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是否真正畏懼蘇聯的「鋼鐵洪流」,鋼鐵洪流是否真正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
在提到二戰或冷戰時總被提到得蘇聯的「鋼鐵洪流」,其概念的由來到底是什麼樣的?是否在實戰中被實踐過?
以下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從軍事史來說。
鋼鐵洪流的實質就是蘇聯東歐集群所預設的「大縱深突擊戰略」。
而同時在冷戰初期,美國的戰略導向最初是「主動防禦戰略」,在後面是「空地一體化戰略」。(冷戰後進化成了空海地一體化戰略)蘇聯在後期也對於大縱深提供了一些修正,包括添加戰術上的「快速集群」理念,實際上就是裝甲部隊的快速反應戰術,強調裝甲作戰的機動性,並且空軍和空降兵配合下快速搶佔對方機場等戰略設施,然後進行集群展開,就此快速佔領。這個戰術到冷戰後的現在,塔曼師為首的俄陸軍至今還在使用。而美軍的部署從60年代一直延伸到90年代都是如此。將整個西德作為緩衝區,並且將區域畫割成麵包塊,由各軍(其中最強的是第五軍和第七軍)分別負責,進行主動防禦。而以上部署比較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於,北德的廣大平原區美軍的陸軍體量是無法很好防禦這個地區可能出現的蘇聯裝甲突擊群的。
而蘇聯大概可以第一梯次動員的是六個駐歐集群,東德人民軍的3集團軍和5集團軍(總共6個摩托化步兵師/坦克師),保加利亞和捷克的裝甲部隊,以及波蘭的裝甲部隊,整個協同體系在二戰後就建立得非常完整。
於是乎,如果蘇聯展開大縱深戰略,那麼至少有三路攻勢需要被考量:
1,北德的交通線基本上都要通過漢堡,於是蘇軍第一路突擊群和北約軍需要爭奪漢堡的控制權,而漢堡背靠易北河,城市設施完善,有充足後勤,並且是整個北部地區的鐵路節點。
但是不萊梅地區是北德平原裡面少數地形比較複雜的地段,所以突擊策略相對於漢堡地區的美軍進行裝甲切割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由於美陸軍在北部平原的駐軍體量較少,所以美軍的防禦壓力依然會很大。
2,多特蒙特等中路工業帶城市集群較多,攻城不易,也不利於突擊群展開,但是對於縱深切割戰術在地理上有優勢的。
3,南部重點來了,美軍的陸軍王牌都集中在南部,因為這裡有蘇軍駐歐集群的王牌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大概會有兩個戰爭,一個是法蘭克福,一個林茨到奧地利的薩爾茨堡。
如果蘇軍能夠突破德國,就同樣切割掉以安特衛普至法德邊境的北約盟軍。
所以在整個60-80年代時期,美國對蘇防禦的策略基本上是直接放棄西德的國土防衛,而是直接將西德當做緩衝區,以重兵做「主動防禦策略」。。
但是這個時代的北約盟軍,真正的問題就是「消耗不起」。。北約的後勤,還有陸軍總人數大約只有蘇軍的一半,而動員力遠遠不如擁有東歐協同體系的蘇軍。
而東歐協同體系還包括成體系的軍工,以及隨著第二批次突擊集群存在的「防控壓制戰術」,即盡一切可能使用防空火箭集群擺在陸軍周圍。
所以整個60-80年代說,歐洲懼怕蘇聯鋼鐵洪流是沒有問題的。
而整個80年代轉向以後美軍開始偏向於「空地一體戰」思路,但是這個思路依然是淡化了西德的國土防衛。
空地一體戰的主要思路是由美陸軍進行對於前線緩衝區進行網狀的梯次分割,然後擺上陸軍陣線,一則,不給蘇聯突擊集群以空隙。
二則,逐步消耗蘇聯的進攻鋒芒。
然後空軍蹭上去進行在陸上混亂的情況下進行大火力投送,以避開蘇聯陸基防空部隊的壓力(因為由陸軍盯著)。然後對於蘇軍進行逐步消耗,直到放棄西德緩衝區之後,考慮進行反擊。
當然,實在戰爭規模無法控制,就考慮使用核力量了。所以西德部署的戰術核武器大概是真正對於蘇聯進攻有直接威脅的最後底牌。
而80年代北路的防禦態勢也有了變化。那就是歐洲盟軍在本土的陸軍作戰力開始有所恢復:
包括北路:
英國第1軍(比勒費爾德):第1裝甲師(費爾登):第7裝甲旅(佐爾梅)、第12裝甲旅(奧斯納布呂克)、第22裝甲旅(貝爾根雷內)。第3裝甲師(蘇斯特):第4裝甲旅(明斯特)、第6裝甲旅(蘇斯特)、第19步兵旅(阿爾切斯特/英國國內)。第4裝甲師(赫爾福德):第11裝甲旅(明登)、第20裝甲旅(德特莫爾德)、第33裝甲旅(帕德波恩)。北路之西德國防軍:第1軍(明斯特/威斯特法利亞):
第1潘澤師(漢諾威):第1步兵旅(希爾德斯海姆)、第2潘澤旅(不倫瑞克)、第3潘澤旅(尼恩堡-朗根達姆)。第3潘澤師(布克斯特胡德):第7步兵旅(漢堡-菲施貝克)、第8潘澤旅(呂內堡)、第9教導潘澤旅(蒙斯特營地)。第6步兵師(新明斯特):第16步兵旅(文托夫)、第17步兵旅(漢堡-拉爾斯塔特)、第18潘澤旅(新明斯特)。第7潘澤師(烏納/威斯特法利亞):第19步兵旅(阿倫)、第20潘澤旅(伊塞隆)、第21潘澤旅(奧古斯特多夫)。第11步兵師(奧爾登堡):第31步兵旅(奧爾登堡)、第32步兵旅(施瓦內維德)、第33潘澤旅(策勒)。北路另有西德國土防禦部隊。第52家鄉保衛旅(林根/埃姆斯)、第53家鄉保衛旅(迪倫)。第62家鄉包圍旅(架子)、第63家鄉保衛旅(架子)。第72家鄉保衛團、第82家鄉保衛團、第73家鄉保衛團、第83家鄉保衛團、第93家鄉保衛團。修改:煩請各位移步去其他更有乾貨的回答,我這個只是把自己旅遊時見到的東西簡單地分享一下而已的啦~~
--------------------------原回答--------------------------
在冷戰前期,說西方恐懼「鋼鐵洪流」沒太大問題,因為光憑西方的核武器庫,並不能指望徹底摧毀蘇軍的裝甲集群。(因為還得要預備大量的核武器來攻擊對方的大城市)
蘇軍預設的戰術流程,大致上是核攻擊開路,核攻擊過後三小時裝甲部隊開始通過,6小時後帶防護的機械化部隊通過。可以大致上理解為二戰的炮火準備、在突擊方向集結優勢裝甲兵力進行大縱深突破的核子版。
而相應的西方的應對措施,就是以陸軍為盾,在戰爭爆發後駐紮在西德的陸軍單位開始徐徐後撤,儘可能拖慢蘇聯陸軍的推進速度。由前線空軍為劍,負責尋找敵軍、進行核反擊;戰略空軍則負責對蘇聯本土進行核反擊。西德將會被完全放棄掉;按照盟軍的預估,德國將會有1/3的國土成為永久不可居住的核輻射區。冷戰初期的這一策略集中體現在LV 58演習里,這次演習的經驗和教訓,成為其後北約各國的戰略部署、甚至裝備設計的指導依據。
修改:抱歉我把演習的名字給搞錯了,準確的名字應該是Lehr- und Versuchsübung 58。至於我原來為什麼記成LT-51了……我也不知道為啥……難道是因為工作里最近老打交道的LT-100模塊Orz……反正我臉已經被打腫了,正在抱頭鼠竄中……呃,跪求打臉時力道平均分攤到兩邊臉上……
附帶照片,位置是在裝甲博物館第一展廳Hall 1的第四個展區,Die Teilung Deutschlands的第二部分。
王維賁
cale simon魏世明Panzt濤
@一下LS這些前輩來一塊討論這個問題。答題之前,先說結論。冷戰時期北約在對蘇防禦上經過了這麼幾個階段:全面後退(50年代初)-絆線防禦(50年代末-60年代末)-主動防禦(1969-1982)-接續部隊打擊(1983-1990)在前兩個階段,北約集團可以說對於華約的裝甲洪流忌憚三分,不過隨著時間到了80年代,可以發現北約的防禦是越來越樂觀的,到80年代的北約防禦計劃已經基本變成攻勢防禦了,甚至可以預言,假設冷戰在80年代的狀態下再繼續十年,可能華約方面就需要轉入戰略防禦了。在50年代末期,北約集團對於蘇聯的防禦是全線後退,如下圖所示,超大搬運自suyi控
(這幅圖畫於50年代,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北約相當悲觀,B+3日蘇軍就能推進到比利時。) 這個時期的戰略叫Fallback,逐步後退使用核武器打擊蘇軍先鋒部隊,等待部隊在萊茵河西岸建立防線之後,再展開反擊。當然,西德並不喜歡這個戰略。之後北約又開始了採取絆線防禦戰術,即採用戰術核武器梯度狙擊蘇軍,當然了這個戰略對於西德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隨著時間到了六十年代,北約高層逐漸決定在第一線就擋下蘇軍進攻,開始採取主動防禦的概念。這個時候返德者和中導條約這兩件事對於兩德前線形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裡引用超大suyi控的原文:從主動防禦(Active Defense)戰略開始北約開始越發強調堅守第一陣地,換句話說就是要「武裝保衛西德」。在這種綱領下,北約部隊需要在得到信號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前沿地區的總體防禦計劃(GDP)位置並堅決將蘇軍阻擋在邊境線以西60千米以內。北約判定蘇軍不可能實施一次長期戰爭,所以只要守住了防線,戰爭就算贏了。為此,北約部隊的部署位置開始迅速前(東)移。法國人在1966年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導致了駐德法軍反而西移到斯特拉斯堡,而且法國人曖昧的態度讓這個國家在戰爭面前的可靠性一下就打了個問號(比如,法國人在戰時會不會託詞「貝當諾言」禁止部隊出國參戰),這就迅速拉大了西德南部邊境線的北約部隊防禦寬度,客觀上也造成了美國第7集團軍和西德第2軍的嚴重困難。尤其是西德第2軍,在面臨蘇軍駐德集群、中央集群和很可能跨過奧地利的南方集群以及三個(東德、捷克、匈牙利)乃至四個(保加利亞)衛星國部隊的夾攻的時候顯得非常無力。蘇軍針對這一手段也採用了組建戰役機動集群(OMG)的手法,試圖以空中機動的空降強擊部隊和地面的重裝甲快速部隊在打開一線突破口後投入,向北約的邊境防禦線後方滲透,以達到瓦解北約邊境防禦的計劃。返徳陸軍(REFORGER)也是從主動防禦戰略開始的同期(1967年)開始出現的,這種增援形式將在未來大大改變北約華約在兩德的力量對比。
在美國採用空地一體戰綱領的第二年即1983年,北約組織採用了接續部隊打擊(Follow-On Force Attack,FOFA)的戰略綱領代替主動防禦。這套戰略綱領同樣要求北約部隊快速反應在邊境線阻滯蘇軍第一梯隊,但對蘇軍的主要殺傷任務將留給有極大優勢的戰術空軍在東德上空對蘇軍接續部隊(也就是第二梯隊集團軍縱深內向前沿機動中的部隊)的打擊上。我們都知道蘇軍採用的是分級動員梯次投入的形式,北約認為,與其在兩德邊境和蘇軍死磕,不如將蘇軍乾脆消滅在東德。隨著遠程投放集束兵器和智能反坦克武器的發展,這種戰略對蘇軍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蘇軍手中能用於真正有效地對付北約戰術空軍的無非中程導彈。而在《中導條約》(INF)簽訂之後,華約就基本失去了對西方實施突擊的能力了。也是在這個階段,返徳陸軍的規模越來越大,美軍對西德的預計增援速度也越來越快,可以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速度向西德空運部隊——而這樣的代價就是一個師要準備兩套裝備,一套在美國本土,一套在西德的預部署裝備儲存庫(POMCUS)中。美國表示錢什麼不愁,一口氣設置了5個(第1騎兵師、第2裝甲師、第1步兵師、第4步兵師、第5步兵師,一說還有第24步兵師,不過現在看來後者應該不是返德部隊)返德重裝師,若干個各種旅、團不計。到80年代末美軍儲存在西德和低地國家的POMCUS中待取用的坦克就有超過4000輛。不過後來這些裝備也沒有浪費,而是在91年的海灣戰爭中拉去打薩達姆了。在1992年的統計中發現,德國境內的各個POMCUS內的裝備剩餘僅有30%不到——不過此時冷戰也已經結束了。
隨著時代推移,北約防線逐步向邊境傾斜,可以看出北約越來愈有信心在一線擋住蘇軍的進攻。PS:這裡沒有80年代時期的接續部隊打擊的規劃。
可以看出接續部隊打擊(FOFA)的時候,北約集團已經可以反殺蘇軍進攻了。80年代NATO和華約陣營的部隊部署對比,不要看灰色的塊塊多,其實蘇軍在人數上略佔優勢,不過中程導彈被廢掉之後,蘇軍沒有了主動進攻的能力了。================================20150810更新============================
今天看了一下答案,覺得一些細節上的問題還沒說透,今天補充一下,為何北約在冷戰後期有信心展開接續部隊打擊這麼一個戰略。這張圖是華約梯隊的進攻鋒面的模型。可以看出最終目的地是安特衛普,因為拿下安特衛普可以阻止美軍在短時間內大規模上陸。不過這個目的,無論對於六七十年代的蘇軍還是八十年代的蘇軍可以說都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下面來說說怎麼不可能。
時間:80年代中後期
華約目標:拿下安特衛普,阻止增援的美軍上陸,只要這個目標達成,那麼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美軍基本上就被隔離在了大西洋另一邊。
北約目標:用最短的時間把美軍增援部隊投送到西歐,同時部署在西德的北約部隊盡一切可能擋住華約的進攻,拖地越久越好。只要美軍大規模上陸投入戰鬥,戰場局面在短時間內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華約優勢:駐德蘇軍集群相對於北約的常規武力優勢,特別是在人數+裝甲車輛+地地導彈+火炮,不過這個優勢只能維持到美軍援軍來之前。華約劣勢:中導條約簽訂,蘇軍集團軍一層也只能裝備短程彈道導彈,使得蘇軍沒法使用彈道導彈突襲的方式打擊萊茵河西岸的北約機場,這對於蘇軍來說是大大地劣勢!!!《中程導彈條約》條約共十七條,規定雙方須全部銷毀所擁有的中程導彈及其發射裝置和輔助設施、中短程導彈及其發射裝置和輔助設施。美蘇雙方不得再生產、試驗中程導彈和中短程導彈。雙方都擁有就地核查的權利。根據條約,美、蘇雙方將銷毀2611枚已部署和未部署的中程導彈,其中美國為859枚,蘇聯為1752枚
北約優勢:強大的戰術空軍,可以大幅度抵消掉人數和裝備上的劣勢,同時電子技術的進步和先進戰機裝備(F-15,F-16,A-10,F-117)使得,80年代時期北約可以以更小的代價壓制華約的野戰防空體系,給予前線北約部隊以支援。返德者(REFORGER)使得美軍只需要一周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歐洲,前線部隊的壓力大大減輕了。
北約劣勢:見下圖。。。。注意戰術導彈發射裝置、坦克、裝甲車、火炮、陸軍人數之間的差距。來源:中文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6%B2%99%E6%9D%A1%E7%BA%A6%E7%BB%84%E7%BB%87這裡說一下,華約雖然在飛機總數上略多,不過到80年代時大部分是MiG-23,MiG-21,MiG-27一類的二代機,Su-27和MiG-29裝備數量不是很多。戰術空軍上,北約算是完勝。80年代駐德華約兵力規模:
駐德蘇軍有20個師左右,攻擊重心在80年代初期是南強北弱,重心在法蘭克福,後期是北強南弱,重心在漢堡,這兩個地區也是在下面「切片蛋糕」這幅圖裡北約最主要的兩個增援方向。請注意圖中北約在法蘭克福和漢堡兩個方向的部署。漢堡方向是返德者增援的重心,美軍第三軍和英軍遠征軍都會向此處增援。 通過上面的對比可以說到了80年代蘇軍奪取安特衛普的窗口時間不斷縮短,而北約這邊隨著裝備(特別是空軍裝備)的進步已經逐步拉開了與蘇軍的裝備優勢。北約已經有充分信心不僅把蘇軍擋在第一線,而且還有信心用戰術空軍力量對蘇軍縱深展開打擊。蘇聯的鋼鐵洪流和水下核潛艇群是西方世界最忌憚的威脅,一個強大一個神秘。鋼鐵洪流對歐洲構成了極大威脅,加之蘇聯疆域極大,在歐洲前線也部署有蘇聯的高性能戰機,想在空中對坦克集群構成威脅是很困難的。
看看西方為了對抗蘇聯的坦克開發了什麼武器。第一個是高性能坦克。諸如豹和挑戰者都能和蘇聯坦克對戰,這些坦克普遍擁有強大的火力的防護力,而且相當先進。但是蘇聯也擁有諸如T80和T64一類的先進坦克和T72這樣的優秀集群武器,對西方的地面部隊局有壓倒性優勢。還出現了瑞典S坦克這種專職防守的特殊坦克,已經放棄多功能多任務,就是把正臉對準蘇聯坦克進行防禦作戰。
不僅是坦克,英國為了防範蘇聯的裝甲集群,研發了可以在極小空地上就能起降的垂直起降戰鬥機鷂式戰鬥機。在短距起降時不僅火力比武直兇猛,而且速度更快,式反坦克利器,只是後來其垂直和短距起降能力正好適用於航母,才轉化為艦載機。其他的諸如各種反坦克導彈火箭筒都是為了防範強大而恐怖的蘇聯坦克。
而蘇聯方面不僅擁有戰鬥機進行防空,還有受了輻射變得瘋癲的地空導彈以及各種五花八門的防空炮,蘇聯人瘋起來美國也發虛。憑藉各種立體的掩護,蘇聯坦克可以用碾壓的方式迅速推進,前有T80T64消耗敵方先進坦克,而剩下的T72等等坦克隨意開火,可要比元首的裝甲部隊強悍得多。冷戰時期德國的豹二數量高達2350輛,而冷戰結束後到了2007年只剩下457輛。而豹2的主要作戰對象就是蘇聯坦克,從這一斑就可以看出蘇聯裝甲集群對歐洲的壓力。
一個月推平歐洲 第三次世界大戰結局驚人一個月推平歐洲 第三次世界大戰結局驚人視頻
這一期節目較為詳細的介紹了蘇聯的裝甲洪流
贊同現在第一名@Panzt濤的答案,反對第二名@魏世明答案。
鋼鐵洪流是一種西方對蘇軍的印象。就像西方在朝鮮戰爭一直稱志願軍是人海戰術一樣,並不是科學的描述。這種印象源於蘇軍依靠大縱深理論構建的戰爭體系。 而這種戰爭體系,在二戰中大量實踐過的。最成功代表的是巴格拉齊昂行動和羅馬尼亞戰役。 大縱深理論出現在20世紀20年代,代表人物圖哈切夫斯基。挑主要的內容說: 1.突破口理論。 簡單說,就是在敵人防線的某重要區域喪心病狂地集中優勢兵力和火力(一半以上),構建一定寬度的突破口。 2.追擊理論 簡單說,用快速集群通過突破口快速掃蕩敵人後方,追擊長度200公里以上。二戰中,蘇軍的特質就為了大縱深而服務。冷戰後,蘇軍對此繼續不斷修正。可以說蘇軍的很多裝備,戰法,都是為了實現大縱深。
一,突破口理論需要什麼?一群具有強大火力的炮灰。所以,蘇軍構建強大的炮兵,眾多的屌絲步兵,大量火箭炮。以及冷戰中流行的用核攻擊打開突破口。二,快速集群需要什麼?大量強調戰役機動性的坦克。這也就是西方所說的鋼鐵洪流。1.為什麼需要大量坦克由於集群快速挺進,防護較低,路上拋錨,故障等情況一定會出現,損耗巨大,蘇軍需要大規模的數量。2.戰役機動性戰略-戰役-戰術,是蘇軍的提法,西方是沒有戰役級別的。蘇軍需要在200公里-800公里之間有強大機動性的坦克,所以坦克速度很快。3.強調火力既然防護不夠,挺進800km也就極限了,那就直接硬抗吧。4.防護性防止西方的核攻擊,所以蘇軍坦克三防不錯。但人員防護直接忽視。由於突破集中在野外,巷戰的防護就更差了。所謂將軍的利器,士兵的噩夢。這種鋼鐵洪流可怕嗎,有優勢哪些?
非常可怕。優勢如下:1.你明知道蘇軍可能幾個的突破方向,但你就是抗不住。由於蘇軍喪心病狂的集中突破,局部優勢非常之大。2.只要快速集群成功,基本戰役就失敗了,面對一塌糊塗的後方,只能退守了,見蘇軍幾次成功的戰役時的德軍。3.有人說後勤壓力大。如果認為蘇軍準備一次戰役直接飲馬大西洋,只能說圖樣圖森破。事實上,這種戰役級別的突破,並不是非常大。一般蘇軍目的就是實現200公里到800公里的突破,然後準備下次戰役。800公里是很大了,但200公里對方面軍級別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大範圍。這種突破是一種波動式的前進,見蘇德。而且,蘇軍戰術規範對營級別的作戰與後勤均有明確規定,一個營能夠完成多大範圍的哪種任務,以及前進多遠後坦克部隊的大概完整度,手冊均有說明。正是因為對蘇軍的鋼鐵洪流很恐懼,西方的戰法,裝備設計均有明顯針對性。
那就必須說到蘇軍戰法的弱點。
一,突擊集群非常可怕的消耗這對蘇軍算不上什麼弱點,畢竟西方也怕消耗。二,快速集群害怕反擊。當然,蘇軍的突擊集群一樣害怕反突擊,但快速集群更明顯一些。快速集群實際上兵種單一啊。很大一部分步兵不能上,坦克慢的不能上,特重裝備不能上,炮兵不能上。西方對應的策略,1.核方面就不算,太bug。2.坦克普遍爭取戰略機動性,雖然名詞很霸氣,實際就是——個大油多。這樣可以長途堵缺口,打反擊。3.大量裝備步兵戰車,把步兵帶過去打反擊。4.反坦克裝備喪心病狂地研究,爭取一個步兵班能夠帶走一輛坦克。5.炮兵力求精確,幹掉一個是一個。三,美帝偉大的空地一體戰美帝偉大的空地一體戰的提出絕對是收到大縱深嚴重刺激的。蘇軍能突破,西方陸軍又抗不住。這時空軍就非常需要了。你從哪來,哪就有空軍。基本空地一體戰的主要思想就是這樣。美軍意圖用空軍把這群坦克搞成渣渣,所以,1.空軍主力戰機的對地能力都不錯。2.前無古人的a10,3.多如牛毛的直升機。當然,蘇軍為了防空也是煞費苦心,蘇軍防空設備世界一流,戰機強調製空,米格29等就是準備在前線機場待命,來守衛自己突擊集群的典型設計。四,後勤方面如前所述,蘇軍大縱深的後勤不是問題,但美帝能夠把它炸成問題。準備任何一次戰役都是需要囤積資源的,更何況大縱深消耗還是很大的。提一下,蘇軍里保護這些資源的,就是與前線機場戰機米格29對應的基地級別戰機蘇27。西方當然是畏懼蘇軍的鋼鐵洪流的,西方的戰法戰術,裝備都與此嚴重相關。當然,蘇軍也是畏懼美帝的空地一體戰的,防空與空軍嚴重的守勢也可以看出。本人水平有限,放到幾個大的軍事貼吧就是菜鳥,只能說個大概
@Larkloss那個答案很棒,比我說的明白多了只是在這提醒想了解冷戰時期美蘇軍力對比的朋友,不要單純的從武器入手,先了解美蘇雙方的軍事思想,再結合武器,脫離體系的武器是沒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就知道有人會說北約的空中力量和精確制導武器會讓蘇聯陸軍完蛋你以為蘇聯是伊拉克嗎?任何武器要發揮力量都要靠其作戰體系支撐,蘇聯陸軍鋼鐵洪流的後盾是蘇聯的防空體系
a-10去打蘇聯坦克?那是去送菜,因為蘇軍的大規模作戰通常伴隨防空集團軍,一般有3~4個地空導彈團,2~3殲擊航空團
a-10這種老爺機能飛到蘇聯坦克頭上都是奇蹟了另外說一句,蘇聯坦克出擊不是裸奔,除了其他軍團的防空武器,還有自行高炮和防空導彈隨行轉一篇老文,建議對蘇聯軍隊了解只停留在毛子只會喊烏拉的人去看看【老文精修整理】圖文解說蘇聯防空壓製作戰概論,歡迎軍迷分享回到正題
歐洲人怕不怕鋼鐵洪流,怕,怕的要死但是鋼鐵洪流是否像傳說中那樣恐怖,我認為效果起碼打個對摺,蘇聯陸軍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坦克多人少,後勤困難。平均下來北約伺候一輛坦克的人要比蘇聯伺候一輛坦克的人多一倍,即使是東德這個前線也是如此,按照戰爭時的實際情況,蘇聯恐怕也要因為後勤供應問題將相當數量的坦克轉為後備力量,一次投入戰場的坦克數量有限,恐怕對北約不能形成多少數量優勢絕對畏懼啊。從武器設計思路上可以看出一二,比如步兵戰車,冷戰期間,蘇聯bmp系列經歷了123三代,武器由低壓滑膛炮到小口徑速射炮到大炮加小炮,同時還有反坦克導彈,非常強調火力。機動力也出眾,跑的特別歡,涉水能力也都不弱。缺點也很明顯,防護差,阿富汗戰爭中被打回零件狀態的不是少數。高速加重火力。典型的進攻思維。反觀西德,一款黃鼠狼改了幾下,撐過了冷戰。武器小口徑火炮,雖說打bmp沒問題,但是如果用來打擊硬火力目標,有點力不從心了。另外,加上快趕上坦克的體重,用來大規模的衝鋒進攻,好像有點不合適。但是,但是防護特別出色。佔據有利地形,對bmp有可能達到很高的交換比。(當然,黃鼠狼本身的設計也是比較優秀的,改進足以適應戰時環境)從步戰的設計思路上可以看出,西德是保持防禦姿勢的,我只要能擋住你,我要打十個。反攻是美國爸爸的事。而毛熊呢,我要衝,我要打,我要快快的打,我一個打不過你,不要緊,我有車海戰術,等你反應過來我已經搞定你了。
8.10更新。有圖。侵刪。
西歐對鋼鐵洪流幾乎沒防禦力,何況還有鋼鐵核平一波流……如果沒有美國幫忙,蘇聯幾個星期就能打到大西洋沿岸。美國的針對方案也很簡單——反鋼鐵洪流,成群結隊的a-10攻擊機撲向蘇聯的坦克集群。圖為a-10攻擊機「飛翔的火神炮」。279核戰坦克。「頂著衝擊波前進!用鐵拳將帝國主義粉碎!」坦克集團衝擊。「對面出了三隊犀牛我tm擋不住啦!」核火箭筒「RPG神教之聖物」(美國製造)核地雷「人道的地雷,無痛。」(美國製造)——————————分割線—————————好象有人誤解成了我說用空中力量可以讓蘇聯陸軍完蛋,不是,我是說用空中力量抵抗!抵抗!
————————再分—————————————補個鏈接讓你了解毛子:http://m.baidu.com/from=2001a/bd_page_type=1/ssid=0/uid=0/pu=usm%400%2Csz%401320_1003%2Cta%40iphone_2_4.4_1_10.6/baiduid=E325917AF3C8330FEF6773CBF41D0CCE/w=0_10_%E6%A0%B8%E7%88%86%E4%B9%8B%E5%90%8D%E5%B1%80/t=iphone/l=3/tc?ref=www_iphonelid=2944092655087418723order=9vit=osrestj=www_normal_9_0_10_titlem=8srd=1cltj=cloud_titledict=30nt=wnortitle=%E6%AD%BB%E4%BA%A1%E6%A0%B8%E7%88%86%3A%E7%99%BE%E5%90%8D%E7%A9%BA%E9%99%8D%E5%85%B5%E4%B8%8D%E7%A9%BF%E9%98%B2%E6%8A%A4%E8%A1%A3%E6%89%91%E5%90%91%E7%88%86%E5%BF%83--%E5%86%9B%E4%BA%8B%E9%A2%91%E9%81%93-...sec=5631di=31b6831f9d631d06bdenc=1tch=124.118.209.1082.1.0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GxuRLDpZAC45nkWuhPGlItdnJ7HNOn3dIEewdoSGe2xJbzLi0XEobxJ1u_9Ssmof7Xbgcf8hgK3AHRQLfwpmOxOULnFrprud7K1ceww-_Am我靠這鏈接這麼長?不光怕,而且怕的要死。
冷戰時期,除了美國由於本土遠在大西洋對岸的數千英里之外,可以安心過日子外,整個北約都在蘇聯帝國的戰爭恫嚇下膽戰心驚、瑟瑟發抖。
為了保護歐洲前線的一眾可憐的小弟們,美帝在NATO四處部署軍事基地。在西德,美帝還部署了無數核子大炮。前國務卿鮑威爾就曾經在德國當過核大炮指揮官。
北極圈上空,美帝以格林蘭島為基地的B52戰略轟炸機群24*365輪班不著陸飛行,目的就是一旦蘇聯突然發動核大戰的時候,能夠一轉方向立即把核彈扔到伊萬諾維奇的頭上。
北約國家當時深挖洞、廣集糧,上了年紀的歐洲老爺爺都還記得當年家家戶戶挖防空洞、建造工事、掩體的往事。
當時如果赫魯曉夫突然發瘋,突然進攻歐洲,以蘇聯當時的工業產能+糧食產量+巨大人口基數+共產主義無敵督戰隊,如果只打常規戰,兩個星期之內就能渡過英吉利海峽,當時的西歐完全談不上有戰略縱深好不?
如果打核大戰,結果不好說。有可能雙方只是在歐洲戰場使用戰術核彈互射,然後保持克制不再升級,但是這種可能性極小,因為赫魯曉夫造一億噸當量的沙皇炸彈可不是為了保持克制的。那麼,雙方就敞開了打咯?
敞開了打的結果就是,6500萬年後,非洲的猩猩們再次進化成人,又花了兩千年發展出了高度文明,然後他們開始研究6500萬年前的古人類滅亡之謎。有感於典型的知乎式的答非所問,所以補充兩句。
民粹主義的戰爭論很幼稚、很可笑。
經濟面前無軍事,管仲爭霸,妓女收編,鹽鐵專營。
政治面前無經濟,美國加息,中國量寬。
我現在說的就是政治,政治就是大軍事!!!
這就是我的思路。
====================這是分割線====================
俄羅斯永遠都打不垮兩個有思想的民族 !
假如二戰不是美國幾近病態的經濟援助,斯大林早就放棄莫斯科,跑路遠東了。
蘇聯打不過德國,不然斯大林也不用在克里姆林宮準備小飛機了。
莫斯科連柏林都搞不定,還想搞定那個打克里米亞戰爭的英國?
德國打不過英國,因為英國有海權,可以從全世界調運資源支持大英帝國的戰爭,就連中國的豬鬃英國都全部買斷,不是為了用,就是為了放到倉庫里,不叫德國人用。
以二戰為例,英美手裡的石油產量兩億噸,德國佔領羅馬尼亞石油才能達到一千萬噸,蘇聯的高加索油田石油產量也才一千萬噸,戰爭怎麼打?
還鋼鐵洪流,蘇聯連芬蘭都打不過!還想打德國!還想打英國!還想打美國!蘇聯只不過胸毛很發達而已,在二戰中撿了個漏,捎帶手的成了戰勝國。
如果俄羅斯突然對中國發動戰爭,世界格局會發生什麼變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是分割線====================
好問題,好問題都點贊少。
1、先吹德國。
1-1、元首的霸權。
任何一屆政治家比起希特勒都自慚形穢,因為希特勒是典型的民粹主義政治家,他靠取悅民眾上台,他靠取悅民眾維持統治,即使是戰敗的最後一刻,德國人民寧可恥辱的戰敗,都不願背叛他們的元首同志。說直白一點,希特勒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王莽。1-2、關於他的國內政策,我就不講了,估計體制和知乎都不容許。
1-3、魯道夫-契倫。
他說:國家就像動物,為了生存而獵殺。他還預言:世界最後會形成幾個巨大而強盛的國家。(就像今天的多邊、多極世界政治。)今天大家都這樣說,問題是他出生於1846年,我就暈。
他對英國的評述,英國雖然佔有世界24%的土地,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但英國國土是分裂的。
他對俄羅斯的評述,俄羅斯雖然領土完整,但沒有不凍港,導致沒有行動自由,然後你就明白為什麼近代俄羅斯為了中東路和旅順港投入了那麼多。
然後你就懂為什麼英國要發動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目的就是為了封鎖俄羅斯的行動自由。
1-4、英國的麥金德。
他提出誰控制中亞,誰就能打破資源平衡,誰就能發動統一世界的戰爭。這就是為什麼蘇聯、美國都要找借口乾阿富汗。因為阿富汗是中亞的十字路口,戰略位置顯赫。
他還提出陸權可以迂迴海權,最後贏得戰勝海權的戰爭。英國立馬就怒了,誰是海權?英國就是海權。所以根據此理論,英國一直致力於削弱法國、德國。比如說:普法戰爭、一戰、二戰。大家不要忘了英國才是宣戰國。英國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企圖統一歐洲大陸的人都是死敵。
這個麥金德嘴比較欠,又說德國和俄羅斯聯合,將會形成戰勝英國的勢力。結果後來蘇德果然就聯盟了。
現代人把他的思想歸納為三句名言:「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麥金德還說,麥金德你有完沒完。麥金德終於閉嘴了。
1-5、慕尼黑學派!
比起慕尼黑學派,今天統治世界的芝加哥學派完全就是屌絲派對。德國想崛起,想搞一路一帶,就的要地緣政治理論啊!於是卡爾-豪斯浩弗浮出水面。他給希特勒這個屌絲教如何打敗英國這樣的高大上命題,完全的帝師風範。
他提出蘇聯不能征服,只能聯合。於是希特勒聽他的和蘇聯瓜分波蘭,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英國的丘吉爾幾乎要哭的節奏,日不落帝國要葬送在自己手裡。他提出世界五大國:泛美、泛亞(大東亞共榮)、泛歐、泛穆斯林、蘇聯。於是希特勒全力軍援中華民國,並給蔣介石教如何打現代戰爭,希望通過長期努力把中國培養成德國現代化的僕從國。於是卡爾-豪斯浩弗提出,等中國崛起,那要等多長時間,不如扶持日本。於是他提出建立德、蘇、日之間亞歐同盟的主張。
1-6、蘇德反目。
結果斯大林那個棒槌提出西斯拉夫、南斯拉夫人(巴爾幹)應該屬於蘇聯治下,按卡爾-豪斯浩弗地緣政治理論也不為過。但是麥金德說:「誰統治了東歐(巴爾幹),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
巴爾幹就是一戰、二戰、蘇德戰爭的策源地,就是下圖那塊草綠色的地方。
1-7、巴巴羅薩計劃。於是希特勒批准執行巴巴羅薩計劃。
德國《地緣政治學雜誌》直接露骨的說:日耳曼人把俄國看做未來的殖民地。
1-8、戰後德國。路德維希·艾哈德,一個德國人,今天我寄希望於他,來幫我講解世界經濟版圖。他在希特勒最得意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內容是怎麼在德國戰敗的廢墟上重建德國。他有一個男人恐怖的意志、野心和企圖心,那就是控制歐洲經濟,打造一個以德國馬克為主的全球經濟秩序。這些都不算什麼,德國歷屆政府的繼任者毫不動搖的執行他的意志,那就是鋼鐵同盟以及今日不斷的擴大歐盟的思想基礎。最恐怖的是美元、人民幣有計劃、大規模的貶值來應對經濟危機,而歐元或者說馬克,堅挺的讓人害怕,因為德國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取代美元的地位,打造一個以歐元為核心的新經濟秩序。
有一點是事實那就是社會主義起源於德國、熱核武器起源於德國、制導飛彈起源於德國,當年哪些國家社會主義者心裡都想了些什麼?一個讓人恐怖的答案。
1-9、有請大神。
歐元區之父------路德維希?艾哈德
福利國家的幻想:西歐和北歐社會民主黨所共同奉行的福利國家這種基本經濟政策主張,是一種現代的幻想。之所以反對福利國家,理由有二:第一,大規模的福利支出將破壞經濟發展的基石——通貨穩定。在現代工業國家中,正確的經濟政策需要輔之以必要的社會措施。但有效的社會福利政策必須以不斷增長的國民收入為前提。國家預算中的社會支出過大,就將造成財政赤字,從而伏下通貨膨脹的禍根,破壞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使社會福利成為無源之水。第二,福利國家與經濟自由不相容。如果實行福利國家政策,人一生下來就由國家包下來,則他的智慧才能、創業精神就得不到充分發展。照此辦理,經濟發展就會愈來愈停滯。結果,人民大眾將陷於集體的貧困之中。
1-10、戰後蘇聯。
戰後蘇聯再也不敢提要巴爾幹地區的主張了。即使如此美國還是繼續肢解南聯盟,一刻都不放鬆。
2、再吹英國。
2-1、英國的偽科學。
成王敗寇,英國無視麥金德是英國人的這一事實,污衊地緣政治是納粹德國發展的偽科學。我暈。其實英國的小心心還是很怕怕的。
2-2、霸權的秘密。
英國、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霸權,不是軍隊、科技、資源厲害,而是因為海權論。
「海權論」最先是由美國海軍史學家馬漢(1840—1914)提出的,1890年發表的著作《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海權思想」。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中海權決定國家力量。
2-3、中國的海權。
根據他的這一經濟理論,東北亞的經濟中心應該是秦皇島,但事實不是。因為中國人不懂現代化,不懂陸權,不懂海權,只懂鋤頭。
2-4、中美爭霸。
當中美爭霸進入高潮階段,美國重返亞太,中國開始一路一帶,美國要把自己60%以上的軍艦布置在中國家門口。還有些中國人說美國掛海盜旗,是示意在過赤道。
男人不懂地緣政治真可憐啊。
美國的意思很簡單,中國不要做危險動作,不然分分鐘扁你。2-5、逗比言論。
美軍發言人說:我們還是很友好的,大兵壓境主要是為了世界和平。(好吧,這段是我編的。)
2-6、海權理論。在當時海權理論一發表,全世界都瘋了一樣的開始造軍艦。
就是今天都停不下來。2-7、海軍假日。戰列艦實在是太貴,土豪也有玩不起的時候啊,於是美利堅合眾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坐下來開始談如何控軍、裁軍。第四條:各簽約國的主力艦噸位不能超過本條所規定的水平:美國,525,000噸(533,400 公噸);大英帝國,525,000噸(533,400 公噸);法蘭西,175,000噸(177,800 公噸);義大利,175,000噸(177,800 公噸);日本,315,000噸(320,040 公噸)。
第五條:各簽約國不得建造、獲取、或為本條約其它簽約國建造超過35000噸(35560 公噸)的主力艦。
第六條:各簽約國的主力艦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406毫米)。
第七條:各簽約國的航空母艦噸位不得超過以下的標準:美國,135,000噸(137,160 公噸);英國,135,000噸(137,160 公噸);法國,60,000噸(60,960 公噸);義大利,60,000噸(60,960 公噸);日本,81,000噸(82,296 公噸)。
2-8、冷戰時期。陸權與海權尖銳對峙。美國手裡有海權,蘇聯手裡有陸權。美國不敢動,因為心裡沒底。蘇聯不敢動,因為心裡也沒底。兩個逗比,一個喊的比一個凶。其實心裡麻桿打狼,兩頭怕。
(原圖我找了兩天,最後還是沒找到。自己分分鐘做了一張,大家湊合著看看吧。誰找到這張圖,記得發個鏈接給我。)2-9、杯酒滅霸權。英國二戰欠了美國的錢,於是美國說:你把英聯邦經濟一體化取消,我就註銷你的債務。英國一看帝國慘勝如敗,回天乏術,如果這個時候和美國翻臉,根本打不過啊。所以笑納之。
假如沒有美國這個石頭壓著英聯邦,今天的英國毫無疑問是世界首強。
說到這裡,答案立見自明。「西方81」軍演,網上有視頻,可以自己看。那種氣勢和實力,至今沒有第二支軍隊可以做到。到八十年代為止,蘇聯在裝甲力量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超過西方的。
沒記錯的話,美帝當時為了對付蘇聯鋼鐵洪流,專門研究了一種單兵發射的核武,殺傷半徑比射程還大。。。。你說怕不怕。
盟軍懼怕蘇聯是在二戰剛剛結束之際,蘇軍在人數和裝備上相比盟軍佔優勢,而且盟軍打敗納粹後幾乎就沒什麼鬥志了,只想著和平。美國更是要忙著太平洋。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和蘇聯開戰,蘇軍的所謂「鋼鐵洪流」雖然單獨比起來不比盟軍強,但架不住人多加上人傻,恐怕會被一波推出歐洲大陸。查一下不可思議計劃,盟軍制定的與蘇軍進行常規作戰的軍事行動,目的都不敢說是打敗蘇軍,能守住自己的地盤都不錯了,就這樣都是不可思議的(Unthinkable)。
當時美國有核武,算是有優勢,但是蘇聯也造出來後美國就不太敢了,害怕大規模核戰爭。之後美國一直打局部戰,避免直接衝突,就是為了避免遭受核打擊。但是美軍還怕不怕鋼鐵洪流?古巴導彈危機時美國洲際導彈數量是蘇聯將近五倍,能有效打擊蘇聯重要領土,而蘇聯如果沒有古巴根本打不到美國本土。美軍的實力後期也比只知道窩裡橫的蘇軍強一些,朝鮮和越南看似輸了,實際上是有實力打贏的,都是因為國內反戰情緒太高,加上不敢冒險掀起三戰。總而言之,盟軍後期是不怕蘇軍鋼鐵洪流的,因為有核彈。怕蘇軍是因為蘇聯也有核彈。@宮澤真一不知道你的數據哪兒來的,也不知道是否準確。另外總人數不代表可以依靠的戰力。圖為盟軍與蘇軍在歐洲軍事對比,盟軍在二戰結束(5月)時在歐洲有大約100個師,二百五十萬人,蘇軍達到一千萬。坦克數量比為1:2。按這個計算盟軍不是蘇軍對手。另外我已經說了,當時對日作戰尚未結束,盟軍不想主動動手,如果蘇軍鋼鐵洪流真的衝過來盟軍將不得不放棄歐洲大部分地區。不過後來對日作戰結束了,美國有精力應對蘇聯了,美蘇雙方陷入對峙,所以後來盟軍不懼怕鋼鐵洪流了。我覺得我已經說明了啊。。。鋼鐵洪流就是坦克海,也許有數萬亮同時推進,構成強大的火力裝甲集群,不使用核武器的話,就算密集轟炸都不會太有效果。更重要的是推進速度之快,可以在美國反應、調兵、到達歐洲之前就把西歐推平,於是美國就要在沒有東線壓力的敵軍面前再來一個諾曼底登陸。。。終結這種戰術的原因有兩個。1、現代坦克的進步使得坦克製造成本大大提升,不太容易有國家能爆出現代坦克的坦克海。2、精確制導的反坦克武器出現,尤其是廉價管夠的末敏彈的出現,讓坦克大規模集群出動變成找死行為。當然,我指的是頂尖國家之間的戰鬥。對二流國家作戰裝備碾壓就好了。
如果不怕的話他們為什麼要在西德準備大量的戰術核武器……核地雷,核火箭筒,核榴彈炮……沒有核武器根本擋不住啊
質量差別不大甚至互有短長的情況下。神仙也彌補不了一倍的兵力優勢,這是克勞塞維茨的結論。怎麼說呢。北約所謂能把蘇軍擋在西德的各種所謂戰術。唯一的意義就是:在法國退出北約的情況下,在政治上忽悠西德留在北約而畫的一張餅。
從北京到上海的整條戰線一起推你。你怕不怕?不信?人家歐洲人可是二戰就見過了蘇德正面上千公里一起干。現在坦克更多了…
整個冷戰期間所有北約在歐洲的軍事部署都是圍繞著被蘇聯人核突擊以後怎麼去抵擋那一波要命的鋼鐵洪流來設置的。。。。。。
能不能假設不用核武器?不能?因為不管是北約也好華約也好,一旦開戰都會在第一時間往對面扔核彈。整個冷戰期間蘇聯人的軍隊體系建設都是以大規模核突擊以後,怎麼趕在美帝後續援軍登陸歐洲之前快速的解決歐洲來規劃並展開設置的。。。。這還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誰先動手。。。北約自己一開始就沒把自己設置成攻方。。50-60年代毛子倒是考慮過怎麼守,不過到了60年代中後期毛子的戰略火箭軍發展迅速以後就沒考慮過北約先動手的問題。在歐洲,首先考慮的都是被大量核彈犁過一遍以後北約怎麼堅持到美帝來援。毛子軍隊怎麼洗地的問題。
樓上有人說到中導條約限制了蘇軍的進攻能力,能保證北約空中力量的相對優勢,這個我不認同。一波核彈後還能剩下多少飛機?而且核彈帶來的污染和EMP又能讓剩下的飛機坐點什麼呢?
順便說下,炸在廣島和長崎的核彈當量也就是幾萬噸。放在冷戰時期這點當量連戰術級都算不上好吧。發射井裡的動輒百萬噸。就連核潛艇攜帶的戰術導彈,不是潛射彈道導彈當量都是20萬噸起。。三位一體的戰術核彈都能把歐洲給犁一遍了。關於不用核武器時毛子機械化部隊怎麼打,請參考西方81演習。戰術核武器之所以需要一大把,是因為裝甲部隊對核打擊具有良好的防護能力。一般而言100萬噸氫彈爆炸,對坦克的殺傷距離也就2km.毛子機械化程度高,啥部隊都用履帶底盤,也是考慮到核條件下的生存能力。
讓西方害怕不僅僅是蘇聯的裝甲數量,關鍵在於地形,冷戰開始的時候,蘇聯已經兵臨德國東部,原先可以阻擋俄國熊西進的東歐和東南歐的山地險要,都在蘇聯的控制之下。阻止俄國熊伸手歐洲的鎖鏈,已經變成了俄國進出歐洲的大門。打個比方,就好像失去了燕雲十六州的北宋一樣,要在平原上直接面對遼國騎兵的兵峰了。最糟糕的就是,西歐的縱深太淺,理論上毛毛熊從德國腹地推進到法國太西洋沿岸可能只需要兩周的時間。而短短兩周的時間夠不夠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完成動員,堆積起足夠擋住蘇聯鐵騎的兵力,整個冷戰期間西方都沒有底。所以整個西方國家當時所有戰略理念歸根到底就一條:把上面提到的理論時間,從兩周三周,推遲到四周五周六周。推得越遲越好,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包括動用核武器哪怕把德國變成焦土,無論冷戰期間西方的軍事學說再怎麼變,這點始終是關鍵。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TX拿M60坦克來做簽到的裝甲兵?
※二戰中反坦克炮的威力?
※可以介紹一下二戰經典的坦克都有哪些改型誕生嘛?
※如何評價蘇聯的T-28坦克?
※少女與戰車中的戰車道如何避免探出身的車長被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