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鵬執導的《縫紉機樂隊》?

大鵬導演的第二部喜劇電影《縫紉機樂隊》宣布了定檔9月30日。


我必須承認,在看片之前,我對《縫紉機樂隊》的誤解有三:

①「縫紉機樂隊」,應該是個主要來搞笑的樂隊。畢竟你一樂隊啊,叫縫紉機?噶哈呢,挖掘機樂隊豈不是更燃更爆炸?

②《縫紉機樂隊》,應該是部披著音樂外衣的青春片,就像以前那些海報上印了把電吉他通篇卻在講愛情的偽音樂電影一樣。畢竟看到古力娜扎的神顏和美腿,吉他怕不是個飾品吧?

③搖滾,應該只是裝點噱頭賣賣情懷,畢竟國內搖滾樂受眾不是大群體,這又趕上廝殺激烈的國慶檔,大家不是去看開心麻花就是去看成龍打架,大哥你整搖滾你整它有啥用啊?

我懷著這樣的偏見走進影院,看完之後不得不承認我錯了,completely錯了。

雖然這是個力圖「拯救不開心」的喜劇,但它的音樂元素卻不曾被割裂和弱化,相反的,音樂既是串聯起故事的主幹,也是豐富起細節的枝葉。劇情、場景、音效里都藏滿了各種搖滾梗,整場電影對於樂迷來說,就像一地迫切等待被發現的復活節彩蛋。

由於彩蛋太多,大彩蛋里混著小彩蛋,於是活潑且嚴肅機智但健忘的本人索性畫了個樹狀圖歸類,畫完數了數,哦豁,怕是起碼有20個:

祭出我字醜醜的看片筆記

拍的人不嫌多,看的人還嫌么?走起:


1.海報、貼紙、T恤各種周邊

幾乎每個熱愛搖滾的青年,都曾在自己的房間里貼過各種樂隊海報以彰顯品位,其中六七十年代英美搖滾樂的一眾大拿更是裝x必備利器。主角胡亮(喬杉飾)的房間也是這樣。

胡亮的房間一角

①大門樂隊

床頭先貼一張美國迷幻搖滾樂隊「大門樂隊」的海報,海報上是大門的經典曲目「People Are Strange」,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里那句「People are strange, when you』re a stranger」就出自這首歌,描寫陌生人間的冷漠。

胡亮和程宮初次見面在床上討價還價到打起來時,床頭就掛著這句話和搖滾詩人Jim Morrison的黑白大頭貼,特別有意思。

The Doors

②性手槍樂隊

同時掛床頭避孕的,還有英國朋克搖滾樂隊「性手槍樂隊」貝斯手Sid Vicious的兩幅肖像。這支樂隊在70年代的英國聲名大噪卻曇花一現,貝斯手Sid以無比朋克的生活方式而聞名。

其實觀影途中我忍不住想,胡亮操著那一口東北碴子味兒的大舌頭,屋裡貼那麼多歐美樂隊海報,他真的能唱出那些歌詞嗎??然後我看到他床頭掛的Sid,轉念一想,Sid的吉他彈得那麼水,他依然是眾人追捧的搖滾符號,所以胡亮舌頭那麼大,按理也不妨礙他搖滾。

Sid Vicious

③AC/DC、「誰人」等樂隊

貼紙也是很多樂迷的一大愛好,胡亮衣柜上有面鏡子,鏡子上就貼滿了各種樂隊的LOGO貼,當中包括老牌金屬樂隊AC/DC、「英倫入侵」浪潮領軍者「誰人樂隊」,等等。

看得出來道具組挺細心,不放過任何一個填充細節的角落。因為哪怕是一張小小的貼紙,都是一次角色和觀眾尋求共鳴的機會。

AC/DC

④涅槃樂隊

基本上搖滾史里重要的樂隊都貼了,「27歲俱樂部」(27歲去世的搖滾樂手們)成員Jim Morrison也貼了,不貼另一位成員Kurt Cobain就說不過去了。 於是,Kurt演唱會的照片貼在了十分醒目的牆頭,在程宮第一次進胡亮屋裡坐下時,在倆人正反打鏡頭裡出現了三次。

Kurt Cobain

不止如此,「涅槃」這支90年代風靡全球的垃圾搖滾樂隊,以不同形式在片中出現了N次,刷足存在感。比如,T恤。趙英俊潛入胡亮房裡偷衣服,十分有眼光,第一件就偷的胸前印有涅槃樂隊標誌的藍色T恤。

涅槃Logo


2.致敬搖滾經典動作

①金屬禮

眾所周知的「金屬禮」手勢我就不多說了,倒是有個細節我很喜歡,小胡亮第一次學這個手勢時,手裡還握著手抓餅,胖胖的手指十分笨拙,但還是堅持把大拇指扣回到中指和無名指上,希望很多朋友以後也向小胖墩學習,做「金屬禮」時不要再把大拇指伸出來啦。

②風車手

重點說另一個彩蛋,程宮在大吉他雕塑前拍照,胡亮讓他擺的那個「亂掄」Pose。憋聽胡亮搞笑哈,人家才不叫「亂掄」。這其實是「誰人樂隊」貝斯手Pete Townshend的招牌動作,名曰「風車手刷弦」。

Pete Townshend

「誰人」是一支作風極其狂野的樂隊,Pete每次上台都非常放飛,酷愛用招牌風車手掄弦,接著再扔吉他,砸吉他,砸音箱。隊友鼓手Keith Moon也陪他一起瘋,砸拆架子鼓那都不是事兒,興之所至會直接把鼓炸了。

不過,風車手刷弦雖然非常Rock,但屬高危動作,Pete每次都刷到手指流血,有一次還被當場送到醫院急救。所以大鵬也只能用風車手刷空氣過過吉他英雄癮了。


3.致敬經典旋律

前面的彩蛋都是投喂眼睛的,接下來還有能把耳朵叫醒的聲音系彩蛋。

在影片中縫紉機樂隊組建之初,由於時間倉促,程宮把自己上學時寫的一首歌翻出來,讓樂隊照著練,這首歌名為《都選C》,目前發布的原聲帶里是這歌的抒情版,而電影里其實是搖滾版。

當胡亮對著曲譜彈出第一串引子,我差點從位子上彈起來,這不就是涅槃樂隊「Come As You Are」的貝斯旋律線么!壯哉我大涅槃。於是就有了接下來胡亮一臉「你在逗我」地反問程宮:「這是你寫的嗎!」,特別逗。

其實不只是引子,這條貝斯線貫穿在整首搖滾版《都選C》中。

這種混搭致敬的操作不禁讓我想起趙英俊和大鵬的前幾首合作歌曲:

縫紉機樂隊給電影《悟空傳》唱的同名主題曲,詞曲作者也是趙英俊,編曲中嵌入了86版《西遊記》電視劇片頭曲的經典旋律;

大鵬首部作品《煎餅俠》的同名曲,由趙英俊和二手玫瑰創作詞曲,二手演唱,依然在最鮮明的引子部分加入了一條觀眾熟悉的旋律變奏,來自黃霑為《黃飛鴻》系列電影改編的主題音樂《男兒當自強》。(原曲是古曲《將軍令》)

趙英俊

看來趙英俊也是個音樂彩蛋愛好者。

順帶提一嘴,韓童生在診室里瘋狂演奏十八般樂器一幕,玩到鍵盤時彈的是德國DJ舞曲《瘋狂青蛙》,這不是搖滾,但旋律出來的剎那我幾乎笑到變種,想起了小時候被瘋狂青蛙支配的恐懼。


4.人物造型和設定

大鵬飾演的程宮,一副黑框眼鏡,挑染的白髮,第一眼似乎讓人想起周星馳。作為一個喜劇,致敬星爺無可厚非,不過《縫紉機樂隊》的劇情,能關聯到星爺的點並不多。我倒是想起了另一個人物——地下絲絨樂隊的經紀人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與地下絲絨

安迪·沃霍爾曾是金牌經紀人,他把酒吧里名不見經傳的地下絲絨樂隊挖掘出來,一手打造了搖滾樂史上一張重量級唱片「The Velvet Underground and Nico」,封面就是大香蕉。而出完唱片之後安迪與樂隊分道揚鑣,女主唱妮可也離開了樂隊。安迪除了熱愛藝術外,同時也是個很愛賺錢的人,這跟經紀人程宮和樂隊間的關係設定有點相似。

在《縫紉機樂隊》宣傳期最早放出的一波「嚴肅致敬」搖滾海報中,第一張致敬的也是大香蕉。經紀人程宮帶領著幾位樂隊成員,邁著披頭士的步調,沿著大香蕉向音樂高峰攀登。

致敬版海報

而另一張大鵬的單人海報中,他的造型致敬了約翰·列儂。

致敬版海報

其實私以為官博君這個圖並不確切,準確說大鵬在致敬的應該是這張,由安迪·沃霍爾用絲網印刷術製作的約翰·列儂肖像:

安迪·沃霍爾製作的列儂肖像

還有就是程宮的整體造型。安迪·沃霍爾有一套招牌式的穿衣搭配,俗稱Andy Suit,就是淺金假髮+墨鏡/眼鏡+條紋套頭衫+黑色開衫+緊身褲+小黑鞋。大鵬這個看過去有種低配版的既視感,因為套頭衫里沒條紋。

幾番比對下來,私以為程宮的造型和設定身上,同時帶著點星爺和安迪的影子,也是喜劇和搖滾某種形式上的混合吧。


5. 共14支國內搖滾樂隊客串

國外搖滾玩的都是小彩蛋,等到中國搖滾出來,才知道哪裡是大鵬的情懷所在。大鵬在接受巴塞電影專訪時回憶道,他高中開始接觸搖滾,聽的都是黑豹、唐朝和Beyond,別人說的槍花、AC/DC都沒聽過,因此一度有些自卑。

所以本片中我大涅槃只拿到了一條貝斯線,而最煽情、最燃的場面都是屬於中國搖滾的。早在預告片里,就用了二手玫瑰的一首《伎倆》自嘲了一把:「大哥你玩兒搖滾/你玩兒它有啥用啊~」。

到了正片,直接放了一整首新褲子的《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襯托著樂隊因錢和理想的衝突而解散的畫面,形成又一種傷感的自嘲:這片子就是講夢想的,沒了夢想誰TM能不傷心?

選擇了現實的程宮坐在計程車里,和無數帝都豪車被堵在路上寸步難行,而插著縫紉機樂隊旗幟、代表著搖滾夢的哈雷摩托卻從旁飛馳前行,這一意象的對比搭配上歌曲高潮「我不要再失敗孤獨中死去」,對夢想的渲染可以說是相當煽情了。

除了歌之外,還有各種搖滾樂手前來客串,平均每隔10分鐘就有一張熟悉又陌生的搖滾面孔從眼前晃過。比如OK KING的謝天笑,痛仰的高虎,黑豹的趙明義,唐朝的劉義軍,二手玫瑰的姚瀾,新褲子的彭磊,天堂的雷剛,超載的李延亮,麥田守望者的蕭瑋,鮑家街43號的龍隆,面孔的歐洋,眼鏡蛇的肖楠,斯琴格日樂……一共14支樂隊!

謝天笑的偽裝你絕對想不到

他們潛伏在各種不可能的角落,以完全不同以往的造型貢獻龍套,平時光頭的蓄髮了,平時長發的帶帽了,平時愛脫的裹嚴實了,所以各位樂迷務必擦亮雙眼,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錯過你心愛的樂手們。


6. 最大彩蛋Beyond

搖滾老炮們貢獻了應接不暇的有趣龍套,然而本片最大的彩蛋,無疑是Beyond

當程宮說他最初愛上搖滾是因為Beyond時,我的內心毫無波瀾,誰還沒聽過Beyond昂?但是,看到最後丫真的找來了黃貫中和葉世榮,在5000人的廢墟Live上唱起《不再猶豫》,我真的猝不及防被燃到了,丫是來真的啊!

《莫欺少年窮》

Beyond曾經拍過一部關於音樂理想的電影《莫欺少年窮》,也講的現實和夢想的衝突,最後一幕就是四人衝破顧慮,上台熱力揮灑了這首《不再猶豫》。今年是黃家駒誕辰55周年了,看到昔日成員再次唱起這首歌,現場觀眾舉著宛如星光的手機電筒,那種震撼、懷舊和感慨,我想曾經愛過Beyond,或懷揣過搖滾夢想的人,此刻心頭都或有千軍萬馬,踏過不羈舊夢。


大抵由於影片歸根到底是個喜劇的緣故,搖滾線最後走向了一個童話式的結局,其實現實中的音樂夢想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如此皆大歡喜。集安,更像一個無憂無慮的烏托邦幻象

但這並不影響本片對音樂的真誠,它的「真」不單在於所有人都是真彈真唱,也不在填充了這麼多音樂彩蛋,而在於它願意為了搖滾這個事做到這麼多,不是臨時起意的情懷粘貼。

它就像是一封送給搖滾的帶點傻氣的情書,而且是那種不管別人尬不尬,寫到最後自己就把自己寫燃寫哭的情書。

五張迷弟迷妹臉

私以為這樣的電影對中國搖滾來說是好事,它不會把搖滾炒熱起來,但足以提醒觀眾,中國是有搖滾的,有過真正牛x的搖滾,它們值得被致敬,值得被記錄,而每一個普通人關於搖滾的小信念,也值得被講述,值得被搬上銀幕。

連嘻哈受眾都日益增多一人一口freestyle了,誰說搖滾就一定只能屬於小眾,屬於地下,屬於音樂節呢。


不明白為什麼大家總要踩跟自己觀點不一樣的人呢

連這麼基本的包容不同的胸懷都沒有嗎

現實生活里沒多少個看明白電影的 包括我自己 只是不曉得怎麼知乎上就全是專業級影評家了

我記得當時去看《22》的時候 電影院裡面睡了快有半場

這種被大家一致認為的好片子 排片都沒排多少 這樣的情況說明了什麼呢

而且《22》不是唯一的例子

大家說爛片多 好片少 為什麼

是因為大家不願意去買好電影的票 卻願意三刷四刷小鮮肉

有些電影面向的受眾和題材就決定了它就是這麼一部片子

那麼它面向的受眾是誰 是你們大家啊 你是不是覺得很生氣 感覺導演和製片把你們當成了智障

但電影市場並沒有展現出高雅藝術為上的經濟局面啊 這是誰的錯呢

《22 》,電影院里一大波人都在睡,我覺得裡面應該很多是罵這爛片罵那爛片的人吧。

所謂的好片有人看不明白,票賣不出去,逼死主創,逼到人家給你下跪。通俗的他又罵又踩,又逼死一票主創,以後沒人敢當導演,請知乎上痴迷於攻擊別人的知名影評家們聯合廣電總局給個指導意見吧。

如何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迎合你們的審美情趣,創作出大眾喜聞樂見的電影,從而不至於讓影視工作者餓死。

還是說咱們國家不配有導演,不配拍電影,反正把大家沒狠罵過的導演划去咱們再看看…還有誰啊?你們誰來提醒提醒我…我記性不好…

還有,我想對一些人說,不只有3D才叫電影,看電影也不只光看特效槍擊飆車大場面。

10.1

隨便發了一篇算是觀後感的回答吧

沒想到那麼多知友都對我有意見hah

我並不是什麼水軍,希望某些知友明白一件事,不是與你持有不同意見的人都是官方派來的內奸,這個世界包羅萬象,我們應該尊重並接納與自己的不同。如果堅持我是水軍並認為我水得很好的人,請幫我聯繫大鵬,支付給我廣告費。我很樂意接受。討論歸討論,反對我也不會回懟,難聽的話還是算了吧,這可是為了大家的個人形象考慮~

PS.祝大家國慶快樂~

————————————————

9.8

什麼叫好片什麼叫爛片 我覺得不涉及一個範圍來談的話未必有失偏頗

有的片子勝在拍攝技巧或是藝術性上 有的勝在主題劇本

每個電影針對的受眾群體也不同

一些廣受好評的文藝片 可能對於大多數大眾來說是不理解的

大二時上影評課 老師給我們放了《四百下》 整個電影晦澀難懂

這樣的電影能說是好片子嗎 那又能說是不好的電影嗎

我想受眾對影視作品的評價應該基於電影的定位和受眾本身的身份吧

文化市場需要簡單通俗的作品 也需要有深度的作品

如果都是按同一標準去要求和評斷的某一電影 那我想這個評論的人實在是太狹隘了

坐在影院看電影的時候 對於一部主要目的就是娛樂的這樣的作品

我認為它能做到畫面上 情節上 結構上的完整就可以了

其他的亮點或者短板都是見仁見智的東西

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鍵盤俠這麼多

剛開始拍片子的時候 我就想 大家都在罵的爛片 給我 我能不能拍出來

將來有一天我第一部作品 會不會有這樣的票房

每一份成功都有其原因

既然我還需要磨礪 就該學習別人的長處和亮點

如果真的有一個人 他是電影大師 他是著名導演 他的眼界和高度能理解和欣賞一切藝術界所謂的佳作

那他把國產片罵遍了也無可厚非

我只是不覺得 那些「人罵我罵」的觀眾值得被支持和鼓掌

不管是你認為的好片還是爛片 都是藝術工作者的心血 希望大家能尊重別人的成果

我們可以評論 但不要辱罵 同樣的 每個人都需要鼓勵和建議

當大家參與工作後做的頭幾個case難到都是百分之百完美的嗎

你希望得到的是諷刺和辱罵嗎

好 今天你可以罵 所有人都去罵 最好罵到所以電影人都去拍文藝片

請鍵盤俠們看看法國新浪潮時期的電影們 看看90年代的電影們 看看那些你們連名字都沒聽過 都看不懂的電影們

你們好好欣賞一下 想想以後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比分析一本世界名著還累是什麼感受

想想以後你們不看歷史 不了解文化發展連電影都看不懂是什麼樣的體會

看電影就像讀一本書 名家名作我看 故事會我也看 生命里不止有佳作 也該有小品

當我工作了一天 或準備完考試 或失戀了需要安慰

我總是會想起這些淺顯的 不用腦子的片子

感謝它們給我的安慰

我認為 當你想大肆批判某個人的時候 首先你要是一個還不錯的人

當你想罵某作品時 首先你要讓自己的鑒賞水平達到某個高度

特別是

我們還沒真正認識某樣東西時 就妄加評斷實在不是得體的做法

兩個相親的人還沒見面 別人聽到你的名字 就說

這人看名字就是個智障

這種做法 難道不覺得好笑嗎

———————————————————————————————————

今天剛看完點映,來回答一下,不含劇透。

這是我購票時的情況

每個點映影院都是這樣,幾乎沒有空座。

我要說認真地說兩件事:第一件,我真的不是托;第二件,電影確實很不錯。

看電影的時候旁邊的人樂了,結果我卻哭了,在大家的笑聲里像個傻逼一樣

當我看到他們一行人一起在路上奔跑的時候,突然真的好羨慕。

這種為了夢想近乎愚蠢的努力讓我想到了自己,如果很多時候我們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那麼現在的生活是不是會不一樣。

太多的時候我們都有很多看起來完不成的理想。

我記得當我還是個半大的孩子的時候,就很喜歡聽歌。

每天晚上寫完作業我坐在收音機前,調到FM107.8拿著筆和筆記本把喜歡的歌記到本子上,然後去電腦下載下來。那時候每天脖子上掛著mp3,走到哪都哼歌。

後來有一次在車上,家裡的人跟我說你以後唱歌小點聲好嗎,你知不知道你唱歌跑調很難聽啊,你看別人都在笑你。

我記不清到底有沒有人在笑我了

可是我唱的那首歌的名字,脖子上mp3的款式,公車座的顏色和我窘迫的樣子

我卻一直都記得

後來我不跑調了,卻始終不敢在公共場合唱歌了。

所以我很羨慕電影里的角色,他們有那麼大的能量去追尋理想。

高中的時候我終於可以學吉他。

其實我想學那種彈唱,我走到老師面前,老師讓我開口給他唱兩句,可是我無論如何都開不了口。

老師說唱不了歌可不行,要不你就學電吉他吧。

時間一點點過,我慢慢喜歡上電吉他,覺得solo也很不錯。

看著電影里的貝斯手,我想起那時候我也是這樣,總是喜歡穿帶點破洞的褲子,有大大的slogan的T恤。然後我媽說,你穿這樣不要在我面前,女孩不像女孩子像什麼樣子。

我脫掉了身邊的人不喜歡的衣服

把自己修正到他們喜歡的樣子

可是還是變成大人口中那個「有個性」讓他們不喜歡的孩子

學了傳媒以後,身邊不知不覺多了好多罵電影的人。

他們逢國產電影便罵,好像罵了這些電影就能提高自己的身價。

可是我看了好多傳說中的好電影,卻好久沒看過這樣讓我共情的片子了。

或許是那種為了夢想近乎愚蠢的努力讓他們變得光彩奪目吧。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當初喜歡的事情我都努力做去爭取了

現在會不會也能活得帥氣些

小時候想著,長大以後我也要進個樂隊。

可是時間真的太快了,畢業以後我們都不得不面對現實。

即使我想活得瀟洒一點,身邊的人也總是不停提醒我去面對生活。

所以我真的好羨慕電影里的人們

我想,這樣的人即使不在熒幕里也會一樣耀眼吧。

我喜歡煎餅俠也喜歡縫紉機

我喜歡看著別人做夢

好像在電影里,他們把我的一些看似狂妄的夢想也一併實現了。

我是個懦弱的人,所以需要從這樣的電影里得到鼓勵和力量,

支撐我去做那些我不喜歡的事。

有些電影還沒上映就有人在罵

可是什麼是好電影什麼是壞電影呢

四年本科下來我都沒學會分辨

有的電影沒有壯觀大場面 ,沒有高尚的人文情懷

可是看完以後卻能讓我整理自己,重新出發

點映的時候,大鵬說,他怕別人說「大鵬又拍電影了」。

但是如果大鵬又拍電影了,我一定會去看。

因為總有一些片子讓你看完以後已經忘記去分析鏡頭了,你只能傻坐在那裡,好像經歷了一些不平常的事情。


最後一次解釋一下,我沒有說所有看過這電影覺得好看的觀眾都是水軍,但是不可否認這電影絕對有很多水軍,而且是那種會人蔘攻擊的水軍。我們觀眾花錢觀影,評價不好就要被罵,微博上的水軍真是各種骯髒辭彙罵人,估計想逼我刪博,這是讓我憤怒的原因。我只想說之前我也吐槽過《擺渡人》是爛片,真的沒人追著我罵的,我不信王家衛、梁朝偉、陳奕迅粉絲沒大鵬多?我自己都是eason粉絲,可我照樣說擺渡人是爛片!可見導演與導演之間人品的差別!

這部電影到底爛不爛,是否真的有口碑,美團9.3分它配不配得上,這幾天墊底的票房也可以說明一二了。諸位覺得很好看的,趕緊去二刷三刷起,撲街票房需要你們拯救,反正我也就被騙這一回了。

———————以下為原答案

我覺得很爛的一部電影,而且水軍素質低下 滿口噴糞,說一句都不得,看著知乎微博豆瓣清一色好評,一度讓我懷疑自己,大家不要被這部電影水軍欺騙了,現在到處安利。忘記煎餅俠當初的票房怎麼來的了嗎,就是這些人瘋狂安利,如果你看過煎餅俠覺得很爛的,這片更爛,如果你覺得煎餅俠好看,那就去吧。昨天電影院里的觀眾都是鴉雀無聲,水軍還爆笑連連呢,我倒是想!有笑聲也是稀稀落落的。能讓我看睡著的電影可見有多無聊,睡醒了強撐了幾分鐘後中途離場。在我們這幾家大點的電影院連排片都沒有了,這就是水軍們說的有淚有笑有情懷有故事的好電影?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鵬已被我永遠拉進黑名單。

另外那些說我這個回答沒有意義,全是主觀感受的人,我只想說,這片故事情節簡單老套,笑點尷尬,這麼爛的片還想讓我講出爛在哪裡?內涵在哪裡?哪裡都爛啊!都不想看了,我一個路人觀眾又不是專業影評人,我去看電影是為了消遣,不是為了受教育!哦也是,喜歡大鵬電影的人都是有內涵的,聽不得一點不一樣的聲音。


不吹不黑,《縫紉機樂隊》是這段時間繼《戰狼2》之後第二部笑中帶淚的電影。

從《有嘻哈》播出後我就在想,中國嘻哈都能走出來了,什麼時候那些中國的地下樂隊能走出來,雖然這樣想過,但並沒奢望會真的有一檔節目敢做這種題材,因為中國搖滾。。真的還不如嘻哈

從這個方面來講,我覺得這部電影,拋開什麼攝影技巧之類的(我也看不出來),作為一個觀眾來講,笑點真的密集,首先符合併且超過了很多喜劇片,然後內容,一群人追逐理想,而且樂器都是真傢伙,(全是Gibson贊助。。),演員都是真刀實槍乾的,很用心。劇情也挺跌宕起伏,有好幾個小高潮,大吉他被拆,最後的幾千人打鼓的場面震撼!!特別看到黃貫中他們,(還有很多樂隊靈魂,黑豹唐朝反光鏡二手等等,大家看的時候細心點哈),不能劇透更多了。

最後看到大鵬,很感謝他拍這樣一部作品。可能他也感受到了我的真摯和如此大的共鳴,直接讓我上台,說了很多鼓勵的話,提了好幾次我們樂隊,真的感謝。最後演了其中一個小情節,

「整不整?」「整!!!!」

也謝謝鵬哥送的定製款縫紉機撥片,(放購物車好幾個月了沒捨得買,沒想到以這種方式得到了。)

「我希望你們不要忘記初心」

我們會的。

照片走一波

特別喜歡後面那句?


一面倒的全是支持的聲音。那這個問題基本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了。我們能看到的信息是媒體想給我們看到我們才能看到的。我相信好電影能讓人過目不忘,煎餅俠那樣的爛片也能讓我們對國產電影失望透頂。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判斷,這部電影依然是個爛片,上映之後再來補觀後感。(如果電影前20分鐘我能撐的下去的話)


更新:上映好幾天,看起來票房果然很一般,《羞羞的鐵拳》也看了,個人更喜歡《縫紉機樂隊》。不同意我的觀點可以點反對,但是我就只有那麼點贊,不容易,麻煩盡量另開答案去噴,我不是水軍[攤手]蟹蟹。

————————以下為原答案

今天去看了#縫紉機樂隊#點映

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正能量」「接地氣」的搖滾電影

也可以說這是大鵬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所拍攝的電影了

電影整體我會給出八分左右的分數,各種小的搖滾元素的插入可以感覺到非常用心,類似謙大爺的帽子 床上涅槃的T恤等等等等

幾次影片中的排練和最後的演出場面可以說讓人「驚艷」,更沒想到那麼多國內的搖滾老炮以及國內樂隊中的佼佼者去跑龍套也是沒誰了

總體來說,影片前後銜接較好,也並不會太多的感覺到「胳肢」你讓你笑,笑點相對自然,影片中出現的樂器設備看起來價格不菲感覺經費在燃燒,演出場面也沒有太尷尬,不會讓你覺得台下一堆人高舉「金屬禮」讓你覺得尷尬到骨髓,可以說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影片了,也許去電影院看一場搖滾電影是一種很「不酷」得行為,但是我覺得大鵬導演能夠做到讓一部影片不讓普通人覺得尷尬,不高喊「搖滾精神」已經做的非常「酷」了,讓你舒舒服服的看一場「搖滾電影」,沒有灑狗血,不為了叛逆而叛逆,不為了裝B而裝B,這已經非常「搖滾」了,你可以看到影片中搖滾與金錢現實的妥協,也可以看到反思與堅持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中喬杉跟二手玫瑰的合作,覺得看到的喬杉跟自己以往看到的他是喜劇演員時的狀態完全不同,有了別樣的人格魅力,彷彿一個不被理解的孤膽英雄

電影中的他是一個說不清話的主唱,有一股厚臉皮的樣子,卻有著另一種對搖滾的熱忱,看到影片後面廣場的大吉他建築被拆,他帶著廣場的大吉他碎片回家,桌子上的「牌位」寫著「搖滾已死」,心裡有了一種別樣的思考

娜扎的表現也讓我有些意外,與我原本對她的印象不同 ,有著一種喜歡搖滾女孩的「酷」而不做作,著實驚喜

天台上給樂隊起名字,大鵬與娜扎聊天,有些一種《煎餅俠》中大鵬和柳岩聊天的感覺,刻意煽情

大鵬與娜扎兩個共彈一把吉他時可以看出娜扎的生澀但並不生硬,親吻也莫名被狗糧

劇中的吉他老頭也著實讓人喜歡不已,一個上了年紀的搖滾老炮在舞台上散發魅力 讓人移不開眼

樂隊中那個彈鍵盤的小姑娘實在可愛得想親親抱抱舉高高 也會有另一種思考,努力學數理化造「原子彈」和「彈鍵盤」到底如何平衡

于謙大爺得「邦佳維」超市的植入,應該是致敬邦喬維,個人覺得這應該是大鵬自己喜歡的東西偷偷加進去了

你可以說這部影片說得是搖滾,但不僅僅是搖滾

如果有人給自己身上貼上「搖滾」得標籤,對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人嗤之以鼻,並且在沒看過影片的情況下為了黑而黑,可以說是很「偽搖」了。

不過感覺自己給出評價有點高。我無法預測正式上映之後的口碑。意見不同的請再開回答。評論不撕謝謝

————————————

今天翻到以前的相冊,順便來更新答案。

——————————


真的拉回了我對大鵬的印象!!!

我對大鵬的印象還停留在 煎餅俠和父子雄兵上

父子雄兵看的我尬的想哭

但是縫紉機樂隊看的我最後整個人燃到爆炸

以及真的值回票價,不開玩笑,就最後表演的時候,集體演奏,集體打鼓那裡,我不知道我說了多少個握草

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看!!!!


開始這俗里俗氣的名字並沒有吸引我,要不是在某嘻哈里看到他們的宣傳我可能都不會花錢去電影院看,還吃了一晚上的高熱量!!

但看完的感觸卻是——這可能是國慶檔的一批黑馬!甚至懷疑這是《芳華》和《城市之光》延期上映的原因~

說說電影,和之前的《煎餅俠》一樣,以過期夢想為題材,只不過一個拍電影,一個玩搖滾,前期落寞,猥瑣發育,後面超神!大鵬依舊採用「全明星陣容」 全國各樂隊的主唱吉他手啥的,甚至請來了黃貫中和葉世榮,我天!還是蠻用心的。

樂隊隊員也是形色各異, 未成年腦血栓富二代和台灣仔,還一個喬杉大舌頭。 講了xxxxxxxxxxxx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情節簡單但不粗糙,全程笑點十足,卻不是那種低俗笑點!!我後面那大哥笑的不知道踹了我幾腳~~舞台呈現也很棒。關鍵是裡面的插曲還都賊好聽!!娜扎的出演也讓人眼前一亮,還專門去查了查這美的不像話的明星是叫古力娜扎還是迪麗熱巴來。。

好壞電影是觀眾評判的,不管網上有多少惡意描黑的商業營銷文。我笑了,心動了,錢花的就值了。 也提醒鐵們一句:生命不息,夢想不止。看完電影也至少得熱血沸騰個三五天吧,不管了追夢去了~。~


換個角度看,它將是有史以來國內票房最高的搖滾電影。

臨時拼湊而成的樂隊,成員看起來並不靠譜,但特徵鮮明,有老人家、有小孩子,男男女女,最終登上舞台,且呈現效果還不錯,甚至在之後彩蛋的映襯下,讓人回想起來竟很是熱血沸騰。

這種劇情,可以是來自十年前的台灣電影《海角七號》,也可以是出自內地的《縫紉機樂隊》。事實上,單論劇情中的團隊臨時搭建、成員經歷艱辛、再成功登台演出這樣的模式,我們還能就近想到好萊塢的動畫片《歡樂好聲音》和今年暑假話題度蠻高的《閃光少女》。

所以也因為有《海角七號》、《歡樂好聲音》、《閃光少女》等等在前,到這部《縫紉機樂隊》的這類故事,對於觀眾而言,便驚喜變少。

大鵬以喜劇立身,他和喬杉都是我特別喜歡的喜劇演員。由大鵬導演、兩人共同主演的《屌絲男士》,作為一部數年前的網劇,至今回看,很多段子依舊不老,甚至「大保健」的梗已經無人不用、無人不曉。

而到《縫紉機樂隊》,范偉、岳雲鵬、宋小寶等人的客串,讓它可以更加喜劇。實際上,這可能是岳雲鵬在《煎餅俠》之後表現最好的一部喜劇影片——有些演員,可能天生就不合適當主演吧。

而從電影的完成度來講,《縫紉機樂隊》也是好於《煎餅俠》的。《煎餅俠》結尾古惑仔四人組的出現,作為點燃「情懷」的秘密武器,在當時將該片的評價和票房掀到極高的高度,除此外,它就僅剩《屌絲男士》的「IP效應」與貫穿全片的「夢想」關鍵詞。

這一次,大鵬仍然試圖用他的最強手牌「情懷」和「夢想」來調升影片品級。兩張手牌的花色,是「搖滾」。

因為是大鵬、喬杉主演,實際上影片里,喬杉的戲份還要更重要一些,所以《縫紉機樂隊》首先是喜劇;但觀看過程中,你會發現,片中的以搖滾為內容的「情懷」「夢想」又漸漸佔了上風。

謝天笑、高虎(痛仰樂隊),這些在新老搖滾愛好者當中頗有號召力的大咖在片中都有客串,而且怎麼能少了像《煎餅俠》里古惑仔那樣的香港元素。於是我們在《縫紉機樂隊》中還能看到Beyond樂隊黃貫中、葉世榮,當然還會聽到他們的歌。

稍顯可貴的是,片子裡面,大鵬在劇情的進程中向古力娜扎等人介紹「搖滾音樂」,說那是一股勁兒。如此詮釋,簡單,也簡捷。也難能可貴地讓「搖滾」由花色轉為內容。這樣,連Beyond樂隊歌曲帶來的審美疲勞都可以被原諒了。

這幾年,搖滾音樂題材,雖不乏作品,但也幾乎是內地市場的禁區。從盧庚戌《怒放之青春再見》,到崔健《藍色骨頭》,再到秦昊主演的《搖滾英雄》,還有鄭鈞的《搖滾藏獒》,包括筆者曾經有所參與的《愛在搖滾的歲月》,票房成績多暗淡。這也讓「搖滾」這個詞,憑空更添壯烈感,就像電影里被折斷的巨大吉他雕塑。

所以,換個角度看,大鵬貢獻給大家的這部《縫紉機樂隊》,將以有史以來國內票房最高的搖滾題材影片的姿態,助搖滾音樂解禁於電影市場。

古力娜扎很好看,還有公園中央巨大的吉他雕塑、結局演出時台下千百架子鼓組成的大場面,以及彩蛋,等等。於是如它的英文片名,小城集安在片中就成了「City of Rock」,搖滾城。

可是,在最後,我還是特想吐槽——

真正的「搖滾城」難道不應該是出過萬能青年旅店樂隊、誕生了《我愛搖滾樂》雜誌、民間英文名是「Rock Home Town」的我大石家莊么……


我只能說,看了這劇沒有哭的人,或許都沒有玩過樂隊。


看了前面的評價,兩極分化比較嚴重。

今天下午看了點映的《縫紉機樂隊》,其實之前刷近期電影的時候看到過這個,因為《父子雄兵》我認為不好看,甚至懶得去點個預告看看。

今天下午沒事找個電影看的時候,看到了有兩場點映,人嘛,都有點小小的虛榮心在作祟。遂買票,沒想到還挺火爆,提前兩個多小時只剩下前兩排了。

這個電影可能你看到中途就會猜到結尾,現場的笑果不錯,有幾幕我也被感動到了,可以說是笑中帶淚帶燃,符合大團圓的預期。

大鵬的電影從來不缺乏驚喜,有明喜(捆綁銷售的喬杉岳雲鵬),還有無數暗喜這裡就不劇透了,也不希望大家做太多功課,享受驚喜的過程。

娜扎的眉眼是真美,大部分時間眉毛後面是直的,很酷,符合叛逆的搖滾形象,最後一幕感覺眉毛畫的很彎,可以仔細觀察觀察。

感覺娜扎秒了周冬雨。


一上知乎,您看這評論區,清一色贊這電影的,知道的也就算了,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國慶檔最大的黑馬,眾人矚目,萬眾推崇的電影呢。

然而……

六天一點五億票房?還是國慶檔?

果然現實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存在。

這票房,別說放在國慶檔了,放在一般的日子裡面,都可以說是相當糟糕的。

所以啊……

看一部電影,那一溜煙好評的純真度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票房。

畢竟,好評這麼多,票房這麼爛,怎麼滴,也有點詭異不是?

不過還好,大鵬這人看到這票房,好歹沒學某個第五代導演,將我們觀眾批判一番,挺好挺好。


9.23看了點映,真的是驚喜,超出預期。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很成功的商業喜劇片,笑點很足。劇情上其實從組建樂隊開始,就已經能預測到故事的走向,但我想說這個故事講的很好,節奏也不錯,沒有太大的硬傷(畢竟是喜劇片,要求不要太嚴格),演員演技都在線,細節上也有驚喜,並且,當劇情真的按照你的預想進行到「大場面」的時候,帶來的那種震撼真的是一種極好觀影體驗(好到我會想來回答這個問題,無論有沒有人看)。

我不想去分析導演想表達什麼,也不想分享看完之後我悟到了什麼(又不是做閱讀理解),我只想說,作為一部喜劇片,它逗笑我了,它讓我覺得我的錢和時間都沒有浪費,而是覺得很超值,這就夠了。

最後我得說,大鵬的人脈真的強,龍套全是驚喜。

另外,裡面的歌都挺好聽。

10.4更新

之前我說了這部片子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驚喜,因為我的期待值不高,但我個人覺得大鵬真的比上一部進步好多,用心好多,所以我很驚喜,看完之後的那幾天都有再看一遍的衝動。

這個更新是因為今天去看了《羞羞的鐵拳》,由於鋪天蓋地的好評,我的期待值特別高,可卻是跟縫紉機相反的結果,有些失望,大家說的從頭鋪到尾的密集笑點我看到了,但真正逗笑我的只有幾個,回頭想來讓我大笑的地方並沒有縫紉機多。

我得承認鐵拳比縫紉機更合大眾的口味,口碑和票房都是證明。

但我真的替縫紉機感到可惜,它本該拿到更好的成績的,起碼讓我選,我這一票會給它。


《縫紉機樂隊》,比《悟空傳》電影版更具有《悟空傳》的精神。

很多人說《縫紉機樂隊》與《煎餅俠》的套路一樣。結構上來講,兩部電影可以說確實是同一個「殼」,起承轉合、鏡頭運用的方式都很像。而前段時間上映的《閃光少女》也是這個路數。甚至在每部在影片中段,主角們攢的局看似完成不了時,鏡頭分別記錄主角們各自在生活中不被身邊人理解時的囧狀,表達方式如出一轍。

除此之外,《縫紉機樂隊》與《閃光少女》還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均是音樂類的題材,都是組樂隊,比如樂隊成員們心中都是憋著一些無處發泄的委屈,最終通過夥伴們合力最終完成了大逆襲,對著苦悶的生活與現實出了一口惡氣。

而在這三部同類型的電影之中,《縫紉機樂隊》應該是最有現實基礎的。喬杉扮演的胡亮的童年應該是在80、90年代度過,那樣的一個時代被很多人所懷念,所以才會有了《從前慢》這首當年俘獲了大量人心的歌。進入千禧年之後,中國市場化的步伐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及至2004年左右國務院下發文件將房地產行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主要城市的房價經歷了數輪的保障,中國可以說已經全面進入了「新自由主義」化的時代。簡單說,新自由主義化,即是將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領域都商業化,並且將一切都金融化。政府的公共服務退出大部分領域,將其交給私人經營者來經營,這其中包括像是住房、保險、醫療、教育等公眾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新自由主義」思想認為,市場和貿易的自由,保障個人的自由。

然而,一切都交由個人經營者,則意味著大部分的「個人」將無法再享有公共服務,生活中的一切服務都需要花錢購買。就這樣,錢變成了一切的保障。

最典型的便是當下的與房產所捆綁的一系列公共服務。戶口、戶籍、教育(學區房),還有位於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商品房小區中的康樂設施、花園等等。嚴格來說,這些服務都是業主通過花錢購買房產的方式換來的,這也難怪在前段時間廣州的「租購同權」政策遭到業主抵制,無法推行。

《縫紉機樂隊》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之中。在這樣的時代,人生幾乎已經沒有了其他的可能性,而只有一種可能性,那便是,為了獲得保障而為「金錢」奔走一生。大鵬扮演的程功(好諷刺的名字)便是一個代表。影片的前半部,程功的形象都是一個幾乎鑽進錢眼子里的唯利是圖的商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胡亮對他提出的一切請求都需要以錢作為基礎,以金錢來進行交易。

除此之外,樂隊成員都面領著或多或少與「錢」解不開的問題。剛才已經說到,人生除了將自身商品化投身市場,已幾乎沒有太多的可能性。與音樂相伴,過一個詩意的生活?抱歉,首先你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結婚生子買房子的問題,需要解決生病住院沒錢花的問題。這是丁總在勸程宮放棄組建樂隊時候的說辭。王勁松扮演的丁總,是一個地產商,佔領資源(佔地強拆)積累資本是他的本職工作。所以,搖滾公園這樣的地方,在胡亮這樣的理想主義青年眼中是一面旗幟,是一塊信仰聖地,但是在丁總眼中,就是一塊待開發的資源,可用於投資賺取更多的利潤。希希喜歡音樂,媽媽卻不允許她學音樂,而是讓她學習數理化,將來才有可能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

事實上,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希希媽媽、丁總關於「妥協理想,更多的考慮現實生活」的想法並沒有太大問題,這即便是樂隊成員也都同意的。但是理性上的同意,並不能內化成為情感上的全然接受。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心中始終憋著一股子委屈,只等待一個契機,將這股憤怒點燃。

那麼說到底,這便是一個在「新自由主義」時代下尋找自由的一個故事。

表面上看縫紉機樂隊翻唱悟空傳主題曲只是一種宣傳手段(兩部電影的音樂總監均為趙英俊,而且我也懷疑縫紉機MV版中的演唱依然也還是趙英俊,大鵬只是在MV中對了對口型……),然而,《悟空傳》中的歌詞,卻也非常符合《縫紉機樂隊》中主演們的心境,這可能才是促成這次翻唱MV的更為有力的理由吧。

《悟空傳》也是一個尋找自由的故事。悟空傳中「悟空」的人物設定,更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現實中的人物,武藝高強,志存高遠,卻還是受到來自天地人心諸佛的束縛,他也是憋了一肚子的委屈,想要掙脫這束縛,放飛自我,尋找自由。

從這一點上來說,《悟空傳》與《縫紉機樂隊》的相似,是一種精神上的相似。兩部電影所探討的主題均是,個體在體制化的過程之中如何能夠保持自我的主體性。只是悟空傳之中的束縛是一種更為抽象意義上的束縛,天地人心諸佛,都可以看做是具體形態的束縛的一種隱喻,放在各個時代都適用。而縫紉機樂隊中的束縛則是更為具體更為「當下」的束縛。

然而《悟空傳》電影的呈現卻並沒有將上面所描述的那樣一種衝破枷鎖的情緒給酣暢淋漓的傳達出來。對,它是有所表達有所傳達,但是離「酣暢淋漓」,還差不少。

但是《縫紉機樂隊》做到了。酣暢淋漓。

《悟空傳》中的吶喊曾經讓無數人血脈噴張,喚醒了一個個少年心中殘留的希望。這也許也是很多人被《縫紉機樂隊》感動的原因吧。


大鵬很努力,靠著好人緣一直能有資源去拍電影,但是他真不適合當導演。

「夢想」這個噱頭被賣完了,拍爛了,他如果繼續這樣拍下去,不去反思自己電影里到底差些什麼的話,不然再次轉行,不然真的會是下一個爛片之王吧


縫紉機樂隊,一部販賣情懷的喜劇,包括劇中出現的各個老炮,都是國內搖滾樂隊中代表人物,喜劇源於悲劇,一個小鎮青年為了自己的搖滾夢,路上的各種心酸,一直堅持著搖滾不死,立志要振興集安搖滾。同是小鎮青年,初二那年15歲,學習吉他,百般努力下和一群有志青年有了第一支樂隊,那可能是我活這麼大最開心的日子,一群人為了一個目標去共同努力,最後贏得共同的掌聲。搖滾是一種精神,一種反抗堅持不妥協的精神,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堅持,可能是從小就像長了反骨,面對任何事物都有一種不認同的態度,如果你喜歡,如果你熱愛,搖滾樂就是你的精神食糧,搖滾不死,愛與和平。獻給還在搖滾路上堅持的各路青年,感謝有這樣一部作品。


今天看了點映

是個驚喜

開始是因為便宜買的(7.9 票價上是33 (????????)??)

很多笑點 也有淚點 就是沒有尿點

每個細節都好好笑

每個演員演技在線

大鵬還是有才華

後面的不再猶豫萬人彈唱整個電影院轟動了

周冬雨的麗麗開始也有伏筆

于謙說他的狗正好叫麗麗

結果周冬雨是于謙的女兒

麗麗是他們家一條狗

周冬雨回答炸藥的時候看了手上的紋身

正好紋的她家的狗

還有那個甜甜 歐陽娜娜

小細節 很好笑

建國這個名字就很好笑了

還有岳雲鵬的那句

女人 你的名字叫貪婪

全場爆笑

總之希望票房大賣!


對自己的劇本不自信才堆砌這麼多大大小小的明星的吧?


不請自來,總結了下差評,發現個很有趣的問題,除了一些所謂高大上的影評人,一些還有兩三個回答的答主差評,一水的上來就說煎餅俠,拜託認識字嗎?問題問的是縫紉機樂隊啊喂!


我覺得

如果一個電影,導演想讓你哭,演員就能做到讓你流眼淚;如果導演想讓你笑,演員就能讓你破泣而笑,那就夠了。

而《縫紉機樂隊》做到了。


推薦閱讀:

電影《縫紉機樂隊》有哪些小細節?
如何評價電影《縫紉機樂隊》?
如何看待電影《縫紉機樂隊》的票房不太理想?

TAG:縫紉機樂隊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