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文化有哪些部分是舊上海文化的延續?

相關問題舊上海解放以後, 當年上海的文化和商界精英現在都在何處?

老一輩香港人是不是對上海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

整個電影界,滬、港、台、內地,全部同源。

最好的證明,許多老一代的器材,電影工序,所有的專業名詞,全部都是統一的。

我最早到中國大陸拍戲時,現場和工作人員溝通,除了五六零年代後發明的新器材之外,

其它的基本器材,小到攝影機上的部件,大到攝影棚的貓道,名詞全部一樣。

到了洗印車間,除了「車間」兩字之外,其它的工序名詞,相異的也非常少。

基本上都是同一個祖師爺教出來的徒弟。

最感動人的,是大陸拍戲,每天給發零用錢,台灣也是,兩岸都叫「班費」。

那是薪水外的補貼。

這種薪水外,給零用錢的「風俗」,不正是上海電影老闆留下來的老規矩嗎?

人稱「海派作風」……。

-


想到一些,就隨意說幾句海派文化對香港的影響吧。

老上海海派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大概是上世紀20、30年代,之後受抗戰還有內戰影響,40、50年代有大批上海商界、政界、文化界人士移居香港,對香港文化確實有很多影響。

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的北角就有「小上海」之稱,當時大量的上海移民就聚居在這裡。自然,海派文化的各種舞廳、夜總會、酒家什麼的都是少不了的。不過後來這邊福建人多了起來,「小上海」也變成了「小福建」,而上海人則漸漸融入了香港社會,也把海派文化帶入了香港文化。

拿電影來說,比如王家衛,他出生於上海,《花樣年華》里充滿著他的童年記憶,完全可以感覺到其中瀰漫著的老上海情結。還有關錦鵬,他電影濃郁的上海風情想必不用多說。關錦鵬雖不是上海人,但記得他自己說過,他幼年時的同學好友中就有很多是從上海來港的,因此他才接觸到了海派文化,可見當時香港人成長過程中確實受舊上海的影響。當然還有邵氏電影,邵逸夫在寧波出生、上海長大,邵氏電影可以說是老上海電影直接的繼承和發展。

還有香港政商界也是如此。當年移居香港的上海人中有許多後來成為了把持香港商界和政界(建制派)的大佬級人物,也使香港的文化經濟政治活動中充滿海派色彩。除了前面提到的邵逸夫,還有政界的董建華、范徐麗泰、陳方安生,商界的吳光正、榮智健、龔如心等等,這些人中很多到今天對香港社會的影響還是舉足輕重的,據說香港上流社會有時還會用上海話「茄山河」呢。


推薦閱讀:

各位遇到哪些因為文化差異或者地域差異鬧出的笑話?
每次人們提到南北差異的時候,秦嶺—淮河一線的朋友最想說些什麼?
南北方的人買菜有什麼區別?
麵包車是否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產物?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在衣服上的字元用英文會比用拼音更時尚?

TAG:上海 | 香港 | 文化差異 | 文化 | 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