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掌握可控核聚變的國家,對全球局勢會有怎樣的影響?
如果中國獨家研發出了可控核聚變,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銳減,幾百年內出現能源危機的概率都很小,對全球政治及貿易局勢會有怎樣的影響?其他國家為了取得技術上的合作會做出哪些努力?中國能否以此為契機一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霸主?
題主想多了,因為:
- ITER組織(國際熱核聚變組織)七個成員是歐盟、中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和美國,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國家和主要的亞洲國家,覆蓋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這麼多國家參與,往ITER總部派人交流,俗話說隔牆有耳,現在牆都沒有......
- ITER組織把建堆工程劃分為若干個工程包,各國競標(實際是按照各國投入ITER經費比例)分給各國ITER工程分包,同時技術溝通比較開放。說通俗點,比如造一輛車,歐盟做總體車身,美國做發動機,中國做車載電力系統,阿三國主營汽車貼膜等等;到頭來就是整體原理大家基本都知道,但是歐盟變成了車身總體設計師,美國造就引擎王牌,天朝車載電力系統一哥,三哥專註貼膜好多年。。。又歪了。
我的意思是聚變堆是一個國際大科學工程項目,子系統太多,而且每個子系統都在挑戰現今工程技術的極限,每個國家都心知肚明無法獨自承擔研發所有系統,大家就很樂於交流,也就不存在壟斷,比較好理解的例子就是國際空間站計劃,只有強國,沒有絕對意義的壟斷。
大概就是這樣子。只知道磁約束,慣性約束不懂,但是道理也差不多。影響怎麼樣不好說,但@孟德爾 的回答實在是太不靠譜。第一,核武器和可商用的核電站不是一個概念。也許有一定工業基礎的國家確實能自主研發核武器,但建造可以安全運行並且商業發電的核電站?難。所有跟核反應有關的事兒,都是讓它爆炸比讓它不爆炸容易得多——氫彈至少有兩個國家在幾十年前分別獨立研發成功了,可控核聚變技術啥時候能實用化連個影子都還看不到。第二,工業時代也有「一枝獨秀」、有你不教給別人別人花十幾年、幾十年都未必能自行掌握的技術。就不說成天被人念叨來念叨去的高性能渦扇發動機了,哪怕是中國人比較擅長的造船,要不是買了「瓦良格」的殼(可能還有內容),再鼓搗個十幾二十年能不能有靠譜的玩意兒下水都成問題。更別說五常里還有兩個不是獨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呢,《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1996年才開放簽署(且至今尚未生效……),之前可是有幾十年時間可以讓它們搞研發的,為啥搞不出來呢?第三,中國即使率先完成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實用化,「整個工業領域中國應該都能做到第一了」這個判斷也不必然(甚至可以說是必然不)成立。蘇聯研發過人類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然而即使僅看重工業領域,它的材料製造和加工技術就比美國落後不是一點半點,以至於這款飛機的結構中大量使用了鋼材。可見在個別技術、產品上做到冠絕全球並不一定要求整個工業領域都是世界第一。不懂科學技術還硬要掰扯科學技術,名人真是活得累啊……
除非是外星人給送的禮物
目前為止,人類歷史上似乎還沒出現過大規模壟斷能源技術的例子。
其實你看核武器就知道了,核武器的技術封鎖算是人類歷史上最嚴厲的管制了,真正防止核擴散的不是技術門檻,而是五大流氓的制裁。如果沒有制裁的存在,稍微邁入工業化門檻的國家就可以小規模擁有核武器。畢竟,就算再先進,也是70年前的技術了啊。
(順便一提,裂變核武器是先有核反應堆才有核彈的。裂變彈的研製需要先建立核反應堆,否則無法計算相關參數。人類第一顆核彈的核材料是核反應堆的副產品,沒反應堆哪來的核彈?第一顆原子彈不是用鈾做的。)
如果可控核聚變也是一樣的情況,那五常掌握同等的技術不會相隔太久。如果這個技術真的先進到不流出別人就難以掌握的程度,那隻能說明這個技術在本土也無法大規模推廣。美蘇太空梭的下馬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別人是做不出來,但自己也用不上。
在工業時代,沒有一枝獨秀,只有全面發展。按照可控核聚變的技術含量,如果中國真的先完成,那整個工業領域中國應該都能做到第一了才對,不是霸主有鬼了。
1、如果不是人類很運氣的一致達成了科學理論無國界的協定,人類現在大概還停留在中世紀水準呢。現在的bbb們就不能有點感恩心嘛。
2、科學一樣,技術優勢更多是成本優勢、效率優勢這種相對優勢,不可能形成長期的絕對優勢。
3、很可能50-5000年後,還是搞不定可控核聚變。但千萬別扯啥智子三體之類的,老梗還反覆講就是一坨翔了。音樂發燒友們將宣稱,他們聽歌可以聽出,核裂變發出的電較為氣勢奔放,而核聚變發出的電較為內斂而厚實
真研究出來了,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了,能源無窮無盡。國家搞不好也消亡了。世界大同了。沒有紛爭了。不過,早著呢。我們有生之年估計看不到。
中國的石油的外貿依存度近50%,到2020年估計可達60%,現在的第一供貨商沙特,第二安哥拉,第三伊朗,俄羅斯排第四。
所以一旦有了可控核聚變,咱們就再也不用顧慮那些綠教國家的感受了——呵呵。
到時候的畫面就會美的沒法看。哈哈哈哈,這不就是小說《太陽的距離》嗎
雖然這是網路小說,但一點都不像傳統的網路小說那麼容易啃,沒有一個統一的主角,罕見的多人物,國家高層嘔心瀝血,聽網友的建議制定國策……以下劇透,想看小說的別下拉了中國第一個掌握了可控核聚變,決定打破石油壟斷,並且建立一種「不會被囤積、炒作」的能源體系。
中國和東帝汶簽訂盟約,在東帝汶修建機組,以電力為抵押物髮型東帝汶貨幣,與人民幣對接,形成「人民幣——電力」結算體系。嗯,中間少不了和美國的明爭暗鬥,當然美國是輸的那一方核聚變需要的燃料H3不好弄,中國發射了太空梭去月球採集,結果發生故障,返回艙掉落在南海,越南人竟然敢開船去撿現成的,被中國宣戰,一頓暴打。
雖然中美兩國斗的厲害,但美國預估五年內也能開發出核聚變機組,根本不怕中國的挑戰。
然而中國決定,修建一個超級工程,利用海南島的地勢,修建一個超級質量加速器,可以低成本的往來近地軌道,獲取廉價的H3,也就是真正解決燃料限制的最好方法。這個工程大概價值中國N年內N分之一的GDP,修成後,前往太空的價格是燃料火箭的千分之一。美國無力修建這樣的工程,燃料成本的差距會讓美國在核聚變競爭中永遠落後,為了保持自己的霸權地位,利用台灣的地位對中國開戰。
大概如此吧,看過太久,記錯了勿怪。感覺已經歪樓到了火星……且不談可不可能「世界上第一個掌握可控核聚變」,就假設已經這樣了,從現今世界技術文化邊緣交互發展的現狀來說,除非黑科技砸臉上,不然「可控核聚變」和「輕量化」的發展肯定已經進入了關鍵的臨門一腳的狀態,這個第一也只是一個第一而已,壟斷神馬的就不用想了,到了這種能影響人類進化進程的關鍵時刻,神馬專利保護都是浮雲,要麼讓我也用,要麼不服來干。完成「可控核聚變」和「輕量化」,接下來就是「商業化」和「標準模組化化投產」,你總不至於一研發出來就當大號炸彈扎地球吧?關鍵的利益點還在於「商業化」和「標準模組化投產」,發電成本才能轉化為利益,有了利益才有話語權,有了話語權才有所謂的霸權,這又是一個長長長長的過程。除非黑科技又砸了一次臉(我怎麼會說又?),直接開掛再跳N年一口氣掏出「可控核聚變」、「輕量化」、「商業化」、「標準模組化投產」等等等等,這樣你基本就能開始自己王霸之路了。最後有了電,還要載體,過低的能源轉換和利用率,儲存設備、轉化設備、承接載體等各方面科技也要提升(有部分甚至於需要能源出來以後才可能對照開發),這又是一大段時間,不然就像電動汽車出來結果沒地方充電一樣尷尬,土豆種出來結果無法變成菜一樣尷尬……當然黑科技可以解決一切,然後就王霸了。所有這一切還有根多說不清道不盡的事情都需要時間!時間!,但是在這個路途中,土豪沙和能源美(洛克菲勒)會放著你走不管你?你在逗我?想不想ISS的頭版頭條懸賞掛著在大中華一次爆炸1個1億?放心他們有的是錢,中東有的是人。順便提一下,基本來說戰鬥名族也要靠出口石油過日子,so,除非又又又砸臉,否則還是王霸不起來的。
《基地》裡面的端點星,正是因為擁有別的星球不具備的核技術而成為法外之地。
1.中國會有數以千萬計的煤炭工人石油工人失業。社會不穩定因素陡然增加。
2.又會有一群公知跟民科站出來喊核聚變危害身體健康,生不出健康寶寶。
那不就是《太陽的距離》么
發現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好好答題,題主問題寫的清清楚楚,叫你們回答「如果中國第一個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會怎麼樣?對世界局勢有什麼影響?」,人家問「可能」了嗎?
會被各國要求公開技術,甚至可能引發全球大戰,關於技術分配問題上得死三十億人
看來題主沒有看過《國策》這本書。。居然很多人沒有看過,大致內容如下: 中國在跟美帝的鬥爭中,無意間在非洲大陸發現了一種神秘物質,該物質可以實現常溫超導及可控核聚變技術,通過指定炎黃計劃中國開始了電力零成本的第五次技術革命,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下,最終憑藉一步步積累的技術優勢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干挺了美帝並將其肢解,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軍事長文,作者對技術的描述很靠譜,但涉及宮斗部分的語言略顯蒼白,很多政治問題更是小白,但確實是一篇很不錯的科幻軍事小說,值得一看!
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改變世界政治格局,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發達強國,有了無限的安全清潔能源等於獲得永生。。。。。。。。。。。。理論研究是已經成熟,但是在實際條件下,把如此細小的原子核玩6是不容易的,光一個高溫條件下引發的問題就玩死你。一句話並不容易,隨便搞完都是意淫。你能做到的這點突破,用不了多久別人也能突破。
單憑我國獨自完成?怎麼可能,我們見過哪些著名的項目,只有我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別人屁都不懂的。不可能啊,我們國家支持的研究多是什麼與國際接軌,別人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為什麼這樣?因為求穩,空中樓閣這種事別人去想就好了,我們看到了就學就跟上。從來都是最多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沒有說獨樹一幟做出什麼好東西。所以世界科研中心並不在我國,我國以工廠複製出名,科研只局限於跟上。
就像你在一次PARTY上當眾掏出了黑又硬,你再黑再硬,最後又能怎樣?
有這種想法,證明還是冷戰思維,或者鐵血之類看太多,姑且認為可控核聚變是制霸技術,如果真是只有一國掌握,那真是萬民不幸,全球化已經製造了太多的寡頭。
能掌控了核聚變這樣的能源的話下一步估計就是造殖民衛星了吧。。
推薦閱讀:
※歐洲的貴族頭銜可以買來,為什麼古老的貴族頭銜還是很受敬畏呢?
※怎樣看待12歲男孩手刃以色列人質?
※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如何看待金燦榮:新冷戰,俄羅斯已經失去資格?
※外國媒體和外屆各國網民是如何看待土擊俄戰鬥機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