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看小,7歲看老」,到底是什麼意思?你是否贊同?


理解這句話需要有幼兒教育與心理學的一些常識。

3歲和7歲是幼兒時期的兩個很重要的分界點。以下引用的文字摘自網路,請各位參考,首先是蒙台梭利的觀點:

兒童個性建設階段(0~6歲),這是個性形成的最重要時期。兒童3歲之前形成各種技能,3歲之後發展各種功能。

心理胚胎期(0~3歲) 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這個階段的發展與胎兒在子宮裡的生活有很多相似之處,此種發展要持續到3歲才告結束。這個階段是極富創造性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兒童開始時沒有自己的意識,也沒有自己的意志,可以說從零開始,依靠自己逐漸形成和建立起不同的心理和能力。在這個時期,兒童依靠他的敏感性,無意識地感受周圍環境中各種事物的特徵,獲得大量的印象,如生活習慣、風俗甚至語言等那些複雜的東西。兒童藉助吸收性心智來適應生活。3歲前兒童雖然發生了很多重要的變化,但他對所發生的事卻記不住。在這個時期,各種能力都是分別地獨立地發展著的。「正如身體的各個器官最初也是獨自發展,彼此無關,在心理的胚胎期,心理的控制能力同樣也是獨立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能回憶所發生的事睛的緣故,因為個性還沒有統一起來,這種統一隻能在各部分發展完善的時候才能出現。在這個時期,兒童的生活完全依賴成人,他是無法改變的。等到這個階段末期兒童已獲得一定的保護自己的能力,這時候如再受到成人的控制,他就可以用語言表示抗議,或跑開或胡鬧。他之所以這樣做,其真正的目的,不是要保護自己,而是要控制周圍的環境和條件,尋找發展自己的途徑,發展他自己的各種能力。

個性形成時期(3~6歲) 蒙台梭利認為兒童從這個階段開始進入一個真正的建設時期,因為他們現在能夠從容自如地、自覺積極地應付其環境了。兒童先前在創造的各種潛隱的能力現在能夠顯露出來了,因為他們現在有各種機會在其周圍世界中有意識地尋覓經驗。此種經驗或經歷並不僅僅是遊玩或一系列毫無目的的活動,而是其成長所必須從事的工作。這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階段,主要由內在的敏感性引導兒童繼續發展。發展的成功或失敗,都直接影響兒童的個性。這個時期兒童個性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作用於環境的活動發展意識,二是充實和完善已形成的能力。兒童仍要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取印象,但這個時期的吸取是依靠積極的經驗,即不僅要依靠感覺,而且要依靠手,手已成為能直接接觸到的心理器官。3歲兒童經常用手做些什麼,玩些什麼,考察他們以前獲得的印象是否正確,這樣就能不斷地促進他們心理的發展。因為智慧只能依靠存在而發展,需要有事物的環境提供給他活動的機會。活動可以使前一階段建立起來的心理繼續發展下去。這個時期由於兒童已能有意識地利用環境,因此便開始進入一個真正的個性建設階段。將無意識獲得的東西,給予有意識的加工和充實。以前隱藏的力量,現已顯現出來。現在兒童從周圍環境中得到的有意識的經驗,已不再是遊戲,也不再是漫無目的的活動,而是為成長而進行的工作。個性形成是兒童自己的功績,是個長期而緩慢的活動過程。兒童一步一步地發展自己的心理,直到獲得記憶、理解力和思維力。這時兒童已能思考,已有自己的願望,對成人的影響更加敏感了。在成人的幫助下,他可獲得一定的活動能力,能集中注意力,並對社會和文化學習發生了興趣。由於這種能力和興趣的增長,兒童就會很自然、主動地去接近成人,假如不被拒絕,他們就會為此而感到愉快滿意,並能尊重成人和耐心聽其指教。蒙台梭利稱此時期為「幸福愉快的遊戲時期"。

另可參考華德福教育的觀點:

  

在生命最初的7年,是四肢的發展在起作用,而不是腦神經系統,生命力是在身體行動的意志上,而不是頭腦的思考上。當身體需要能量成長發育時,應儘可能不要開發智力,不要干擾大腦。當大腦的生理髮展還沒有成熟就提前使用,會阻礙它的完善。就好像是一間還在建造的房子,急急忙忙把傢具搬進去,只會弄得亂七八糟。所以,華德福教育堅決反對提前智力開發,而是提倡給予孩子充分地去做、去體驗的空間和時間,藉此發展孩子的意志力。如果我們把孩子生命成長的能量從手腳轉移到大腦,本來應該動手做的年齡,卻在用腦,應該是圖像式思考的年齡,卻變成了理性的概念式的思考,短期來看,孩子學到不少知識,長期來看,他很可能成為一個消極的人,缺乏創造力和想像力,甚至可能以疾病的方式體現出來。

   0到7歲孩子的發展又可分為3個階段:

0-3歲的幼兒童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比如媽媽在廚房做飯,他(她)跟著模仿,媽媽切菜,他要切菜,他不問你在做什麼?我能幫忙嗎?或你能教我切菜嗎?這時媽媽最好給孩子一把鈍刀,既不會割破手指,又滿足孩子動手的願望。孩子的走路和說話也是通過模仿學來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和狼一起生活,他就不會直立走路,也不會開口說話。

3-5歲,幼兒的想像力和記憶力開始出現。經常是看到什麼,想到什麼。把一些日常用品想像為其它東西,如把筷子想像成魔術棍,一塊石頭可以是小船、餅乾、小床——,想像具有偶然性,但想像的東西是生活中見到過的。由於想像隨時受外界影響而反映出來,幼兒的遊戲無序、多變。想像持續2年,漸漸轉化為思考,他發現每件事的意義,如做飯是為了吃。

  5-7歲的孩子在做和玩中開始思考,開始做有計劃的遊戲。先有一個想法:「我要開救護車。」然後去找能假裝是救護車的玩具,去找小朋友當病人,自己當司機。我的老師埃瑞卡的孩子,曾提出要做一台電視機,對於幼兒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埃瑞卡沒有對孩子說:「不!不可能!」而是幫助孩子去實現夢想,這個過程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比真的做出一台電視機更重要。

  

  0—7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做父母的如果能夠順應孩子的生長需要,小心的呵護嬌嫩的小生命,為孩子未來的幸福就奠定了基礎。但不要忘記,正像榮格所言,若想教育好你的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因為孩子毫無保留地接受來自父母的一切,既包括流露出來的言談舉止,也包括潛藏於內心的潛意識。孩子生活在成人潛意識中,他們沒有防禦能力。斯坦納要求老師,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動作,自己首先不能做,你不希望孩子有的念頭,自己首先不能有。

這兩個國際主流的教育學派,都強調7歲前要順應兒童的發展規律,不要人為地破壞兒童的自發成長,對於國內浮躁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叫囂聲,這是值得深思的觀念。

個人認為,這個說法的意義,更在提醒父母們,不要只盯著小孩學了多少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兒童這一時期在身體、性格的發展需要,給他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因為,一旦錯過了,很多東西是日後挽回不了的!


贊同 @jxitc 的說法。

並非將此認為死理。3歲、7歲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也不是說小時候是個笨蛋長大後就一定沒出息。

說明一個人的成長環境與積澱的方向的重要性。

小時候對一個人的性格會有很大影響,但是說對性格的影響不如說是,對孩子理解世界的方式與方向,對處事的態度與行事有影響。小時候因為環境產生對世界這樣的理解,長大後會順著此道路開始相信補充或者批判背離。

像是出生在一個婚姻不幸的家庭中,小孩子肯定對婚姻的重視超越其他小孩,或是對婚姻消極、或是對婚姻積極,具體怎樣會在之後的成長經歷中不斷判斷修正。但無論怎樣對婚姻的概念肯定比其他小孩更加嚴重。

小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長大的發展方向,或許某些情況可以從這樣的發展方向與他的生長環境推斷他以後的成就高低。但並非說小時候就決定一個人以後的成就高低。


這句話我是贊同的。3歲看小7歲看老,這句話的讓我們明白人的先天遺傳的決定性,不是說後天沒影響,後天環境有重要影響,但先天的遺傳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心理學上的常識:氣質類型是遺傳的,性格是後天塑造的。3歲的時候我們基本上能了解一個小孩的氣質類型。

3,4歲以前的小孩神經還未完全髓鞘化,這經常可以在3,4歲以前的小孩身上看到,例如小的時候看到了蛇,長大後就莫名其妙的害怕各種細長的繩子等等,這可能是3,4歲以前神經尚未髓鞘化造成的神經傳導的泛化。在3,4歲之前通過環境刺激漸漸建立了許多固定的神經傳導,一旦3,4歲過了神經髓鞘化之後就不易再改變,形成了人的性格基礎。

而氣質類型是先天的,學過心理學的都知道氣質類型可以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這樣的類型劃分後來也被巴普洛夫的研究所驗證,巴普洛夫稱之為神經活動類型。像我的小孩和我弟弟的小孩在一起長大,但是我的小孩就明顯和我一樣比較喜歡安靜,很愛研究各種事物,但我弟的小孩就顯得很好動,氣質類型以膽汁質為主要特徵。

所以3,4歲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階段,3,4歲之前的早期教育也同樣相當相當重要。有些東西的行成是6,7歲之後再怎麼努力都極不易改變的。


如果這裡指的是「性格在人生中起著基礎性的影響(平台、觀念、眼界、人脈等等在人生中也很重要),而性格在小時候就基本定型了」,那這話有一定道理。

年少的時候我對「性格決定命運」這樣的話是嗤之以鼻的。因為我覺得人生有無限可能,並不存在什麼命運。更重要的是沒人來說出個一二三四因為所以然。中國人擅長的是「感悟」,其實說白了大多是「感覺」。老祖宗就不擅長概念邏輯推理論證。「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如何如何。其實「天」和「大任」都有問題,而很多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也其實是不經意取得的,不存在「必先」如何如何。而很多這樣的話一代代傳下來,大家都當做是至理名言。

慢慢地我發現「性格決定命運」很有道理。因為我認為人際關係其實就是性格的化學。人固然受血緣財富地位的影響,但是性格的化學更純粹。性格可以大致分為幾類,大類中又有小類,這些「元素」相互作用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親疏離合,無來由的好惡愛恨因此而生。人生經驗很大部分是性格化學知識,知道能對一個人說什麼做什麼,到什麼程度,甚至不需要先花多少時間去認識一個人。有的人容易傷人,有的人容易被忽視,有的人是大家的開心果……性格使然。性格就像地理環境,什麼氣候現象在這裡發生基本是必然的。比如有的人看起來就是好欺負,容易成為下手的對象;另一部分人則有「強大的氣場」,說話容易受重視;而我總是有無數人向我問路。而性格我認為是先天的,又是基本不能改變的,因而說「性格決定命運

--------------------看一送一:「觀念決定人生」----------------------------

這其實很好理解。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比如《蝸居》里的海藻認為人就應該在大城市裡生活,她也就有了這樣的人生。再比如擇偶,很多人認為「男人就當如何如何」,「女人就該如何如何」,近乎偏執。有些人頭破血流還是認為虛榮比踏實的幸福更重要。不同的觀念,不同的選擇。未能如願的話,Ta會把其實還算幸福的生活變得不幸福。更關鍵的是,因為某種觀念,Ta把圈子畫得很小,本可以考慮的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偏見和誤解對於世界的影響也許比科技的作用還大。人類的很多進步,其實只是觀念的進步。而這個進步可能用了幾十上百年。個人方面,知識積累易,觀念進步難。我對這世界本來有很多簡單的正誤善惡判斷,後來從多角度思考,確信不疑的東西慢慢動搖了,正誤善惡都複雜起來。我認為對事物的認識沒有一勞永逸,科學便是理性地爭論不休。人應該承認自己可能是錯誤的,使自己成為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

觀念是很難改變的。這裡天馬行空地舉個例子:

我發現有的人在德國呆了十幾年,德語從零開始在德國學的,水平竟然一塌糊塗。這樣的人碰見了好幾個,還都是大學生,語言能力僅能維持生存(survive),遠不如國內學了幾年然後去德國生活的人。我發現原來是觀念作怪。中國人被應試教育灌輸慣了,到德國不適應。他們認為老師講語法講太少了太淺了,上課就做一些幼稚的遊戲,「學不到什麼東西」,內心很抱怨。在他們看來,學外語就是背單詞背語法條條。他們心中的課堂應該是,老師在前面講解,板書寫幾黑板,自己記筆記幾大本,弄懂之後猛做題。這樣書面能力不錯,考試分挺高,聽和說一塌糊塗,就像大家的英語水平一樣。而重點放在聽說和參與的課堂不利於做題能力,最後只會全面枯萎。

這裡是想說明:觀念是很難改變的,因為人不會覺察到悄然形成的觀念需要改變。即使有人把問題指出來,似乎也不那麼容易改變。處女情結說理能改變嗎?


我覺得,現實生活里用這句話時,人的性格不可改變這一用法比較多。

我反對這種說法。

」性格「是什麼?

維基上解釋說:「性格(英語:Temperament),也稱為性情、個性、氣質,心理學名詞,意指一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如內向或外向。它通常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學習而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0%A7%E6%A0%BC)。

這個解釋也說」性格「是不可改變的。我認為這種解釋站不住腳的。人的」性格「是會改變的。或者說,人的「性格」是在不停變化的。

我贊同心理學中被稱為「行為主義」的理論,所以我想用行為主義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我並不是所謂的專家,所以只能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這種理論。行為主義主要研究人的行為,而不研究所謂的「心理」,因為行為是可見的,可以通過量化來系統研究各種變數的作用;而「心理」則不可。行為主義在研究人的行為時,著重於行為前後的環境變化,認為行為前後的環境變化導致行為的出現與否。

我個人理解,在行為主義理論里,所謂的「性格」可以解釋為:「人在特定環境里,與他人或環境互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的總和」。這樣解釋的理由是,在判斷某人是什麼性格時,我們的依據是他做過什麼事,在某種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單一行為的總和就是行為傾向,行為傾向的總和就是」性格「。所以在這種理論下,只要周圍環境有變化,人的行為就會變化,行為傾向也會變化,也就可以認為人的」性格「產生了變化。請注意,這裡提到的不是單一行為傾向,而是「總和」。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由於一個活著的人可以有無限的行為傾向,所以其」性格「是不可能被記述完整的。反過來說,一般情況下人們對性格的判斷都是片面的,並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完整的。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星座血型什麼的都是偽科學。很多人說某人的」真實性格「如何如何,其實這裡的」真實性格「也是在某一些環境下(比如獨處的時候,或是與家人等自己信賴的人在一起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行為傾向,而不是一個人的全部行為傾向,也就是所謂的」性格「。

「3歲看小7歲看老」這句話怎麼來的?沒有仔細研究過,但認為這種說法大概中外都有,多是來自於生活中的積累,而不是科學上的驗證。在古時候,人們的生活圈子很小,從小到大直到老死一直住在一個村子裡,人周圍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變化都不大,所以導致人的」性格「變化也不大。但如今,很多人上學,工作都不是在自己的家鄉,接觸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都有很大變化,其」性格「自然也跟著改變。所以這句話即使曾經有很多人支持,現在也不會有太大的普遍性了。

為什麼反對?

看到上面對「性格「的定義和分析,我相信大家也能理解我為什麼反對這種說法了。

我承認7歲之前的生活環境會對人的「性格」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但不至於確定他之後幾十年的」性格「。以我個人為例。我從小被認為是內向的人,慢性子,個人能力差,依賴性強。我21歲離開老家,多年之後回到家中,見到親戚朋友,每個人都說我變了,變成熟了,性子也變快了。當然,這裡有給面子,或是奉承,或是隨便說說的可能性。我還聽到有人說他很驚訝我能一個人在外面生存那麼久。按照他的說法,如果我的」性格「沒有改變,那估計我也就活不到今時今刻了。

所以,我認為,人的」性格「會,而且一定會改變的。

歡迎大家討論。


這個說法不能說全錯,但是意義不大。

它的意思就是根據人小時候的情況就可以預測其將來。當然不是全錯,根據人小時候的情況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其將來。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1、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預測,2、如何預測。這兩個問題如果不能具體回答,那麼這個說法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不過這種日常俗語本來就不是學問,不值得較真。


小時候,估計十歲?

有一個疑問,就是手指甲像鎧甲一樣保護著手指,很厲害的樣子,就是不曉得防不防火……

為了搞清楚,我決定格物致知,實驗方案都設計好了,用火太兇殘,為降低風險,計劃用點著的蚊香燙一下,

計劃還未實施呢,忽然福至心靈,將隔壁的小盆友叫來,討論了手指甲防護力的問題,隔壁小哥也搞不清防不防火,然後我向他講解了實驗計劃,說明了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隔壁小哥表態堅決完成任務,然後……英勇地直接用打火機燒了一下,結論是 疼………

哭沒哭我不記得了,

……

後來參加工作,與其做科研,我更喜歡做管理~~

so,我覺得 三歲看老 某種意義上是靠譜的~~


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應該這麼理解:

1、一個人的性格是由他成長時期的社會環境、父母性格、家庭經濟情況等來決定的

2、由於1裡面提到的條件,一般都是會非常恆定:父母性格很難變,家庭大起大落也是小概率事件。由此可得一個人7歲的外部因素和17歲的外部因素,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衝突。

3、所以一個人的性格、能力會從7歲一直到成年,一直會朝著一個方向加強,因此從小時候可以看出未來的一些性格和命運

但是如果把這句話理解為,「命運無法改變」,這也是錯誤的。命運可以靠後天的努力來改變!只不過很多人從小言傳身教,家庭、社會沒有給他灌輸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性格,他自然而然會誤解並信奉這句話,並自詡為命運,卻不曾想到其實是從小沒有被灌輸奮鬥的觀念罷。要知道」奮鬥「的觀念也是可以歸結來源於上面的條件1:父母性格、社會環境。

有點強詞奪理,但是還是有一點點點道理能夠自圓其說……


前些天,跟一個年輕的媽媽聊到育兒問題,其中談到「三歲看老」這個古老話題。她說,小孩子三歲就定型了,要抓緊教育,再長大就不好改了。

我小孩現在一歲半,也就是三歲的二分之一?

我不知道三歲看老是怎麼看的,是像算命先生那樣,先望氣後看相然後推測以後的禍福榮辱?是看他長大了是否健康,還是老了會不會落葉歸根?

我有一大堆的疑惑,唯一知道的是「三歲看老」是一句俗語,而俗語不是真理,不見得就可以相信。要知道很多俗語都是自相矛盾的,關於這方面網上一搜一籮筐。

而單就「三歲看老」或者「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些俗語,我也可以舉個反例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時候很聰明伶俐,長大後不一定就優秀。

不要盲目地以為傳了幾百上千年的東西就是對的,許多守舊之人都容易掉入這個誤區,尤其是那些反智主義者。還有切記不要以這些真偽莫辯的俗語作為行為指導,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年輕媽媽,都開始焦慮怕輸在起跑線上了。

我隨便說說,很多人還是很難扭轉過觀念,下面我來分析下「三歲看老」這幾個字。

「三」不是「3」

許多人會以為「三」是數字「3」,三歲就是小孩出生的第三個年頭。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這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在看古代的事,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

既然這句俗語來源古老,且是來自於我大中華,那我們就得考慮古代中國人是怎麼看待「三」字的。

這裡的「三」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一個虛數,用來指代多數多次。

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是說三個人走在路上,其中一定有一個可以做我的老師。而是說幾個人走在路上,這裡的三就是虛數。

還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也是虛數。不信你可以參考另外一句「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明明是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其他的還有「三過家門而不入」、「吾日三省吾身」、「卷我屋上三重茅」等,大多是虛數。

所以三歲看老,具體是多少歲,不得而知。俗語嘛,本來就是要給自己留下解釋的空間,說的太滿容易露餡。萬一你三歲看不出來,你也可以四歲五歲六歲去看啊,不要限死自己,你18歲後再看會更准。

「歲」不是「年」

按理說一年為一歲,但在我大中華關於歲數的演算法是與眾不同的。

國際上通用周歲演算法,即到生日那天長一歲,中國把這稱為實歲。與之對比的虛歲則是,剛出世即為一歲,到過年長一歲,以後逢每年春節長一歲。

所以有句調侃的話是,實歲是媽媽肚子里出來算起,虛歲是爸爸肚子出來算起。但這句話也不完全對,因為在中國,一個人的歲數是按過年為標準的。

於是,就出現了很多差幾個月大,但歲數差幾歲的小孩。以三歲為例,不同生日在不同時間點,一個小孩他可能真的三歲,也可能兩周歲,也可能一周歲,還有可能一周歲不到。

虛歲比周歲大一兩歲大家很好理解,但大三歲的情況還是存在的。

我們假設某小孩出生在2016年2月1日,此時距離農曆過年還有一個星期。一周後他虛歲就2歲了,而他其實只出生7天而已。到一年後的過年他就虛歲3歲了,但此時是2017年1月28日,離他一周歲生日還有4天。

也就是說一個小孩周歲都未滿,他在中國已經3歲了!試想,這樣一個連走路都不穩的小孩,你能看出來他長大後怎麼樣嗎?即使是再專業的專家,他連這小孩以後是否O型腿都看不出來好嗎!

「看」要怎麼看?

說到「看」,這裡面的學問就深了!

如算命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看相。

它首先看的是你的外貌、你的體態,從而道出你是大富大貴之命還是窮酸樣;然後看你的精神如何、氣質怎樣,進而得出你近來運程如何,是要走運還是要消災;最後再看你的所求為何,這個就不細說了,這可是他們賺錢的關鍵所在。

雖然在看相領域江湖騙子居多,但這也有專門的門道的,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看的,這很容易自砸招牌的。

假如你家小孩三歲,你家隨便來個親戚朋友,就跟你大講「三歲看老」,然後對你的小孩品頭論足一番,你可別真信。

如果他講的都是好的,說這小孩聰明伶俐,長大後肯定有出息,那他十有八九隻是在拍你馬屁,是所謂欲有求於你。如果他講的都是這小孩調皮搗蛋,以後會給家庭帶來不幸云云,那他估計是在擺長輩架子,找個話來數落你的家庭教育,你最好還是把他請出去吧。

鑒於大多數人都不會「看」,而自稱會「看」的也是騙子居多,為自己好,為小孩好,讓我們遠離這些。

何為「老」?

說到「老」的定義問題,這確實讓人頭痛。

如果有人在我三歲的時候幫我「看老」,我希望的「老」是生命的盡頭,我想知道人生的終點是怎樣的,這樣我年紀輕輕就解決了三大哲學問題中的一個,倒是件爽快事。

但遺憾的是,這個「老」其實是「大」,長大的大。「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都是在講一個小孩成人後會怎樣。大家關心的只是一個人成人後老去前的發展,是否功成名就,是否富貴榮華。

這無可厚非,許多當父母的都望子成龍,希冀自己牙牙學語的孩子,長大後能飛黃騰達、光宗耀祖,再不濟也要事業有成。

大多數相信「三歲看老」這一套的人,在乎的是這個孩子長大後怎樣,而不是老了之後怎樣。原因也很簡單,孩子長大了,自己也老了;而孩子老了,自己早就不在了,這也沒什麼好關心的了。

說到底,與其說是關心孩子長大後怎樣,不如說是擔心自己老年生活如何。假使自己的小孩成人後混的不錯,那代表自己的晚年也幸福啊,身後名聲也不錯呀。

原來,這個「老」不是指小孩,而是指自己的老年生活!

「三歲看老」是否有一點點可信?

雖然我前面指出了「三歲看老」的各種不可靠,但要完全否決它是不可能的。一句錯得再離譜的話,在某個立場上它仍然可以聽起來好有道理。更何況它也不是錯得很離譜,它只是片面,以偏概全罷了。

三歲最能看出來的只是家庭教育,我們可以多少感覺到一個三歲小孩在家裡是怎樣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固然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很大作用,但不是等於全部。三歲就想定終生如何,那太小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一個人後天的環境影響了。

要知道一個小孩在家裡是混世魔王,但假如上學後遇到好老師好同學,指不定他就變成另一幅模樣了。而一個乖小孩,不幸遇到學校霸陵,留下心理陰影,從此也會走向另一面。

但這也不是全部,這些都是可逆的,他們仍然會在人生的長河裡遇到不同的人與事,最後會變成什麼樣,是不可預測的。

那些認為三歲看老的人,篤定相信的另一個原因是性格決定命運。他們認為小時候形成的性格將影響一生,且不易改變,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然而我不得不吐槽的是,根本就沒什麼「本性」。一個人的性格只會不斷地變化,會隨著他個人的閱歷、周遭的環境、自我的覺悟而改變。大家也都聽過一個詞叫「性情大變」,一個偶然突發的事件就足以改變一個人,又何來本性難移呢?

還有一些人會拿自己或別人的事迹來證明「三歲看老」是正確的。比如自己的婚姻不幸福就歸結於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父母的婚姻陰影投射到了自己的。這就像名人總有個特別的童年一般,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時有香味,所以後來才能黃袍加身,這類故事在民間總是屢試不爽。

這就是典型的按圖索驥,拿著結論去找問題。你腦袋是先有了這個結論,然後去小時候找各種回憶去驗證它,怎麼可能會找不到呢?

就好比你現在頭疼,你就聯想到20年前,自己被誰誰誰敲了下頭。正如許多老婦人說自己腰酸背痛,她們把這歸咎於生小孩月子沒做好。這真的叫做「信則有不信則無」,愚昧而又好笑。

最後,我想說,放過你的孩子吧。

「三歲看老」到底應該怎麼看?


笑一笑就好,認真就是你的不對了。

一個人的成長的最終結果由無數內外因促成,而人生又充滿變數:性格,經歷,家庭,學校,朋友,戀愛,工作,甚至某天某時某次小小見聞的累積都可能是推動這個人走向另一個人生軌跡的作用力。所謂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看到的多是性格如何,腦子是否好使,只能說這是看這個孩子未來發展得可能很好的基礎,卻絕對不是最終結果,否則《傷仲永》這篇文章就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中了。

經常看體育比賽的人知道,開局好的比賽未必結局也好,翻盤也是觀眾最愛看的情節。而人生絕對不會比一場比賽的勝負更容易判斷,三歲與七歲所看到的那些好的壞的東西,註定只是暫時的。


最沒意義的一句話。

我小時候老媽就說我口吃,笨蛋一個,學習不好。

最後呢,依舊以優異的成績考試高中,大學。

這只是一種舊時代的產物,在曾經的環境下,似乎你出身的環境就造就了你的一生。

但是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平凡人想改變自己的可能還是存在的。

並非絕對的不存在。


不贊同,應該說這個說法沒有意義。

人自身有巨大的潛力,如果足夠的刻苦,對與生俱來的弱點在日後的人生路上不斷克服甚至「扼殺」掉,那麼他將會變成一個誰都無法從幾歲開始便能展望到的關於你的未來。

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被人預言中了,是為了衝破魔咒的。


應該是講人的未來生活的樣子在七歲時就能看出個大概吧,根據一個人的儀錶,談吐,就能推測出一定的結果。就和算命一樣,都有一定道理。而不僅僅是將性格。

當然凡事都有意外,個人努力和運氣都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但大概就是七歲時看出來的樣子


這個問題的真正意思是成長環境(在兒童成長中的一切他能感知到的因素)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外人很難理解某個特定的個體是怎樣成長的,所以不會理解到個人品行中的某個特質是怎麼得來的,但是這一切的一切絕對出自於他生活和成長的環境。


講個真實的故事 小學的時候去東湖春遊 路上我們坐的車和一個外國人旅行團的大巴車追尾了 雖然事故不大 嚴重也就是擦傷啊骨折啊什麼的 當時我們年紀小 嚇得要死 全體大哭 然後前面車裡的外國人就下車 圍著我們看 這時!我的好朋友Z把頭伸出窗外 流著鼻血與下面的外國友人進行了一系列 類似於「Hi」 「Hello」 「My name is Judy.」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的課本標準對話 當時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她驚人的口語和收放自如的表達能力的給二年級的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對了 那一年我們七歲 後來小學畢業後她是我們班唯一考上武漢外校的 中考繼續考入外校的

哦忘記說了 現在她就讀於 北京大學德語系


有樸素的宿命論影子的一句話


小時候形成的性格,一些習慣。

你在讀書的時候,那些別人(老師)認為不好的,你會逐漸抑制它。它有一個周期,過段時間又會跑出來,周而復始。一直讓你覺得已經抑制了。

你會忘記,也會想起。然後不知道這是自己幻想的,還是經歷的。

當你換了個環境,身上隱藏的性格會逐漸顯露。

越陌生,性格還原越原始。

最原始的你,拋棄了所有附加的屬性。

顯露出來了。

也可能隱藏的更深。


有道理,但有些東西是旁人甚至其父母所看不出來的,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從我自己淺薄的人生經歷來看我們現在的所為已在我們兒時埋下了伏筆。


如果只是性格這部分,我覺得完全正確。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至於潛力,能力這些,和這完全沒有關係


7歲的時候九成小孩父母階級基本定型了。


推薦閱讀:

一個女孩六歲時被寄養家的姨夫猥褻過,長大後如何與其相處?
為什麼有的人自帶惹人討厭的光環?
女神喜歡自稱為「女屌絲」是什麼心態?
如何評價李笑來的新書《七年就是一輩子》?
一聞就提神的物品有哪些?

TAG:心理學 | 教育 | 大腦 | 神經學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