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人才流失如此嚴重?

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2014學成回國人數為出國人數79% 2015為78%


數據顯示,中國科學和工程領域人才出國滯留率平均達87%,人才流失佔世界第一。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精英人才「有家不回」?

截至2012年底,大陸累計出國留學人數達到264萬,留學回國人員僅為109萬人——出、歸「赤字」超過150萬人。到2013年,中國人才流失量居世界首位。(數字來源:僑報2015-07-14)


這個數據解讀完全是錯的。
一群人為了一個錯誤的數據高潮成這樣,我也是大寫的服。

首先,1月入學,12月畢業的program比例很小(原文為「幾乎不會有」,感謝知友@ 吳若凡 指正),而且,這批人也很少有當年立即回國的。換句話說,2015年歸國的人,基本上都是2014年及以前就出國的。

所以用2015年的回國人數和出國人數算出來的所謂「歸國率」純粹是瞎幾把算。

一般國外本科是3-4年,美國的master是1.5-2年,英國及英聯邦是1-1.5年,PhD一般要5年。具體數據沒有任何機構披露,但取個平均數2年肯定沒毛病。

那我們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2015年回國是40.9萬,往前推2年,2013年出國人數是41.4萬,40.9/41.4=98.8%,遠高於所謂的「78%」。
就不用更早的數據計算了,免得說我欺負人。
再退一步講,假設2015年學成歸國的都是英國master(2014年出國),回國率也有40.9/45.98=89%。

所以下次噴之前請先動動腦子,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

有些個大V答題時也請負點責任,不懂不要亂說。

——————

我的公眾號還有更深入的數據分析文章,詳情請移步:數據分析前,先動動腦子


要我說,流失得還不夠。前段時間不是有個問題,問為什麼印度人在美國比中國人吃得開么。原因就是印度人才往外跑的人數比中國多多了。等中國往外跑的人能趕上三哥了,前面那個問題估計也迎刃而解了。

所以你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中必輸。往外跑的人多了,中必輸;不跑吧,中也必輸。神佩服提問者。


前幾天一個高年級師兄剛剛出國

出國前語重心長的跟我說:

「XX啊,等我在美國攢一些錢,回來帶你吃香的喝辣的」


真正的大牛會選擇回國,或者最少回國佔個位置。


但現在的問題是生產的速度比流失的還快啊。

人才真沒用,就不能流失的快一點嗎?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將近80%的回國比例高得不可思議嗎?


謝邀!

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


其實我是這麼想的:大部分不打算回國的留學生,統計局是不會把他們算進這組統計數據中的。

很多打算在國外發展定居的人呢,是不會跟國家的留學服務中心、留學基金委、統計局之類的機構上報自己的去向,掛靠國內檔案的。大部分人是這樣的:自己申請大學,自己郵箱收到offer或者ad後,通知一下親戚朋友,通知一下輔導員和學院(告訴他我們沒有失學,沒有拉低全系95%的就業率),向外國官方機構和學校申請個i-20和簽證就可以走了。

也就是說,所有國家官方管理機構,只知道我們坐著大飛機出境了,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回來,也不知道我們出去幹了什麼。檔案就放在家鄉的社會檔案庫里,如果不查出入境信息,我們這些人和國內在家無業人員沒什麼區別。

所以這些人很可能完全不在這個「出國留學人員」的統計範圍內。而國家統計的這個數字,很有可能大部分是在國家留學管理機構註冊挂號,準備畢業或工作後回國發展的人,還有很多是通過官方基金資助短期出國做博士後、訪問學者的人員。

至於回國率高不高,我覺得不要輕易相信個人所見的小樣本抽樣,比如「我周圍在澳大利亞頂尖大學拿到會計碩士的,畢業後都回國了」,或者「我在CMU的同學連學新聞的都刷題去了Facebook了」——這種都不可信。建議還是應該找一找有沒有更全面客觀的統計數據。

你問人才流失嚴不嚴重?我覺得當然嚴重,中國人在華爾街、矽谷中成為精英的越來越多,已經遠遠不是10年前華人能想像的地步了。而且不要單純看人的數量,一個Yuandong Tian,Yangqing Jia,能頂一百個人。


其實回國率很高的。尤其是那些移民政策日益收緊,門檻又低的國家(說的就是我大土澳),90%以上的留學生基本學完找不到工作就都回國了(他們中絕大多數,至少80%以上是想留在國外但找不到工作或者移不了民留不下來的)


因為這算的不對啊,研究生學習又不是當年學習當年回來,今年回國的人是幾年前出去留學的,算比例除以當時的留學人數才有意義,除以今年出國留學的人數沒有任何意義啊,中國留學生人數應該是在增加的,這樣當然越算比例越少。這樣只能搞個大新聞吧


任自干五們天天花式洗地,精英們依然用腳投票,人家的見識不是窩在圈裡意淫的人能比的,自然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孬。

當年「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美國留學的精英們一腔熱血的回來報效祖國,他們明知道回國以後生活會非常艱苦,但還是往回跑,當然他們的結局大都很慘。其實人選擇環境時,心理感受比物質追求更重要,這些人以為回來能夠當家做主,建設自己的祖國,所以才回來,而現在出去不回來的,理由跟他們相反就是了。


天朝對人才真的好嗎?我們一方面在對海外大牛極盡諂媚的同時,卻對小牛根本不加重視。在各頂尖學府、科研機構眼中,只有功成名就的國外大教授,才值得重視,因為他們能爭取到千人、長江之類的榮譽。但也就是這種人 ,由於在國外已經打下了自己的根基,所以更多是短期回國撈錢。


房價太貴。出國之後回不來。


良禽擇木而棲吧,就化工而言,天大化工學院的教授也說這行的要麼出國要麼創業,不是化工沒工作!不是沒工作!工作崗位反而很多。

就我所接觸的大量國企,私企,外企而言,老闆把市場銷售看得遠比技術開發重要的思維讓得化工這個專業都發霉了。。薪酬(整體而言,不談個例)不要那麼低好吧!

咳偏題了。要回答答主的疑問,又要從我所在的行業,出發,那自然得比較國內化工和國外化工了。簡單來說,整體上,國外化工做技術薪酬在國外各行業中算不錯的,甚至被一部分不清楚權威性的媒體評委高薪行業。

重點來了,我去問為啥老外(哈哈貌似有些外國人不喜歡被這樣稱呼)為啥願意給化工搞技術的那麼高的薪水,得到的非權威回答是,工科技術難啊,他們配啊!

咳咳paraphrase一下。其實就是國外學工科的熱情沒有國內那麼高(其實也很高,奈何TC工科生多架不住這個供需比啊)

有點亂了。上面廢話一堆,就是在說國內外對化工搞技術人員(平均而言)的薪酬待遇與重視程度與國內的不同導致的人才流失。

最後說一說環境。化工大家也知道,咱院長一來就說,這專業有毒!

當個白面書生搞個技術都能慘死你說要不要這樣啊!

國外化工廠環境真的遠好於國內,這個真的沒法比。國內的話之前參觀過的中石油中石化近幾年新建的廠也是不錯的,但架不住國外紙醉金迷(誇張了)般的高端廠啊。

上面說了那麼多,再談談我吧。

既然化工行業國內外差距這麼大,為什麼我要 「逃」 到國外呢?

為振興中華之化工而讀書!


你要算累計那確實沒辦法。

我感覺到2008年以前出國上學的都有一種「跑路」心態吧,當年鄧小平把這件事看的很清楚,攔著這幫學生不出國也弄不出啥好來。撒出去一百個將來回來幾個也是好的。而且未必也需要你當時就回來。你三四十歲功成名就了再回來也算回來嘛。千人計劃什麼的也是為了這個目標。

將來很可能開放高級人才移民,跟當年引進蘇聯專家一樣的。

九零後這一代留學生回國率不會低,自己一個人要麼下決心從此跟父母親友大洋永隔,要麼就全家老小一波流,我看挺困難,回國只是早晚的事,即使是國內苦大仇深的博士,也得掂量掂量家裡空巢老人的感受。

滯留率低的國家也有,日本滯留率不到一成,這些年不還是這幅死氣沉沉的樣子。

另一方面,我倒是希望燈塔國真的可以降低中國人的移民門檻,就讓那些鑽集裝箱的可以直接移民,咱向美帝直接輸出一億人,華人總統有生之年。


出國的不一定是精英。不回來的也不一定是精英。


真的人才,因為看到機會而回國。

假的人才,為了舒適圈而回國。

樓上說的對,現在出國早就無法等同於高素質,無數的水項目基本等同於高端深度旅遊。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依然有很多人具有國際化的職場能力但是選擇了在國外工作。

以本人的生活圈子來看,出國生活的主要動因無非是:

1、只是單純的想出去看看。

2、為了孩子,覺得國外環境教育更好。

3、海外畢業,只是因為慣性留了下來。

簡單說,我見過因為國內不行國外好而移民的基本都是為了孩子。


單純從數據上並不能看出人才流失嚴重吧,我覺得最嚴重的是信心不足,也就是資產階級用腳托票,高凈值人群基本都擁有外國綠卡,這才是更說明問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的價值衡量基本上都是擁有的財產數量,如果高凈值人群都把資產向國外轉移,那中國怎麼發展?以後中國就永遠是人才和資產的國際奶牛~中國人永遠不可能富裕起來。


這難道不是很正常嗎?你一個發展中國家怎麼可能留得住這麼高科技人才?要麼像建國時靠愛國主義拉回來要麼高官厚祿。不然呢?


因為普通人沒有流失的機會,不然,嘿嘿嘿嘿


推薦閱讀:

在中國大學教授的實際收入能有多少?
有哪些學術女神?
作為一名博士一年級的新生,有一個牛逼的導師和一群牛逼的師兄師姐是怎樣的體驗?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國外是怎麼管理實驗室硬體設備的?

TAG:數據 | 出國 | 科研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