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辯論賽評委,怎樣做好「白紙裁」?

學校的新生賽正在進行,也有幸被邀請過擔任幾次評委。評委之間在裁決的標準上時有分歧,幾次聽到「白紙裁」這一個概念。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白紙裁」?它有什麼要求?它與傳統的判決有什麼不同?怎樣把「白紙裁」做好呢?


辯論理論中,「白紙裁」真的存在,只是肯定不是絕大多數人想像的那個意思。至於華語辯論圈關於「白紙裁」的爭執,則是一個由望文生義引發的搞笑故事。

爭執背後的本質,是辯論賽的評委必須在「競技公平」和「教育意義」之間尋求平衡,前者必須要求評委限制自己知識以接受有缺陷的論證,後者要求評委以常識為底線拒絕接納不可靠的論證。然而華語辯論的比賽中,評委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好這個平衡尺度的。

為了批判完全不顧「競技公平」——試圖充當某一隊伍場外選手的評委,有人套用了「白紙裁」的概念進行自我標榜以示區隔,並給對方扣了「心證裁」的帽子。

對於極端不顧「教育意義」——無論何等荒謬的論點都認的評委,又有人給他們量身定製了一頂「白痴裁」的帽子,戴著還挺合適。

總之,紙是無辜的,對於總是有人拿他來擦屁股這件事其實他也很無奈╮(╯_╰)╭

================================================================

「白紙裁」,來源於台灣早期辯論人對於英語Tabula rasa jugde的翻譯,tabula rasa是一個拉丁文的單詞,意思是「blank slate」或者說「erased slate」(白板一塊)。

歷史不怎麼悠久的美帝為了讓自己顯得有文化時經常拽拉丁辭彙裝逼,比如這個Tabula rasa背後就有不少說道。

亞里士多德在《論靈魂》(De Anima)中首先提出白板說,他認為:人的靈魂就像一個熔化的蠟塊,對象就像是一個鐵鑄的印章,印章蓋在蠟塊上留下的印記就是知識。換言之,知識是從外面經過感覺進入意識的,而非像柏拉圖所說的是靠靈魂主動回憶起來的。之後這個理論被一本正經的斯多葛學派發揚光大,他們宣揚人類靈魂中的主導部分是一張有待書寫的白紙或一塊白板

再到後來,美帝中產精神之父強悍·洛克同學在撕笛卡爾的「天賦觀念」理論時又一次把「白板說」推向了高潮:「一切觀念都是有感覺或反省來的——我們可以假定人心如白紙,沒有一切標記,沒有一切觀念,……在理性和認知方面的一切材料,……它們都是從經驗來的,我們的一切知識都是建立在經驗上的,而且最後是導源於經驗的。」同時,他還把觀念分為兩種:感覺(sensation)的觀念和反省(reflection)的觀念。感覺來源於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則來自於心靈觀察本身

之後「白板說」這個理念逐漸比「天賦說」獲得了更多認同,盧梭、弗洛伊德等人也紛紛來湊熱鬧,到了20世紀以後Tabula Rasa已經成為了一個教育學、心理學的基礎假定(assumption),辯論作為一種教育活動也自然將這個原則納入評判範式之中。

================================================================

Tabula Rasa作為一種辯論賽的評判範式,意味著評委允許雙方就「評委應當如何評判比賽」的議題進行辯論並據此判罰比賽。

在政策性辯論體系中,有些許多固定的評判原則:例如反方初始推定優勢、合題性規定、需根解損的核心議題等等,一般而言評委事先都會根據這些既定的理論來判罰比賽,雙方只能在需、根、解、損、合的框架內進行辯論,而不能就評委的評判準則進行辯論。但白紙範式(又稱白紙典範)給了場上辯手突破基本評判範式的權利,認可這項權利的評委就是白紙裁(tabula rasa jugde,例如:

不應在這個辯題中要求正方論證根屬性?

——核心議題裁:什麼鬼?去死吧!

——白紙裁:可以啊,請論證並說服我:)

不應將初始推定優勢分配給反方?

——核心議題裁:什麼鬼?去死吧!

——可以啊,請論證並說服我:)

不應討論正方的辯題而應當討論其他更緊迫的議題(kritik)?

——政策制定裁:什麼鬼?去死吧!

——可以啊,請論證並說服我:)

然而,白紙範式僅僅在「如何評判比賽的框架性議題」(theory arguments)上開放辯論,在關於單一論點證明要求上並不會減弱,超出常識的部分若無專業證據支持照樣無效。例如白紙裁可以在接受正方不論證根屬性(前提是正方充分論證這一點,比如證明現狀已糟糕透頂,任何變革都不會比現狀更壞),但無法接受正方提出「我國最近犯罪率居高不下」而不提供專業證據支撐。

可以說,白紙範式的出現是建立在已經具有嚴密、明確的評判規範系統之上的,是對於規則系統的某種靈活調劑。因此相比較於「核心議題範式」或是「政策制定範式」等主流評判範式,採取白紙範式的評委在國外仍是極少數

================================================================

正是由於採取不同評判範式的評委會對某些比賽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國外以及國內的政策性辯論比賽一般都要求評委在賽前提交「判准」,這一判准最基本的內容就是澄清自己所採取的評判範式。評委提前公布的判准其實也是提前將自己的心證進行公開,以便於雙方辯手進行有針對性的準備甚至ban選。

一個評委有自己的偏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偏好飄忽不定,這場比賽想讓正方贏用「政策制定者範式」,下一場比賽想讓反方贏就採取「核心議題範式」。更可怕的是其評判根本沒有成體系的範式,故弄玄虛,隨便說兩個點就以此判勝負。不要求評委公布評判範式,就給了黑哨、昏哨、關係哨提供了大量滋生的土壤,當然有時這反而是主辦方願意看到的。

諷刺的是,新加坡式華語辯論中每個評委其實都是「白紙範式」,因為根本沒有統一、嚴密的評判範式,正反雙方都可以從各個角度提出評判標準。

核心議題典?政策制定範式?評委連推定都無法分配,這些評判範式又是什麼鬼!有評委試圖以核心議題範式來評判一場「打政策性辯題的傳辯比賽」,結果當場被人噴不算,幾年後到現在還被人當笑話在傳。牛鬼蛇神之多可見一斑。

================================================================

至於所謂的「白紙裁」和「心證裁」的爭執,這完全是望文生義導致的另外一個故事了。既然大家有興趣我就展開說說。

在華語傳辯圈諸子百家自創辯論理論體系的過程中,不少人看到「白紙裁」的概念覺得好就拿來用,但各人之間又充滿歧義。

有人用「白紙裁」來表達「中立」,認為評委應該不在比賽開始時就帶著自己的主觀專業意見進入比賽評判。這一概念反對的是「社會裁」、「教授裁」、「大眾裁」,本質上是認同評委應當「專業」,即對辯論的評判規則專精,而這一理念我認為是辯論評判的基本原則。這個意義上,每個評委都必須是「白紙裁」。

同時,也有人用「白紙裁」來表達其「接受謬論」,標榜自己對公平公正,實質是對論證的要求低,哪怕某一方提出的論點經不起推敲評委也能接受。這一類白紙裁內部又有等級區分,根據對論證的嚴格程度分為「羊皮紙裁」、「草紙裁」、「捲筒紙裁」、「熒光衛生紙裁」、以及「透明保鮮膜裁」等。排序靠後的評委一般都會標榜自己是「白紙裁」而噴排序靠前的「心證重」,而被說心證重的評委部分選擇罵對方「白痴裁」,另一部分選擇宣稱「爺爺我就是心證裁,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白紙裁」來回應。

絕對的白紙是不存在的,關於這一點其他答案其實說的都很清楚了。因為本質上來說,絕對的白紙,即沒有任何知識作為基礎就根本無法進行決策。比如某一場比賽的正方提出了20個論點:

1.因為我媽40歲,所以中國應廢除死刑。

2.因為我爸是李剛,所以中國應廢除死刑。

3.因為我是單身狗,所以中國應廢除死刑。

……

20.因為三體人入侵,所以中國應廢除死刑。

如果反方不反駁,這些論證標榜自己是白紙裁的評委都算成立,那反方豈不是提出30個更荒唐的論點就贏了?要是這麼比下去,辯論賽就成了智障快速繞口令大賽了。所以能這麼判比賽的評委都是不折不扣的白痴(學名智障,俗名「傻波一」)。這種人沒資格做評委。

同樣,如果對場上選手的論證義務設得非常高,比如自己是學核物理的就要求場上選手打「廢除核電站」的辯題時論點符合自己的觀點才論證成功,這就不只是「心證重」的問題而是「根本不懂辯論」的問題了。這種人也沒資格做評委。

那麼,評委對場上選手的論證要求應該設定到什麼程度呢?一般的共識是以「常識為限」,至於常識的標準一般以「高中會考所要求掌握的知識」為準。

當然,這個常識的標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有浮動,但只要評委本人有意識在「競技公平」和「教育意義」進行平衡就不難解決。相比起來,要求評委把自己的評判範式清晰、明確的在賽前公布才是當務之急。自己叫白紙裁還是心證狗都不重要,關鍵的是能不能在大家的監督下一以貫之的做下去。

節約用紙,保護環境;垃圾分類,從辯論做起。


好吧,滾回來寫答案了。

這事兒本身不複雜的,因為據我所知,是沒有「白紙裁」這個東西的。。。

而且「白紙裁」的意思,到底是對評委的要求是連常識都沒有,還是意思是只擁有常識要排除的是意見和知識,我覺得各種度量之間都是會有歧義的。而完全毫無常識的評委,聽著就不可能且不靠譜是吧。。

所以能不用的話,勸大家盡量不要再用「白紙裁」這三個字了,容易理解有誤,弄得大家都要搞不清楚評委到底該要不要「常識」了。

————————————

至於一場辯論賽中,到底哪些論點需要論證,哪些評委會默認不需要,以及與常識的關係,大致是這個樣子的。。

常識不需要論證。

而違反常識的論點不僅需要論證,而且需要的是專家證言來論證。

「謬誤共識」是成立的。但必須是共識,才成立。

而又不是常識,又不是違反常識的情況,才是大多數,這時候其實評委的立場其實也是作區分的。評委可能是「中立」的,也可能「不中立」。

要看是屬於單一論點的舉證責任,還是整體命題的舉證責任了。

單一論點的舉證責任,評委的立場是「中立」的,也就是對這個論點的態度是「不清楚」。只要不是挑戰「眾所周知的事物」,也就是違反常識的東西,評委要避免自己意見/知識的介入,並且,自己維持的是「中間」立場。

即,當一個論點提出後,會出現以下三種之一的結果:

1.對方未反駁,論點成立。

2.對方反駁,評委中立,誰論證的理由更充分,將此點判給誰。

3.對方反駁,評委中立,雙方理由都不充分,評委依舊在「中間」,判此論點排除於比賽勝負之外,不給任何一方,誰先開口都沒用。

0.此論點為違反常識,參考上面 一 。若論證不足,即使對方未反駁,評委依舊介入,判違反常識不成立。

註:

1.如何論證論點使理由充分(使論點成為一個有效論點),參考此答案中有討論這裡不再贅述。

2.評委應該將「眾所周知的事物」,也就是所謂的常識,縮到一個非常小的範圍,這樣才有助於避免過度介入比賽。

3.我不確定其他答案中提到的「謬論」的定義,與我所說「違反常識」是否完全相吻合的,這點可能需注意。

整體命題舉證責任,證明整個命題的成立,評委的立場是「現狀」,而非「中立」。因為辯題的設定是「違反現狀」的。

比如辯題是「我國應大幅提升能源市場開放程度」,那麼,評委一開始的立場並非是單一論點中的「不清楚」,(注意這不是個常識),而是很清楚的認為,現在是沒有大幅提升能源市場的開放程度的,從而逼迫論證方對整體命題進行充分的挑戰和論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完成該辯題的「初步舉證責任」。

而因此與單一論點的舉證責任不同的,當初步舉證責任證明啟動後,將會出現的是如下情況:

1.初步舉證失敗,整體命題論證失敗。主張方比賽失敗。

2.初步舉證成功,對方背負反駁責任,反駁失敗,前者獲勝。

3.反駁成功,前者承擔反駁責任,以此類推,互相承擔反駁責任,誰反駁失敗,則比賽失敗。

也就是說,評委在一方挑戰失敗後回到的不是如單一論點舉證責任中「中立」的位置,而是評委「推定」即時所在的位置。

大致就是如此。貌似不小心連如何判都說了一部分了。。。

「白紙裁」這個東西,搞得好像可選著做可以不選著做似得,其實辯論評判在常識介入的運用上,是有明確的準則的。。。

只不過每個評委對「常識」的度可能把握的不同,所以要求評委對「眾所周知的事項」範圍劃分的越小越好。

——————————

至於心證的問題導致的評判分歧什麼的,我認為主要的問題不在心證其實。若真的糾結,建議「心證透明化」。

也就是說,至少請評委在最後評述中,都必須上台發言,並且不要官話套話,認真詳細得說清楚自己判決的理由,將自己心裡走的證明哪一方贏的過程,全部毫無保留得放到檯面上來。

與之相對應的,評委心證透明化後,辯手請尊重評委的評判結果。(這和認可評委判得有道理是有區別的),若有必要,依程度向主辦方提出。

這個過程,嘗試建立的是評委的公信力。評委的水平必然會有高低的區別,但首先對評判服眾起作用的,是所謂的公開。

這種公開,本身也會逼迫評委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及對評比賽的儘力與否。

這也是辯論評判中,評委、主辦方、辯手的互相關係,評委靠公信力吃飯,主辦方靠牌子吃飯,辯手也該挑挑比賽了,自己總是什麼爛比賽爛辯題都打,就不要老是怪碰到公信力不足的評委然後經常窩火了。

以上吧。


=。=各位學長標準太高了,我也明白且認同你們說這些話的理由,但是題主多半是理解不能。

我給題主科普一下。

什麼叫白紙裁呢,前面有人說了,評委不介入自己的觀點心證,而全靠場上雙方辯手的交鋒判斷。也就是說,一方說的觀點,如果證成,那麼不管多傻x,都當作該方的點,直到另一方對此作出回應之前,都算立住。

不過有個問題,就是有的時候論點太傻x,傻x的過了頭,這樣不太好。因此很多人加入了「常識」的概念,也就是說,點可以傻,但不能傻到違反常識。比如你不能說世界上沒有萬有引力(有萬有引力是常識)。當然了,什麼算「常識」,其實很微妙。

反過來說,作為白紙裁不應該做什麼呢?

  • 哇!正方這個論點好,我就想講這個點!
  • 嗯。。反方在反駁這個點,可是這個反駁明明不對嘛,可以這樣回應(正方並沒有回應)。

大概這樣子。。。


謝邀。我不知道我理解的白紙裁和大家一樣不一樣,就說下自己的判准:

首先,掌握基本的底線,如果場上一方說出反人類的話語,根據程度酌情直接判負。白紙裁不是白痴裁。

然後說自己的標準:

1、不對論證過程進行審核【除非違背基本常識且不論證的】視對方是否對論證過程進行拆解以及拆解效果作為自己判斷成立與否的標準。

2、對雙方爭議性話語不介入任何自己的判斷,視雙方交鋒結果進行判斷。

3、在最終結算視雙方在論點交鋒後的取勝點多少判輸贏。或者說,在對方進攻和推進下,己方依舊堅守或者成立的論點。

差不多就是如此。


白紙裁併不好做,比如我自我感覺挺白紙了,還是被個別人說心證重。

簡單來說,可以分為進階的白紙裁和初級的白紙裁。對於進階的白紙裁,可能題主還需要更多的評判經驗作為基礎。

而對於初級的白紙裁,主要考驗的是眼力如何手穩不穩。不過把一張白紙裁成兩半這種事也是熟能生巧的啦。


講個真實的故事。

白紙裁這種東西剛知道的時候簡直被我們這種山溝溝里的技工學校奉為瑰寶。

在經過了大體一年的蟄伏期後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到處都是。

在剛開始我是拒絕的。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心證的小老婆,你讓我上來就改嫁,我憑什麼要適應你的長短?我的貞操和臉要放到哪裡去?!

可扛不住心裡的騷癢狀態啊,有個男神他被窩大開,隨時歡迎你的到來!

麻痹!

這可是男神!跟葉子一樣的男神!

你!去!不!去!

於是我也扯下了自己的遮羞布,鑽進了白紙裁的小被窩。

剛開始感覺是挺爽,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

而且出去裝逼顯得特別高大上,我也是睡過白紙裁的人!

可後來,發現有點不對,先是習慣不同,我習慣我在上面擁有自己對xx這種事的想法在愉悅的環境中腦補出快樂的場景,他卻頻頻要求我們必須大腦放空,必須讓兩邊自己找尋關鍵點。沒發生的不許想。

然後是節奏。我喜歡慢工出細活兒,找准主要矛盾抓住兩方基本點即可。而他喜歡全面照顧到每一個點無論大小,節奏越快越好,而且這麼快的節奏還需要持續長時間。卧槽我的身體扛不住啊……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他誰都能睡!你隔壁家二妮去了,你叔叔家的那個翠花去了,就連你門口那個二等殘廢一臉猥瑣的二愣子都去了。他的被窩什麼人都進入過!誰都說自己是睡過白紙裁的男人!你怎麼辦!

在屢次不和之後,我最終還是遺憾的和老白分手了。

回到了心證的旁邊我發現,這男人雖然土一點,但有能力,有擔當,知道你的習慣熟悉你的性格,還能準確找到你的興奮點。關鍵是沒人搶還不在乎你的過去,讓你離不開他。唉,雖然偶爾我心理還是會看向老白,但曾經的過往深深的告訴我,這才是我的歸宿。

…………………………………………………………

「老婆,你看我寫的好不好?」

「行啊,王小狗,膽兒肥了,沒看出來你還有顆女人的心啊?!?!」

「老婆大人!您誤會了!請聽我解釋……」

「解釋個屁!滾門外面跪著去!」

「嗻……」


純粹的白紙裁,主張無論什麼謬論都要默認成立,這無疑是會損害辯論發展的。純粹只看論點不看交鋒的評委現在有很多,於是現在熱鬧而淺薄的比賽和隊伍越來越多,甚至詭辯越來越多。

所以看到一個回答居然說白紙裁是辯論賽的基本原則,感到有些悲哀。

辯論賽是辯和論的遊戲,辯看交鋒,論看論證,缺一不可。一般我們說要白紙一點,是說不要只看論點,評委不宜腦補場上雙方的論,一般的小漏洞如果對方不指出評委應該默認成立。

但要真的純白紙了,早晚有一天辯論會失去思辯魅力,淪為鬥嘴皮的遊戲。


相信我,張嘴閉嘴這種謎之概念的無一例外是二貨,我會告訴你我評了這麼多比賽還想都沒想過白紙裁是什麼鳥嗎


謝邀~

不過我沒評過幾場比賽誒……還都是新生賽……很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好的白紙裁~

總結起來是這樣的

努力不自帶立場。

努力不被聽感啊印象啊什麼的過多影響。

雙方的論只要不反常識我都會認。

一方的問題如果另一方不打我也不會算他們的問題。

嗯,差不多就是這樣~


辯論賽中,一般都會給評委席放紙和筆,以供評委記錄雙方比賽的要點,以便評委能夠通過這些記錄來輔助自己的評判。所謂白紙裁呢,就是這個裁判很不負責任,啥也沒記錄……


謝邀。我是心證狗。

從來,無法理解,白紙裁。


白紙裁是我不幫你論證,但不代表我是二傻子………………

另外 完全拋棄心證那是不可能的,

我作為白紙裁的標準是這樣的(我的標準不代表正確的標準,個人喜好而已):

1、你提出的觀點,你必須論證

2、你論證,必須有邏輯,但是並不必須邏輯完備。

舉例:

2.1因為當今人們喜歡碎片化閱讀,所以人們需要心靈雞湯。

前提不一定成立,但是我僅是存疑,對手不提我就當承認了;

邏輯不完備,但是我假裝你論證了;

如果你們立論後不用這個觀點,這個觀點我就當不存在;

如果你們立論後用了這個觀點(試圖引起交鋒),對手不反駁或反駁不力,我就當此觀點成立;

如果你們立論後用了這個觀點,對手反駁且有力,看交鋒情況決定此戰場輸贏。

2.2我姓李所以我愛國(辯論中真實聽到的)

打死我也不認!!對方說你說的對我也不認!!!純屬沒邏輯。

2.3isis是正義善良的,他們執行恐怖主義是無可奈何的,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和平手段可以遏制恐怖主義。

前提聽起來過於荒謬,我不認同此觀點。

沒有交鋒,此觀點減分(不只是當沒有這個論點)。

交鋒,對手認了這個前提,對手也認了這個前提,對手大減分。

交鋒,對手反駁不力或者不反駁。就當雙方這裡平手……

3、你或對手有想表達,但是沒表達清楚的邏輯,就算我能自己推理出來,我不幫你們腦補。

4、爭議性問題,就算我知道能反駁,我也不能幫助腦補反駁。

5、不預設立場

說白了對於我來說,白紙裁的重點在於:

不預設立場

不幫助論述(光提觀點沒用)

不幫助反駁(對方有問題,你不說我不能幫你駁)

但我有邏輯 有常識 知好歹 懂對錯

可是 一個錯誤明明白白放在那裡,你就是打死也不反駁。你說我怎麼能幫你反駁。

一個觀點,是其實是正確的,但是你就不論述,你說我怎麼幫你論述。

如果你說我和白痴的區別是什麼?

我清晰的知道(不能說百分之百),哪裡有錯誤有問題,我知道哪裡是能反駁不反駁,我知道哪裡是早已論證成功了的只是雙方還在糾結。

我知道哪個點是 ok 證明成功了的

哪個點是 恩 你雖然主張了但是並沒論述成功了的

其實,我有心證,但是我真的不能在內心幫你們打辯論。

最後說一點,

我不只是 提出觀點不反駁就當默認

我還是 提出觀點不論證就當沒提

所以我也不懂自己是不是白紙裁了


很簡單,無論對方說出多麼蠢的觀點,只要不違背常識和基本邏輯,且另一方不質詢或者不涉及,都算沒錯。

和白痴裁的實際區別並不大。

所以我不認為白紙裁是好的,原因就不細說了,那是另一個問題。


【1】瓜田李下_至少不要被罵黑哨

比賽前後不要打電話,會被罵你黑哨

評判比賽期間不要看手機,會被罵你黑哨

評判比賽期間不要和評委還有主辦單位交頭接耳,會被罵黑哨

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後不要在任何情況下單人或者隱蔽的收任何人遞過來的紙張紙條平板電腦手機等可以承載信息的東西,會被罵黑哨

比賽前不要和對方辯友作出任何親密或者裝作不親密的動作,難理解吧,反正你會被罵黑哨

【2】雙方辯手都認為你欣賞他們

比賽期間有一方發言的時候,你盡量要憋出一個可以認為不錯的點出來,當機立斷,立刻作出恍然大悟狀,然後迅猛的作出記筆記的樣子。。。。雙方你都要找出這樣的點。。。

一般來說,隊員看到某個裁判很欣賞自己的觀點,都會自行腦補,你就是傳說中的公正的仗義執言的白紙裁,其他人都是黑哨。。。否則,罵你就等於罵自己。。


在討論白紙裁之前,我們先看幾個關於評委的描述。

1、你的能力在辯手之上,你能快速的理解辯手所說的;

2、你的能力在辯手之下,你壓根也許比賽結束你都不能理解辯手所說的東西;

3、你的能力與辯手相仿,你在過程被與一方達成了共鳴,或者雙方都形成了共鳴;

這是評委簡單的三種情況,不論哪種情況的評委,都應該考慮如下的一些問題:

A、在比賽前,或者在你比賽前,關於辯題的內容,你自己要進行一個組織,自己先有一個判斷,關於辯題雙方,優劣勢,你要有自己的看法,然後,自己要記住這個,然後考慮問題的切入,自己的判斷該是怎麼樣的;

比如我本周看到一場比賽,吃虧是福/吃虧不是福,這個題目我第一個是炒股,吃虧肯定是個經驗,但是到底是不是福,我不知道,我期待選手給我證明,這個題目,雙方都有空間,只是勝利都比較難。

B、在辯題立場的你已經有了的情況,接下去看比賽的內容了,比賽內容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東西

a:論點的論證程度:大家都知道了,並且認可,已經很清楚了(邏輯+例子)

b:關鍵問題的處理:比賽一般都有糾結問題的,雙方在各自立場上怎麼解決了,這個問題,作為評委你應該要有度,雙方在這個問題解決解釋到什麼程度,你就能接受了,你就可以判斷誰輸誰贏;但是也存在一種評委,完全意識不到這個,那你應該看的是,誰能打動你。

c:提升升華的部分:這一塊不全是價值,價值之時一個小的部分,首先一些新的立意,新的處理模式,操作程度,隊伍的配合,都是應該放到這一塊,我個人認為,一場比賽的金句和一個完美的隊伍配合,在辯論中地位、重要性是一個水平的,一個只有黃執中的隊伍和一個隊員很一般但是把執行做到完美的隊伍,都是值得提倡的。

辯論賽的評委,需要的是一種包容性,首先不懂,就是不懂;我懂多少,我判斷多少,我對我懂的進行判斷,這就是評委能做的,切記不懂裝懂。


作為大學打過四年辯論的辯手,我覺得每次做評委的時候是最辛苦的,兩方的觀點都要瞭然於胸,自由辯論的時候手速還要跟得上思維的速度,真的是很難的,滿滿一頁紙,不僅是對辯手的尊重更是對評委的這個身份的敬重,


關於白紙裁這種理想主義議題討論得太久了。

關於白紙裁的實踐,以及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才是無法解決的。簡單總結一下幾個臨時抖機靈想到的分支,希望拋磚引玉的討論一下吧。解決掉這些常見問題了,應該會對實現那個人人心目中的客觀公正的評判,有幫助。

個人認為所謂白紙裁原則存在,實際意義上的白紙裁,因無法證明存在,因此無法存在。假定任意辯題已經給定的情況下,再假設全部可能涉及的論域都是人類代表——場上出席的選手已知的情況下,貌似白紙裁的要求是在此論域中擁有最低限度的了解,僅具備人類常識。

帶入到一個我更方便思考的思維模型中,白紙裁應該是一個具有正常學習能力的人,在一個常人可以理解的課題的爭端上,在問題兩方的爭端中,找到更有道理的一方。注意,這裡,只能是自認為有道理。

如果不是,就是一個無法自洽的死循環。因為,如果不可自己約束,只能通過外界驗證,那麼就要有另一個(白紙?)裁定,此白紙裁是否是白紙裁。

因此,白紙裁存在的唯一意義,是道德約束,是自律。

也因此,任何質疑白紙裁不是白紙裁的言論,都將是對白紙裁理論基礎的最大攻訐。

而談到操作上,所謂的執行「白紙裁」原則和技術的各位評審,還需要有機會統一意見,以做到尺度統一。好吧,這其實說的就是所謂的「判准」。然而,在不考慮評審水平差異的情況下,這仍然很困難。在一場比賽之前,評審需要明確討論全部可能的論域,並自行究竟收斂到什麼論域範疇內,才算基本共識。我們可以認為辯論中,討論的主要爭端的實質,幾乎都是來自於為表達的條件和前提。對尚未表達的部分的解釋和闡述,構成了現實辯論的交鋒點。

這事兒在現有的辯論環境下普遍是不允許的。現實嘗試中,在所有級別的比賽後,都會出現對裁判事前討論得質疑。這其實很令人困惑。一方面受眾擔心評審串通利益,另一方面受眾又希望評審能夠統一判准等主要執行標準。而現實情況下,大多數比賽因為各種情況,普遍不具備賽前裁判統一培訓,製作大會手冊等諸多議程的主觀和客觀條件,那麼,無論怎樣,白紙裁即便能夠達到最最理想的理論情況,也沒有執行的空間。我們僅需承認人和人是無法完全達成共識的,就足以得到此推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辯論這項活動作為不同思維的溝通的媒介。、

在實際比賽的過程中,評審將遇到辯論活動本身屬性帶來的挑戰

人對辯論的需求,1,來自於我們默認雙方初始立場有差異;2,來自於並造成雙方接受的信息不同;3,可能源於並進一步導致雙方處理信息的思維結構與方式不同。

討論得核心,實際上是進行比較,揭示不同,找到不同的原因,以解釋誰的立場,信息,和思維方式更應該被採納。

然而,這太理想了。

在假設辯論手的水平毫無瑕疵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完全沒有表達的部分,裁判完全不應自行補充。這部分完全不應構成自由心證;我們也可以認為,雙方完全表達清楚形成的共識,裁判不應另有解釋。但是問題就來了,在場上絕大多數表達過程中,雙方都不希望他們說的內容落入以上兩個集合中的任何一個。而實際上,在絕大多數令人拍手稱快的辯論活動中,以上兩部分,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再考慮到口語的面對面表達的本身特點,這裡可以直接飲用百度詞條speech act中對公眾演講的解釋,以及過去主要的對於公眾表達的解釋,我們可以發現,在此爭議中,僅完全從字面判定邏輯上的勝負,會是非常滑稽的。

插一句,以前,很早很早的以前,曾經培訓過我們學院的幾個老師,幫忙做評委。老師嚴格按照字面意思進行了白紙裁的實踐,非常失敗。

但是由於白紙裁只可自證,因此自由心證的過程究竟是不是白紙,就落下了無數陰謀論的溫床。

經過以上討論,我個人認為,白紙裁,可能只能也只應以一種道德存在出現在辯論活動中。任何對實際操作中的「白紙裁」訴求和攻訐,本身都是非正義的。

但是無論是評審,還是觀眾,在「白紙裁」原則下使用自由心證,是享受辯論活動的一種好方式。

特別要說明的是,在辯論活動中相信自己的自由心證,尊重別人的自由心證,是讓辯論能好好活下去的一個重要部分。作為辯論活動中所有聽者幾乎唯一的評判標準,自由心證幾乎是唯一可以允許一個正常人,依靠自己的理論和經驗,對一件事情進行判斷的辦法。然而很多時候,無論是辯論手,還是觀眾,一不尊重評審的不受欺詐威脅和賄賂的自由,二不允許心證而期待旁證,這無法幫助辯論活動有尊嚴的進行下去。

自由心證的基礎來自於對證據的檢驗。而目前在討論白紙裁這種下一層原則的時候,主要討論方向仍然在一方提出論點是否有人反駁,就不成立的功利主義上。這裡展開就可以開始寫大會評審操作手冊了。但是,以此我們就可以相信,在華語辯論尚未開蒙的很多地方,未來還有更多的路要走,才有可能化解目前辯論活動中絕大多數不必要的爭議。

如果接受以上假設,和討論的結果,反觀近幾年的辯論活動以及主要爭議,都只能讓人感嘆金錢和娛樂主義是一面放大鏡,一匹增強器。無論好壞,都發將出來,也是熱鬧的讓人只能關微博了。

而對於所謂白紙裁的討論,在多數情況下,是從不尊重評審也是人,裁判活動也需要基本權利的角度開始的。

收束一下,個人觀點,白紙裁應該是存在於大會手冊,存在於賽前通氣會,存在於賽前溝通,存在於評審培訓。觀眾和辯手沒有白紙裁義務。他們評價白紙裁的時候不必是一個白紙裁。同時,另一句人人都可以自我安慰的話是,可以用於愚蠢就解釋了的事兒,不必用邪惡為之加持。

當然,以上討論由於假設太多,幾乎毫無意義。希望不要讓大家感到不快。


本人不才也當過一段時間的評委。

經常作為主裁,因為在校隊任職所以其他裁判都比較信賴我。

以下是我做評判的幾點意見

1,一般賽前都會公布辯題,作為裁判有必要先對一個辯題作一下功課,畢竟你真的不是去看熱鬧的。

2,比賽的時候一般會有一張評分表(我只在市賽的時候遇見過專心填表的評委),你可以參照表上的評分要求去對他們評分。

3,一般來說,比賽節奏是一個問題,一場比賽好不好和辯手的節奏把握是有關係的,你作為一個新生杯的評委,應該更多去關注哪些隊伍的整體比賽節奏,能快速準確的抓住機會切入論點去論述。

4,我的隊友看比賽的時候會作攻辯軸線,這樣對整場比賽能有一個把握。

5,如果你要點評

記住先感謝主辦方的努力

記住先感謝主辦方的努力

記住先感謝主辦方的努力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次你要記住每一個辯手的特點,最不濟你要記得整個隊伍的特點或者說是論點軸線。當然還有你自己對於辯題的看法,對於比賽的細節的把握。

總之,請你認真一點。

下面是我的個人看法,作為一個裁判,雖然你也可以看熱鬧,但是你依舊比別人多處一份責任,不妨在思考他們的笑料的同時思考爭辯這個地方有什麼意義。不是觀眾笑了你就真的應該笑,你心中總要有個標尺是用辯論的角度來解釋這個問題。無論如何,請你客觀一點,

說句真心話,要做好一個裁判不容易,很多時候你需要去說服別的裁判,自己當過很多場裁判,感覺自己也是很累(雖然看的時候也經常會笑場)。

不過後來有學生會的工作人員和我說喜歡我去作點評。

總結下來就是,整體觀念比較好,保持對辯手的尊重,無論打得怎麼樣,希望你能一個巴掌一個棗,最後先給棗。同時弄清楚你的位置,你點評的時候你是面對辯手,主辦方,觀眾負責。這點希望你盡量做到面面俱到。這個時候,你不是辯手,沒必要在表達個人觀點的時候咄咄逼人,也沒必要去過分計較一個小問題,點到為止。要是你有料不介意這個時候秀一下個人演說。

白紙裁是什麼我確實不懂,不過我想就是純粹個人看熱鬧吧。說到底還是那個句話,負責才能當好這個裁判。


很多優秀的辯手回答了辯題,我也來湊湊熱鬧。

其實我一直以為「白紙裁」是「中立裁」,即在不違背周知事實和經驗原則下盡量排除個人推定,但很明顯是做不到絕對中立的,只能努力這樣做。

引用游梓翔老師在《認識辯論》一書中對評判人員的一些敘述,我恬不知恥地評新生的比賽也大概按照文中所寫的一些原則。 (引用的是游老師寫的東西,贊是給老師的,所以匿名啦~)


沒文化就行了


白紙裁,就是不把自己的觀點放置評判的標準之中。勝負全憑雙方,正反怎麼打你就怎麼看。

如果說要怎麼做,在看比賽之前放空大腦,評判純憑你手上記的筆記。

但我想說的是,評判的時候單純的白紙裁其實並不好,因為操作流很容易在評判時佔上風。所以在評判的時候,需要加上一些對觀點的辨識能力。


如何做一名白紙裁(不負責任吐槽版)

  1. 拿出足夠大的白紙
  2. 拿出兩種顏色以上的筆
  3. 用第一種顏色的筆以提綱形式記錄發言內容
  4. 比賽後不進行討論,以第二種顏色的筆圈出論點,劃掉論斷,表明關係。
  5. 以貢獻程度對論點打分 1為無貢獻 9為貢獻最大
  6. 雙方相加,得出成績
  7. 如有人質疑,說:白紙上寫著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周玄毅?
一個辯題可以有兩個標準嗎?
如何評價馬來亞大學的辯論風格?
如何評價同濟大學楊皓(現在是職業辯論人)的辯論理念和水平?
如何評價「科學是/不是世界的最優解」這道辯題?

TAG:辯論 | 辯論賽 | 新加坡式辯論 | 英國議會制辯論 | 奧瑞岡式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