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被尊為大帝的狄奧多西要主動分裂國土?


要明確兩件事:

1.狄奧多西「分裂」羅馬帝國是不是壞事?

2.這個「分裂」到底是裂到什麼程度的?

———————

1.狄奧多西不是分權而治的開創者,分權在羅馬帝國自古有之,這和因為帝國幅員過度遼闊所帶來的局限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羅馬帝國的行政中心在狄奧多西之前就早就從羅馬遷出了。在西部,皇帝一般會坐陣今德國特維爾或義大利米蘭來更好地控制萊茵前線,在東部,皇帝一般會坐陣君堡或巴勒斯坦地區來更好地控制多瑙河前線或對波斯的戰場。

為什麼政治中心會從「永恆之城」羅馬中遷出?

這和羅馬帝國時期的通訊方式與技術有關,羅馬時代不是近現代,沒有電報更沒有網路,皇帝統治一方領土時下達的命令要花上幾個禮拜甚至個把月才能達到帝國的邊疆,政令的反饋十分困難。

而對敵前線往往是官員、軍團較為集中的地區,在這些地區加大直接掌管的力度對於穩定帝國和穩固皇權尤為重要,所以皇帝一般不會坐陣大後方而是選擇「天子守國門」。

在這裡也不得不提一個叫「恩惠」的東西:

皇帝的親臨,是對將官、士兵的「恩惠」與「威壓」,如果邊境的大量軍士得不到應得的「恩惠」,就會心生叛意。如果叛意在軍團較少的地方爆發,那皇帝還能輕易鎮壓,但如果集中的軍團爆發叛亂,那可能連皇帝都要換人了。

所以根據上邊所說的話,你也應該明白皇帝不時視察前線的重要性了吧?

但羅馬帝國幅員遼闊,無論是政令還是恩惠,確保人人滿足都不是一個單一的君主能做得到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叛亂與內鬥,再加之為了提升政治、軍事、稅收效率,皇帝必須分權而治。

羅馬歷史上分東西二帝還不是最多的,還出現過四帝共治的局面,狄奧多西不過是認清帝國統治的局限性,和先人一樣選擇分土而治罷了。

畢竟就算狄奧多西毅力驚人,能有肝力去保證全帝國的軍團都能接收他的恩惠,都會忠於皇帝。(然而,並沒有)

但他能保證自己的兒子也有肝力這麼治理國家嗎?

如果能明確意識到單一皇帝必將為後世的叛亂埋下隱患,那分權而治就是明智的選擇。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也要說了,分權的結局往往也不好,比如四帝共治,最後就是在血流成河的內鬥中回歸了單一皇帝的統治。

所以說這也就是帝國的局限性所在啊,獨攬大權不是,分權也不是,唯有出現難得一見的君王之材才能保證帝國平穩,但君材可遇不可求啊。

可見,「分裂」帝國並不一定是壞事,過大的領土對於單一皇帝來說是個負擔,是炸藥桶,領土不是越大越好,也要考慮通訊時間,政治穩定性。

所以,狄奧多西只是做出了他認為正確的選擇,他認為比起專權,分權更能確保當下帝國的穩定。

———————

2.這次分裂真的是如一些人想像中那樣從此東西不兩立嗎?

當然不是,東西帝國的「分裂」只是分權而治,並不是說把羅馬帝國由內而外地一分為二,羅馬帝國依舊是個整體,只不過在東西兩側各有一位統領罷了。

米蘭依舊對君堡施加影響,而君堡也依舊影響著西帝國的政治。

東西帝國的皇帝登基後都會希望得到另一方的承認來鞏固自己的政權正統性,而在皇帝的任命上,另一頭的皇帝和宮廷也會有不小的話語權。

在東帝國有難的時候,西帝國會施以援手,在西帝國有難的時候,東帝國也會伸出援手。

這些都能證明狄奧多西所謂的「分裂帝國」不過是一次分權,羅馬帝國一直是那個羅馬帝國。

很多人會認為東羅馬在西羅馬的問題上「辦事不力」才會導致西羅馬的滅亡,繼而得出「倘若狄奧多西沒有分裂帝國的話西羅馬一定能苟住」的觀點。

但歷史上東羅馬的確儘力挽救過西羅馬的命運,至少不止一次嘗試過:

但西部有西部的麻煩,東部也自然有東部的麻煩,直面匈人的大本營——潘諾尼亞盆地再加上得時刻警惕薩珊波斯帝國的入侵分散了東帝國大量的軍力和資源,可調配資源過少導致東帝國無法隨時援助西帝國的戰爭。

但也可以設想一下,假如帝國在單一君主手中,為了應對西部的問題而過度調動東部資源致使東部防範空虛,薩珊帝國有機可乘,也許羅馬帝國會更慘一點。

由此可見,這次「分裂」並沒有讓帝國陷入「一邊水生火熱,一邊瘋狂摸魚」的境界,狄奧多西的分治決定只是將帝國資源重新分配,而不是切斷了資源重新調整的可能性。

——————

哦,再外加一句,當年狄奧多西要將西帝國交給幼子霍諾留也在西帝國的軍官中激起不小的反對,因為西帝國的軍官們也有自己心儀的皇帝人選。

狄奧多西能讓自己的王朝在兩個帝國都擔任皇帝已經不錯了,也總不能過度苛求古人辦事十全十美。

狄奧多西只是給出了自認為最好的、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罷了。

【完】

(觀點由《羅馬帝國的隕落》一書中截出)


西部總軍事長官阿波加斯特毒死了瓦倫丁尼安之後,派使者到君士坦丁堡對迪奧多西說「瓦倫丁尼安自殺了」,又扶持多神教元老尤金為皇帝,二者在西部不斷與迪奧多西作對,最終在393年,當尤金的使者再度來到東部,要求迪奧多西承認其為共治皇帝時,狄奧多西的耐性到達了極限。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393年1月迪奧多西宣布他的幼子霍諾留為西部皇帝,與尤金和阿加波斯特徹底劃分界限,並開始在東部進行軍事動員準備擊垮篡奪者。

而在394年5月,迪奧多西出征西部,留下長子阿卡迪烏斯,並任命其為東部共帝留守東部。

395年1月17日,迪奧多西大帝在西部米蘭行宮駕崩,長子阿卡迪烏斯依法由東部共帝加冕為東部皇帝。

而幼子霍諾留本身早在393年就已加冕為西部皇帝。


不是分裂,是分治。你可以把羅馬帝國看做一個系統,把幾個地區看作一個系統的不同模塊。根據需要,有時所有模塊都組裝在一起使用,有時幾個模塊分成幾組使用。

你不切實際地硬點一個皇帝統治全羅馬也沒什麼卵用,因為這樣做99.99%的概率會全圖爆炸。


推薦閱讀:

英國貴族制度中,lady的稱呼有什麼講究?
使得阿利烏派漸漸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是哪一個?
19世紀德國崛起的那些年,英國在幹什麼?
中世紀歐洲的性壓抑到了怎樣的程度?
為什麼被伊斯蘭教統治七百餘年的伊比利亞半島能夠徹底清除其影響?

TAG:歷史 | 世界歷史 | 羅馬 | 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