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聖經的中文譯本都很不自然呢? ?
比如:給他尋見,現代漢語應該說,讓他發現
另外名字也都和現在的普通人名譯名不一樣
貼一段劉皓明老師在《荷爾德林後期詩歌》里論及他譯荷詩的幾個重要語言資源時的論述以供參考吧。他在文中批評白話文運動導致現代漢語句式結構的「歐化」,而在引進新式概念中又不加選擇地全盤日化。劉師的觀點爭議不小,但白話文運動在成長中的確不只有一條路徑可尋,而其之所以成為當下的形態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在這點上,以下引文還是有啟發的——
「......和合本自身的優點在於它是由一群熟讀聖經、甚至對聖經有較深入研究的外國人同白話文學運動之前接受舊式教育的中國人合作翻譯的。兩類譯者們的這兩種特殊身份決定了他們可以避免兩種後來西方著作翻譯者最常有的缺陷或弱點:一、外國牧師和聖經學者的參加在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基於語言和文化等原因對原文的不理解、誤解、理解不準確和不充分(此外,還由於聖經的漢譯是英美德等歐美教會所組織的集體行為,在翻譯的過程中經過反覆開會討論、推敲甚至談判,致使這樣一部包含了無數人名、地名和其他專有名詞術語的龐大著作的譯文在譯名方面做到了一貫和統一,這在當時根本沒有譯名標準、許多名稱名詞是第一次翻譯到中文裡的歷史背景下,尤其難得可貴)。
二、晚清的秀才和其他有無頭銜的讀書人的參與,保證了翻譯的語言是一種相當地道的本土自生的語言,而不是在白話文學運動佔領了全國的各級教育機構和話語權之後,流行起來的所謂歐化了的、深受日文新詞影響的語言。由於白話文學運動及其所倡導的國家各級白話教育自身是建立在對西方語言的文化以及對中國自己語言和文化傳統的某些嚴重誤解與無知的基礎上的,能避開這種語境的「污染」,實在是和合本彌足珍貴的地方。從風格角度說,五四以後逐漸形成、建國以來尤其盛行的所謂歐化文體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必要地增加語法和句法上的襯字襯詞,這就造成句法上冗繁卻言不及義;歐化文體在語法上的特點是把常常來自英文的某個概念固定在某一個也常常是唯一一個大多來自明知維新後的日文漢字片語上,既不考察這個來自英文或其他外文的概念本身的意義和使用範圍,也不檢討來自日文新詞的片語在中文的語言學和文學傳統上的本義和色彩。和合本的語言避免了這兩種缺陷,非「歐化」的句法使得它的語言常常顯得簡潔有力。由於它往往因原文所述的事來翻譯,而不是簡單地從字到字地翻譯,它還避免了詞法上的含糊和蒼白,而是常常具有彷彿來自本土的生命力和力量。和合本翻譯風格的另外一個顯著優點是幾乎不含任何中文成語俗套,這是個對於詩歌翻譯來說極高、極重要的優點。它基本上不使用任何改變原文形象、比喻和蘊義的中文套語成語,而是把原文的形象、比喻、蘊義直接搬到中文裡面,例如「受膏者」、「絆腳石」、「死蔭」、「耶和華我的磐石」、「牧養你的百姓」、「求你不容坑坎在我以上合口」等等......」——《荷爾德林後期詩歌》第一卷,第142-143頁,導論。
還想就引文里論和合本語言不落中文習語成語俗套這點多說兩句。聖經漢譯有文言譯本,用筆典雅,於是被很多人認為優於和合本。問題是基督宗教本身的神學觀念,對於漢語是完全異質的,這時候文言資源里的概念並不夠用,在絕大多數概念里也並不適用——同理可比照佛經漢譯,如果完全用文言翻譯,中國佛教的成就恐怕會止於「以玄談佛」——天主教由於從明代就開始譯寫各種經文禱詞,現在依然保存流通有大量半文言體經文,也沒見過能把「罪人」譯成「不肖徒」的......
聖經漢譯首先是要在漢語思想中為基督宗教確定位置,然後通過語言把神學概念和教義傳播開去,所以無論是美英法德新教各派協調聯合的和合本翻譯,還是天主教成立思高學會完成的思高本翻譯,當然都選擇了符合時代潮流的白話文譯經。新譯本更忠於原文,但也很多不通順。整體的話,和合本真的是非常的棒啊!信雅達感覺都有了,個人覺得理解還是容易理解的,而且有些許古文的味道。還有一點,我是閩南人,感覺用閩南語讀聖經也是一種享受,毫無違和感,#手動捂臉
1、讓他發現,少了尋找的含義在裡面。
2、聖經中的名字是按照原文翻譯的,而現在的名字翻譯多是按英文翻譯的,比如便亞憫,按希伯來語發音翻譯,英文的翻譯為本傑明。聖經的翻譯是按照聖經原文翻譯,並非是從英文直譯過來的。當然,100年前的翻譯,和合本已經是相當口語化了。對比一下唐朝景教的翻譯就知道了。翻譯問題。但是和合本聖經解釋屬靈的意思解釋的很好,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樓主,你好。主內平安~
和合本確實和我們今天說話不太一樣。因為那是1919年就翻譯的。在那段時間,中國也有新文化運動。提倡大家不說文言文,說白話文。但那時還在改革中,其實免不了語言習慣還有些文白夾雜,用詞語序有些也和今天不太一樣。就像魯迅先生寫的文章有些話讀起來也覺得拗口一樣。
如果覺得和合本讀起來實在難受,推薦你看新譯本的聖經,是後來翻譯的。更符合當今人們說話的方式。我們現在看到的中譯本讀著自然就怪了 最早聖經是希伯來文 後來被翻譯成拉丁文 拉丁文又被翻譯成德文 英文等等版本 然後再翻譯成中文。我們現在看到的聖經都不知道被翻譯了幾手 而且聖經尤其是後面的部分 本身就是什麼貴族 教士 漁夫 獄卒等等很多人在一個漫長的時間慢慢編寫而成。文風也有所不同。另外畢竟是幾千年的時光 即便最初是中文版本我們現在也很難看懂了
你說的是和合本翻譯吧,這個譯本是1919年出版的,翻譯時間更早,那時的白話文和現在漢語肯定有差距。你讀下那時的文人的作品,也差不多啊。現在有個新譯本,比較現代漢語。
關於人名地名的翻譯,當時漢語界還沒有統一,你翻成這個,我翻成那個,造成了差別。另外有些名字是從原文譯的,不是從英文譯的,所以有差別。
這是清代末年傳教士的蹩腳漢語,讀這本聖經,最好用老外中文發音,陰陽怪氣的更有韻味
推薦閱讀:
※怎麼解決戀愛的信仰問題?
※在 ACG 界作品的「邪教」化中,對於基督徒粉絲,熱愛的動漫「邪教」會不會和本身的宗教信仰衝突?
※父母用威脅(道德綁架)的方法讓我信教?
※在《聖經》中,如何理解出埃及記21:22-25與馬太福音5:38-41看似矛盾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