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移動支付行業的市場集中度?

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行業算是壟斷競爭市場么?在該行業中的格局如何?


謝邀。正好最近挺受感觸,藉此機會集中梳理和分析一下吧。

這個命題有點大,移動支付不是一種支付,而是整個支付產業向移動端遷移。因此形勢非常多樣,目前正處於市場的探索搶佔期、產品的創新爆發期、市場習慣的引導期、產業鏈和監管政策的調整期。

下面就幾個典型的場景領域做個分析,供參考:

1、以銀行卡支付為資金來源的移動遠程支付,這也是當今移動支付市場最主要的交易規模構成:目前主流的就只有三家,支付寶快捷支付、銀聯無卡支付、微信支付。其中微信支付是後起之秀,但超過銀聯已是必然,從用戶體驗上來看要比支付寶還好點,但從交易規模判斷估計還是沒有支付寶多。銀聯雖然起步進入這個市場很早,但限於體制和通道介面,很難爭搶頭兩名。另外,其他傳統的互聯網支付公司也在推出同類業務,大銀行也會面向大商戶直接開放快捷支付。因此,長遠來看,會回歸互聯網時代的群雄競爭時代,以價格為首要考慮、以服務為長期考慮。不過支付寶、微信的領先優勢估計會長期保持;

2、以話費為資金來源的移動遠程支付,在2012年之前,這還是交易規模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現在已被銀行卡支付市場超越了:看似以運營商為提供通道的唯一壟斷來源,但由於國內SP市場的特殊性,其實有很多大大小小的SP,間接為商戶提供服務,主要是遊戲類商戶。目前這個市場其實在萎縮,也就不多說了;

3、NFC近場支付:我國的NFC近場支付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屬於運營商,完全以SIM卡為硬體載體、運營商自有賬戶/賬號為資金來源的支付形式,這個階段已經結束了,只剩尾聲;第二階段屬於銀聯、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近場支付,正在進行中,雖然聲勢浩大而且產業鏈規模驚人(達萬億以上),但由於賬戶產品的僵化所以註定也不會有什麼大希望,不過事實上推動了NFC基礎硬體的進一步普及,基於NFC-SWP體系基本上是個笑話,但是全終端NFC手機卻藉此良機真正發展起來了,特別是今年可能有蘋果6的加入(可能,但可能性很大,與以往不同),那就真得解決最難的用戶端硬體普及問題了,使得NFC在用戶側門檻大大降低;第三階段,屬於第三方支付陣營,現在已經開始了。由於前面兩個階段兩大國企陣營蠢笨如牛的投入,雖然沒做出來什麼真正有價值的服務但是副作用很好,NFC手機將得以逐漸普及,而一旦普及,則必然會在應用側開放出來,這時候第三方就有了深度參與的機會。這時候,第三方巨頭能發揮的優勢和作用就出來了。支付寶8.0已經加入了對NFC的支持。不過那時候市場也將進入更加混亂的時期;

4、O2O移動支付:這個領域還很新,目前基於二維碼、聲波支付為主,也就是說支付寶、微信支付在充當市場先鋒,但是這兩個方式可能都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的能力。所以有兩種可能,一是在比較標準化的垂直商戶形成特色服務,如便利店、計程車、自動售貨機,以及一些特色商戶如海底撈、上品折扣等;二是開發更好的感應技術(包括NFC),與APP和社交平台結合後,形成一個方便的物聯網移動世界,如蘋果的iBeacon技術等。因此可以說,不存在壟斷,而是先行者在投入資源改造改善新的環境,如果成功自然就成為新領域的壟斷者。這裡有個要點,就是注意硬體感知設備的卡位,一旦布局成功就很難被替代了。

5、移動金融:如手機銀行、超級轉賬、餘額寶理財通等服務,這裡有個要點就是,當手機成為網點,銀行在哪裡?這個領域同樣很新,但很有意思,特別是經常觸動金融機構和央行的神經。這裡面群雄競爭,支付寶、財付通並不明顯佔優勢。拉卡拉、宜信、mo9等同樣也不錯。

最後補充一點,就發展判斷來看,微信支付的全面擴展性是最好的,因此雖然在各個領域都有出現新的王者的可能性,但是相對而言,微信支付始終保持著最大的競爭優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自2000年推出以來,移動支付產業交易規模逐年遞增,2013年全球交易規模超過2300億美元,預期2014-2018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年平均增長率為35%。

從技術模式看,移動互聯網支付和NFC手機支付將逐漸成為遠程支付和近場支付的主流模式。在遠程支付方面,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以及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日趨完善,移動互聯網模式將逐步成為遠程支付的主流技術模式。在近場支付方面,隨著NFC手機的逐步普及,NFC模式將逐步上升成為全球主流的近場支付技術。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支付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國內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為1511億元,同比增長89%;2013年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同比增長100%左右。前瞻認為未來3年是國內移動支付市場高速增長階段,年均複合增速將超過50%。隨著移動支付市場的爆發增長,國內支付產業鏈相關企業將顯著受益行業高成長。

央行在2015年2月12日發布的《201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公告中指出,2014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333.33億筆,電子支付業務保持增長態勢。其中,移動支付業務快速增長,2014年全年完成業務45.24億筆,金額22.5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0.25%和134.30%。

電子支付業務保持增長態勢,移動支付業務快速增長。2014年,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333.33億筆,金額1404.6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28%和30.65%。其中,網上支付業務285.74億筆,金額1376.0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70%和29.72%;電話支付業務2.34億筆,金額6.04萬億元,筆數同比下降46.11%,金額同比增長27.41%;移動支付業務45.24億筆,金額22.5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0.25%和134.30%。

2014年,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路支付業務374.22億筆,金額24.7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43%和137.6%。


不算壟斷競爭吧,也不能動不動就說誰壟斷,市場還在初期發展,格局沒有形成,存在失衡的現象也不能說壟斷。

  1.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在移動端發力,具體市場份額還不清楚,雙方都有較大的投入。在網購,打車應用上面,篩選出一些用戶。

  2. 運營商的沃支付,手機錢包,翼支付之類的,都還在試探,並沒有在時長站穩腳跟,翼支付可能在這一類當市場稍微大一些。其實運營商的支付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沒有好好的去推動。移動還開發了國標的技術標準,但是現在通過手機交電話費的比例還是非常少。有批量的集團客戶在使用這些業務。

  3. 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移動支付這一場戰鬥中,基本都落下來了,快錢,匯付天下,通聯之類的,上半場第三方支付的過程中出了一些風頭,移動支付的下半場就不大行了。拉卡拉的線下移動支付還可以,不過也要配設終端支持之類的,用戶體驗並不理想。

  4. NFC是趨勢,現有的三星的機器支持的型號多一些,蘋果就比較弱了,搞不了。


我就是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的服務商。歡迎大家聯繫15379989390.


題主的問題是

目前我國的移動支付行業算是壟斷競爭市場么?在該行業中的格局如何?

答案是,是的

線下基本上是支付寶微信的天下,銀聯雲閃付搞了半天市場份額只有兩大巨頭的零頭

線上是銀聯,財付通(微信支付)支付寶,其餘的基本可以忽略。


據第三方聚合支付平台的統計,國內市場有大概30多家聚合支付企業。對比銀聯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高標準,聚合支付的進入門檻偏低,利潤少又競爭激烈。雖然利潤空間有限,但發展前景卻值得期待。不過目前聚合支付的業務範圍仍然很窄,還需要在支付基礎上衍生出更多的服務能力,發掘出更多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才能佔有更多主動權。


推薦閱讀:

旅遊規劃的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巴斯夫、陶氏、拜耳、杜邦、3M、霍尼韋爾、道達爾這些公司在化工/材料上的優勢分別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山東城鎮體系規劃獲批 形成「雙核、四帶、六區」格局 "未來山東什麼行業相對會更容易賺錢?
零基礎想轉行做軟體測試,可以嗎?
麥肯錫、BCG 等諮詢公司為什麼提供免費的行業分析報告?

TAG:移動支付 | 行業分析 | 市場集中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