這門課上成績較好的同學做Facilitator,所以只是提供練習題並協調大家的討論,但不是主動地講課;

2. 所有的參與者並不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觀點,而是積極的針對Facilitator準備的練習題進行討論,大家互相學習。有種「三人行,則必有吾師」的感覺。

3. 由於學校的要求,Facilitator不允許直接提供答案給大家,但是大家可以在PASS上討論任何關於學習的問題。當然,即便如此,我從未遇到在PASS上沒有討論出答案的情況。

大多數基礎性的課程,特別是很多包括計算和標準答案的科目,都有相應的PASS。並且,大家如果學習成績好的話,可以申請去做PASS的Tutor,時薪比較高,很好的鍛煉機會,並且可以得到一段認可度高的工作經歷。

1.3. MIB (網址: Maths in Business)

和PASS一樣,MIB也是商學院專屬的學習資源。MIB是一個系列講座,主要講解從很基礎的數學到簡單的微積分和Excel應用。講的數學知識很簡單,所以大家不用節節課都去,但是對於之前沒有用英文學習過數學或者對Excel比較陌生的同學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除了這些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外,同學們可以通過很多課外活動或者Podcast來提高自己的英語。

2. 就業

就業相關資源主要包括學校的Careers Centre,商學院的Career Employabilities Centre (CEO), Placement Program和Jobsmart。

2.1. Careers Centre (網址: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悉尼大學的Careers Centre是一個給全校學生提供職業輔導的機構,主要包括三類服務:職業規劃講座 (Workshops)、招聘信息資料庫 (CareerHub) 和企業宣講會和交流活動(Career Fair Networking Events)。

我曾經參加過一個系列Workshops,並且獲得了一項認證證書,通過CareerHub也找到了學校內部的工作,並且在很多Career Fair Networking Events上,我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和企業來的牛人。都非常值得推薦。

初次之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參加簡歷修改的Workshop叫做Resume Rescue,或者一對一的諮詢,不過,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果參加過很多Workshop的話,會感到其餘的一對一的談話得不到什麼新的信息,不過如果想練口語的話,Careers Centre的老師都是很友好的。

2.2. CEO (網址: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Business School)

CEO是商學院獨有的就業指導中心,相對Careers Centre,他們的團隊也對商學院的課程以及與商學院學位相關的就業方向有更深入的研究。與Careers Centre類似,CEO也提供了很多就業信息,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指導,以及一些企業的宣講會。當然CEO對於我們商學院的學生會更專業,探討的問題可以更深入。

除此之外,特別推薦CEO組織的一些其他有趣的活動,比如說Company Visits, 我曾經去過新加坡電信在澳洲的子公司Optus的總部,感覺是很充實的一個下午。另外,CEO組織的High Achiever"s Breakfast會邀請成績較好的同學與知名校友共進早餐,也是很好的交流機會,早餐也很豐盛。

2.3. Placement Programs (網址: Industry Placement Program)

這個Program包括Industry Placement和Community Placement兩種,前者是進入政府或者企業,或者是進入一些非政府組織或者基金會。內容為共30個工作日的實習,並且在實習過程中需要做一個2000字的小論文。Program有International和Local之分,International在美國,法國,中國大陸,香港,智力都有;Local主要在悉尼。Community會有一些Program在Regional Area即一些郊區。

這些Program都是一門課,換句話說需要付相應的學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實習之後也獲得了寶貴的實習經歷,所以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我曾經通過IPP在寶潔澳大利亞紐西蘭公司(PG)進行為期10周的兼職實習,雖說在大公司實習都是做一些基本的工作,但是在實習中做研究課題的經歷,以及一些Workshop中學到了很多。所以我個人比較推薦這個項目。

2.4. JobSmart (網址: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Business School)

JobSmart是商學院為Postgraduate Student專項組織的課外活動,但是卻是與就業相關的。參加者可以通過參與一系列的活動鍛煉自己的就業能力並獲得參與證書。項目分為Phase I 和 II, 至少兩個學期才可以完成。

由於我自己沒有參加過,所以建議題主及其他感興趣的同學去官網上查一下,我在Orientation上聽到的還是挺感興趣的。

3. 課外活動

由於我在本科期間壓力較大,沒有積极參加學校的活動,所以不能給出太多建議。簡單提一下三點:

1. Orientation

大多數我所敘述的信息都有在Orientation上有所講解,所以第一個Orientation非常建議參加,並且也是認識新同學的好機會。

2. 志願者活動

很多工作都是從志願者經歷開始的,悉尼每年有很多大型活動,並且一些中國人辦的公司也會專門給留學生一些志願者活動的機會。澳大利亞稅局也會在每年的報稅季(6.30-9.30)招募志願者幫助人們報稅;

3. 學校的社團

學校有各種社團,大家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擇,有些以就業為導向,例如FMAA, FINSOC, AAASoc就是商學院自己的專業性的社團,有些是體育與藝術的,還有一些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在做什麼的比如Pen Society。

結語

好久沒有寫中文文章的我啰嗦了近兩千字,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即將來悉尼大學讀書的同學們。繁星縱變,智慧永恆。祝大家在悉尼學習順利!

2017.7.5於悉尼


謝邀,其實這個問題你可以參考我那個怎麼準備去投行工作的那個回答,然後悉尼大學的話可以額外補充兩點,第一是你們學校有免費bloomberg terminal用的,這個東西一定要用好,還有一些非常好的資源,比如morningstar,aspect huntley,factset,capitaliq,eikon等等,大學應該都是有賬號的,可以多去借來學學,尤其是用來收集做投資分析的數據,作為過來人可以告訴你這些東西都是超貴的,熟練使用的經驗第一是很吃香的,第二錯過了這個機會你以後肯定是沒有機會再去學習的。然後還有一點就是千萬別讀coursework master,3年讀完覺得cv還不夠好看,可以去讀個honours。research master也不用去讀。留著工作5年後回來讀mba吧。


【專訪】澳洲HD大神 —— 正確的澳洲學習開啟模式,想fail真的很難。

這是澳洲情報局上面採訪HD學霸的推送。可以看看如何學習更能提高你自己。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大部分機會都是成績(投行的線好像是75分)+networking給的 學校給的平台足夠 恕我最近還有考試不多答了 考完來更

Update: 本來打算把官網上列出的資源一點一點po在這裡的 可能到5月份我可能都會特別特別忙 探索官網 商科尤其要加強networking 會有驚喜

Update:研究生也會有交換的機會 只是可選的學校範圍會少一些 交換標準是在usyd上滿一年+均分65 據說投行的底線是75 所以不上不下反覆掙扎的我就很普通 還有對於加強networking的建議 已經在評論里提及了 還有就是無論在哪裡 並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成為你的朋友 所以可以先廣泛地去認識新人 再結合你自己的標準篩選出合適的朋友圈子 因為商科的研究生華人會很多 這個事實有利也有弊 把握好了你會交到一群最好的朋友 他們會在你assignment或者group project犯難的時候扶你一把 把握不好 樹立了與local之間的社交壁壘或者進入了所謂「非良性」的圈子 也是有可能的 usyd這樣的大公立 你會體會到社會的一些縮影 機會與風險並存 一切取決於你的個人選擇 以及課下盡量跟教授形成良好的互動 他們很多都是業界的大牛 有時可能會對萌新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有一位朋友 不過不是在usyd而是在unc 只是上了一節中級宏觀拿到前三名 直接被他的中宏教授推薦到某大型投行實習 作為學渣 有時真的體會到被碾壓的痛苦QAQ 也許你來usyd的第一次分數不會很高 但是保持一顆打不死的小強之心 總是能取得進步的 以及補充一點商院的好處:usyd的商學院 是我見過帥哥/美女最多的商學院沒有之一 如果你還是單身 對於脫單...可能...會有...好處...吧

以及 每學期開頭都會有的career fair,一切big name的投行商行四大company等等都會參加 留個聯繫方式準備下networking也是好的

以及 商科的教授有時會主動在課上po出一些機會比如:

與摩根大通的代表一起吃早餐中餐下午茶各種餐交流一下感情 原諒我只想到吃的

這是UNC的中微教授給出的機會 我記得去年悉尼的中宏教授同樣給過類似的 與央行代表見面的機會 可惜當時我不懂networking而且口語菜雞 並沒有把握住 總之:機會是有很多的 想要把握住 要付出很多很多很多努力 野心小於實際行動 就會很痛苦了 所以 老話是沒錯的 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題主已經很棒了,請保持好就行了。

圖書館

有很多很好的資源,還有可以和圖書管理員聊聊,其中也有很多厲害的人。

澳洲的圖書館不僅僅是借書那麼簡單,還教你怎樣尋找information,等等各種不一樣的workshop。

加油,少年~


大部分同意@SherryVanboo更正一下 @SherryVanboo 答案的小錯誤:

1)沒有75分投行線,也就是投行不會對成績有明確的界定,只會寫「exceptional/outstanding academic record」在job description里。更不會存在一個「考多少分就能進什麼公司」的情況出現。你看到進大公司,MS/GS/UBS;MBB的人分數都很高是因為 1)competitive,想進這個industry的人太多了,H1下的基本面試前就被刷了(有很relevant 經驗除外)2)分數高的人確實做什麼都做得來,往哪個方向發展都不會差

2)RA is work experience in any industry, RA experience is preferred in research-related jobs. (e.g. economic consulting)

3) 成績很重要,人脈同樣重要。

以下為個人建議(反正都寫了就多寫點):

團體也很重要,混錯了圈子對自己絕對是對自己桎梏:你會發現有的澳洲學生天天泡吧夜店抄作業「fuck the world」,有的與世無爭自己小確幸,有的Hons刷分RA當co-author發paper。選對適合自己的圈子非常重要

以上


昨天才手機上下載了知乎,發現這是個神奇的地方,大神太多了,今天白天學習狀態不佳,吃著薯片上來逛逛。通過評論-評論-評論 看到了這個問題。雖然本人不才還總惦記著偷會兒小懶,不過特別支持三觀正腦袋好、積極向上、活波大方的各種人,尤其看了樓主學地質本科感到有些親切。先看了一圈評論,已經講過的不贅述,親有體會的來補充下,如果對哪方面解釋的不清楚,歡迎follow up

分界線

自我介紹:國際生,在悉尼上了兩年高中,作為當屆高考國際生第一 拿著獎學金進了悉尼大學,五年的土木工程加上商科(金融)本科。去年(大三)分別去了,商科和工程的兩個交換項目,各一個學期。今年倒數第二年,實習申請季拿到了幾個澳洲ib和一家香港ib的實習offer。社團大一大二的時候混過一下,創業在大二的時候也搞了一年。

幾方面

交換:

如果和我一樣是五年的本科,很推薦的。非常好的旅遊經歷、會碰到很多不一樣的特別棒的人,絕對拓寬視野和觀念。

如果四年的本科,比較推薦,因為悉尼大學的交換學校真的是澳洲大學裡面單子最長的了,有很多不錯的,尤其對以後不一定留在澳洲的小夥伴們來說。

四年以下的,自己酌情考慮,要更有針對性的選擇 交換大學的經歷vs opportunity costs。

創業:

這個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學校會有incubator hub這樣的孵化器支持、有社團case competitions(感興趣到悉尼大學網站上找就好)可以參與、也有商科學院的部分支持。不過,因為我嘗試過後發現並不適合我,所以這方面的資源我並不是行家。

學習:

參考別人的吧,我真的不是學霸。我也得多看看大神們走出來的路徑。身邊好朋友的確有很學霸的,學習好這項能力應該在哪裡都一樣吧。

找工作:

的確澳洲工作市場對國際學生並不支持,但是不是沒有可能啊。找到自己合適的,商科學校fmaa,unit 這種社團加上商學院和學校本身特別特別多的資源,如果樓主是女生也可以去看capital w(是unsw的,不過其他大學也可以報名)。我自己去各種bb組織的in house 或者是campus events上都看了看,比喻來講,這個過程是和dating一樣的。很開心有點小緊張小興奮,不過最後還是要適合自己。如果個人能力強專業知識硬,就組隊打case;如果個人魅力強就多networking;多幾條腿走路就好。

以上說的都是找工作的通道和方法論,但是想找什麼方向的工作那是個人規劃與專業發展的問題,那個太大了我目前還回答不了。現在悉尼大學開始和國內一些機構有合作,加上原本就會和很多澳洲本地企業有合作,所以機會真的很多。注意因為語言和渠道而產生的information bias就好。我的建議是看好自己手裡的牌,然後再相對應的找資源。

總結一句話,只要自己準備好了,學校資源(渠道加硬體)是夠用的。

其他?玩:

因為樓主說的是「能力」嘛,我就覺得玩得開也是能力呀。這點悉尼大學真的是很棒,社團俱樂部、學校本身的學聯/比賽隊/健身房/學院學術項目團隊,只要你有精力有能力都可以深度參與(如果提升能力的話深度engagement應該比橫向廣度更好吧。不過我也見過同時深度參與好多個的),也是能力提升的一種方式。還是我一直堅持的觀念,能力提升只是順道的一個附加值,開開心心地做好就好~

先嘮叨這麼多,個人平行角度的草根觀點。手機上打的,如果版式不好看請見諒。


多看書多看報多思考多總結

少吃少玩少去賭場


專業差異較大,我聊一下自己過來這邊的感受吧。

  • 英語聽力

聽力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你上課收穫知識的多少。趁目前還有時間,想辦法提升一下英語聽力。我自己學的是人文社科類的學科,班裡很少同胞,所以老師並不會因為我是留學生而減慢語速,同學說話速度也是非常快,非常令我頭疼。想在學習上有所突破,英語聽力是很關鍵的。如果你之前考過托福這樣的相對來說針對學術的英語能力測試,你就會知道聽力的重要性。

  • 學校資源

圖書館:

比較好的學校資源是圖書館的網站,在上面能下載到超級多的論文,這個真的對學習很有幫助。號稱是南半球最棒的學術資源庫。

社團:

如果你有一技之長(比如說唱歌跳舞什麼的),想辦法加入學校這方面的社團,對整個英語水平都會有比較大的提升。之前認識一個同學因為唱歌不錯,進入了這邊的合唱團,跟當地學生玩得很好,從而英語水平有著很大的提升。

MOC:

因為你的專業方向,說實在的,班裡90%的學生都是中國留學生。還有,商學院這裡面生源是參差不齊的,你會遇到很多同學的本科學校你根本沒聽過。因為我專業相對小眾,雖然課難聽懂,但有個小優勢是生源質量相對好一些,聊過幾個還都算是國內前10學校出來的。如果真的想提升學術能力,過來以後跟這邊的老師教授多聊聊天,這邊很多老師還是挺有水平的,比如說我明天要上課的那個老師之前就在唐寧街混,學術水平不錯,也很謙和,可以想辦法多和這些老師溝通。這邊針對商科有著很多補習班,搞的跟小升初一樣... ...

我覺得來澳洲的和去北美的不是一批華人,之前在北美交換的時候感覺周圍中國學生很多挺有幹勁兒的,這邊感覺很多人就是在國內積累了挺多資本,過來移民,讓後順便開個補習班,忽悠那些上課不聽講,下課不讀書,沒事兒泡夜店的同學。所以,謹慎交友,也多和本科期間比較上進的同學交流交流,澳洲的陽光會曬得人慵懶。

給我的感覺,這邊的同胞們還是比較多的和同胞玩,畢竟沒人願意隨便離開自己的舒適區,但在非舒適區掙扎的時候,提升是比較大的。我打算這兩天就去貼點小廣告,Language Buddy Wanted... ...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一起玩的,或者想學中文的,雖然上課很多當地同學,但大家的交流也僅局限在學術方面,而且經常會產生一些看法的衝突... ...實在給這幫白左們跪了。看樣子得多聯繫聯繫第三世界的兄弟們,讓亞非拉的朋友們手拉手,心連心,教教他們馬列毛,鄧三科,中國夢。

校友:

我指的是本科校友,比如說目前很多學校都會有在海外的校友會,去參加一下,是會有一些幫助的,畢竟很多都是老華人,說不定混熟了能給你整個實習啥的。

官網:

學校官網上的信息還是挺多的,因為我當時專業申請和簽證都是自己做的,所以把學校官方網站還是研究了一下的。有很多活動是可以參加的,學校也會寫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所以抽空看看學校官網,自己學院的官網。

行,有空再寫寫,我得趕緊讀reading了... ...明天上課還得討論,給那幫老外啥都說不出來就有點丟人了,不說了,給個讚唄


推薦閱讀:

澳洲留學讀研費用?
請諸位大神討論三本學生去澳洲讀研的意義和可行性?
義大利菜都有哪些菜系,有什麼經典菜式?
在中外合作辦學的學院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這樣的我可以做孔子學院志願者嗎?

TAG:留學 | 金融 | 悉尼大學UniversityofSydney | 留學澳大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