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心理罪》系列第三部《暗河》這個案子所表達的主題?
《暗河》是幾部中,我最迴避的一部,有些社會陰暗面的寫實讓人感到害怕,絕望,而且死了太多方木從前的戰友,老邢,鄭霖,小海,阿展,丁樹成……包括番外里的趙浩青……如何評價這部,包含了正義與邪惡,山村裡的盲魚,誘拐少女境外賣淫的案子的主題?
可能會有些答非所問,但還是想寫些東西。
《暗河》是心理罪四部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因為它毫無避諱地將黑暗的現實,赤裸裸地展現給了讀者。第三部之所以取名叫暗河,一是窩藏拐賣幼女之地是一個暗河;二,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作者想表現人心的「暗河」
「黑暗肆無忌憚的猖狂,正義無可奈何的悲傷」。不知大家是否體驗過這種感覺?方木明知老邢是冤枉的,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仍無法救下這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長者;在近乎與世隔絕的村落里,即便亮出了自己警察的身份,方木還是眼睜睜地看著少年被「無知的」群眾活活打死;自己冒死和敵人激戰,三位戰友為了救出被拐兒童全部犧牲,在這樣的情形下家長竟然全部噤若寒蟬,無一願意出來指正罪犯;連本應代表正義使者的公安局,最後也竟然成為了方木伸張正義的巨大阻力,明確禁止方木對該案件的繼續調查。
這就是暗河,方木心中的暗河。明明知道自己堅持的東西是對的,但是現實的黑暗深不見底,讓他看不見光的方向,讓他對堅守心中的正義感到無比痛苦與絕望。
有時,堅守光明與正義的人,就像深邃暗河中的一道燭光。孤身一人,面對籠罩著你的黑暗,這是何等殘酷。
我們生活中,也有太多這樣深不見底的暗河啊。因為談利益的太多了,談道義的太少了。和稀泥的太多了,說公道話的太少了。接受諂媚迎合的太多了,欣賞浩然正氣的太少了。也許當大家深陷特殊的矛盾之中,就會體會到可怕的「暗河」真的離我們不遠。即使面對委屈屈辱,你一身正氣地面對,但那些是非不辨的「群眾」也不會給你任何支持,他們只是權衡著自己的利弊,要麼冷漠觀之,要麼稀泥和起,更有甚者隔岸觀火,說幾句調侃之語看笑話。你深信自己堅守的是對的,卻無法逃避被黑暗籠罩的孤獨與無助。而正是他們,撐起了讓人不見天日的暗河,讓義士悲傷,讓君子絕望。經歷過一些事情,才讓自己明白了,正是冷漠的群眾為它們築起了高高的保護牆,有些黑暗和惡行才敢如此囂張。
這也是我喜歡方木的原因,面對暗河,他也曾絕望,但是他最終並沒有被其同化,成為黑暗的保護傘。只要相信自己堅守的是對的,就算與全世界為敵又何懼?世界不給我正義,我就用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正義。我相信,堅守正義的君子終究會幻化成照亮暗河的一束強光,照得那些為黑暗辯護的扭曲蛆蟲瑟瑟發抖。情不自禁的用了一個通宵看完了心理罪第三部暗河,這會剛剛醒來。
之前沒有看過前傳第七個讀者,從畫像,教化場到暗河,看完前兩部隔了一些日子才看的第三部,暗河這部對人內心衝突的很劇烈且尖銳,也帶著深刻的思考和悲憫的內涵。看畫像看教化場的時候讓人十分渴望像方木一樣學心理繪畫做一名正義的警察,看懸疑小說的時候總還是讓我會有點害怕,不過暗河這部的時候沒有讓我心裡害怕並且想一直看下去,前半部分當方木四面楚歌孤軍奮戰的時候甚至他的上級們都決定揭過這一頁的時候產生了一種不敢做警察的感覺,徒然覺得有點迷茫。不過好在黑夜中總還是有像丁樹成到死也要保護小女孩;鄭霖,小海這樣毅然跳下的光亮在。即使可能微小,但就在那裡一直都有從未離開。反而讓人更加想成為一名人民警察。也更深刻了國家安危公安繫於一半,社會穩定司法支撐半壁的意義。 希望遇到方木這樣真正的好人的時候能像鄧琳玥一樣帶給他們力量,即使平凡也不要讓這些在黑暗中的燈光更加艱難! 打的很語無倫次,不過這就是看暗河時候內心裡最真實所想了,好~起來找點吃的~ 看到有篇歌曲創作談!!搜馮佳界的暗河,而且很好聽!願為方正之木還是最喜歡城市之光。心理罪看完好幾年了故事情節忘的差不多了,但記得暗河裡面有三個警察被融進鐵水裡的情節,當時哭的不行。總覺得,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鮮活的,它讓我更加相信,我們之所以身處光明就是有人為我們擋住黑暗。
上一次看完小說這麼沉痛的時候是《惡意》。但是對藝術手法的感嘆多於對人性的恐懼,這次的心理罪對人性的恐懼卻遠不如集體罪惡帶來的寒噤。作者本人是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的教師,或許在雕塑一個作品的時候用的大理石會比普通人的要更接近實物一點吧。現實生活中有一個老頭見義勇為導致自己女兒被打擊報復,自己落下家破人亡的事情。用藝術的手法加工一下之後就是一個叫人掉進萬丈深淵不見天日的故事了。老邢作為正義的化身拐賣兒童的事情沒有解決,邢娜慘死自己被獄中整死;丁樹成在實際生活中該是個幹部但是不是丁樹成也還會有錢樹成去,為了保護孩子堅持到最後失血死亡;三個為了給老邢洗冤的先是被免職再是救人被鑄成豐碑。而變節的卧底由始至終掌握著正義的生死大權。所以說,行惡真的比行善簡單多了,甚至於對於人的要求都不希望能夠行善,不行惡已經是最大的善良。最為諷刺的是,最後的結尾不是正義的勝利不是法律的勝利,是以暴制暴用違法的手段去懲戒這些作惡的人,是惡人的白痴弱智和幾個弱女子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公正不阿的裁判吹了黑哨,最後的結果絕對不代表正義的勝利,慘死的只是有人復仇,被惡人強姦的正義在善人不得已之下又被強姦了一次。在虛假的故事裡尋找真實莫不是傻子。但是讀了這些故事是真的叫人脊背發涼。再提一下《惡意》,在其中作惡的是惡人,警察和群眾不是幫凶不是看客是惡的對立面。但是《心理罪》裡面的刺骨的冷是對環境絕望的冷。其實都是讀虛假的藝術作品,我真的寧願找點打怪升級的爽文看一看。之前我覺得看那些文章的人是真的膚淺,但是現在回想,這個世界上莫須有的黑暗沒到眼前的話莫如不知道。這個社會上的不和諧,莫如真的一片太平。看爽文看綜藝看韓劇的裡面該有大智慧者。從早忙到晚,就只是養家糊口,一家人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心愿了,還去看這叫人渾身發冷的東西,豈不是自討苦吃。又或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個其就是指的我們這群人吧。說真的,不幸不讓說,爭也爭不到又何必要去給小孩子看那些反動文學。
不同於一些開始精彩,後面平庸甚至狗尾續貂的偵探系列,心理罪的後兩部愈發精彩,精彩的同時不乏提出一些敏感話題,並委婉的表達出作者的解答和態度,比如黑警的存在、刑訊逼供、警民關係緊張、倒地老人扶不扶、是否好警察等等。暗河,它所說的是警察身處環境猶如暗河,表面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一個不小心就被吞噬。在這樣的環境中,每一個警察的選擇不盡相同,有像肖望那樣,隨暗河涌動;有像邢志森和丁樹成那樣,堅持抵禦暗河;有像鄭霖和小海那樣,為了自己的戰友不惜以命相搏;也有方木那樣,為了還戰友清白,繼續與暗河相爭………暗河,概括起來,展示的是警察眾生相的一瞥,我認為。
心理罪好好看呀
沒了…看完腦海里一直有一個虛構的情節。
不知道那一個個抱著「當警察,抓壞人」初衷成為警察的稚嫩面孔,經歷或者庸庸碌碌或者權利傾軋或者浴血重生或者生死離別後,看著城市夜晚一個個明亮的窗戶,還會笑么?
老邢和他女兒的遭遇讓我再次遭遇了好人其實沒好報的現實暴擊。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總是受周圍人的影響。在面對邢局,陸璐,陸海燕,還有那幾個將要被拐賣的女孩的時候,方木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了堅持救他們。再想想《第七個讀者》末尾,方木的行為也有一定程度上是受孫梅的影響。我很喜歡邰偉對方木說過的一句話:「在你覺得某一案件無法用法律解決或者不想用法律來解決的時候,你會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
據說作者是刑警學院教師?!怎麼價值觀如此不端!!
所有的警察辦案都不是為了維護法紀,而是為了兄弟情誼。在面臨惡勢力時,耍個人英雄主義?不去向組織彙報?沒有任何領導和隊伍可以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恰是個變節的卧底?這作者是80年代香港警匪片看太多吧?當然,故事還是很好看,拉動力十足。只是人設真該糾正一下。
《暗河》真是黑暗無邊。從這個點上說,也是獨樹一幟。三年前在學校的圖書管看完心理罪四部,畫像,教化場,暗河,還有城市之光。三年後,所有關於案件的記憶都混亂了,只記得當時看書時的震撼。
後來一直提不起興趣看心理罪劇場版,怎麼可能有人能演繹出我心中的方木,今年出了兩部電影版,為了支持作者雷米,還是去看了李易峰版的和鄧超版的,看完只覺得什麼鬼。特別是特別期待的鄧超版的,就不說心理罪,連普通犯罪電影都沒拍好,整個故事情節簡單,人物變化簡單,喜歡就喜歡,討厭就討厭啦,沒有流暢的人物關係和性格特質。
直到今天突然想搜搜心理罪,突然看到了作者的提問,突然記起四部裡面最令我感動的一部,於是今天又看了一遍暗河。
這部,個人感覺如果拍成電影應該很好看,因為故事敘事很流暢,不像其他幾部案件是並列的,這個部裡面的案件是有因果,先後發生,更能帶動故事發展。從刑局入局,入獄;到卧底警察調查人口拐賣案,再到方木到深入趙家村,鄭森三個警察犧牲,再到刑局死亡,案件被掩蓋,最後方木開始主角光環吊打一眾壞人。很流暢的故事情節。
不在關注案件本身,而是社會,是警察這個群體,為什麼我覺得這部更應該叫城市之光,因為每一次當這些光快被掩蓋時,總有人記起,也許是使命,也許是本能,奉獻自己,點燃這束光。他們可能是警察,是戰士,是醫生,是教師,是一切良知的人。但是他們又是人,就像方木會想要放棄,鄭森一開始打算躲到車裡不出去,但是最後的最後他們選擇了繼續。記得黑老大梁四海說,大意是,現在市場有需求,如果我們不幹,很快就會被別人頂替。心中頓時一陣寒冷,但同時又覺得,也確實沒錯,為了錢,願意埋沒良知,喪盡天良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是我們也有那些非主角人物像鄭森,小海,守護著我們。全部心理罪系列中最喜歡的一部。暗河比起其他幾部來說(包括很多人喜歡的城市之光)都多了那種絕望中的生命力,而且暗河這兩個字又包含了很多含義。整部小說中除了寫出了現實的黑暗以外,戰友的一個個犧牲以及警方卧底這些設定都給了這部小說不一樣的閱讀感受。尤其是鄭支隊他們犧牲那塊簡直可以用震撼來形容。另外,我覺得暗河是方木成長的重要一步,正是因為有了暗河對方木的衝擊與歷煉,才有了勇敢面對城市之光的那個睿智、敢以死相爭的方木。
《心理罪》的一個特點就是標題往往是主題的一個抽象表達。從前傳到城市之光,概莫能外。對暗河我印象不是很深,隔了幾年了。或許我需要重新補一遍
推薦閱讀:
※近50年內,中國有爆發戰爭的危險嗎?
※如何評價羋十四文章《不好意思,我就是那四成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北大新生之一》中的觀點?
※反應遲鈍老被欺負怎麼辦?
※如何評價高智商俱樂部?
※當代中國有哪些很荒謬、違反常識的「辭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