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臉萌、足記、無秘等這些爆紅一時的產品基本上都只是曇花一現?
如題,有沒有什麼類似的產品是穩中求勝,沒有爆紅但一直有很好業績的?
任何不能解決用戶長期需求的產品,最終都會消失。淘寶、京東等,解決了用戶足不出戶購物的需求(其中之一)。QQ,解決了用戶在PC端和移動終端通訊的需求。微信,解決了用戶在移動終端通訊的需求。
大眾點評,解決了用戶吃什麼、去哪吃、什麼好吃的需求。
知乎,解決了用戶十萬個為什麼的需求。谷歌、百度,解決了用戶尋找的需求(其中之一)。各大門戶網站,解決了用戶獲取新聞資訊的需求(其中之一)。攜程、去哪,解決了用戶出門在外的需求。12306,解決了用戶購買火車票的需求。等等吧……這些都是用戶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要發生的需求,所以上面這些例子,走得都是穩中求勝的路子,至於業績嘛,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而臉萌、足記、無秘等這些類似的產品,其定位就是用戶生活中的附屬需求,而非基本長期需求,所以,曇花一現就很正常啦。無法創造需求。
就比如說給圖片加電影效果、字幕的。
大家一開始只是覺得好奇,新鮮,接著是跟風試用,挺有趣的。也就這樣了,它並沒有做到改變大眾的生活方式,比如發微博 朋友圈的圖片必須用特效,必須加字幕,才有逼格。時間長了,審美疲勞了,用的人自然少了。臉萌曾經火了很久,直到,直到潛在用戶都用過了,就消停了。並不是中國幾億網民都是潛在市場,很多人對這種頭像並不感冒。再說,臉萌真是那種下載下來只為了弄一個頭像的軟體,第二次打開臉萌的原因可能是原來的頭像不滿意,或者幫別的潛在用戶做頭像。 這種軟體總有一個使用壽命,完就沒有了。畢竟經常換頭像的人並不多,經常換頭像還次次用臉萌的更少。如何一直火下去?創造需求咯,說的挺簡單的,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讓人們不用足記就沒臉發朋友圈,不用臉萌做頭像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話,而且臉萌還要每天根據自己心情改變,根據自己服裝改變,才安心。恩……別做夢了。真正能做到有用戶粘性的,像知乎這種社交類網站(好吧已經是社交類了)能滿足用戶看笑話、交流的需求,創造了求知的需求(這個應該算是知乎創造出來的需求吧)。
因為他們太關注屌絲,因為屌絲是最見異思遷的,他們不忠誠,風往哪裡吹,就往哪裡跑,今天流行什麼或者聽說什麼,就聊兩句,過兩天就沒了,也忘記了。主要他們沒任何忠誠度和支持度,你弱小了,他不弔你,只有你足夠強大了,他才膜拜你。耐心看屌絲經濟玩的好的,比如小米,就是資本運作的結果,吹牛繼續吹牛,然後再吹牛,屌絲就開始膜拜,不是膜拜小米,而是雷軍。切記,這個才是屌絲的核心。一般我不告訴別人的。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你說的那些,起來快,死得也快,說什麼得屌絲得天下,妖言惑眾來著。主要是要有自己的核心客戶群體,先小眾再大眾,一下想得天下,洗洗睡覺啦。
一點淺見,歡迎指導
我這人不大喜歡認真的時候抖機靈咬文嚼字,所以就不討論它們現在活的怎麼樣的話題了,大家都有理解力和相應的糾錯能力,大致都理解題主的點在哪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和之前我在回答馬佳佳的應用對知乎有什麼影響中說的是通用的
臉萌、足跡等一票爆紅的APP都是缺乏縱深的,它們是功能性APP它們不受平台型APP的木桶理論制約,它們最強的地方就是最弱的點,一旦最強的地方被厭倦,它們的衰替幾乎是不可逆的
因為它們不是平台型的APP無法留存流量、無法形成粘性,它們不能提供不斷的奇讓用戶去獵,所以曇花一現幾乎是必然的
而沒有爆紅的卻依舊一步一步走來的有哪些呢,大眾點評和豆瓣幾乎是碩果僅存了,QQ什麼的不是沒爆紅是爆紅的太早了以致沒印象題主可以去觀察下今天剛掛機的網易全家的產品
其實都沒有爆紅過
但其實從用戶量級來說都是非常出色的
產品的強運營也許能帶來一時的爆紅
但出色產品質量才是關鍵這種產品,叫好但是不盈利,火有啥用,沒法變現不就完蛋了。
高頻VS低頻,高頻勝!
剛需VS非剛需,剛需勝!
不受制於稀缺資源的VS受制於稀缺資源的,不受制於稀缺資源的勝!平台效應強的VS平台效應弱的,平台效應強的勝!經濟模型好的VS經濟模型差的,經濟模型好的勝!——以上來自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的《警惕「C輪死」》。臉萌:如同去年四月我的觀點,它的確很新穎,很有意思,但是該APP除了造幾個頭像,用戶並不能拿它來幹嘛。造出的頭像風格也一致,用戶並沒有反複製造的動力。需求不夠強,重複使用動機不強烈,又沒有趁火轉型,所以流星了。足記:和臉萌差不多,對於用戶來說重要性也就基本集中於這個濾鏡。當朋友圈裡到處都能看見這樣風格的照片時,用戶還會不會願意持續反覆地用它製造照片嗎?
無秘:有新意的社交產品。但是匿名這個玩法,相當於打掉了一個重要的社交要素——社交身份。沒有社交身份也就意味著沒有責任感、用戶難以精準互動,也很難做出持續性的良性生態來。基於這個原因,不光是無秘,整個匿名社交產品火一陣後都很難逃脫半死不活的命運。
曇花一現主要是其產品工具屬性不足,好的產品肯定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的工具而不是滿足一時獵奇的。我說倆穩中求勝的吧:gif快手,糗事百科。快手還沒賺錢但是產品活躍度非常好風投的錢夠燒很多年,糗事百科一直在賺錢當然風投也看好。
先反對樓上很多用戶所說的「剛需」理由。眾多的互聯網產品剛出來的誰能解決你的一套房,一頓飯?對於用戶來說,會不會使用一個互聯網產品可能會由產品本身的可接受度(產品本身所需成本,產品本身的易用性等),痛點解決程度(注意,痛點也不是剛需),用戶自身喜好等多方面組成。目前已經成功的互聯網產品不一定都是為了解決你的「剛需」產生的,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會讓用戶在突然缺少他們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突然有了「剛需」。說回樓主的問題,其實樓主問的app是兩個類型,臉萌足記這是一類,無秘是另外一類。臉萌足記這類app生存的根本原因在於share。使用這類app能帶給大家最大的滿足感不是在使用產品本身,而是之後的分享過程。可以想像,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網路的世界,給你的手機上裝上app,你一個勁給自己變換卡通造型,一個勁給自己的圖片配字幕,你覺得有勁么?所以這類產品很特殊,他的傳播,推廣主要是通過社交媒體,而他本身的生存也是通過社交媒體。生存的同時在傳播推廣,推廣的同時又代表它還活著。這完全就是一個依附在社交網路上的「寄生蟲」(沒有貶義的意思)。之後的事情大家就可以想到了,依附社交有利有弊。生活在社交網路中的大家從來都不是保守念舊從一而終的族群。大家以新鮮為樂,以帶動一波新鮮事物為榮,所以這類事物往往都長久不了。但是生活在社交網路的族群們又不是想像中那麼苛刻,只要花點功夫,改頭換面,只要本質的社交屬性和傳播屬性沒變,大家又會像接受新鮮事物一樣來接受它。至於能不能再次成功,這個就沒有人知道了。
一個詞,用戶粘合度。當時有人把足跡比為中國的Instagram,但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Instagram自己的平台聚合了太多太多的用戶,而足跡則是用戶把照片分享到了別的地方,也就是朋友圈。臉萌也是同樣的道理,無秘沒有深入接觸過,不太了解。用戶們都會跑到別的平台分享照片,展示到別的平台上,在自己平台上沒有好友,當市場上出現另一個類似App有更多的功能時,都會轉移過去,也就是用戶忠誠度低,用戶轉移成本低,去試想一下微信的用戶轉移成本有多大。微信的存在,讓其他想嘗試建立自己社交分享平台的App難如登天。前兩天看到一句很有深意的話說社交App的難題:用你的軟體獲取了好友,然後聊天問:微信號多少?
穩健比如知乎果殼豆瓣微信咯,我挺果殼。還有一些,不太多。這些曇花一現的產品我可以說說足跡,因為在他們崩的那段時間我與他們的客服還交流了許多來回。足跡是非常可惜的,他們的創始人竟然沒有為團隊配置CTO,在伺服器崩的時候就只能傻眼。然後是思路匱乏,坐享其成。這樣一個產品那麼得火爆,應該最快速度積攢用戶群,建立社交關係,然後可以替代微信了。當用戶把社交關係建立完畢,就會該幹嘛幹嘛,例如微信剛開始是對講機,後來社交關係建立完畢之後,就又跟QQ一樣了,聯絡聯絡朋友,沒事不說話。所以,足跡是敗於創始人目光短淺,運維渣,技術零,是為可惜。說到這裡,不得不再說,既然創始人問題多多,為何資本介入的時候沒有改善呢?所以,還必須看到國內資本只是土豪,鮮有懂互聯網的,是為可悲。如此可惜可悲之事,不知還要上演幾回。
這個問題是產品經理很入門的一個問題(讓我安靜的裝個逼先)。問題的核心是:設計產品是否從用戶需求出發。對比各大互聯網巨頭的核心產品,都是從用戶需求出發去構思產品。淘寶的誕生是馬雲發現了在線購物的巨大需求,qq微信則瞄準了用戶即使通信的廣泛需求,這些需求都是突出,強烈且長久的,故而由此需求做出的產品自然長盛不衰(互聯網瞬息萬變,這點也不是絕對的)。回頭再來想想題主所說的那些創意類軟體,我們可以想像到,他們的產品經理確實很有創意,他們產品估計是一幫子人坐在一起頭腦風暴出來的,想法很新穎,創意很獨特,有的甚至運營也做的很好。可是沒有用戶需求作為根基,這一切都是浮雲,用戶新鮮感過去,這些產品就鮮有人問津了,甚至他們的創意會很快被已有相關軟體輕易模仿並實現,所以很難生存下去。其次,由這個問題深入下去,產品經理的工作難度到底在哪裡。互聯網發展到今天,那些顯而易見的,基礎的用戶需求,已被利用的相當成熟,那麼對產品經理來說,要發現那些真正的,用戶自己可能也不能很好表述的的需求更為重要。那怎麼才能知道這些用戶需求呢,結合互聯網+的概念我多扯幾句,產品經理要深入了解某一傳統領域,發現總結出該行業各方的利益依存關係,找到突出的矛盾所在,這樣才能真正找到用戶痛點,改造傳統行業,使自己的產品立足腳跟。所以產品經理需要有寬廣的知識面,高效的學習能力,洞徹本質的眼光和當機立斷的執行力。扯的有點遠,知乎處女答獻上,一個努力找實習的產品汪獻上。
好玩讓產品有爆紅的可能,但有用才是產品可以長期生存的資本。
先總的說,就是火得太突然他們自己都沒有準備好。仔細分析的話
1.需求 剛需也是一個問題,需求頻次性也是一個問題。臉萌最大的問題是 他提供的需求的頻次性很低 經常換頭像的人不多。而這部分人的需求的是個性化,個人符號。2.產品功能,這個問題更是產品本身功能的問題,從產品角度上來看 它主要提供的是一種統一風格的個性化頭像 而這個 統一風格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個性化的成分。後續新的玩法也沒有即使跟上,相關粘性的功能也沒有很好的提供。3.運營,火其實是因為產品的某個特質後續的運營沒有及時跟上去 沒有能持續性的維持話題度。統稱「現象級產品」不可否認病毒式傳播可以一夜之間刷爆網路,但大部分僅僅是滿足好奇心或隨大流。真正後半段是否實現可持續增長取決於「強需求」,這是產品設計的基礎。
因為發展度空間低,不能更新速度慢。只說臉萌。曾經看過中國青年說,臉萌創始人的自述。看起來屌絲一個,穿著人字拖,拿個滑板就上台了。的確是一個沒有強大資金和背景支持的人哦。他是和幾個朋友在一間小屋子裡開始了創造。的確很讓人佩服是真的。嘉賓董明珠直言場下要和他私聊。(*ˉ︶ˉ*)可能要成為他的天使投資人咯。我個人覺得吧,臉萌玩了兩三次就不會再玩了。
? 面部區別度低,很多人物看起來都是相似的。一群人只能做一個哈姆雷特。很多細節性的部件添加還是很必要的。如果可以調節臉型,調節膚色,眼睛大小距離,鼻子大小高低,再細節化一點。這樣的話,很多人在玩的時候也會根據觀察力的不同做出不同水平不同相似度的臉萌圖。
? 發展聯盟太少,如果他能和QQ秀,美圖,遊戲商城各種合作,把臉萌推廣起來的話,龐大的合作網路應該保證它不會淡出人們的視線。? 更新空間低。我覺得半夜玩農場偷菜的那些人,再也不會回頭了。為什麼,因為更新度太低,膩。人都有玩 xu 的時候。(*ˉ︶ˉ*) 當顧客膩了的時候,你還沒有及時出現新花樣,就意味著你將失去顧客。感覺過了一段時間就新鮮感消失了,並且沒它之後沒有任何懷念。無法讓我留下它而不去試試別的。就是個娛樂。(ˉ﹃ˉ)
這幾個產品都是通過朋友圈的大量傳播而爆紅起來的,首先臉萌的產品模式就註定了只能是一款紅極一時的產品,這個產品並沒有可持續發展的點,一個漫畫類的東西,一直沒有什麼改變,是很難有用戶黏性的,這個問題靠營銷和運營都是解決不了的,這是根本上的問題。而足記的爆紅比較突然,他們甚至還沒做好爆紅的準備,在產品還存在很多缺陷的時候就爆紅了,導致產品的用戶體驗比較差,所以熱潮很快就過去了。不過,某公司抄襲了足記,說明了足記還是具有一定價值的,而我們看到那樣的圖,還是會條件反射地想到足記,所以相信足記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會東山再起。至於無秘,他們的許多創意都可以火一陣子,而且後續不瘟不火也是依舊有人使用,他們需要有足夠的創意支撐,才能不停地一陣一陣火下去,因為創意是很難整出來的,所以說現在無秘也是走得比較艱難。
足記下個月要發布視頻內容了,通過情懷賣旅遊產品;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Linux 一點都不省錢:德國慕尼黑政府決定回歸 Windows》?
※如何看待拼多多售賣冒牌仿造的「李鬼」產品,這個 App 是如何運作的?
※極驗驗證可以被破解嗎?
※scalers是誰?
※rss在中國是否足夠普及?有多少人會使用rss功能?rss是否是現在網站一個必不可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