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想要一些比較針對學生的方法呢,雖然一方面對文言文有點兒興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高考。 有沒有從語文書,或平時的練習切入的方法呢? 就說平時的短文練習,不懂的字詞摘抄下來有效嗎,還是應該把著眼點放在句式及句的理解上。(畢竟高二,基本的文言句式大概知道也能判斷)

希望得到過來人的經驗,謝謝


就高考的文言文閱讀來說,能理解大致文意最重要。

如果想要結合課本訓練的話,那就是讓學生不斷地翻譯,在這個過程中積累文言辭彙。

我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我的學生層次屬於高考只能考300分的程度,初中的基礎說非常差。針對這樣的學生,講文言文的時候會先空出一節課讓他們翻譯。如果文章不長,那就全文翻譯。否則,選擇重點段落翻譯。不允許看參考書和查字典,只能藉助課本原有的注釋。如果遇到不會的字詞,則通過上下文以及這個詞在現代漢語的意思來猜測。

在翻譯之前,學生不去讀課文,老師也不介紹作者,不講文章背景。看到一篇文章就直接拿出本子來翻譯。這是為了讓學生樹立這樣一個觀念,文言文閱讀最重要的是弄懂意思。

由於課時限制,只給一節課時間,不管寫完與否一下課全部收起來。然後進行批改,每一份作業中翻譯錯了的地方都標註出來,並對典型錯誤進行記錄。

第二天上課時發下前一天的翻譯。開始講解課文。講課文是仍然以疏通大意為重。全體學生讀一句原文,翻譯一句(絕大多數情況是對著自己之前寫的翻譯紙念)。這個全班都要參與,一開始翻譯的時候會很混亂,你根本聽不清楚大家在說什麼。但是通過講解翻譯的方法(就是六字訣),與預習課的不斷訓練,學生的翻譯思維就會相對固定,這樣即使有個別詞語理解有偏差,到聽起來還比較整齊,課堂效果也很好。

學生試著翻譯完之後,我會進行講解。講的重點主要是以下這些,這也是文言文學習所要重視的。

一是與現代漢語意思不相同的詞語義項。這類詞一般有好幾個意思,有的意思與現代相同,有的不同。有區別的義項需要重點關注。如《寡人之於國也》中「勿奪其時」的「奪」,意思是「耽誤」。這一義項是現代漢語不具備的。也就是需要學生重點記憶的。如果這一必須與現代漢語意思相近,那學生就不需要記,翻譯的時候直接組個詞就行了。

二就是老師都會強調的一詞多義與古今

異義。這個不多說了。至於詞類活用,對翻譯有影響就講,沒影響不說。形容詞作名詞,名詞作狀語,動詞使動意動一般都有影響,名詞作動詞一般沒影響。

三是會影響到翻譯的虛詞用法。一個虛詞的用法非常多,但不是每碰到一個虛詞就要講它的用法。只講解對翻譯有影響的。比如「而」,它用作連詞表順承關係時對翻譯基本沒有影響,但是錶轉折關係時就需要翻譯出「但是」「卻」等等。

四是會影響到翻譯的文章句式,尤其是一些固定句式,比如「何如」「為之奈何」。倒裝句也很重要。

當然,以上是在講課文是作為老師會重點向學生強調的。講課文之餘還會系統講解文言知識,比如虛詞用法,倒裝句式,詞類活用的判斷。

如果這篇文章較長,只是選段翻譯,那全部課文講完之後,會布置課下作業,把課前沒有翻譯的部分再翻譯一遍。

在講課文期間,課堂要讀課文,每節課兩遍,早自習也要讀課文,這是為斷句類題目培養語感。同時也加強對重點詞語的記憶。

除了課文,學生做課外文言文練習時,我也會讓他們勾畫文言文題目中的一些詞語與句子(高考篇幅的傳記類文言文為準,每篇會勾畫15到20個),在做題時翻譯出來,就寫在題目旁邊(練習紙是學校自己印的,會留出寫翻譯的空間)。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積累文言辭彙。

當然,我的學生基礎差,只能通過高強度訓練提升成績。我沒有教過好學生(能考上大學的學生),針對兩種學生所採用的方法肯定有區別。我只是說把自己的經驗和做法寫出來。

題主如果想提高成績的話,翻譯練習還是挺有效的,可以試一試我對學生用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做題是也強迫自己弄懂全文。

其實,唯一的重點就是注意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字詞與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就不用記了。


推薦閱讀:

莊子的養生主是消極的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正確思想是如何的?
「執牛耳」為什麼會演變為現在這個意思?
通過什麼方法可以提升自己的中文文學素養,尤其是詩詞和文言文類的?

TAG:文言文 | 高中語文 | 文言文釋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