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對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原生家庭父母的性格及相處模式從下一代身上折射出來的影響是順向的還是逆向的?

如父母性格強勢下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會是偏軟弱還是更強勢?父母婚姻相處過程中缺乏耐心多爭吵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溝通問題會是極力剋制避免還是同樣沒有耐心?


知乎小透明,沒想到引起這麼多人共鳴,我家人之所以能引起我的反思,因為,我怕我女兒以後也會這樣表達,而她現在還是個寶寶,和所有的寶寶一樣,可愛有趣惹人疼愛,一想到她要是也變得愛抱怨,有著嚴重的受害者情緒,喜歡攻擊貶低別人,我就不寒而慄,她來到我的世界是個天使,我不能讓她沾染壞毛病,影響她的人際交往。所以,我在努力的改,在家裡,尤其是有女兒在的時候,對於別人的小毛病減少甚至杜絕指責的語氣,不說別人壞話,用陳述語句就事論事,人無完人,但願少一點計較和苛刻,讓我們生活得更加舒適。

________以下是原答案。

太大了,以前我不覺得,直到我的女兒出生,我的婚姻出現問題才感覺到的。

我姥爺說話就有點愛指責,有怨氣,愛諷刺,愛顯擺自己比別人聰明的特點,我媽和我小姨也這樣,尤其是我媽,在日常生活中,說話老是這樣,很少遇事能正常陳述,比如,飯桌上有人放了盤菜,忘了收,正常處理可能是把菜收到冰箱,或者告訴某人,把菜放了冰箱,我媽說的是,冰箱擺不下?菜扔了這兒沒人管?和我爸爸包餃子,嫌我爸擀皮薄,正常表述是,把皮擀得厚一點,我媽說的是,擀成這樣?還有法兒進鍋里?

令人鬱悶的是,我爸也被同化了,說話也這樣。我後來意識到,我也愛這樣,尤其在家庭中。雖是小事,但往往引起別人的不快,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確性,在語氣中貶低別人,埋怨別人,逞一時口舌之快,將合作的關係變成對立,真的是特別愚蠢的。


我覺得你很難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特別是你和你父母的親子關係。

我有很多客戶媽媽。反覆強調親密育兒,安全感。害怕一讓寶寶哭。就是不親密了。就是沒有安全感了。然而我和她們聊最後,她們都會承認:是的。我和我父母的關係非常疏離!

還有一個點,她們很多都非常有服從性,以老公的意見為主。儘管她們都是高知女性,有體面的工作,學霸。可能和她們原生家庭的高壓環境有關。當然我不是心理諮詢師,不會更深層次的了解和分析他們的內心。在此就當做我的感慨吧。

其實她們是在療愈她們自己,彌補她們童年缺失的部分,那個她們內心沒有安全感,孤單寂寞的小孩。


不請自來。原生家庭對自身影響巨大。

有說和解的。

請記住和解的概念:雙方各退一步的叫做和解。你單方面跪下的,那叫投降。

個人觀點。若原生家庭自己都覺得不幸福。

不要成家,不要成家,不要成家。

我害怕你活成你討厭的那個樣子,再去厭棄你自己。那樣太辛苦了。

晚安,別投降,如果不能和解,就這麼奮戰著吧。用一輩子單身的方式,用永遠不妥協的方式奮戰著吧。

還有一句話,給因原生家庭而痛苦的各位。

不管你是誰,我這個陌生人愛著你。


謝邀。

毋庸置疑,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極深的。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是在重複自己的童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小時候就已經生了根。

從接觸過的八字來看,如果某命主的八字婚姻不順,那麼該命主的父母很有可能八字當中也帶有明顯不利婚姻的信息。

婚姻不順有可能遺傳。。(別打我)

所以擇偶一定要好好考察其原生家庭!因為其原生家庭的父母相處模式,很有可能就是你們婚後的相處模式。細思恐極。。


這是個比較大的話題。學育兒多年,忍不住想回答。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肯定特別大,但在下一代身上體現出來的,是順向還是逆向,會因為一個人後天脫離父母后,在環境中進行反省,學習的話會有一些不同的變化。

比如你說父母性格強勢,孩子是否會強勢或者懦弱。

舉個例子,我朋友的表弟。

他表弟大學三年級,想談戀愛了,無意中認識一個女孩子,加了聯繫方式後,在網上聊了聊,很聊得來,差不多一個月,雙方覺得差不多了,就決定見面。

他說他表弟原本想發展成男女朋友的,之前雙方互相看過照片。結果見面後,他表弟說女孩子太矮了。然後重點來了!他說要是他媽知道了,肯定不願意!!!

我就直接震驚了。

性格強勢,長期對孩子發號命令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竟然這麼大。

連談個戀愛都要以媽媽的判斷為準則!

所以你說是更強勢還是懦弱?

雖然是個例,但確實大部分強勢的父母會讓孩子較為懦弱。然後有些孩子在一些時候會突然爆發,變得特彆強硬起來。

我認識的一個同事。他媽從小對他一直是鎮壓式管理,之前是學業,後面是結婚這樣的私事。

他媽不同意他自己談的女朋友,想要指定一個同單位的女孩子,我同事直接說,如果結婚這件事你再插手,我就要麼跳樓死去,要麼做和尚去。

如此,他媽才退步。

還有你說父母之間無耐心粗暴溝通對孩子的影響。

這個影響會比較大。

因為它會讓下一代在情緒爆發時產生應激模式。即最熟悉的模式。

如果你發現你自己是這種粗暴無耐心溝通,回憶一下,是不是你父母也是這樣對你的。

像我自己也是。從小我媽對我一言不合就罵,發脾氣。

所以我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跟老公談戀愛時很容易就發脾氣,後面慢慢反省學習,已經有一些改善。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父母(原生家庭)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給予的愛,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不是無條件的滿足物質。

是指,不管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除開殺人放火),你都愛他。

可以告訴他,你的這些事情我都不喜歡,可是我依然愛你。


thanks for your invitation.不懂教育學、兒童心理學,但是作為一個年輕的爸爸,我有些體會。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相似,不僅僅是體現在相貌上,還會體現在行為方式上。小孩子,始終在有意無意地模仿父母的談吐、對話,並在這一過程中塑造自己的性格,像復讀機、複印機。我聽到過兩句話,感覺很有道理。一句是再好的學區房都比不上家裡的書房。第二句是孩子的成長需要這樣的家庭環境:媽媽愛爸爸,爸爸愛媽媽,爸爸媽媽愛孩子,孩子愛爸爸媽媽。


我們現在的生活模式是在重複父母的模式……知道你認清自己和自己達成和解,接納自己才能活出新意。


本來打了很多字,想想太啰嗦……

如果你有絕對不想成為那樣的人,或者想要成為那樣的人,類似這樣的想法

那麼對這個問題回答顯然是肯定的

此外個人感覺父母的言行、性格,對孩子的影響是順向的多

(這裡的順向簡單的理解為跟父母像,而不是相反)

可能有人會說強勢的父母孩子懦弱,而我覺得在父母面前孩子也許是懦弱的,但在其他方面他有可能就是固執、無法配合包容甚至是偏執的(這就是像的方面)

就比如存在家庭暴力情況的話,孩子在父母面前可能比較膽小怯弱,不敢反抗,但今後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很可能會以一樣的方式對待他的孩子(因為他不知道正確的方式應該如何)……


非常大!但我們自己也不是不能脫離。我不明白我媽到底是著了什麼魔道,在我的印象中我18歲前就沒有正常的和我說過話,每次都是大吼出場,然後大罵,有時大打,因為在她的概念中,孩子就是負擔,帶給她無盡的苦難。生我的原因是要證明她會生孩子,生我弟弟的原因是我爸要個兒子。

所以,我深深的知道在孩子眼裡,父母生他們不是愛只是目的,孩子難受。可是,我生氣的時候也會給孩子發脾氣說生了你們害了我。在這個問題上,我只能盡量剋制,但是不能完全消滅。

唉,這個只是其中之一,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影響,大家感興趣再說


謝邀。

前兩天還在和我媽媽討論這個問題。

聊到這種問題,我的思緒比較亂。

介於對童年所犯錯誤的坦白我覺定不匿。

原聲家庭成長環境對個人的影響無疑是一生的。

背景

我媽媽是童養媳,農村。

親外婆為了逃避計劃生育想生男孩,把我媽送給了別人,就是我的奶奶。我奶奶收養我媽後生了一兒一女。原則上我媽要給她沒有血緣關係的弟弟當老婆的,但兩人不同意,於是就走了我爸這個上門女婿。

家庭成員才是每個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那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刻骨的。

小時候家裡太窮了,我奶奶(我媽的養母)經常干一些順手牽羊的事情。上山砍柴的時候去杠別人已經砍好的;走在路上都會順手割兩把別人的稻穀回家餵雞;順別人的菜,很多,我的記憶也模糊了。

貧窮不是原罪,而是品行。現在的人叫價值觀。是價值觀扭曲。

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不是遺傳因素,而是上一輩對下一輩潛移默化的影響。

答主我就是人生有污點的人,偷過爺爺奶奶和同學的錢。

當時覺得是不知鬼不覺,長大後才知道,最可怕的不是被人知道了,而是自己不能抹去那些污點。

我母親的身上處處都是我奶奶(母親的養母)的影子,邋遢,粗心,聒噪,樸實又有點楊二嫂的味道。

而我身上大概又有我母親的影子。

高中畢業後的三四年,到現在將近十年。我已經可以聽到我老公說我,幸好你不會跟媽一樣,幸好你不會跟你弟那樣。。。。

我擯棄了那些惡習,譬如邋遢,譬如聒噪。還有很多我無法用言語去形容那些是什麼。

我告訴自己不應該成為那樣的人,至少要成為更好的人,也如此教育我的孩子。

而教育,其實是以身作則。


謝邀。雖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答好。但就拿親身經歷說吧。有例外,但大多原生家庭對人影響是極大的。我說不好別人。就拿自己來講吧。

我的父母並不相愛,08年就離了婚,我跟著母親。總聽母親埋怨父親。但我仍然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確實,不容我去相信。我的母親美麗賢惠,生活卻硬生生將她折磨成了一個小氣易怒世俗的婦女。我不想那樣,想也不敢想。

原生家庭的所有觀念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一個人是什麼樣真的和家庭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的爸媽一直互相扶持相親相愛,那麼相信他也會是一個充滿正能量家庭責任感的人。如果像我這樣的成長環境,少有人還會抱著對婚姻的憧憬。

小小年紀,心已老哈哈。


謝邀 其實這個還是要看教育方式和孩子自身的天性,這年頭虎爸狼爸的太多了,硬是想把孩子教育的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在這種教育環境下有兩種結果,一種就是像父母期望的那樣,幾歲就會開飛機感覺很厲害。但是可怕的是另一種,孩子無論做的怎樣父母都覺得不夠,對孩子缺乏從小的鼓勵,會讓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嚴重的話會得自閉症抑鬱症的。

而對於婚姻來說,如果從小的時候就生活在那種環境下你還能指望他怎樣?一塵不染的話很難吧?

小孩子啊,不能太慣,太慣會生成熊孩子,也不能讓他們從小就領悟生活的艱辛,這樣他們會對生活失去信心,你想把幾十年的經歷強加在一個幾歲的孩子上太難了。要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不是說天天打王者榮耀。


先匿

原生家庭會個人的擇偶、三觀、處事方式、做事風格都有影響,特別大。

我爸我媽是那個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結合,雖然已經80年代末了。

其實我父母的原生家庭就有問題,我姥姥姥爺離異,是我姥爺出軌,離婚馬上就再婚了,我從小到大一共見過我姥爺一次,我姥姥三次,姥爺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姥姥改嫁一個條件特別差的男人,生了一個只比我大兩歲的女兒,我媽現在都特別恨我姥爺,我媽是跟著她的姑姑姑父長大的,我的兩個舅舅一個跟著姥姥,一個跟著姥爺,但都屬於爹不疼媽不愛的狀態,我媽應該還是比較幸運的,我姑老爺就是我媽的姑姑和我大爺就是我爸的哥哥關係特別好,所以直接就把我媽嫁給了我爸,算是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我的兩個舅舅,好像小學都沒讀完,從小到大偷雞摸狗,進去勞改了無數次,小時候的印象就是我媽為了這兩個弟弟跑關係,哭,和我爸吵架,後來我媽也放棄了,她也無能為力,現在兩個舅舅也都快50的人了,還是沒有安定的生活。我爸農村出身,我爺爺脾氣特別差,重男輕女,我爸是老小,家裡寵上天,從小說一不二。

說回對我的影響

因為我媽的原生家庭的原因以及我爸的脾氣性格,從我記事開始,我爸媽就是一直沒完沒了的吵架,動手,吵架,哭,不斷的罵聲爭吵聲,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我爸和我媽吵架,我奶也不攔著,就是那種電視劇里的不好的婆婆的感覺,我媽沒娘家做後盾,就是哭,抱著我哭,帶著我離家出走,我爸說話永遠沒有好脾氣,只要心情不好就罵我媽,年輕的時候動手,現在只有罵,大聲吼,我媽以前回嘴,換來的就是沒有休止的爭吵,現在歲數大了,我爸罵人,我媽就當沒聽見。我爸我媽都是沒什麼學歷的人,我們家族最出息的就是我大爺,做到了正處級的位置,我家在我大爺的幫助下只能說還行,從農村搬到了市裡,我爸媽都在事業單位,剛搬到市裡的那兩年,家裡的積蓄基本都買房子了,我爸媽就是打工,我爸在我大爺一個朋友的工廠做技術,我媽在我大爺朋友的物業公司上班,收入特別低,低到只能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那年我上初中,但是我爸媽從來沒想過應該去做點什麼改變這種情況,天天為了錢爭吵,但是不去改變,其實我那時候是恨我大爺的,我們之前在農村很好,算是村裡的富裕家庭,很多小夥伴甚至羨慕我家的經濟條件,但是搬到城裡,一落千丈,是更多的爭吵,無窮無盡的爭吵。

從小到大,我爸媽一吵架我媽就是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和你爸離婚了,其實我更願意他們離婚,直到現在也是。

我從小就想離開家,離家越遠越好,大學考出去了,畢業的時候家裡給安排了公務員的工作,沒回去,一個人在北京,沒有一個親戚,就這麼一直到現在。

1.特別努力上進,好勝心強;

2.脾氣差性格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無法正確的對待壓力;

3.沒有任何一段感情能長久,會不自覺的作,對待男生要求高,眼光高。

4.處理不好人際關係,情商低;

5.和父母關係不好,不願意回家,即使回家也是各干各的事,沒有那種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景象,不會一起聊天逛街吃飯;

6.渴望穩定的家庭又怕有家庭;

7.不敢要孩子,完全不敢想像自己有了孩子會什麼樣。


這麼說吧,你身上每一個或大或小的問題都能從家庭中找到根源。


中國大多數的孩子都存在原生家庭影響的問題……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很幸運遇到一個可以包容我的老公,在結婚生子以後,原生家庭的影響和傷害已經在慢慢修復!


謝邀!但是挺沒信心答好的。

我覺得影響挺深遠的!尤其是像我一樣的普通人,如果下一代沒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全指學校教育),也沒有時常主動反思自己,更新自己。那下一代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幾乎就是複製粘帖上一代。這是無數次觀察了解身邊不同層次的親友同學得出的結論。

比如我父母的相處方式一直針尖對麥芒,生活中經常大吵大鬧,摔東西,大聲講一些超級難聽的話,抄傢伙但又不真打。尤其是我媽媽特彆強勢,每次即便吵贏了,會在贏的基礎上再加送百分之二十。他們對待別人都很溫和禮貌,就是夫妻間時常發狠吵!

這點對我的影響特別大,我小到大對於找男朋友或老公就一個要求,將來不要和我吵架!剛結婚不久,和老公吵了一架,正好婆婆也在,那次我特別生氣,還講了不少難聽的話,把婆婆氣哭了。事後,我反思自己那天的行為覺得似曾相識,後來我意識到我那天的表現就是媽媽吵架的樣子,所以我才駕輕就熟。但是我一直很討厭媽媽吵架時不依不饒的樣子像個潑婦,從那以後,無論和老公還是別人,我再也沒有那樣吵架。

卻有點走向另一個極端,無論和誰懟,有理沒理我總先認慫。因為怕吵架!現在都是這樣。


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不容忽視,但也不是絕對的順向或逆向。

暴力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可能學會暴力處理問題,同樣也可能會學會要寬以待人。

控制權威的家庭環境中章大的孩子可能也會是同樣的性格,但也可能會懦弱,委曲求全。

為孩子提供一個和諧良好的生長環境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因為我們就是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

對於自己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也是可以改變的,阿德勒說:「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你怎麼看待這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面向未來,關注問題的解決。」

改變很難,但任何時候都可以發生,勇氣是關鍵。


影響巨大。

我媽和我爸信奉中庸和明哲保身,自私自利,覺得女生應該潔身自好,穿的領口大一點都是袒胸露乳,不應該和男生交往過密,女生晚上出門肯定會被強暴,歧視有個性,大家都認為對的事情你憑什麼不一樣?

雖然他們愛我但是真的無法忍受很多事情。保守壓抑的家庭環境讓我很痛苦,更痛苦的是,我在逃離他們的時候,也慢慢在某個方面有了他們的影子,敏感易怒,自卑偏激,對最好的朋友也沒有辦法掏心掏肺,哪怕她對我掏心掏肺。在外面表現出來樂觀活潑天真童趣,別人都說我是個有趣的人,但是撕掉表面的溫情脈脈,我不相信任何人,尤其是父母。感覺自己被撕裂成了兩半。

大概是小時候沒有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所以長大後也不想給別人溫暖。

我不想要組建家庭,悲劇不可以一代一代的蔓延下去,對吧?到此結束就夠了。


和個人性格有關。如果性格不是特別有主見的,原生家庭對這個人的影響非常大,誇張點說基本上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所謂的階層固化,不但是原生家庭的財富,地位,社會資源,還有一個就是對小孩的教育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一些本本分分的工薪階層,差一點的就是一些墮落的酒鬼,賭鬼等。一個人的性格,世界觀等基本上在成年以前就形成了,所以受原生家庭影響非常大。工薪階層家庭的觀念很多就是好好讀書,將來找一個好工作;沒有大局觀和視野,一切圍繞柴米油鹽。酒鬼,賭鬼家庭就更糟了,小孩很容易學壞。

不過前面講了那麼多悲觀的話語,我說點好消息:出生普通家庭性格比較叛逆的人其實是一件好事,這種叛逆不是指年輕人的任性貪玩,而是自己有主見,有獨立的想法,敢於否定原生家庭的一些落後觀念。這樣的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要小一些,將來出人頭地的機會也大的多。不過身上還是有原生家庭的烙印,尤其是生活習慣上。


丟丟你好,看到你今天的更新,想到了平時里我和五歲女兒的對話。

我們家孩子說話非常「曲折」,她會說:「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呢?」 然後眼睛早已錨定了桌上的零食。這種說法方式,真的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天生的,因為我和她爸爸很少這樣拐著彎說話。

然後,我會把東西遞給孩子,並告訴她,「寶貝,我們可以直接清晰地提出請求,比如剛剛,你可以直接問媽媽,我是否可以吃這個零食。」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會發生好幾次。我相信孩子這樣說,無意識當中,會有她的理由,比如,她覺得吃零食,並不是件特別好的事兒,所以不太願意直接提出。而我想傳遞給她的,則是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和需求,不管結果是否能滿足,都是比較真誠的溝通方式。

回到你最初拋出的例子,媽媽的表達方式,一方面,家人之間,我們可以溫和地和她澄清,是不是這個意思,另一方面,我們如何應對,可能比攻擊她的表達,更加有效。因為,我們都有防禦心理,很多時候,被「」指責「攻擊」的時候,長長會選擇反擊,而非自省。


推薦閱讀:

同城工作但是不想與父母同住是否可笑?
和爸爸在一起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爸媽做過讓你哭笑不得無厘頭無語的事?
男方父母不同意在一起,大家能給我點建議嗎?
父母吵架你怎麼辦?我很想去死

TAG:育兒 | 原生家庭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