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好看的小楷是否應從大字開始練起?

想要寫一手好看的小楷字體,題主是個大俗人,對「好看」的要求是外行人覺得飄逸有型就可以,題主日常較忙碌,每天的練字時間僅有半小時,希望三年內達成「唬住外行」成就,請問是否可行?可行的話是否應該先從中楷練起,還是一開始可以直接臨小楷字帖呢?不可行的話應該怎樣安排時間呢?

題主小學時上過半年書法班,當時臨的是顏體,知道筆畫的行筆方式,其他基礎約等於零


本文近萬字,可能比你預想的長,但也很可能讓你了解到預期之外的更多的知識。如果只想看結論,可以拖到本文文末附錄之前。

經常會有對書法感興趣的朋友會問:

初學書法,應該先練什麼字體?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問題。

這不是個好問題,不在於它問得不聰明,也不在於它問得沒必要;相反,這幾乎是每個聰明人要學一項新技能的時候都想要問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問得不好,是因為「字體」這個詞,在日常應用中,表意並不明確。

有時候,「字體」表示的是書法當中的大分類,比如楷書、行書、草書。

有時候,在這些大分類下,某些書法家書風極具代表性,形成了典型的派別。那麼這些書法派別,也被稱作「字體」。

比如「楷書」大分類下,還有歐體、顏體、柳體等「字體」。

為了便於下文行文方便,引入一個常與「字體」混用的詞——「書體」。

之後的論述中,若不加聲明,即:

字體:對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書體:對應歐體、顏體、柳體等。

相對應的,題主的問題,就問得很好了:

初學書法,誰的字體比較好?

「字體」這個詞表意尚未明確,但提問落實到具體書法家上,說明題主不單只想知道要先練什麼字體,還想具體知道要先練什麼書體。

那麼,我們要探討這個問題,就可以分成兩個步驟解決了。

第一步:從大分類中,選出適合初學者學習的字體。

第二步:在這種字體下,找出具體的書法家,臨習他的書體。

第一步,選字體上,知乎上也有了相當程度上的討論。但是,很多人給出的答案,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只告訴你,練這個就可以了,但是卻沒有說清楚,為什麼要先從這種字體入手。或者給出來的理由,並不是真正地具有說服力的。

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學書法應該從篆書入手。因為從書法歷史的角度看來,是先有了篆書,然後再次第有了隸書等字體。

這個觀點明顯是不對的,甚至不需要花時間去辯駁,樓上有匿名用戶的吐槽已經很到位了:

如果單論字體出現早晚的話,哪怕不上溯到結繩,也要追溯到甲骨文呢。

這明顯就不合理嘛。

更何況,魏晉之後,書法發展史上,各字體發展歷程犬牙交錯,例如說同是草書,章草脫胎於隸書,今草的淵源則與楷書更接近。難用簡單的出現先後來概括。

另一種常出現的觀點同樣認為,應該從篆書入手。但與之相對,這種觀點就不是從歷史角度進行考量,而是從用筆運鋒的角度出發,提出應該從篆書入手。

這樣的觀點,顯然更觸及到本質,更具有探討性。

所謂運鋒,其實是毛筆書法中的一個專門的說法。籠統來說,毛筆筆尖,就是筆的「鋒」。眾所周知,毛筆筆毛是軟的,寫字的時候,讓筆鋒落在應該出現的位置不容易。一般認為,在書寫過程中,要盡量保證中鋒運筆,這樣才更容易使筆畫具有力度感和質感。所以,有人就建議,先練篆書,可以更好地處理筆鋒。

練字和書寫過程中,要重視筆畫的力度感和質感,這方面我是極為認可的。而篆書在先秦、秦漢時期,多出現於青銅器、刻石之上,因而對書寫出來的線條質量有極高要求。在篆書方面造詣深厚的書家,書寫其它書體的時候,仍能做出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藝術效果。

但是問題是,學提高線條質量,只能通過學篆書一種方法嗎?

顯然並不如此。

最容易想到也最容易實現的,要提高線條質量,就是作針對線條的專項練習。

比如專門地畫橫線、畫豎線、畫曲線等簡單方式作訓練:

或者針對單個筆畫作訓練:

先學篆書的優勢,是可以通過其它訓練方法取代的。但是,先學篆書不方便入門的地方,我卻還沒發現有其它較有效的方法規避。

因為篆書的字形和書寫方法,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楷體相差太遠了。如果不是漢語言專業相關的書法愛好者,哪怕他練習超過一年,要正確寫出篆字,很多時候都不得不求助於專門的篆書字典。

因為字形相對陌生,那麼我們在日常練習篆書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將有限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到字義之上,而減少了對書寫本身的關注。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考慮,學習任何東西,都是建立在學習者以往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結構上的。過去的知識經驗,都會對今天的學習產生影響。

如果我們想讓學習的效率更高,那麼,就應該盡量讓以往的知識經驗,能夠幫助到我們掌握今天要學的知識。

這種過往經驗對學習起到積極影響的現象,心理學上把它叫做正遷移。

1901年,心理學家桑代克就已經在這方面進行過研究了, 他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在兩種學習情境之間要有任何正遷移的話,那麼這兩種情境必須是非常相近的。

也就是說,要學習一樣新的東西,那麼這項新的東西與舊的已掌握的東西,越相近,所具備的共同元素越多,我們就越容易學會。

無可否認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這個印刷品和電子產品爆炸的社會,我們接觸得最多的,一定是正楷寫成的文字。那作為一項新習得的技能的話,與之最相近的,一定會是楷書。

因此,作為初學者,首選的書體,應該是楷書。

而之所以選擇楷書,而非行書草書等書體,還有更重要一點原因是,在不增加學習者認知負擔的前提下,楷書的書寫技法是最簡單而純粹的。

儘管楷書有各家各體,但基本從字型到筆畫都有一定標準。而且基本筆畫的寫法是大致固定的,便於初學者掌握書法的總體規律。從楷書入手,相當於在書法領域中先找到一個確定的坐標,從這裡出發,之後無論是學習篆隸等法度更森嚴的書體,或是行草等更飄逸奔放的書體,都可以因之而得益。

相反地,如果初入門,就從技法要求更高的書體,比如行書入手的話,反而很容易欲速則不達。

儘管行書的發源,可能比楷書更早。但是從書體的相互關係來看,成熟時期的行書,實質上,仍然是楷書的一種快寫體。因此,楷書的基本筆畫,在行書中可能有更多種的變形,行書的結字承接於楷書而更具變化。進入行書的學習時,需要同時兼顧的問題和要點遠比楷書多。所以在基本筆畫尚未熟練掌握之前,行書要求的牽絲映帶,輕 重快慢的變化,是很難達到要求的。如果勉力為之,很可能會寫得生硬死板。

如圖。一個經典的正反例對照:

另一方面,沒有楷書基礎的情況下,練習行書,老一輩的很多書法家都會認為,這樣做容易練「飄」。其實,所謂的把字練「飄」了,就是因為行書在運筆上,對楷書進行了簡化,使之更具流動性。因此,沒有楷書的底子,直接進入行書的學習,會導致對基本筆畫理解不夠。具體體現在,平時臨帖的時候,筆畫形狀有時還能對得上,但是因為沒有楷書的基礎,不知道這個筆畫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所以離開字帖寫出來的字就會讓人覺得奇怪。那麼,這樣子寫出來的字,就是所謂的練「飄」了的字了。

所以,第一步,選出適合初學者學習的字體,最真誠的建議:

楷書。

第二步,在楷書當中,應該臨習哪位書法家的書體?

縱觀書法發展史,距今已將近兩千年的東漢末期,其書風已有楷意。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字體進一步向簡潔明快方向發展,楷書進一步成熟。隋朝時期,隨著政治上的大一統,楷書書風亦漸趨統一,其時書家重視筆法,楷書亦因科舉制度成熟而受廣大士人重視。

唐代楷書達到一個新頂峰,得益於官方倡導,書法收穫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書寫成為取仕標準之一,國家專設的國子監亦有專門的書館系統化教授書法,甚至有專門的課程設置。此時的楷書,重視規範,重視法度,書寫技法成熟,大批有影響力的書家湧現。

至宋元,書法成為文人表達自我的方法之一。書寫更具藝術追求,相對應書寫理念的亦更趨向於務虛玄奧。此時仍有大批有代表性的書家,但相較於行書草書的發展,楷書風格卻突破甚少。

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下,楷書一方面因官方的重視得到推廣,一方面又因科舉取士標準而趨同。書寫技法上,一方面變得嚴謹,另一方面卻越發僵化。到清代,書法藝術基本被官方倡導的標準——「館閣體」——控制,發展漸趨停滯。因而清末至近代,亦有書家上溯魏晉時期的書法,從中吸取營養。

而如果作為初學者,也同樣從魏晉時期的書法開始學起,則未免有些偏頗。

一來,魏晉時期的楷書仍處於發展階段,很多書寫方法仍在眾多書家的反覆探索之中。

二來,作為初學者,我們更希望首先接觸到的書法是在富有美感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技法純粹,與日常書寫相接近。所選的碑帖應儘可能清晰,以便臨摹。而魏晉時期流傳下來的,多是碑銘,一般被統稱作魏碑。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書寫率性,風格化明顯,有生命力卻不易被模仿。書寫技法要求較高,不太適合初學者。而部分有代表性的碑帖,亦因年代久遠保存失當,字跡清晰度不高,亦不便臨習。

以富有美感,技法純粹,接近於日常書寫作為選帖標準的話。無疑唐楷會成為我們的首選。唐楷對後世的影響力巨大而深遠,更有足夠多的書家對其書寫技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市面上出版的臨帖指南也相當多。這也從另一個角度方便了我們入門學習。

唐楷中各書家,以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最具代表性。若是初學,私以為博不如精。先針對其中一種書體,花心思學透徹,掌握透筆性,理解透書寫的基礎原理,養成足夠好的書寫習慣。再去臨習其它帖子,以博採眾長。

歐顏柳三家,無分優劣,各位可以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書體來學習。

以下對三位書家代表作品和臨習建議作簡要說明:

顏真卿:

流傳於世的作品頗豐,而前後期書風有所不同。一般被認為其晚年所書《顏勤禮碑》藝術價值高,臨習者亦眾。但顏真卿晚年作品更注重氣韻,運筆偶有隨性處,初學者不一定能把握其精髓。所以更建議以其早年作品《多寶塔碑》入門。

該貼法度森嚴,點畫凝重有力,結構中正穩健。

柳公權:

柳體字與顏體並稱「顏筋柳骨」,柳公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玄秘塔碑》《神策軍碑》兩碑。

其筆畫瘦勁硬朗,結字峻峭有神采。兩碑風格有所不同,而《玄秘塔碑》尤能體現柳體骨力之精妙。初學者兩碑入門均可。若臨《玄秘塔》亦應參看《神策軍》,以免抓不住主要特徵,寫得生硬死板,沒有靈氣。

歐陽詢:

代表作為《九成宮醴泉銘》。字形修長挺拔,結體嚴整肅穆,平正中見險絕,時有匠心獨運之妙筆,氣度雍容而不失靈動。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計算機字體「楷體_GB2312」,就是以歐體作為藍本的。因此一般人在接觸到歐體字的時候,都會有種彷彿自幼熏陶而成的親切感,入門會更快上手。

因而,最後的結論是:

正楷。

書家三選一:

顏真卿:《多寶塔碑》

柳公權:《玄秘塔碑》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推薦閱讀:

成年後書寫的壞習慣還能糾正過來嗎?
我26歲了,想練書法還行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推薦好的毛筆牌子?
為什麼寫毛筆字時感覺筆尖老是分叉?
鋼筆練習靈飛經該如何入手?

TAG:書法 | 楷書書法 | 毛筆書法 | 小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