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是如何塑造空間層次感的?會考慮到功能需求嗎?
中國古代居住建築中重重院落的布局除了等級和私密性防禦性方面的考慮以外,還和什麼別的因素有關嗎?除了院落布局以外,空間層次感還在哪些方面有體現呢?(雖然這個問題很低幼但是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問了 隨便噴兩句對我來說也很有用的)
不大同意 @邱少年 回答中的第二段對題目的吐槽。
我可以理解這種從歷史研究角度出發的反對。在歷史研究中,不應以現代建築的使用方式、使用人群去推斷建築設計的意圖,而應當追溯當時歷史環境中的具體情況從而使獲得的結論更為接近真實。
但對建築師而非建築史家而言,在史料接近史實了,然後呢?這棟/組建築到底是好是壞?如果不繼續挖掘,那永遠只是比較真實的史料,而對設計並無益處。
所以題主別灰心,對於設計研究而言其實這是一個好問題——儘管您當時可能並未意識到——一個試圖從設計視角看傳統建築的問題。誠然空間的觀念與功能的具體討論都出現在西方近現代之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工匠沒有相關的意識,任何時期對房子的建造都是從需求開始的;退一萬步講,即便古代工匠真的沒有相關思考,也不妨礙我們從這些角度重新去看中國傳統建築——透明性的概念上世紀四十年代才開始出現,但並不妨礙用來分析1927年柯布西耶的房子;而柯布西耶在蓋房子討論現代主義設計中比例問題的時候,用的是14世紀的那些教堂建築——用設計的視角試圖判斷傳統建築,對於建築師或建築學學生而言,得到建築學的設計判斷實際是比直接將古建築交給考古學或藝術史學判斷得出的結論有價值得多,也更能有效地指導自己的設計以及形成自己的觀點。
一旦提到傳統建築中的空間設計,大家似乎一直止步於院落的組織與風格的選擇,而對其自身的空間設計未曾深入討論。實際上除了題主所說私密性、防禦性、等級性之外,單體建築中也有大量針對使用方式而做出的空間設計,這其中就包含層次問題。而因使用層面的穩定性與空間目標的明確性,我們相對更容易在宗教建築中發現這些設計。
--------------------------------------------------------------------------------------------------------------------------------
題目確實很大,但可以選一個切入點討論。
從層次到層面
先將空間極端壓縮,看到底何為層次:壓縮過空間的建築更接近三維造型藝術中的浮雕,浮雕根據壓縮空間的程度不同,被分為高浮雕與低浮雕這兩種雕刻基本形態,也被稱為深浮雕與淺浮雕。這兩種浮雕的區別在於:當深度以與高度和寬度相近的比例再現時,我們稱之為高浮雕。如果我們減少深度而不減少其他尺寸,我們有不同程度的淺浮雕【1】。
在淺浮雕中,將上面的狩獵圖浮雕與佛像石雕相對比,明顯這個佛像雕所能被感知到的空間層次更多:
1.技術上,其前部雖未突破表面,但內部接近圓雕,且有多個平面;
2.層次感並非只取決於平面數量——並不是將多個狩獵雕簡單前後並置便更有層次——而同時在於越處於視覺核心處的表現部分其空間壓縮應越少從而能獲取更多信息:佛像雕中,位於核心的佛陀不僅依附於最內層底面上,其相對於兩側菩薩空間深度壓縮更少,外部更突破了第二層平面面。
表面的作用在於將觀者的視點隔於淺空間之外;從周圍到中間逐層後退的平面強調出了視覺核心,而在核心處突然靠前的雕像則強調出了此處的深度,使整個淺空間獲得了層次感。
當我們理解了層次感的獲得之後,我們來仔細審視這個磚雕中建築要素的作用:塑像及其壁龕形象是完整的,建築要素起到襯托作用,將塑像和周邊區分,限定觀眾視線,烘托塑像,依靠成為不同圖框從而將平面層數增加。
從層面到空間
(麥積山石窟空間視線分析,傅熹年繪製,天津大學曹雪改)
蘆原義信《外部空間設計》中提出三個重要的視線仰角 18°、27°、45°。當人在平時狀態下觀察仰角為 18°時(即觀察距離等於觀察對象高的 3 倍)時從群體角度看對象全貌的最佳視角;27°的仰角時(即觀察距離等於觀察對象高的 2 倍)是看建築個體的最佳視角;45°的仰角時(即觀察距離等於觀察對象高)是觀察對象個體的極限視角,此時對象顯得高大而有壓迫感。所以我們將尺度從磚雕放大到石窟,看一下當人可以進入時,簡單的空間中如何處理得更為有層次。在將傅熹年先生對麥積山石窟視線分析圖加入四十五度視線時,我們可以發現,位於室外檐下,剛好包含了帳楣頂部;站在金柱位置時澤包含了佛頂到帳頂的部分(即傳統佛像背光的高度),這就使得佛帳成為佛像的邊框。而抬高的建築檐柱,則是照顧到崖面遠處觀看的需求,配合山體從正立面上看建築要素也構成了佛帳及佛像的邊框。從觀眾到佛像,由遠及近的視角切換之中,始終有佛帳和建築立面等圖框形成的平面,而重重圖框又是以佛像為中心設計,這就出現了三重對話空間,因而顯得豐富而有韻律。【2】
從舞台到建築
(梅蘭芳大劇院,月亮與六便士劇照,黃婧攝)
類似於磚雕或石窟的特點,在舞台設計中,因其常常需要在局限的舞台之中表現出較大的場景,所以,在舞台設計中也常常出現如上文所述的通過增加平面豐富層次從而在淺空間中表現空間深度。然而舞台背板實際與結構並無過多聯繫,舞美設計也並不能直接等同於建築設計。那麼,實體建築中會如何操作呢?
對單體建築而言,儘管在實際建造中我們難以形成如磚或山般具體的表面,但我們可以通過退讓足夠的距離從而使建築形象得到一個較為完整的立面——院落於是對某個單獨建築而言有了空間意義;而內部的平面與圖框則可以通過操作牆體、屏與縱架而獲得。五嶽廟五嶽殿可謂一個典型的例子。
(五嶽廟現狀,雖破敗但不妨礙我們分析其原本空間狀態)
據考證為元代建築的山西汾陽縣北榆苑村的五嶽廟五嶽殿,坐北朝南,其前方為院子,隔著院子正對戲台。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椽;室內外分界為前金柱位置,檐廊進深僅一椽距離,故而主要的祭拜空間還是在建築外部之院落。柱網同時採用了減柱造與移柱造——室內後金柱減去以使佛像的領域不受干擾,直接用三椽栿承托屋架,徹上明;前檐柱處則運用縱架邏輯,將明間兩檐柱向兩側移至補件鋪作下方,使正面明間實際為兩間大小,靠斗拱劄牽與其後屋身相連以保持整體性(金柱處於櫨鬥上再接蜀柱以同時進行橫架與縱架結構之轉換交接),跨度則用巨大的檐額解決。檐額長貫三間,並出柱口;檐額下綽幕方出柱長至補間,相對作三瓣頭,整體與營造法式所描述檐額做法吻合度頗高,屬於比較典型的大檐額,使此殿具又十分強烈的正面性表現特徵,這也與人們在外部的主要視點相吻合——於院落處觀察,完整的立面輪廓形成了表面,兩檐柱、綽幕與檐額、台基的厚度共同形成了第一層較大的畫框,磚牆留出的門洞於中間形成第二層次的框,兩層框嵌套最後將明間的佛像烘托而出,減小了空間深度帶來的展示問題,使較小的佛像在立面上獲得自身不斷放大的領域,呈現出接近平面或淺浮雕的特徵,突出了其重要性,以令院落中的人們更好地對其進行禮拜。
從單層到多層
層次問題在建築中並不局限於層面在深度上的疊加,樓閣建築中也可以通過水平層疊加而強化。
位於天津薊縣的獨樂寺觀音閣建於遼代。其與山門之間的距離用類似過白的操作控制——即透過山門後檐當心間,恰好能將觀音閣全閣收入視線範圍,使此閣全貌得以展現——不過兩層的立面似乎讓我們難以直接判斷其空間重點。進一步觀察可以發現,儘管在獨樂寺中觀音閣前巨大的月台似乎是為眾人欣賞高大的觀音像而設,但實際上由於室內外光環境的不同及其殿堂造的層疊邏輯——尤其是平座暗層的存在——使人們不僅在月台難以看到觀音像,即使進入閣內,在一層也難以有合適的視角觀察其全身。
既然於一層處的空間與結構並無針對佛像的特殊設計,而外部的平座出挑、內部的斜撐抹角均是分層後針對二層的操作,加之此閣並未採用將樓梯藏於菩薩像背後的設計,觀音閣中向上的樓梯直接朝前置於顯眼位置,那麼不妨大膽猜測一層與平座僅僅作為另一種台基負責抬高參拜者的視點,而此閣的空間設計重點在於平座之上的二層:平座於明間出挑的平台不僅僅使使用者可以從室內走出遠眺亦或容納更多信徒對造像進行觀摩參拜,其自身的出挑與其上的人們更成為了給從山門進入的人們此閣空間重點的外部提示;平座暗層處斜撐的大量使用可視作原本其閣樓設計使用人數眾多的一個佐證,而將內槽平面抹成六角除開使平座層更為堅固合理的結構意義,更重要的在於其空間意義——這個六邊形使二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原本平面上呈現出的正面性特徵而使環繞活動成為了可能;再觀察屋架,滿鋪平闇消除內槽中梁的深度帶來的空間區分後,明間一處單獨斗八藻井的使用也使空間呈現出環繞的特徵。
以上所有這些設計動作均將空間重點指向二層當心間處,那麼到底是怎樣的緣由需這些或明顯或隱匿的設計使人非要到二層呢?將目光聚焦於菩薩像,我們可以發現,不同於常見觀音像,此閣之中所供佛像為一十一面觀音。正因為佛首之上存在不同朝向的十個小頭無法從一層欣賞,才通過種種設計引導人們走向二層,而此閣二層的六邊形平面給空間帶來的環繞特徵也因小佛頭之朝向而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此之外,佛像的正面仍應當被重視,加之明間平座的繼續出挑,人們與佛像的距離可能更遠而使視線被結構遮擋,故而將內槽明間處柱頭枋減去以更好地表現佛頭的精美。
立面上二層明間的突出、一層處明顯的樓梯、二層六角形平面帶來的環繞性的空間特徵、藻井對空間領域的強化分別形成了不同的空間層次,但這些層次最終都將空間重點指向了同一個目標。這個目標主導了整座建築的空間設計,同時也將參拜體驗帶入了高潮。
所以這裡要糾正很多本科生以及自己本科階段時候的一種想法,就是
1.層次越豐富越好
2.只要各個層面、平面、剖面相互錯位開洞層次就是豐富的。
雖然直接這麼說出來確實問題十分明顯,但通常在做設計之時我們會下意識地為了所謂豐富而故意把不同平面的洞口挪挪……說到底,層次的豐富是為了最終建築的表意而服務——沒有意圖的豐富只會讓人注意力失焦;而如果最終的呈現並不精彩,那麼層次越多越顯得虎頭蛇尾或使最後所感知的東西可笑。好的建築中,各個層次應當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相互配合而完成豐富度的。
【待續】
------------------------------------------------------------------------------------------------------------------------------
【1】註:原文In the fine arts— sculpture and painting — the word relief is applied to the degree of
curvature and projection in the finished work, by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 actual model. When depth is reproduced in the same proportions as height and breadth, we speak of high relief. If we diminish depth without diminishing the other dimensions, we have bas-relief in its various degrees. Finally the dimension of depth can reach zero, when it is either omitted entirely, as in a line drawing or a silhouette, or suggested through light and shade or different tones of colour.——Gothic Architecture,Paul Frankl,revised by Paul Crossley
【2】引自《襻間考》,曹雪,天津大學,2012
所有分析圖自繪。
全文改自碩士論文《傳統大木建築的空間願望與結構異變》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時間讓我想到的是中國的寺廟建築。
曾經有個朋友,外號叫「廟」。他時不時就愛跑去廟裡呆著,每逢初一十五尤甚。
一開始,我總以為他想不開要出家。直到後來,他才說出了他總愛跑寺廟的原因。
每當你走進廟裡,不管你之前有再大的情緒,煩惱,
只要走近了寺廟,心就不自覺地安靜下來。
我就在想啊,為什麼同樣是房子,寺廟卻有種讓人心安的力量?後來發現,這跟寺廟的空間布置很有關係。
其實在寺廟在建造時,就刻意營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就像《盜夢空間》里,給我們造的一個夢境,一個可以讓我們平靜、內心安定的夢。
一、選址:建在山上,遠離塵世
在西方,教堂一般建在城市的中心,中國的寺廟往往是「深山藏古寺」,有種超然忘我的氣質。而且一般是「大剎」與「名山」相得益彰,也有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風景區。
從選址上就遠離俗世,與鬧市隔得遠遠的。讓朝拜者在爬山的過程中不斷消耗和磨練意志力。
寺廟獨有的進香道,給我們心神洗禮的第一步。
爬到山頂,被大自然雄偉折服覺得人類是多麼的渺小。這時抬頭一看,「哇,好壯觀的大門!」對這隱匿在深山的神明,自然心中萌生一股敬畏之情。
這個大門其實是我們非常熟悉「三門」,三個門的構造,象徵者「三解脫門」。中間的叫:空門;東邊的叫無相門;西變得叫無作門。
我們經常聽到的「遁入空門」,所謂空門就是中間這道大門,是給出家人走的。
比如故宮的城門;總統府的大門;還有…村大門。這些通常有個共同的特點——雄偉!也是,沒有大規模誰自家會建三個門洞啊..
要進入佛法世界前,還得先見過這倆保安叔叔,也就是山門殿兩旁杵著的兩個金剛力士。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哼哈二將」(鼻哼白氣的是鄭倫,口哈黃氣的是陳奇)。
二、整體布局:結構方正,層層遞進
一進山門,就意味著進入了佛法的世界,與塵世隔絕。讓我們從上帝視角來看看廟的整體布局:
用一個字概括下他的特點:方!
整個布局特別方正,寺廟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南北向為中心對稱線。
而且寺廟的布局排列,特別符合人的視覺習慣。把重要的東西集中在一條視覺線上,關注和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層層遞進,越往裡廟的級別越高、越莊嚴。
通過這樣的規矩方形,彰顯寺院典雅莊重的氣氛,給人規矩、秩序的感覺。
三、造像:佛像雲集,處處小心機
在佛法世界裡遇到的第一重殿是:天王殿。
天王殿,顧名思義是供奉「四大天王」。但第一眼看到的卻是腆著肚子、雙耳垂肩,咧著笑口的塑像——彌勒菩薩。
別看彌勒菩薩一副笑呵呵的樣子,他可是佛祖的接班人,俗稱彌勒佛。他的工作就是用他的笑容,把大乘佛教的寬宏大量、慈悲為懷形象化。天王殿前是笑臉迎客彌陀菩薩,兩側四大天王,他們象徵著:風、調、雨、順。
再進入之後,是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作為寺廟的主殿,就相當於宮殿中的皇帝上朝的金鑾殿,那規模可是相當宏偉。
以杭州靈隱寺的大雄寶殿為例。
作為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僧眾朝暮集中修持也在這,佛祖在任何寺廟都供奉在此。
佛像可以有坐、立、卧,姿態各異,主尊佛一般供奉一、三尊佛,此外也有不怕佛多的供五、七尊佛,但統一都很大。
比如像靈隱寺大殿正中佛像,單佛像就有近6層樓高,加上蓮花座,大概要十個姚明疊羅漢才能和它一樣高。
想想平日家裡供奉的佛像都是迷你版,要想直接感受到被保護還是比較抽象的。但是寺廟就不同了,近八層樓高的大佛就這麼高高在上注視著你,光是從個頭上就有了壓倒性的勝利,讓你頓時超有安全感。
加上環繞佛祖兩旁的20諸天和12圓覺等一大堆類似弟子、保鏢、粉絲的簇擁團。數量多、造像大、威嚴足。
加上佛像頭部微微前傾的設計,兩眼凝視,當你進殿抬頭瞻仰時,視角剛剛好與佛像四目相望哦~
要論與二十多米高的大佛像四目相望是什麼樣的感覺,渺小、心虛、震撼、折服…比起天王殿彌勒菩薩那種輕鬆愉快,大雄寶殿氣場太強大。
之前不明白為什麼信仰有強大的力量讓人無所畏懼,看到這時全明白了,因為它讓你相信不論什麼不安和恐慌,在這裡都能得到依靠。
不過最最精彩的,其實在大殿後面——
密密麻麻一百多尊塑像,以微微前傾著跟你對視著。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還分天、地、海三層…
中間是「童子拜觀音」的故事,柔和觀音菩薩形象:大慈大悲、「聽音救難」、法力無邊又深入人心。這樣的溫柔收尾,讓敬畏之心更多了點信服,也加了一帖安心。
到了這,基本寺廟的造夢空間闖關遊戲就已經完滿結束了,再往後的殿堂和兩側配殿都只在鞏固這份信服,讓你更加了解這個寺廟本身的文化。
你看,一般寺院從山門開始以中軸廟宇為線,層層遞進,布局獨特,規模宏偉;從建築整體布局、屋頂規格、基台的逐漸抬升到殿內佛像的擺放安置。
看似尋常的寺廟其實在每一個細節,都在為營造能讓朝拜者心安的空間體驗,這一切都在為寺廟的莊重感和雄偉加分。進香道的洗禮,山門的警醒,天王殿的笑對一切和大雄寶殿的佛法無邊…
寺廟除了是建築還是信仰,不管是西方還是中國,往往最悠長的建築是教堂或寺廟。
西方的教堂是單獨一棟的,內里挑高,布滿玻璃畫,壁畫,描繪聖經故事…給人塑造了一個天堂的模樣;
而中國的寺廟不同,通過層層遞進的群殿,讓你感受的歡喜、力量和心安,比起西方講求的原罪和天堂,更重要的是過好現在,這就是中國寺廟的魅力。
正是這樣的信仰觀,配合著寺廟的建築布局,給世人造了個脫離塵世繁瑣的一方凈土。
題主問的是居住建築。
先說結論,中國傳統居住建築的空間層次感是通過鋪陳層層疊疊的院落來營造的。由於很多歷史的原因,古代中國的居住建築宗教性特別少,只有極少數的富貴人家會單獨在家裡設置佛堂或者祖祠,因而一般來說,傳統居住建築的空間層次感基本上就是為功能需求服務的。不過,由於中國地大物博,這個功能需求的體現程度,以現存明清民居為例,其實是從北到南逐漸減弱的。
中國傳統居住建築極少採用高層建築,因而鋪陳院落營造空間層次感基本上沒有疑問。平面上的鋪陳是短時間(修築此建築)內實現「儀式感「的最佳手段,理解不了的話,想像一下軍營,一列列帳篷整齊排列是不是很有軍威雄壯的感覺。中國古代的」禮「也在這種鋪陳中體現。如果把形式從鋪陳改為堆疊,很容易理解成越高的地方,地位越高。但這種修築形式對於民居來說不夠實用,一是成本高,二是目標大,不符合傳統文化」收族「和諧的理念,更不利於萬一有個土匪山賊來打劫,直接就給推了燒了時候的防禦。鋪陳也是」四方之中「這一理念的體現。
先挖坑。
@朴世禺 回答的很棒,我來補充一點。還有,謝邀。
中國建築的思維模式決定了,建築不止是建築,是天地乾坤、大地經緯在地面的投影。所以建築的空間層次應該可以劃分為幾個層面:天地層面,如天壇等國家級禮制祭祀建築,它的層次是希望模擬天地;山川層面,例如唐長安城的朱雀大街中軸線,漢長安城的所謂「表南山以為闕」,實際上是中國人對建築門戶空間理解的極致拓展;然後是建築群組空間自身的秩序與層次;最後是建築單體空間的層次。按吳良鏞先生對建築的定義,廣義建築應該至少包含這幾個層次。當然,如果你研究的深,還可以繼續探討裝飾、紋樣、文化、社會、生態的層次。
那麼我舉一個栗子,佛山市最重要的神廟——祖廟。之所以講這座廟呢,是因為佛山作為一座南方城市,祭祀的最主要神仙卻是北方水神——北帝,這是一種南北文化的混合載體,同時兼備了南北文化的一些特徵,也成為了嶺南建築的代表作。
第一層面,山川。
我們沒講天地,是因為只有國家祭祀建築才講天地和五嶽四瀆,這個層面參看五嶽四瀆的一些建築就行了,比如泰山建築群,華山建築群,北京天壇等。其他建築大概只能從山川講起。佛山祖廟與山川的對應關係是什麼呢?我們看圖。下面這張圖是清末佛山整體城市格局的分析圖,圓心的位置就是我們的祖廟了,可以看到,由北向南畫一條軸線,則北對佛山的牛牯嶺,南對白仙與龜岡二山之間的小谷,且神廟正殿的朝向呢,正對龜岡這座山,龜象徵玄武,而玄武屬水,北帝是水神,祖廟門口的水池裡有玄武像,你懂了吧。
所以,中國古建築的第一個層次是辨方正位,標記天下山川。
第二個層面,國中。
國中這個詞,我取自《考工記》的「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意思是建築在「國」(城市的意思),即建築在城市中的位置和層次。佛山祖廟在城市中在這個層面至少有兩個小層次吧。
1、和其他神廟(祭祀建築或禮制建築)的關係,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祖廟正殿的位置和文昌沙當中的水上關帝廟,還有本地最重要的汾江碼頭上的接官亭(迎接履新或上級的官員),在城市中正好形成一條軸線。
2、和水脈的關係。一個建築和遠處的山川、城市中的其他建築有所聯繫,也和當地的特色——水系,發生著聯繫。佛山祖廟前以前有一條小運河,叫做旗帶水。這條水脈的形態雖然極為自由多變,但是其中的一段卻和佛山祖廟的軸線重合,據清乾隆《佛山忠義鄉志》記載,被叫做:「直對祖廟」。而廟大門前的水塘又和其他幾處水塘構成了北斗七星的象徵符號。
這第二個層面呢,就是匠人營國,國中謀篇。實際上,我們可以說這是古人在城市設計層面的建築手法。
第三個層面,群組。
就是建築群本身的層面了,下面是佛山祖廟的平面圖,像不像故宮的格局?右邊是宮殿群軸線,左邊一片園林像中南海似的。關於宮殿群軸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三朝五門」制度;關於園林部分的層次,大家可以參考蘇州、嶺南園林的一些書籍;關於民居的層次也可以看一看講北京四合院的一些書。這些不同的建築,在層次構建上有許多共通和差異,精力所限,就不展開了。
用王貴祥先生在課堂上講的,西方的建築是油畫,從一個點上就可看到很多精彩;中國的建築是多點透視的清明上河圖,你很難在某提個點上知道這座建築群的全貌。這也就造成了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故宮,得到了許多和而不同的精彩景觀。
第四個層面就是,單體。講究建築本身的匠造,關於這部分內容,朴世禺已經講的十分精彩了,大家可以參看他的答案。
end.
設計方法論複習不下去了,我來怒吐槽一發。
1.說問題就沒說清楚,目測是本科水平的問題。
問題里所說的中國古代建築說的是民居還是官式建築?是南方還是北方?空間說的是居住空間還是儀典空間?私密性跟防禦性說的是哪裡?2.再吐槽下問題。
空間層次的塑造?關注空間的思維最早也只能追溯到A·Loos。分析功能需求?功能的思維最早也就能追溯到18世紀的Durand。拿他們分析中國古代建築不是造嘛。儘管不可否認空間訴求是人類建築活動的根本動因。但中國古代匠人是通過空間的思維或者功能的思維來設計的嘛?我感覺這兩個角度的問答答出什麼都是扯淡。3.只能就布局來說。這裡僅僅說居住建築,儀典建築布局因為考慮的因素不盡相同,沒有具體背景不好討論。
這種問題要看的是你的歷史觀,不是說有一個完整的標準答案的。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一般從政治經濟文化這些角度都夠使了。比如認識的原因,考工記在哪擺著呢,就是一個方格網然後再畫方格網的規劃啊,這種體系下也傾向院落布局啊
比如產權的原因,私有制土地所有權在那嘛,所以地都不大,都有私人產權。如果是公有制土地所有權的話那可能極有可能會出現類似集合住宅,比如土樓那種。比如密度的要求,比較發達的城市比如北京蘇州揚州這種那土地價格在那,容積率、密度肯定下不來,那就越來越擠,到後來就趨於你所說的院落布局了嘛。比如形制的原因,單體建築最大的體量是被限定的,那只有多搞幾個才能滿足形制的限制啊。比如技術的原因,木構帶來的建築高度的限制,高度一定的情況,單體的高度也就是一兩層。比如氣候的原因,南北不同,東西也不同,帶來了院落布局也有不同的區別,一般建築史上說成合院,廊院,牆院三種,當然也有不是院落形式布局的。還有巴拉巴拉的角度若干就我所知道的,如池塘、假山、曲徑、迴廊等等
確實,問題太大了。。。而且中國古建築種類繁多,實在無能為力。。。
推薦閱讀:
※古羅馬引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古羅馬人為何對建築如此痴迷?
※你們學校的建築學教學體系是怎樣的?有沒有什麼疑惑?
※生活在沒有被拆之前的北京城(1950年前的北京或更久以前)是怎樣一種體驗?
※現代的普通建築百年後真的會變成文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