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輔音的概念是誰提出的?為什麼要區分/學習母音、輔音?不懂母音、輔音不照樣說話嗎?


舌頭、牙齒的概念的誰提出的?為什麼要區分舌頭、牙齒?不懂什麼是舌頭、什麼是牙齒不照樣能吃東西嗎?


母音和輔音的定義,用搜索引擎分分鐘就可以找到。

不管你是要把他們叫做母音輔音,

還是甲音乙音,

知音乎音,

這兩類發音方法帶有明顯區別的音位(或者說音素也行,反正題主都覺得這個沒有用)幾乎在各類語言里都是存在且分化的,我們目前的語音學研究對這個結論也是資瓷的。至於這個命名,我想研究者的決定權也很重要。

誰發明了這倆概念?很久以前人們就認識到了,至少不會比希臘人借鑒並改良腓尼基字母,弄出母音字母更晚。

如果是指在學術文獻上的提出,那肯定應該有這樣一號人物,可惜我也很懶惰,沒查資料不知道那是誰,抱歉這有點不友善。

最後,不知道母音輔音,當然不影響說話。但題主不能也無法否認這種分類在研究和學習中的意義。畢竟,假如你在說話時母音輔音都不分,你說的話不會比一把二胡更清楚。


是先有母音和輔音兩種客觀存在,而後才有這兩個語言的概念。自然界包括人類社會很多事物都是這樣,先有現象,後有對它的認識。至於作用,就是方便後來的學習者能夠更好地學習或分析語言。

就像漢語的平上去入四聲,在沒有這些聲調名稱時,古人就早已發現它們之間的不同,為了更好地指出這種不同及進行深入研究,就有了相應名稱來區分它們。


男人、女人是誰提出的,為什麼要區分男女,不知道男女不也能繁殖嗎。


謝邀。

古人死了,他們的聲音無法口口相傳留給我們,即便是留下韻書也是需要研究需要構擬而非像國際音標直接能讀,隨著時代變遷,古老的語言元神解體,其特徵各散東西被不同程度地繼承下來,由於規範性的有無,導致繼承過程出現或多或少的磨損。

輔音,母音,音標這些概念,是為了幫助後人快速領會並學習前人的語言,而不至於偏離太多,這是一種規範和標準化的要求。

很多方言反對者,會拿語言都是變化的,多少年前的方言和現代的方言是不同的來說事。這話放在以前是對的,但放在現代有可能會破產。

清代初期的粵語和當代粵語,差異大體上是合併了三個聲母,有三個韻母部分發生變化,一對韻母作出調整,總體變得「更好聽」,部分-i變-ei,部分-u變-ou,部分-yu變-eoi,-om/-op調整為am/ap。除此以外,清代粵語和現代粵語的語音語調並無太大差異。標準的約束,保持語言發展的穩定性。1782年(清朝乾隆四十七年)和今年,相差了多久?

時至今日,有了更為科學的手段,標準化和規範化音準就更方便了,缺失標準去維繫和約束,以及有標準但缺乏教育的話,會很快被同化。

那些術語,就是極其有力同時相當重要的手段之一,一定程度下幫助你無師自通快速上路。

既然可以粗糙地靠模仿而學會說話,為什麼還要涉足更為科學和相對準確的音韻學/語音學領域?還要不求甚解地質疑它?無知不可怕,怕的是無知還對未知事物沒有一顆敬畏之心。

【極速煉成粵語拼音,點擊:全新粵語拼音速成法(611次聲調辨析) - 荷達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這只是為了明確不同音素概念而給出的名稱。

我們稱「發音過程中由氣流通過口腔而不受阻礙發出的音」為母音,「氣流受到阻礙(口腔咽喉等)而形成的音」為輔音,這只是基礎概念而已,換個名字也行,比如也有人稱母音為母音、輔音為子音。

你不知道概念,但是掌握使用方法,這樣確實不影響你說話,但如果繼續學習,則需要基礎概念。

不能什麼事兒都簡單粗暴的「能用就行」,為了發展,很多事兒都要總結規律,制定規範,這樣才能進步,才能發展。很多滿足於能用就可以了的人或國家,慢慢都會落後於時代的。


不影響說話就不需要懂的話,照這個邏輯那這個問題我們根本不需要回答,你不懂就不懂唄,關我屁事。


謝謝邀請,我不噴人,只答題。

最早應該是希臘人,他們希臘字母選了幾個腓尼基字母專門用來標母音,有了輔音和母音這兩個概念的區分。

對於漢語,則最初叫子音(輔音)和母音(母音)。


買菜用不到的東西對於題主都是沒有用的,反正題主這輩子也就是買菜的出息了。


首先,人天生就能學會的語言是小時候的母語,長大後在學一門新語言是很費力的

其次,時間上,古人的音跟今人的音也是不同的

所以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都需要一種表音系統以方便教學傳承,母音輔音就這樣應運而生,比如英語字母「k」的發音,中文沒有相似的音對應,怎麼辦?可以先把輔音k找出來,「克開看哭空」都是輔音k開頭的,再找母音ei,「累為配沸被」都有母音ei,再將兩者合在一起,就可以比較順利地初步發出字母「k」的音


謝邀…

題主,其實好多遊戲的用語是請專業語言設計師「創造」出來的。發音、邏輯以及時態都是根據現存語言進行編改的。語言研究可以理解成一種反向研究。為的是經過定義、歸納後方便 學習和追根溯源。


你不用區分也能說話就行!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人不停地看一部外語電影,有字幕,那麼他最終能夠學會裡面的語言嗎?
以哪些語言為母語的人群發不出哪些音?
嬰幼兒是如何習得發音方式的?
古漢語是死語言嗎?
在知乎使用什麼樣的格式、手法、規則寫文章,才能獲得高贊?

TAG:發音 | 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