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中華民國?
必須客觀,公正,用事實說話!
以下來自李敖微博:
「中華民國」有 3 個:「正牌的中華民國」在北京,隨國民黨竊取而消逝;「雜牌的中華民國」在南京,本是共產黨幫國民黨竊取的,最後窩裡反,共產黨又消滅了它;「冒牌的中華民國」在台北,先蔣獨而後台獨。官方宣揚「中華民國」 到台灣、在台灣、是台灣三層次:原來「中華民國」者,台獨也。
「中華民國」1912 成立,1927 國民黨干下一票,搶走了它。但逆取不能順守,1949 招牌帶到台灣,私下自承亡國,表面上竊國號以自娛。不料強盜碰到小偷,1999 民進黨干下一票,偷走了它。小偷以「台灣前途決議文」宣布接受「稱為中華民國」。如今有人還信「中華民國」,強盜小偷都要笑你啦!
我叫「中華民國」,自成正統。17 歲時被國民黨強姦,死於 38 歲。但國民黨詭言未死,並說我已 104歲。國民黨營造「中華民國」偽朝廷;民進黨營造「中華民國」假朝廷;共產黨營造「中華民國」幽靈朝廷。它不肯我叫「中華民國」之名,卻不許我改「中華民國」之名,多有趣呀!我死後走怪運,A!
生得偉大,死於二代接班人遭到軍事獨裁者政變篡權。
民國 1911.10.10-1927.4.12
一個短暫存在於中國歷史上16年的偉大政權。
這截圖我沒記錯的的話,出自電視劇《大刀》,不錯的抗日片,可以輔助理解,一寸山河一寸血,這個血到底是誰的血,長城抗戰那幾年中央政府在搞什麼……正所謂:洪憲之後無北洋,北洋之後無民國。
新中國成立38年,人口增至10億,民國38年,人口較晚清沒有增加。民國人均壽命35歲,五千年歷史上唯一一次低於印度。黃賭毒黑是民國常態。民國粉兒的眼裡只有名媛與大師,但民國的「大師」,拿到今天就是一普通教授。但是在民國時期,知識精英的生活水平比一般老百姓好太多了,新中國成立後,知識精英的生活水平和一般老百姓相對縮小,令他們怨懟至今。至於所謂的學術自由,魯迅受到國民黨通緝,也受到國民黨的暗殺威脅,換筆名上百次。國軍基本沒有打過勝仗,只有悲情。國軍最大的決心是「成仁、犧牲、赴死」,而不是殺敵、勝利、戰勝敵人,所以悲情文化、花瓶文化、矯情文化構成了民國精神的主要內容。
第一、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聯合國五常創始國之一。
第二、中華民國時期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歷史中最落後的時期。
第三、中華民國是一個名義上統一,實際上四分五裂的國家。
第四、中華民國時期是一個大亂世,內戰頻繁,外敵入侵
第五、中華民國時期又是一個新時代,擺脫了封建王朝的束縛,中國人的思想開始有了新的追求。
第六、中華民國雖然終結了封建帝制,但自身也是失敗的,不適合引領中國發展的政權
第七、中華民國時期的人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民,他們終結滿清,抵禦外敵,最終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偉大的民族永遠不會沉淪。華夏的興起是歷史的必然,華夏的衰弱也是歷史的必然,華夏的再次復興也是歷史的必然,而中華民國的出現是歷史大趨勢中的偶然。
歷史的必然性,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歷史的偶然性,是歷史發展中的曲折。
歷史的光輝,造就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除了某些嘩眾取寵的學者,多少年後總體評價不會高,持續不斷的饑荒,戰亂,落後,被外敵入侵和喪權辱國的事一樣都不少,和如今人們看五代十國差不多。五代十國丟了燕雲十六州,民國丟了蒙古。五代十國丟十六州,好歹還承認是石敬塘丟掉的,沒賴給趙宋。而民國丟失蒙古,果粉卻賴給毛澤東,從這個角度說,民國更無恥。如今有人吹噓民國,為民國洗地,無非是因為政治需要,為了變相貶低當今中國,而且這還有個海外背景,千年之後,這些因素就都不存在了。
生的偉大,但現在被叫做清朝正統
先說民國吧,
首先其一直沒有實際上統一
其實民國不是一些歷史原因寫出來的
他是軍閥混亂歷史+日本侵華
人命如草
所謂的黃金十年鋼產量還不如清朝末年,你相信?
有這樣的一個時代,地方軍閥割據橫行,中央權力鬥爭更迭頻繁,儘管如此中央的地位一直勉強維持著,名義上統治著全中國。其與西南軍閥的戰爭一度取得勝利,但是由於領導人自身的能力使得其又獲得了獨立割據。對內為了戰爭橫徵暴斂,對外卑躬屈膝,一度被人打進首都,更是為了獲得外部支持,某一位領導人割讓了北方戰略位置突出的領土,使得後來我國北方長期受到某超級大國的威脅。而被推翻後,其殘餘割據一隅並得到外國援助保護使得中國長期得不到統一。對,這個時代是五代十國。
治隆西晉,遠邁南明
千年以後,現在的你怎麼看待五代十國,那時的人們就怎麼看民國
這涉及到中國觀問題,什麼是中國,中國一詞是在尼布楚條約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出現的,在現代的中國觀下,清國不是國,清國是中國的清王朝。因為國家觀念的不確定,在民族主義濫觴前,甚至是民族中的大漢族主義影響下,什麼是中國,仍然有很大歧義。在清末時期,出現了中國本部,中國無邊界等論調就是國家觀不統一的問題。正式看中國民國,不要誇大辛亥革命和早期國民黨的政治地位,辛亥革命中大多數省參與獨立,都是各省督府望風而動,就連武漢也不是暴動者站台而是黎元洪。袁世凱做為清末集大權者,其政治影響力是孫中山不能比的,自然要在選舉中獲勝,成為第一任總統。如果袁世凱是民國早期的絕對權威統治者,各路軍閥都要敬畏三分,如果我是袁世凱,就要先把孫中山抓了,袁世凱對日有策略,但是孫中山是投降主義,孫在日本的時候,經常大放厥詞,說中國就是漢地十八省,蒙滿於我中國何干這種廢話,須知滿清王朝起家於滿洲,皇帝身兼蒙古大汗,征准葛爾,大小和卓,統領外蒙和新疆,又通過控制達賴班禪控制西藏,我中國對這些地方的法理主權不容挑戰,民國時期蒙滿為亂,藏疆為叛,以至於現在國際社會上有人支持藏獨疆獨,孫中山首罪。1912年同盟會刺殺袁世凱,孫提出五條要約,企圖據南京以長江裂國未果,孫中山遠避日本,但是策動護法運動,二次革命,給新生的民國製造麻煩,阻礙中華髮展,最終在1916年抓住袁世凱稱帝,推翻了袁世凱政府。袁世凱死後,國體成為新的問題,黎元洪、馮國璋和段祺瑞之間的矛盾一開始是議會和內閣誰權利大的問題,和一般情況下的議會制、總統制不同,袁世凱時期是總統制,到了府院之爭,內閣閣員受議會制約很小,總統反過來支持議會,議會支持總統實權,這種矛盾恰好說明了段祺瑞的軍政府獨裁特質,最終府院之爭導致軍閥勢力之間自袁世凱在世以來的微妙平衡被打破,各種領兵入京,有復辟的,有兵諫的。1922年直奉戰爭爆發。民國在前十年政治形式上是失敗的,遠不如清末政治穩定,亂了十年。北洋政府時期,中國觀混亂,往往是軍閥割據一地,憑武功成為國家元首,這類似於諸侯混戰,或者神聖羅馬帝國,中國的法理地位受到挑戰,在美國的二戰宣傳片我們為誰而戰中,說中國五千年了,是一個nation,而不是一個country。孫中山在廣州組國民政府對抗北京,其實是非法割據政權,但是孫的國際手段不錯,得到了日蘇兩大集團的支持,最終在1927年由蔣介石率領,擊敗了主要舊軍閥,在東北易幟後形式上除外蒙,再次統一了中國。1930年,蔣介石在與新軍閥的中原大戰中獲勝,形式上成為國內軍閥的共主,蔣介石取得了袁世凱般的地位,然而1931年,東北淪陷,張學良成為流寇。民國的第二個十年是秩序再造,中國終於走出了自己的政治道路,1928年起,實行五權分立,並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從國際秩序上看,民國的前20年,世界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帝國主義式微,日本崛起,軍國主義抬頭,國聯從組建到到日本退出國聯,這個可以說是調停機構的組織在末期已無法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時期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日本,無論國民黨還是早期中共,大量核心人物都有留日背景,各路軍閥無不接受日本資助,東北淪陷後,蔣介石開始傾向英美,遠離日本。1934年,圍剿蘇區成功,中共開始長征,利用長征,蔣介石勢力滲入進西南諸軍閥,勢力空前,但在1936年西安督軍時被流寇扣押,蔣介石吐露抗日決心,自1931年以來的戰略準備和中日圍繞冀東的平衡被打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淞滬抗戰,徐州會戰,南京淪陷,武漢會戰,大半國土落入敵手。考慮到日本的國際地位高於中國,且從朝鮮到台灣,日本控制了中國的補給線,貿然宣戰就給了日本擊沉一切向中國運送戰略物資國際船隻的理由,使國防工業尚不能自給的中國更難長期作戰,民國在開戰後四年里沒有對日宣戰,日本處於戰爭的不正當性,也沒有對中國宣戰。1938年武漢會戰後,日本難以維持如此廣大的戰線,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近衛文磨發表近衛三原則,主張終止軍事衝突,和平共處,汪精衛投敵。到1940年,汪精衛在南京組建維新政府中國在形式上分裂為蘇聯支持的蒙古國,日本支持的滿洲國,中國民國南京維新政府,和在重慶的中華民國政府。此時德國擊敗法國,閃擊蘇聯,日本在東方發起棗宜會戰,長沙會戰。1941年,日本對美國、英國、荷蘭流亡政府宣戰,與泰國結盟,接管維希法國的法屬印度支那,進攻菲律賓、英屬海峽、英屬緬甸、荷屬印尼、香港,佔領上海租界區。民國的第三個十年從和平走向戰亂。1943年起,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做為世界上反法西斯的四個主要國家之一,中國獲得了空前的國際地位,次年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再次慘敗。1945年,日本投降,中國民國做為五大國參與組建聯合國,獲得世界性領袖地位。
1946年內戰爆發,1949年,民國沒能在大陸撐到40年國慶,敗退台灣。1975年蔣介石去世,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宣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選舉立法院,選舉總統。
民國38年歷史,難以說是一個country的歷史,而是一個nation的歷史,是中國結束2000年帝制摸索的38年,在這38年時間裡,外蒙獨立,中國走出了大陸,台灣,港澳三條路,在台獨港獨勢力盛行的今天,反思什麼是中國,要建立什麼樣的國家觀,民國歷史不容迴避。民國最大的貢獻就是打贏了一戰和二戰,二戰是以核武器結束的,自從二戰後,主要國家都擁有了核武器,這使得有核國的無核國之間的實力懸殊,已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戰爭,有核國之間的相互制衡,直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第三次世界大戰很難來臨。由於聯合國組建時要吸取國聯失敗的教訓,五大國的地位難以挑戰,民國為我們爭取來的這個席位,可以使我們在70年間左右世界格局。你看日本,現行憲法是麥克阿瑟審核的,不能擁有攻擊性武裝,不能擁有核武器,進不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美日同盟中處於臣屬國家,到現在國內還有美國駐軍,和這個非正常國家比,我們是多麼幸運啊!祝願中國永遠不接受任何要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容的議案!不論其意義是時代還是政治上的,我都不是民國粉。我只希望如題,「客觀評價」。所以應當承認,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辛亥革命的意義,已超出中國,教科書對此也有肯定。但如此古老、龐大的、獨特的君主專制國家,突變為民主共和國,並非幾次起義能實現的;實際是南北議和妥協的產物,民主共和也就只是形式,甚至幌子。孫中山也因此「愈挫愈勇,再接再厲」,一而再,再而三的革命。正是「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
社會方面,拙文曾做過一些對比,目的批判大一統,即中國式的中央集權制——
1912—1949,是春秋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思想繁盛和自由的時期。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和成果,對比民國三十多年內中國留學生的數量和成果,誰高誰低?據侯楊方教授在《中國人口史》第六卷中的統計和結論,中國人口模式從傳統型向現代型過渡,即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發生在民國時期,這可能是中國史上人口增長率最高峰。縱向對比,清末至民國經濟最高水平,年增長率不低於反右到改革開放之前二十年和平時期;橫向對比,其增長率不低於全球平均值和大多數西方國家。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國內鐵路通車裡程才超過1949年以前;1950—1975年間鐵路增加2.4萬公里,略長於民國時期,年平均增長率低於整個民國時期,且不少是在民國基礎上重建。(參見秦暉:《辛亥革命:「成功」,「尚未成功」,還是「失敗」?》,載秦暉:《走出DZ:從晚清到民國的歷史回望》,群言出版社2016年版。)
當然,我從不認為以現實效益,尤其經濟,就足以評判社會進步與否,政治合法性充分與否,比如何為正統性,歐洲貴族統治的正統性和中國集權王朝的正統性有何異同? 所以我的問題是:共和國,中國建成了嗎?
中華民國其實是一系列政權共享的同一個國號。
它最大的意義是成功測試了中華民族的下限所在。能容忍多少苦難折磨,能容忍多少齷齪苟且,能容忍多少侮辱欺凌的下限。
太多史料,鏡頭,回憶錄可以描述那個時代,不過我們還是唱首歌吧:
一個民族要受過多少侮辱
才會知道已無退路? 一群戰士要倖存到多久才有資格談論自由?人們究竟能多少次回首 卻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個家族要橫賦聚斂多少財富
才能填飽他們貪婪的欲腹?一片土地上要堆積多少白骨才能長出糧食來治癒飢苦?鴉片大煙還要荼毒多少生命才會被禁止,直到永遠?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個民族究竟要斷多少根骨頭
才能夠站立昂首?一眾「大人」究竟要有多少只耳朵 才能聽到同胞的哭吼?浮屍漂杵之血要流到何時何處才能醒悟太多的人已經死去?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生的偉大,死的憋屈
我個人覺得,中華民國南京政府不等於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更不等於中華民國重慶政府。
還有,一個政府面對強敵不投降絕對絕對不是功勞,而是最起碼的義務。談不上客觀公正。就算是把我看到的一些東西整合成自己的行文風格。我所講的民國應該是1912~1949左右的一個的主權政治體和歷史時期。民國階段應該是中國從傳統國家向現代國家轉型的重要時期,民國在中國國家發展過程中有承前啟後的意義。民國以前的國家,不能看做是一個現代國家,更不要奢談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民國的創立是由於滿清王朝根深蒂固,無力完成其經濟模式的轉型,也無法實現其政治制度的調整,更無法利用現代的意識形態構建統一的民族觀念。民國很大程度上在政治上要回答以上問題。民國是有進步的,作為亞洲第一共和國,他對於推翻一個舊的制度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以三民主義為依託,以五權憲法為準繩,以五族共和為統治基礎,為國家現代化提供了一套像模像樣的遊戲框架。民國也是政治思想的實踐場,各種東西方的關於構建政治制度的理論粉墨登場,輪番上台。聯省自治,君主立憲,府院分權,黨國訓政都曾聒噪一時。但最終中國選擇共產黨和他的道路,這是實踐的結果。當然這是後話了。民國是現代公民意識覺醒的開端。百年新民,路阻且長。但我們要追溯公民意識的覺醒,我覺得在滿清覆滅的驚雷,在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風暴中。民國是中華民族現代化的時代。一個現代民族國家,他不是靠傳統的臣民關係維繫的,他來自一種公民的授權,它也需要民族主義不斷提供一種績效,甚至一種意識形態產品。民國期間我們眾所周知的抗戰使這個近代以來屈辱的民族重塑了他的民族,一個超民族的國族概念在這塊形成了。地不分南北東西,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是炎黃子女,都是中華民族一份子。民國是生的偉大,滅亡也成必然。打破一個舊的制度容易,建立一個新的制度太難。民國曾一度帶著光環而生,但光環褪去,它本質上還是吃人。他終其滅亡也沒能完成他的歷史使命,民族獨立,人民主權,平均民權。所以他所未完的將有新中國和其執政黨中共完成,他未曾奢求,也將由新的時代完成。回顧民國,其黑暗慘烈實使我們扼腕,但他也有他的動人之處。他在中國邁向現代化的路上做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從政治現代化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是當仁不讓的中山先生遺志的繼承者,更是締造「中國模式」的開拓者。作者簡介:關心中國政治,善於使用比較和歷史的觀點,歡迎交流。
我添加了補充,大家或許可以評價一民二民三民?一民是1911到412二民是412到蔣經國去世三民是李登輝到菜菜子?
北洋的中華民國,一民。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二民。蔣介石的中華民國,偽民。台灣的中華民國,廢民。所以,北洋民國男兒
台灣民國廢物仍然割據在台灣島的廢物民國已經娘到找不到圖片了啦!!!!!!∑(O_O;)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張作霖?
※民國初期,孫中山和宋教仁所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區別?
※民國時期的教育能不能算走在世界前沿?
※李香蘭周璇那個年代的女歌手唱歌聲線為什麼是那樣?
※張學良和趙四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