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的聲響(All-sound)都成為了音樂材料,那個時候配器法會是什麼樣的?

非常贅的贅述:

就像Ferruccio Busoni在1906年的文章《Sketch of a New Esthetic of Music》所言:「音樂生來就是自由的,並且去獲得自由就是它的命運("Music is born free; and to win freedom is its destiny")」,上個世紀的作曲家們如Schoenberg, Luigi Russolo, John Cage等等不斷地突破音樂的調性、技術以及概念的藩籬,使得音樂創作可以使用的材料得到了很大的擴展。

"All-sound music"(「全音響音樂」抱歉不知道更好的翻譯)這個概念的提出距今已經一個多世紀了。"All-sound music"的理念就是力圖使所有的聲音無論是樂音還是噪音或是合成音樂都成為平等的音樂材料。很多研究(Lonce Wyse 1961)認為"All-sound music"的發展需要經歷三個階段:Admissible, realisable以及accesible。第一個階段在上個世紀差不多結束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Varese的Hyperprism以及George Antheil"s的Mechanism從不被大眾接受到被很多人喜愛,甚至是現代風靡的電子音樂,都說明聽眾對於越來越多的音響材料不再抗拒,開始慢慢接受了。第二階段我們正在經歷,通過音樂家和工程師的長期合作與努力,我們受到的技術制約越來越少,能夠運用於創作的素材也越來越多了,並且可以預見,在未來我們能夠實現的音響材料會更加豐富。

第三個階段是Accesible,或者更準確地說是「Equally accesible」,也就是我們的創作素材是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所有音響的集合,而且這些音響之間並沒有優劣之差,而獲得音響的過程也沒有難易之別。

問題:

雖然知道第三個階段很難實現,然而假設我們一旦實現了所謂的「All-sound Music」,並且聽眾們對於音樂也沒有偏好的話,那個時候的如果有配器法,那麼配器法應該會是什麼樣子的?或者準確地說,是什麼編撰結構?

是像Samuel Adler的《配器法教程》一樣按照樂器、樂器組來分呢?

還是像楊立青先生的《配器法》一樣穿插一些聲學的知識呢?

還是像《合成器手冊》一樣著重講波形和每個音色的調製?

抑或是像《聲學》或《數字信號處理》一樣著重原理,充滿各種公式?

又或者是像《心裡聲學》從生理的角度分析不同音響對人的情感或身體產生的影響從而幫助作曲家選擇合適的音響材料?

自己思考了很久,仍然覺得完全無法想像那個時候的「《All-sound music配器法教程》」應該怎麼行文。

然而個人感覺這個腦洞十分有趣,所以歡迎大家一起來開腦洞。


謝邀

首先如果「三階段」的論文,是是在1961年發表的話,那麼論文所描述的「現在正在經歷」是指的五十多年前。而當先正在經歷的(公元2015年)已經完完全全的實現了第三階段,所有的聲音都進行捕捉並且使用作為音樂元素,這正是當下電聲藝術音樂的主流思想。甚至這個「未來的」第三階段理念早在1948年就已經提出了並且已經開始著手完成整個用聲音創作的理論了你可以搜索百度百科「具體音樂」詞條,很抱歉那位Lonce Wyse先生的論文在當時就已經過時了。。這種「論文」常見於一些並沒有學習並且確切了解過音樂理論和發展理念的「藝術家」,甚至對藝術僅是個皮毛的程度。他們的原本是從事數學,電子工程學,電腦編程等領域的學習,隨後才慢慢的介入藝術領域,他們對藝術的理解是從另一條約維度來觀看音樂發展史的,由於近代合作的越來越多,所以慢慢接納了這批人進入藝術家的行列。。也正是這種原因,他們會輕而易舉的提出這樣那樣的階段性的歸納和假設,其實這些想法很早很早以前,音樂家都早就想到過並且開始嘗試了,他們所做的只不過是使用更先進的技術來實現原本做不到的嘗試,甚至絕大多數其實都是由藝術家們告訴他們該做什麼什麼的嘗試,只是他們在當時聽的時候不那麼理解這種概念,因為為了描述這種概念沒有貼切的「詞」。我個人認為,所以對藝術理論的開拓真心不能指望他們。。。。

題主講道了配器這個概念這是很多人最開始接觸現代音樂理念都會犯的誤區,認為聲音是拓展了音樂的音色。中國音樂高等教育,常常會來個「四大件」其中包括配器,為了避免混淆我們現在先來講講配器的學問。。對樂器的音色理解早在巴赫時代就有了,雖然當時對樂器的聲部迭代已經有非常考究了,也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持,可是對泛音已經有了非常科學而且深刻的理解,當時的音樂家已經完全明白:不同樂器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一隻直到整個古典時代接近尾聲,貝多芬的出現,對配器開始重新了定義而不再是局限在整體的概念里,古典時代末期,作曲對開始規定了對樂器的選擇更加嚴謹的定義,聲部之間不再能夠相互替換否則會破壞音響效果,並且在例如貝多芬他第六交響曲《田園》中雙簧管獨奏的絕佳選擇,堪稱讓人醉心。而貝多芬對整個音樂節的影響力也使得整個歐洲音樂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幾乎只有德國音樂,才是「真正的音樂」。然後在法國冒出了這樣一個小夥伴叫柏遼茲,這個小夥伴只是學過一些長笛豎笛這種單聲部樂器,卻一點都不會鋼琴這種和聲樂器,但是他卻以「配器」而著稱,還寫了一本&中文叫《配器的理論》。說到這裡就要講另一個知識點,因為所謂的「配器學」到這裡開始就從樂器選擇上進一步延伸到了,音響效果,單一音色與混合音色還有和聲混合音色等等,西方人自己使用的詞是Orchestration,實際的意思是研究如何樂器之間交響組合的學問,中文翻譯成了「配器法」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交響」的含義,這種稱呼與實際研究內容就產生了分歧,需要改進的。然後一直到題主所提到的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對配器的理解也並沒有超過柏遼茲的程度。而恰恰相反,斯特拉文斯基,瓦雷茲等除了對音響效果的挑戰之外,對於整個音樂的趨勢結構,和聲體系都做了很多更加複雜的嘗試。。

等到過了這個時代之後,很多理念就要分開而論了,在近代歐洲的哲學界(說白了就只是德國哲學)是同音樂界(德國音樂)發展得同樣絢爛多彩的,海德格爾,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等一幫德國人為人類文化再次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這一大堆財富裡面,其中有有一個想法就是抽象理念運用到了抽象藝術當中,認為:任何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都是人類對抽象意識形態的一種表達。使用的內容,線條,顏色或者旋律,時值所要表達的都是人的意識,而不再是,線條,顏色或者旋律本身。這種是已經出現雛型的抽象主義藝術核心理念,比如法國的馬蒂斯,西班牙的畢加索。而義大利的Luigi Russolo原本也是個畫家,造型藝術家,他在接受到了這種思想之後就開始放眼未來,思考如何運用得更廣一些,因為音樂本身就已經是抽象的了,如果要像繪畫那樣突破輪廓Russolo就選擇了從聲音下手,他選擇了使用噪音,比如報警器,警察的口哨等等。。就跟繪畫一樣,這些能夠突破完整優美曲線的形狀,反而能夠更貼切的表達一些思想內容。然而在早年人們還在延續古板的「配器」思想,把這些噪音歸類為「打擊樂」,讓很多打擊樂手來接觸這些噪音元素。不幸的是這些音樂在發展沒多之後就由於接連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音樂和藝術的發展收到了很大程度的停滯延遲。戰爭對當時的文化影響可不是輕描淡寫就這麼帶過的,是一件很沉重的事,直到戰後重拾起這些思想時,人們看待世界,看待國際關係,看待藝術的眼光視角已經喝之前不再一樣了。

可以明確地說要使用聲音的最初目的並不是僅僅的「新配器法」,要理解這類音樂的角度也不能僅僅是從「配器」或是「音色」這些單純的角度入手。第一本關於電聲音樂的著作「Traité des Objets Musicaux」就非常清楚的列出了,當使用聲音時,原本的配器,節奏,旋律的稱呼都不再適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音色Timbre,緊密度Density,變化Variation。。。。等等來涵蓋分析相對於樂音來說更加複雜的聲音內容,聲音早就已經沒有好聽或者不好聽的優劣之分,而是關注聲音成呈現了什麼樣的形態,從而加以運用。。也正是這類研究的理論推廣,使得音樂世界可以開始接受從來都沒有接受過音樂教育的人進入參與「作曲家」這樣高大上的工作。實際上這種「All Sound Musi」已經實現並且在世界各地著手研究了已經超過五十多年了,它們有一個更加貼切的名字叫做「Electroacoustic Music」電聲音樂,因為現在是使用電子或數碼設備對聲音進行錄製,編輯,整合最後創作成一個完整的音樂作品。。。。

----2016年7月17日更新----

問題更新了,可是題主還是局限在一個配器法的思維禁錮裡面。。

既然全音響,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的就連炒菜鍋,床板,發出的聲音都是藝術素材了。。配器的概念當然就架空了。。題主列舉了很多很多受「配器法」。。就好像亞里士多德問地球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啊?我們回答說地球外面是沒有地心引力的。。但是亞里士多德卻還要反問:那沒有地心引力是什麼產生重力呢?就是某一種觀念根深蒂固了,在架空之後因為邏輯思維的局限性而無法突破現有禁錮進入一個更加廣闊的思維。。才會出現不需要配器法了卻還依舊發問配器發該怎麼用啊。。還是應該建議去看《音樂素材論》,裡面包括了對全部聲音的可理解性,理解方法,聽覺和精神的歸納等等非常詳盡的詮釋。。

斯特拉文斯基和瓦雷茲並沒有使用全音響的概念也並沒有對聲音與音樂的考究,而是對無調性音樂中聲音與音樂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對接進行探討。。

從整個音樂發展的歷史來看,「可接受的」admissible,「實現」realisable和「進階」accesible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同步進行的,而並不是階段式的要結束一個才能進入下一個。每一種新的音樂理念被提出的時候都要經歷一個「接受階段」,就連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這些人,都被嚴厲的質疑,抨擊遭到反對過。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消化過程,而在消化的同時,「實現」的過程已經在同步進行,愛迪生在1877年就發明了留聲機,之後的黑片錄音,磁帶錄音,到今天的數碼錄音,整個都是realisation的過程,而且至今仍舊在延續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舊存在著出現更加優質先進的技術設備被發明的可能性。。也就是這同時,音樂家藝術家們也已經開始進入了accesible的研究,從1948年開始就已經不斷有以聲音為素材組合成的音樂出現了(詳情翻看具體音樂)。。至少從歷史上來看這三個階段是同步進行的。。。。對於學習現代音樂的人來說「All-sound Music」早就不是什麼腦洞了。。


縮混啊……


配器法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方法論,同時它也是後設的,那麼 ——

這個問題就可以轉化為「假設計算機的計算力是無窮的,我們可以用多少種方法在屏幕上列印出 "Hello World"?」

答案當然是:「哪種語言(配器法)都可以。」


音樂會時請開啟手機,歡迎咳嗽,歡迎6歲以下兒童入場。


雖然是非常贅的贅述,依然特別喜歡引用的第一句。


推薦閱讀:

linux下有什麼編曲軟體?
如何評價李重光的基礎樂理教材?
如何評價陶喆的《黑色星期二》?
音樂中,中古調式(教會調式)的名稱來源是什麼?
求推薦幾款適合編曲的電腦?

TAG:音樂 | 計算機 | 物理學 | 作曲 | 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