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丹麥為什麼只收回半塊石勒蘇益格?
01-14
原屬丹麥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在普丹戰爭失敗後,分別割讓給了普魯士和奧地利。普奧戰爭後,普魯士又控制了荷爾斯泰因。德國在一戰戰敗後,丹麥只收回了北石勒蘇益格,從德丹邊界就一直維持到了現在。為什麼丹麥沒有收回其他在普丹戰爭仲割讓的地區呢?(我知道只有北石勒蘇益格丹麥人居多,且丹麥是一戰中立國)
1. 近代以來,石勒蘇益格的民族情況可以分為南、中、北三部分分別論述:南部已經逐漸德意志化 , 中部德意志人和丹麥人混居 , 而北部仍以丹麥人為主。荷爾斯泰因從中世紀起是丹麥在德意志的采邑 , 居民是德意志人 , 其管理者(公爵)通常由丹麥國王兼任。關於該地區的語言民族演變等問題,請參考@Ljudevit Zhou的答案。2.1481年,丹麥奧爾登堡王朝的克里斯蒂安第一頒布法令,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永遠不得分離。
以上兩條為背景,在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概念影響力甚大的19、20世紀,由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丹麥、德意志二元居民結構,雙方都希望石-荷地區能成為自己民族國家的領土。
3.1864年,普魯士、奧地利與丹麥的領土糾紛激化,第二次普丹戰爭爆發。結果普、奧擊敗丹麥,丹麥放棄石-荷地區,石勒蘇益格的行政管理權歸屬普魯士、荷爾斯泰因的行政管理權歸屬奧地利。雖然名義上石-荷地區遵從了1481年法令還是完整的,但是行政管理權的分屬為日後的分裂埋下了伏筆。4.普奧戰爭後,奧地利失敗,石-荷為普魯士所有。5.一戰結束後,德國戰敗,凡爾賽和約以「民族自決」為原則來裁定領土爭議。具體在石-荷地區則採取了在石勒蘇益格北部丹麥人多數區和中部丹麥、德意志人混居區進行公投的方式來決定歸屬(其他地區不存在嚴重的矛盾,所以沒有舉行公投而劃給了德國)。北部地區,歸屬丹麥得到了三分之二多數;中部地區,歸屬德國得到了四分之三多數。於是,北部石勒蘇益格劃歸丹麥,而中部則劃給了德國。6.二戰結束後,德國戰敗。同盟國提議以丹麥接受所有德國難民為代價,將石勒蘇益格整體劃歸丹麥,但是這一提議遭到了丹麥政府的否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問題就此告一段落。
上面已有知友給出較完備的答案了,我寫這一段只為補充自己感興趣的細節。
正好對這個問題有點研究,今年還特意為此去北石勒蘇益格參觀過當地紀念普丹戰爭150周年的展覽。
雖然南北石勒蘇益格在普丹戰爭之前就已經有語言分布上的差異,但語言分布並不是決定因素。民族認同的形成和塑造與19世紀末工業化進程有很大關係。德語是傳統的城市商業語言(但此前德語是低地德語),也是和工業化聯繫在一起的語言,南石勒蘇益格的工業化較快,城市工人增加,再加上城市的國立教育推廣更快,導致原來講地方語言的居民轉向了德語(注意,不只有丹麥語轉向德語,也有低地德語轉向高地德語、弗里斯語轉向德語,這本質上是民族國家語言標準化的過程,不應簡單地視作單純的民族同化過程)。同一時代工業化在北石勒蘇益格發展較慢,因此居民中轉向德語的較少。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到19世紀20世紀之交時,這一過程已經幫助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民族認同。推薦閱讀:
※阿提拉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嗎?為什麼騎射軍讓歐洲人膽寒?
※二戰時,坦克行軍是靠車輛運輸還是自走(如蘇聯和中國這種基礎設施差的國家)?
※為什麼中國曆朝歷代都會把打天下的功臣兄弟趕盡殺絕?
※如何看待「歷史沒有如果」、「歷史沒有假設」?
※在羅馬還是個小部落時,西方已經有希臘和迦太基這樣的發達文明,為什麼最後卻是羅馬後來居上,成為西方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