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的孩子無法融入到集體該怎麼辦?
小女孩是我侄女,今年三歲,平時在家的時候很調皮,就像個小霸王。
但是有次跟她一塊去上親子課,才發現她在學校很膽小,安靜,基本不和其他小朋友一塊玩,也不敢表演節目,不敢說話。那麼該怎麼做才能讓她在幼兒園變得活躍,融入到集體當中去呢?========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不養熊孩子,更多兒童教育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怎樣讓孩子入學後迅速融入集體,如何解決孩子內向,以及如何交朋友的問題,我對這方面倒是有些體會和心得,在此分享給大家。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咱們傳統教育里,對團隊合作比較的忽視,這體現在,平時老師的教學當中,學生多是單兵作戰,自己完成自己的作業,自己上自己的興趣班,很少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一個作業、一個項目的。而在家庭里,父母一般是帶孩子學習、玩耍,比較少的會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因此這就造成了小孩子比較自私的性格,只管自己不顧他人。
而在美國教育中,則是另外一番景象,老師都會給小孩子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個項目,美國孩子熱衷的活動也是以團體活動為主,比如體育上是籃球、足球、橄欖球等,Science上是機器人小組,各式各樣公益社團活動也都是以集體為單位。因此美國小孩子從小就會有一個很強的集體觀念,知道為集體奉獻為集體爭光。這個集體觀念小時候看起來不是很重要,但是長大以後對個人的職業發展就顯得特別特別重要,以我所在的矽谷來說,矽谷主要有三個種族,白人、華人和印度人,有意思的是,華人雖然人口眾多,而且也都出身於國內外的各大名校,但是華人在矽谷各大公司佔據高層的卻是很少;相反,高層一般都是由白人、印度人所佔據。幾年前,我們這樣自我安慰自己,畢竟矽谷是白人的地盤嗎,白人當高層,華人打工這很合理啊!可是這幾年印度人的突飛猛進,讓我們的阿Q心理面臨一個很大的觸動,在矽谷的印度人人口沒有華人多,可是高層數量卻是華人的幾倍,這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為什麼印度人升了這麼快?原因還是在於集體意識,印度人特別團結、特別抱團,往往一個公司的高層是印度人,那麼你會發現,沒過多久,這個高層所帶領的團隊漸漸都會印度化了。
所以,我才說,團隊合作、集體意識對於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太重要了,這方面我們一定要從小加強才行!
家長的絕招
憨憨是4歲來美國的,來美國之前,我們在上海也沒有讓孩子太多的和人接觸,因為那時候小區沒有什麼同齡的小孩子,再加上有一點點的偷懶,所以很少讓孩子出去活動。因此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們就明顯感覺到,孩子進幼兒園就有點怕生,這表現在,別人跟他打招呼,他經常不理別人,裝作沒聽見。
這點我們就特別著急,已經到了一個陌生環境了,如果自己再不加改變的話,會沒法融入這個社會的。因此我跟憨媽一合計,用了幾招,才慢慢讓憨憨的性格轉變過來。1認識新朋友在幼兒園上學之餘,憨媽每天下午的時候都帶憨憨在小區遊樂場、公園去活動,有時候也會去圖書館,我們都是卡準時間的,算好哪個時間段小朋友多,就哪個時間段過去。因此在學校、遊樂場、圖書館總能見到很多小朋友。光是認識小朋友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他能夠和別的小朋友聊起來,並且做朋友。因此我們又制定了三星原則。什麼是三星原則呢?其實就是需要每天認識三個新朋友,對於每個新朋友,需要問TA三個問題,分別是: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麼)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麼)
What』s your hobby?(你的愛好是什麼)
每天回家後把認識的三個新朋友以及關於朋友的三個問題答案告訴我們,找到一個朋友就給一顆星,如果每天能找到三個朋友,搜集三顆星後,就會給一個小小的獎勵,獎勵可以是一個冰淇淋、一個小蛋糕等等,獎勵不用大,只要孩子感興趣即可。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就能和別的小朋友迅速聊起來,而且有話題聊,並且也能做成朋友。2主動打招呼我們也要求憨憨主動和別人交流,比如去點餐、買飲料,完全是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和服務員交流的。比如以前去飯店的時候,憨憨想喝飲料,他會怯怯的跟我說,「爸爸,能不能跟阿姨說給我一杯飲料啊!」我就會跟他說,「想要飲料,你自己去跟阿姨說啊!」於是他會看著來往的服務員,希望有一個服務員能夠留意到他。可是往往服務員太忙,經常會忽視一個孩子的目光,這時候我就會舉手,請一個服務員到我們桌子邊,然後讓憨憨自己去跟服務員說,而且說的時候,有幾個原則一定要注意:
一定要有禮貌用語,包括「請」、「謝謝」、「再見」等。
說話過程中,寶寶的眼神一定要看著別人的眼睛。
不能有小動作,不可以扭來扭去的。
聲音要大而清晰,表達要有重點,一定要讓別人能夠理解你。
通過這種方式多來幾次,孩子就會漸漸消除和別人交流的恐懼感了。
建立朋友圈我這裡所說的朋友圈不是自己的朋友圈,而是給娃找朋友,其實你會發現,給孩子找一些好朋友是多麼的重要,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寶寶很小的年紀,他是沒法自己去選擇朋友的,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去引導、幫助他建立一個朋友圈。我希望憨憨的朋友里多一些正能量的、聽話懂事的孩子,這樣的話,一起學習玩耍的時候才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否則反而會帶壞自己的孩子。至於怎麼找朋友,我們也是煞費苦心,我們會帶孩子參加很多外面的社區活動,比如孩子的足球、棒球訓練等,我們會組織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比如一起探險、郊遊、尋寶、睡帳篷等等,我們會在憨憨生日時候邀請小朋友參加生日party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幫助憨憨建立了很好的一個朋友圈,他的性格也隨之開朗、活潑起來,和各種各樣正能量的朋友在一起,也能幫助小朋友們更加健康的成長。還發現一個好處是,當組織一幫小朋友出去玩後,小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玩,大人就可以聊聊天、打打球,好好輕鬆輕鬆了,何樂而不為呢!^_^老師的絕招因為憨憨學校每個年級的孩子都是打散了重新分班,因此他們每升一次年級,班裡就會有很多陌生的面孔,為了讓孩子消除這種陌生感、並且能很快地團結在一起,老師也有絕招。下面是我們憨憨老師第一周的教學內容一部分,她在第一周的主題就是讓孩子們之間能夠互相認識,也讓孩子們熟悉老師。孩子們會得到一張紙,紙上寫著Find A Friend(找到朋友),紙上寫著好幾條,比如找出一個七歲的同學,找出一個喜歡讀書的同學,找出一個和你頭髮顏色不同的同學等等。然後孩子們需要拿著這張紙,根據紙上每個空格的要求,找出班級里哪個小朋友符合這個格子的要求,從而把那個小朋友的名字填寫進去,通過這樣的方式,小朋友就能很快的和班裡其他同學互相認識了。
孩子們還會得到一個小冊子,上面寫著My First Week(在學校的第一周),主要寫下面幾方面:
My Teacher(我的老師),要求畫出老師的樣貌,並且寫一段描述。
My Friends(我的朋友),要求寫出你的幾個朋友,包括每個朋友的說明。
I learned I liked,要求寫出我學到什麼、我喜歡什麼。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和老師也建立了一個良好的連接,孩子了解了老師,老師也了解了學生。
很多人都說性格是天生的,這句話有點道理,但是我更相信孩子的性格培養是可以通過父母的後天引導的,孩子可以內向,但是這不妨礙TA融入集體;孩子可以話少,但是這不TA性格開朗。誠然,培養孩子一個很好的性格,需要花費很多功夫,但是為了孩子未來的人生,這值得我們父母去努力!
孩子已經在幼兒園了,可能我的觀點有點放馬後炮的感覺~~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孩紙,去幼兒園是必須要有的實習經歷~工作之後,身邊很多的同事問我,我怎麼樣給孩子選擇幼兒園,多大送孩子去幼兒園,我擔心孩子去幼兒園不習慣等等系列的問題,無意之中在知乎瀏覽到這個問題,就簡單不成熟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擇幼兒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知道現在很多的家長在孩子正式入園前的一年或者半年就會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並且為之有點焦慮,可是要怎樣給孩子去選擇幼兒園呢?
首先在我們自己的心裡,要先打消各種對於幼兒園或者老師的預設,不要把幼兒園跟老師想的太差,認為她們就一定是虐待孩子或者是打孩子,也不要想像的太美好,不管多麼豪華的幼兒園,老師能夠分配給孩子的關注度始終是有限的。所以在看之前,家長一定要擺正好自己的心態;其次,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去幼兒園感受,如果去的幼兒園不允許帶著孩子去參觀感受的,可以直接不考慮這一家,孩子小,什麼都不懂,這可能是大部分家長的心態,我們要相信孩子,對於一個環境他是有自己的感知能力的。而且孩子的感受能力會比大人更強,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帶著孩子去感受,讓孩子去接觸;
第三,挑選幼兒園的時候,一定要跟園長有所接觸,根據我一直以來跟在幼兒園工作的同學聊天,我發現大部分不太和諧的幼兒園,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園長的風格以及處事的方式。我說的這種接觸,不是說家長一定要纏著跟園長聊很久,家長去幼兒園諮詢的時候,多觀察留意園長的處事或者接待人員的處事就能知道了,我相信家長對於一個陌生人對自己的孩子是否熱忱都是會有很強的感受的;
第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需要擺正心態的,就是一定要讓孩子進公立幼兒園,我知道現在私立幼兒園出的問題也比較多,但是在選擇幼兒園之前不需要給這麼多的預設,可能沿海城市還稍微好一點點,有些比較內陸一些的城市,公立學校的老師,都是有很多年教齡的,我前面說過幼兒老師這個職業的倦怠感很高,年齡跟能不能帶好孩子並不是成正比的,一般來說都是剛出來工作的人,除非是有些自己本身性格有一些缺陷的,都是會帶孩子充滿更多的愛。
最後,可能要被大家吐槽的一點就是,孩子排隊上幼兒園都擠不進去呢,怎麼可能還存在擇園的事情呢,對於這一點,我深刻的理解,我自己個人的觀點是,就算是這樣,也還是要給孩子進行選擇,我相信總會有辦法的,其實說到這一點,我就一直很希望,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社區的配套教育服務能跟上就很好,不一定適齡的孩子一定要放到幼兒園這樣一個機構,但是目前從政策各個方面來看存在很多的問題,關鍵還是在考核家長的心態以及在這個社會裡面,應付外界各種壓力的承壓力吧~~
(題外話,可能家長們要吐槽了,我們都想擇園,可是哪那麼容易呢,好的幼兒園大家都想進去,總是供需不平衡,對於這一點,我自己的觀點是,如果幼兒園是一種社會資源配套的話,從根源上來說,一定是供需不平衡,所以要改變很多的現狀,只能依靠我們每一個個體,當我們自己的要求提高了,現有的資源配備或者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時候,才會開始出現更好的東西,看看這幾年社會的發展,我相信總會有人去做出更滿足我們心意,更貼近我們的東西的。也許這個過程有點漫長,但是總是需要有人堅持這麼去做,我們不能主宰別人,但是可以先端正好自己的心態,去關注跟在乎真正對於自己很重要的東西~~)
入園後,怎麼跟老師溝通
關於孩子融入集體,我想分享的第二個觀點是入園後怎麼跟老師溝通的問題。很多的家長有一個誤區,覺得我天天去問老師,我孩子在幼兒園怎樣呀,吃飯好不好,有沒有午睡,巴拉巴拉一堆,就是很老師進行了很好的溝通互動,然而其實,可能並不是這樣的,去年一年由於做一個項目,解除了很多的幼兒園老師,不同地區,不同性質幼兒園的老師都有,她們的答案是,家長管的越少,老師會越關注這個孩子~
老師需要的是家長的真正無條件的信任,你一旦給孩子選擇定了這個幼兒園,來到了這個班級,首先在心態上一定要先信任,我們要抱著什麼都相對正常的心態,老師沒有那麼關注孩子是正常的,孩子今天沒有午睡也是正常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打鬧磕了一下也是很正常的,其實一旦孩子有受傷,老師都是非常緊張的,家長首先需要在心態上去理解跟包容這些事情,信任老師在竭力的對孩子好,這樣起碼老師跟家長關係在基調上會是和諧的;
其次,跟老師的溝通在頻次與用語上要有技巧。我覺得可以換一種更加親密友好信任的溝通方式,人嘛,都喜歡聽到好消息,聽到正面的,希望有認可的聲音,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點不對勁的地方的時候,跟老師溝通,就上面提問的這個案例,跟老師溝通的時候,可以說,老師,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我發現在規矩規則方面好了很多耶,以前家裡是個調皮小霸王來著,現在感覺要懂事一些,看來還是老師在這個方面比較有方法,我最近發現帶小傢伙去公眾場合的時候,膽子有點小,老師在這方面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我希望他在外面的時候,可以更大膽跟大方一些~我們把質疑的語氣換作請教,把老師當做一個專業人才,這樣老師會更有成就感,而且家長提過之後,老師可能在跟孩子互動上課的時候,某個瞬間想起來,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孩子在集體環境下的表現跟家庭教育是密切相關的
一般來說,在家裡是小霸王的孩子,在外面都會有些膽小,我自己的小侄子也是這種情況,我們以為在家裡是小霸王的孩子出去外面就一定是外向,膽子大,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越是這種孩子,其實社交的能力相對較弱,大家想想,孩子為什麼會成為家裡的小霸王呢,或者說孩子是怎麼成為小霸王的呢?
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是小霸王,而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逐漸這樣子的,比如說孩子看到一個喜歡的東西想要,家長不給買,然後孩子就開始哭,發現哭沒用,就鬧,結果家長就買了,也或者是家裡本身的氛圍就是充滿爭吵與不和諧,總之一定會有一個歸因是,讓孩子在潛意識裡面形成了,只要我變得足夠的厲害,或者將這種厲害理解為潑辣,我的需求就能得到滿足,我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一旦孩子形成這種潛意識或者機制,就會逐漸變成一個小霸王。而這個恰恰反映了,孩子不擅長解決問題,沒有更好的方法,不擅長社交,因此一旦脫離了家庭這個安全的港灣,到了外界就會還原真實,顯得膽小,不知所措,感覺外面跟家裡像換了一個人,所以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先從家庭開始找原因。謝 @劉柯 邀。
孩子的表現一切正常。
小霸王不是一天練成的,學校里也沒有培養小霸王的環境。家裡注意教育方式方法與引導,很多家長不喜歡自己孩子和小霸王一起玩,很多小朋友自己也不喜歡和小霸王一起玩。
三歲小朋友不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非常正常。在陌生環境表現謹慎也是正常。
正常小朋友,中大班基本都會活躍及融入集體。看您的描述,孩子與周邊人的互動是很不平衡的。一方面,孩子在家裡是小霸王,基本都聽她的,是完全的開放;而另一方面,孩子在學校不能適應,似乎也不想去適應,這就比較封閉。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改變這種不平衡:最主要是家庭的改變,改變當前與孩子的互動模式,1、不要一味寵愛,要教會孩子聽別人說話,做事情要考慮別人;2、多發放任務,放由孩子獨立完成,鍛煉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動性,讓孩子體會到只要通過努力,就會得到認可;3、跟孩子確立明確的規則,獎懲分明,懲罰對於孩子的逆商發展是很必要的,足夠的逆商才可以讓孩子願意接受批評,對未知或挫敗也能積極面對。4、最後,就是很實際的現場訓練,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玩兒,或是去朋友家串門,家長在孩子身邊加油打氣,鼓勵她表現自己。
建議在班上給她培養一個好朋友,課後可以經常玩這種,多鼓勵她結交新朋友。
我們家剛上小小班,班上有兩個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其中一個因為經常跟我們幾個附近同班的小朋友一起課後出來玩,慢慢就變得合群開心很多。另外一個還是很害羞,不太理人。有經驗的爸媽都知道,
送寶寶入園那可是一項持久戰,
▼
好不容易熬過撕心裂肺的「鬧園」,
緊接著就是感冒、發燒、腹瀉輪番攻擊,
▼
看著小寶各種遭罪,
爸媽也不禁困惑,
說好的快樂成長呢?
本來體質好好的,
這些病到底從哪裡來的?
▼
魔咒1:環境變化
寶寶這樣:入園之初哭鬧、拒絕,隨後會慢慢接受這個事實,但變得異常容易生病。
原因:對於寶寶而言,上幼兒園這件事,可是他出生以後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啦:他第一次獨自一人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第一次面對陌生人;第一次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小小的他,一下要面對分離焦慮、新環境新人群的適應過程、生活規律的改變,他受不了了,於是就生病了。
父母可以這樣做:寶寶對陌生環境敏感,父母這段時間要給寶寶更多的關注。一天的幼兒園生活結束後,盡量跟寶寶多陪伴、多交流,幫寶寶疏解心中的不良情緒。
魔咒2:喝水少惹的禍
寶寶這樣:在園沒有及時喝水,回家後,發現孩子尿液顏色偏深,嘴唇乾裂。
原因:在幼兒園裡,老師再怎麼精心照顧,也不可能與家人的照顧一樣,比如喝水,往往是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所有小朋友一起喝,但可能這時你的寶寶不渴他就沒喝,可一會兒渴了,他又不敢向老師要水喝。因此,寶寶喝水往往不能像在家中那麼充分,這也是寶寶易患病的重要原因。
父母可以這樣做:父母可以注意培養寶寶自己喝水的習慣,讓寶寶明白喝水的重要性,還可以在晚上給寶寶煮一些梨水、泡點枸杞水等給寶寶補充。父母還可以跟老師溝通,可以在幼兒園裡多幾次喝水時間,避免寶寶渴了卻不敢表達的狀況發生。
魔咒3:交叉感染
寶寶這樣: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等癥狀。
原因:秋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幼兒園是集體生活,一個寶寶生病,其他寶寶很容易被交叉感染,這也是進入幼兒園後易患病的重要原因。
父母可以這樣做:平時要多注意增強寶寶的抵抗力,除了健康的飲食習慣,還要帶寶寶做一些運動,鍛煉身體。另外,要根據天氣及時為寶寶增減衣物。
Parents
即使已經進入幼兒園,父母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寶寶的幼兒園生活作息;注重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自己吃飯、喝水、知道大小便;多帶寶寶與外界接觸,鼓勵他與其他小朋友相處。
———————————————————————
歡迎關注我的知乎主頁:黃穎 或 關注我的微信賬號:fumu_com從幼兒說的經驗來說,最正確的做法,是家長要找老師了解情況,建議父母可以這樣做:
1、讓老師幫忙。可以讓班裡一些性格活潑的孩子主動跟孩子聊天、邀請孩子玩耍,小朋友都是天真無邪的,沒有那麼多心眼故意不跟某個孩子玩。
2、製造跟班裡小朋友接觸的機會。
每天放學的時候,媽媽可以多在幼兒園(或者幼兒園門外)呆一會兒,讓寶寶和其他寶寶玩一玩。如果是小區幼兒園就更好了,玩耍的時間會更長,有利於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熟絡。
3、讓孩子學會分享。
如果家裡有條件,周末可以讓孩子邀請其他小朋友來家裡聚會,讓孩子用自己的玩具、零食招待小朋友。你們的觀點都很奇怪,人是無法脫離集體的,再害羞再避世也是在集體中。難道一個整體呆在家裡寫文章的作家脫離集體了嗎?沒有,他最多只是脫離實踐。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不存在脫離集體的現實例子,這是馬克思的觀點。
我是學前教育畢業的 但本身並不喜歡在幼兒園上班 如果是在老家還可以 可惜一個人漂在帝都 幼師的工資果真是吃肉的話 不到五頓就沒了$_$雖然不喜歡但是做了就要做好一件事吧 我在五環外的一個小區里私立的幼兒園 由於種種原因 一個月不到我就自己帶班了 小托班 全是兩歲以上三歲以內的熊孩子 自己話都說不明白 爸媽都出來打工沒人帶迫不得已送幼兒園的 下面進入正題 有一天新來了一個小朋友 男孩 叫小小 爸媽很寵愛 到寵溺了 送來的時候第一天就很抗拒幼兒園 然後爸媽陪著上了三天 後來我和媽媽談了一些這樣對小小不好也對其他的孩子也有些影響 媽媽很明事理第二天送來就走了 可是孩子內心感覺很崩潰 想跑出去追媽媽 不得已我把教室門就鎖了 那會正在吃早餐 有的小朋友很懂事過來叫他吃早飯 他也不理 我帶他看了會故事書 他把書扔了 然後我給他拿了點玩具我說老師先去給小朋友喂飯 你給老師拼一個小汽車一會咱們一起玩 他還是沒有理我 一個人在後面坐著 我喂飯的時候偶爾看了他兩眼 他也是一動不動 後來上課 因為小小個子高所以坐在後面 我帶著做手指操 他也一動不動 我叫了他幾聲也是不理我 玩遊戲的時候他也不加入有時候想去廁所也不敢說 然後就總尿褲子 換褲子的時候我就告訴他下車想尿尿你就告訴老師 他點了點頭 也沒有說話 一天過的挺快的 就放學了 爸媽接的挺早的 小小看見爸爸媽媽就很高興的跑了出去 接下來的幾天都和第一天一樣 早上爸爸媽媽走的時候很崩潰 然後一天就是不怎麼說話 還有就是下午午休也不睡覺 開始我只覺得是剛來幼兒園不習慣 後來幾天也發現他是這樣子 我就開始注意了 有時候遊戲的時候我會給小朋友看一會動畫片 我就問他喜歡什麼動畫片 然後問問小朋友們喜歡嗎 大家都很喜歡 我就給他們放這個動畫片 小小我能感覺出來他好像挺開心的 從那以後我和他說話他能回我幾句了 記得有一次我讓小朋友給大家講講爸爸媽媽 他也有很多話說( 因為爸爸媽媽真的很寵愛他例子我就不一一講了 也能感覺出來小小在家裡也是小霸王那種小朋友 有時候爸爸接晚了他會打爸爸 但爸爸還笑呵呵的 我也說了幾遍小小不能這樣 但是應該是從小就這樣吧 只能慢慢改了 )之後做遊戲還是問問題 我都會直接點名叫他說 他也不會不給面子 因為他還是想說的 然後我就會給積極回答問題的小朋友一個小貼畫 每天放學他都會給爸爸媽媽看今天得了幾個小貼畫 聽爸爸說小小特別喜歡吃巧克力 有時候我兜里就會放幾個巧克力 他表現特別好的時候我會偷偷的給一個 有時候和爸爸媽媽聊天媽媽也會給我講小小每天在家裡的變化他會在家裡講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事 聽到小小的變化我還是很高興的 我也就大概講這些 其實我要說的是 小朋友在幼兒園內向 老師是有很大關係的 有的時候小孩子不融入群體 有的老師就想那二十多個孩子我不可能管你一個 時間久了 小朋友就被遺忘了 更不敢加入大家的活動 所以家長一定要和老師溝通 在家裡怎麼告訴孩子也沒用 畢竟在幼兒園是一天 一定要讓孩子先喜歡上老師 他才會和老師互動
為啥要融入集體,上次他和幾億個小朋友在一起,就是因為不合群,才能活到現在
答完了發現答非所問 哭死在床頭
兒子7月份就四歲了 現在是小班 今年九月份升中班
沒入托前他性格偏內向 在外面玩很少與小朋友玩 在家中和我玩的很high他是由我們兩口子帶起來的 兩歲前他媽全職帶 斷奶後我帶的較之前多了一些 這是我家的基本情況我在他入托前半年 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入托難於是考慮了一下對陣的方案
第一:熟悉校園
當然就是沒事帶他要去的幼兒園或者學校門口和柵欄外去看。並告訴他這些小朋友們在幹什麼第二:打預防針
經常要告訴他你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就要去上幼兒園了 並且把那些會引起孩子不適應的情況告訴他 常見問題如下1 爸媽不能喂你吃飯了 你現在要學會自己用勺子吃飯 並且要教會他2 爸媽一早就會把你送過去 你一天都見不到爸媽 但是不要以為我們不要你了 我們會在你放學時到學校里去接你回家3 你會認識很多同學 他會和你搶玩具 也可能會打你 4學校里的環境和家裡不一樣 你未來的大部分時間將在那裡度過 (我總結的孩子不願意上學的幾個原因 不全的歡迎補充)第三:讓他憧憬
我買了很多孩子入托需要讀的書 因為我們有睡前講故事的習慣 所以那半年的睡前故事時間被此類書佔據 在此推薦其中一套某寶有售 一共六本
當時我們就按著這幾套書講了不知道多少個夜晚他每晚睡覺前都會點名要看哪一本 興趣非常高我們在他的腦海里已經把幼兒園會發生的不好的事情和美好的事情都描繪清晰了 繪本表達的非常清楚 六本書也是針對常見問題設計的場景 一看就是中國人做的 接地氣當然 開學後我們也遇到了一點問題
第一天很順利送了進去 我媳婦沒有跟著 門口發生了很多你們能想像到的讓人悲傷的故事 兒子進去時莫名其妙的看著他們 一天過去了 放學時我看到了他的不安簡單溝通了一下第一天的情況 得知很多孩子哭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早上再送他的時候他表示了不想去我告訴他 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 應該去學校 今天爸爸媽媽會拿著禮物一起去學校接你 就這樣 順利的送去了 從那慢慢適應了以後和同學有了感情 上學也就順暢多了以後由於不適應生了幾次病 其他時候都是按時接送 還有一次尿褲了 提前接了回來總結一下
第一 千萬不要騙孩子 千萬不要騙孩子 千萬不要騙孩子第二 多鼓勵他 多給他希望 幫他尋找樂趣 第三 當他哭鬧不聽話時 大人絕對不能著急 試著蹲下來 蹲下來 蹲下來 會發生奇蹟的第一次回答這麼多 困的要屎 難免有錯 感謝指正放一張兒子的照片 取自他班的相冊 閉嘴的那個 最後希望所有孩子都能順利入托 度過快樂的童年謝閱我的小孩遇上的也是這個問題,她今年4歲了,幼兒園中班。她在幼兒園幾乎不說話,當我知道這點時,心裡好酸。我也很慚愧,媽媽做的有點失職。我家寶寶性格內向,我也經常和她老師溝通,我知道她不喜歡在人多的地方說話,我想這個不能著急,要慢慢來,她天性就是如此。可是想想每天上學,她都不怎麼說話,只是靜靜的參與,心疼心疼心疼。老師和我說她現在進步比以前大多了,讓我不要著急,我能不著急嗎?
回想我的幼時,也是如此,遇到人不願意說話,只是笑。我讀大學,我還清晰的記得當時一點都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覺得參加集體活動好無意義。這些觀點的改變在工作後才逐漸發生。現在我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可是因為從小缺乏這方面的鍛煉,所以在集體活動中一般僅僅屬於從屬者的身份,很羨慕在 集體活動中能成為中心的人。
我自己分析,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最初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在集體活動中找不到在家裡做小霸王的感覺。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習慣,迴避集體活動,但內心其實是羨慕那種在集體活動中成為中心的人,可能潛意識裡不願意承認吧。
我打算行動起來,付出一些實際行動,引導我的小孩,不要讓她和我一樣不善於在集體場合表達。
我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多帶她見我朋友的小孩,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多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多接觸不同的環境。多與自己的好朋友出去旅遊。多邀請小朋友到我家玩耍,也多去別的小孩家玩耍。
我以前的教育理念是不要對小孩進行太多的干預,順其自然讓她發展。性格內向,會有內向的優勢。可是,現在我的觀點在逐漸變化。家長有必要做出一些干預,引導。如果她真的是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那就算了,可我明明知道她內心的渴望,如果我不能給她適當的鼓勵,她永遠走不出那一步,那就是媽媽的失職了。
最近三觀在不斷的改變重建然後毀滅然後又重建中。。。也不知道目前這想法是否正確。。。一些小心得,不一定很成熟,孩子在家庭的環境中,因為每個家人都是以她為中心,讓著她所以她在家庭的環境中十分有安全感,可以完全展露自己的本性,但是一到幼兒園,她就發現和家裡一點都不一樣,每個同伴都是照顧自己,老師的關注點不會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再加之平時可能她在家裡比較霸氣,在自己單獨交往朋友方面沒有經驗,也沒有策略,在幾次嘗試到交友失敗的感覺後,放棄了自身去尋找朋友,一些不太成熟的小建議,父母平時可以多帶她去同班同學家串門,帶點小禮物,告訴她一些做客人的禮貌,和長輩問好,帶小禮物,不要把別人家弄髒,如果弄髒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忙弄乾凈,不要帶走別人的玩具,玩具和同學玩了以後要一起收拾好。平時可以帶些玩具或者一些和家長做的小點心和班級里的小朋友分享,包裝可以精美一些。有禮貌又愛分享的孩子誰不願意和她做朋友呢?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在我媽媽的眼裡,覺得我是個很膽小的人。但是其實不是,我非常想和別人一起玩耍和交流,但是常常會想,我和不熟的人去搭話,會不會被討厭,會不會不讓我參與,很怕被別人拒絕。回答問題參與活動也是一樣的,怕如果我表演失敗了,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糟糕之類的,我覺得你的侄女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小孩子的心還是比較脆弱,怕被拒絕,她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應付一些得到認同和誇獎的事,大人也不應該強行讓她改正,在她做錯的時候給予引導,讓她自己探索和進步,慢慢就會有不同了。
每天老師都會分享這一天寶寶們在幼兒園的照片,我從沒看見我寶寶和老師還有小朋友互動,基本都是別人在講故事畫畫玩遊戲,他在一邊爬上爬下翻這翻那。我也問過醫生還看過兒童心理醫生/兒童語言/兒童發展治療師神馬神馬,別人都說你孩子很聰明不需要擔心。我也是每周末基本都會帶他出去玩。我想可能我孩子就是這樣子吧,也許他覺得老師講的東西無聊,小朋友都合不來,或者就是被其他東西吸引吧。以前我會經常和人提起我寶寶發育慢什麼都比別的孩子晚。我打算以後也再不這麼說了。他快要長大了,已經開始能聽的也會學我們說話了,我老是說他發育慢會傷他自尊心吧?他如果想要和別人合作,他一定能夠做到,他如果不想合作想自己鑽研我也能夠理解,因為我也是自己在奮鬥,希望他過得開心充實就好。
為什麼一定要融入到集體之中?通常大家都認為單獨行動的人是另內的,反常的。但事實是我們的生命過程與融入到某個集體中並並沒有必要的交集,特別是幼年期。簡單點說的話,你還記得幼兒園時的同學么?所以重點並不是如何讓她融入進去,而是防止她在這個集體中因為受到孤立而使她自己本來的性格受到影響,以至之後的社交等方面出現障礙。
首先和老師談一談吧,在幼兒園在主導的還是老師,即使你的寶寶不願意與別人交往,但是如果老師加以指導比如說在遊戲時引導他讓他和別人去做朋友 去一次做遊戲,幼兒園會專門設置很多遊戲活動過來增加孩子的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再一個就是家庭教育,先排除遺傳因素,你們家對孩子的教育是怎麼樣的呢 平常有和同齡的小夥伴玩耍嘛 以及必要的戶外活動 我家寶寶周末會帶去動物園 有空的話都會帶他出去逛逛。雖然她也很膽小害羞 但是我覺得害羞也是一種很寶貴的品質
小孩子融入集體比大人簡單多了。現在大人還大把大把的頭疼這個問題的。
首先,性格。顯然,太霸道的性格是不行的。表現在孩子身上就是願意分享玩具,玩別人的玩具前要先詢問。也要小心別矯枉過正被欺負了。其次,小孩子交朋友的一個原則就是對方要看起來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特別是小女孩。最後,是會玩,愛玩,還不容易給老師抓包。理論完了說下實踐,
1. 把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的。2. 讓小姑娘帶一把糖果去學校分。糖果不用多貴,重點是要好看好玩,什麼戒指糖啦之類的。3. 買個新玩具,讓小姑娘帶去學校(要在小朋友心裡受歡迎的又沒有的玩具,比如小型抓娃娃機,手串DIY機這種),其他同學自然會過來要求一起玩。這個玩具最好是能集體玩的東西。還要教會小朋友一旦玩具被同學損壞後的處理方法。4. 看看班裡有沒有小姑娘心裡希望當朋友的人選,鼓勵她去向對方借玩具,(沒錯,是借。如果對方沒有被小姑娘的玩具糖果吸引,就鼓勵小姑娘去交換玩具,借玩具。)來自一個還記得小時候在琢磨什麼的大人家裡小霸王的小孩子在幼兒園很多都無法融入集體,因為他在幼兒園得不到在家裡得到的滿足感,當他要求別的孩子對他讓步,把他放在第一位時,往往別的小孩不會這樣做,發生衝突時老師也不會站在他這一邊,回到家裡還是依然讓他做老大,事事順心,那麼在幼兒園可能還是無法融入集體。
小班的孩子的年齡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因此一開始他們更多的是自己玩或者與玩具材料互動。這是一個過程,孩子的性格也存在著差異性,每個孩子的適應情況不同,只要他樂於去幼兒園,能投入一日生活,就靜靜的等待孩子的變化~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教3~5歲孩子學習數學,英語等?
※為什麼五歲的女兒總喜歡一邊畫畫一邊給自己講故事?
※幼兒不懂得珍惜物品如何合理教育引導?
※孩子多大年紀開始布置兒童房比較好?
※怎麼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有良好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