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4.7萬億基建投資計劃?
房價現在炒起來了,結果發現接盤俠不夠用,炒房炒成房東了,現在想脫手有點麻煩。第一步肯定穩定房價,結果發現中國沒經濟增漲點了,只有大量花錢才能穩定房價,前面有路跟著學吧,大搞基建,大家都看得見,至於作用就不關我事了,我努力了。第二步你看所有的物價都在漲,買房子保值吧,再出點政策多收點稅,再不買以後更貴。最後就是物價市場混亂,大家以物換物吧。 4.7萬億的基建有必要嗎?客觀來說有必要,必須提出大搞基建會讓我們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至少地鐵比公交快,至少很少堵車。問題來了,現在的地鐵成為賣房的炒作基礎了,實際需求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現在擴建基本就是往郊區去,市內交通系統基本完善,再說固定線路的乘客量是一定的,有重複擴建的懷疑。 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還是集中在財富分配不均,先富帶動後福,後富沒人帶,先富的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進入資本主義道路。而現在的房地產讓這矛盾更顯尖銳,絕大部分年輕的一代會發現我這一輩子可能還買不起一套房子,問題來了,首先發現未來的道路走得很艱難並且沒有實際價值,辛辛苦苦一輩子,結果全是奴隸了。 06年的4萬億計劃讓大家的收入明顯提高,大家都可以看見財富的積累,可是回頭才發現4萬億計劃實際發行的貨幣遠遠不止4萬億,物價進入瘋長時代,原來的100元很值錢,現在的100元一眨眼就沒了。2016年再來個4.7萬億計劃,先說說06年的貨幣總發行量34萬億,GDP:21萬億,實際流通的貨幣2.7萬億。相當於貨幣增發一倍多,物價上漲一倍多屬於正常情況,實際發行了多少不知道,物價實際上漲了多少也不知道。
2016年的4.7萬億,首先看看現在的勞動成本和拆建的問題,4.7萬億真心不多。根據最新的數據,2016年貨幣發行量144.5萬億,GDP·67.67萬億,實際流通的6.4萬億元。通過對比會發現貨幣的發行量遠超GDP的增長量,更遠超我們的收入增長量。
其實4.7萬億計劃就是一個增發貨幣的理由。輕倉做多,等反手
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投資,內需,出口
投資指的是政策投資基建投資是最簡單粗暴的兔子的智商干簡單粗暴最合適基建才是貨幣的一般等價物!不是黃金!不是石油!是不動產!
從大城市房價就看出來了
霸佔和創造高價地段
是兔子現在的生活方式
內需是人民的
出口是老外的你說兔子還靠啥?投資!印錢!基建是印錢不膨脹的法寶!因為裡邊凝聚了人類無差別的勞動!凝聚了無數兩地分居的家庭煎熬!這是外國人換不來的價值!舉例說明:東北再振興,窮人不要再舉債。
大家都比較關注央府最近出的4.7萬億刺激計劃。怎麼說這事情呢。建議還是看看就好。第一件事情是領導經常發表一些比較個性的言論,所以最後這件事情能走多遠,還是一個未知數。就市場經濟看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能力成疑。其次不管是幾萬億,最後都要周小川出來操作,周小川在最近一次的態度就是槓桿,不願意投入人民幣。道理很簡單,周小川是搞政治裡面最懂經濟的,是搞經濟裡面最懂政治的。假如周小川不願再往前走,說明前面真的就是萬丈深淵。
歷史啟示特別相似。在美國歷史上,格林斯潘因為奉行通縮政策,導致最後老布希下台。這一次耶倫不敢收緊全球的美元供應,也是因為擔心唐納德上台,她最後沒有好果子吃,對於中國經濟不願意當一個跛腳鴨是可以理解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區間。超過這個區間,就不再是人能掌控的了。我們以08年至今的貨幣刺激政策為例。中國說的是印4萬億,最後印了多少?這個答案今天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了。超過80萬億。貨幣在原來超發的基礎上增發了200%。達到120多萬億人民幣。以此為判斷的基礎,我們推算,這一次假如中國經濟需要達到量寬刺激的政策,需要多少錢?120*200%=240萬億。
民國的「法幣」 的發行量:
民國26年(1937年)到民國33年(1944年)的通貨膨脹與物價漲幅 26年法幣發行16億,物價穩定,定為基準物價 27年法幣發行32億,增加了2倍,物價較民國26年,漲幅達64%28年法幣發行56億,增加了3.5倍,物價未大幅波動維持在27年水平
29年法幣發行80億,增加了5倍,物價卻瘋漲了12倍 (大家注意這裡,政 府 信用出現崩潰) 30年法幣發行160億,增加了10倍,物價為27倍 31年法幣發行336億,增加了21倍,物價為77倍假如現在貨幣從房地產行業溢出,物價漲77倍,不正常?我們現在這個階段就是民國31年。
我們不要以240萬億為限,我們假設繼續增加120萬億,那根據民國的經驗。32年法幣發行752億,增加了47倍,物價200倍,物價至少會增長200倍。人民幣的本質,歸根結蒂還是一張紙,這個世界唯一的貨幣是美元。08年至今,每年政府都要印刷至少十萬億的貨幣刺激經濟。所謂的4.5萬億,放到零八年至今的八年中去看,不值一提。在08年還多少有些經濟刺激效果,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放到2016年來看,也就是五個月的印刷量,根本對中國經濟沒有什麼刺激作用。就我的觀點,中國已經走到了貨幣(法幣)信用崩潰的邊緣。假如不是國有企業、國有銀行、股市、房地產都在政府嚴密的控制下,中國經濟不知道都崩潰多少會了。還是那個悖論,即使是印120萬億,這些錢會不會進入房地產?假如進入房地產,房地產的產權結構是個什麼樣子?我們以股票為例,股票最起碼還能證明這是你的,房地產在中國你是沒有完全產權的,這叫公有製為主體。
而且今天看到深圳的房地產質押特別火熱。我就笑,房地產進去就出不來。這就是我國特色,所以需要質押來找下家接盤,搞不好下家就是銀行。假如國家啟動新的貨幣刺激政策。我建議諸位買點白銀、美元、鑽石什麼的。因為我也不懂緣木求魚、刻舟求劍採用同一貨幣刺激政策,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按道理來講,總是要有接盤俠的。
而市場情緒形成嚴重的觀望態度,二三線的房地產你不管多少錢,都沒人買。那個深圳拉抬房價50%,不要說市井的投機商,就是巴菲特這樣的投機商也不敢搞啊!但中國人就敢。深圳就敢。我們假設不要讓深圳的房價下跌,你們可以倒三角形估算國家需要投入多少萬億的資本。所以說深圳房價是萬丈深淵,假如國家不投入資本救市,那房地產就會下跌。一旦下跌,中國的房地產就垮了。即使投入240萬億資本救房地產,還有一個問題,人民群眾和你玩不玩的問題。我們假設,你要為買一個房子背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才能還清的房貸。那為什麼不在二三線城市混混日子?房地產和股市都是一樣的道理,那就是擊鼓傳花,最後是哪個傻叉出來接盤。有些盤,傻叉能接住,假如是鉛球呢?
接著講東北振興的問題。東北的問題是官僚資本的問題。我們有這樣一種錯覺,投資多了就牛叉,投資也有邊際效應。在東北投資4.5萬億,最後生產什麼?市場是萎縮的。4.5萬億以銀行利息計算,每年是2700億的利息。假如再把國債考慮進去,又是2700億。這些是資金成本。固定投資的折損以10%計算,每年就是4500億。還有設備的折損和養護。這些都是錢啊,最後誰來還?東北經濟能有今天是因為投資不足?是因為投資不足?是因為投資不足?你們誰見過國有企業貸不上款的?太多的經濟資源控制在國有企業手裡,他們不按效率最優的原則進行資源配置,所以東北經濟一潭死水。再給他們十萬億,東北就有活力了?資源還是那些資源,只不過價格更高了,民營企業更沾不到邊了。講句笑話,東北人別笑,趕快娶個媳婦。現在東北的問題還有解,假如東北背上4.5萬億的債務,那東北世世代代都是楊白勞。
舉例說明:八幾年,甘肅大幅舉債,投入一百八十多億,修建了引大入秦工程,最後開始種白菜。這就是甘肅為什麼窮的原因。他把寶貴、有限的資源(資本流動性)無限制的投入那種入不敷出的項目中。甘肅自己感覺也不好意思了,於是又搞了一個蘭州新區。蘭州新區好啊。可惜違反了距離衰減理論。假如這種行政暴力脅迫下的經濟發展有出路,那出路在那?歐盟沒有批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在中國有太多、太多的好企業不是死於市場競爭,而是亡於政府干預。
所以不要對幾萬億抱太大希望,不要對政府干預抱有幻想,哈耶克寫過一本書:通往奴役之路。
註:根據QQ群(535561289)聊天記錄整理,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瞎操心,這種不可抗力我們又決定不了。
再說了,我本來就沒錢,我農村戶口老家有塊地。隨便你們怎麼玩,只要不收老子地,老子就餓不死,當然也富不了。
最後,農民的生活是不會改變多大的。
中產不哭,抓住機遇。我回家種地去了。不要擔心我,即使今年白菜降價了,掙不到錢,我還有那麼多糧食可以慢慢吃呢。又要振興東北啊,嗯,估計海南房價還能再大漲一波
凡事都要從利益分配角度考慮,而不是從道理角度,做這麼多的戰略利益到底是什麼,一個國家不會沒有任何理由的做出戰略決策,如果說現在是在維持現狀,那麼當初選擇這條不歸路也是有原因的,注意力要集中在歷史和現實的邏輯關係上,重點是97-06年間的。中國經濟當前焦點是私有化改革博弈,未來是經濟基礎改變上層建築博弈。東北振興的關鍵是政府官員和社會習性,不是錢能解決的,根源同樣在如何解決分配利益。
房價要漲?
保障需求側,同時做需求加法產能減法長期調結構,避免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日本),非常聰明的手段。大牛們的觀點參考中國經濟怎麼走?他們的聲音值得傾聽
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否看到「第x輪東北振興」 和第n次 「xxx萬億基建投資」。
感覺這次跟上次4萬億大不一樣,上次只要動工就給錢,這次主要是ppp,所以還是看市場情況的,靜觀在續。
17年新一輪投資啟動:以基建為主,預計16萬億規模。看到這個新聞我都嚇尿了!
現在提出的所謂的供給側調整產業結構,說白了就是通過資源壟斷榨取財富,加速貨幣迴流。如果最後市場不崩潰的話全部都會轉嫁到消費者手中。共築大國夢,不是白說的。沒必要太悲觀,未來怎麼樣誰也說不準。我兔也不是簡單的兔子~
不懂經濟 多造點高鐵多好啊 現在自助游比十幾年前方便多了
換美元,鈔離開櫃檯,外匯離開中國境內。買黃金金條,銀條,鉑金條,鈀金條囤積在家裡。倒行逆施廣東遲早會再出孫中山。
推薦閱讀:
※窮人和富人有哪些不同的特點?
※在華北地區的地級市開便利店的盈利空間?
※歷史上有哪些投資回報較高的案例?
※為什麼世紀佳緣要斥資 7420 萬元買辦公樓?
※T+1對你的股票交易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