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築基,這種方法可行嗎?

已經禁慾了一段時間,每天早上跑步、打太極拳,晚上念心經,右側卧睡,以這個節奏,三個多月後能否實現百日築基?很少吃肉,期間不漏精。


試試這篇

張三丰內丹三十六訣

【原名《靜坐修行次第》】

摘自《道藏精華》

第一步:行補身漏法——得卻病延年之果

(甲)補身之理:人在母胎,以靈性一點,受母體氣血生育,十月胎足.分離母體.遂有人形。由一歲至十六歲,陽氣充足,丹田氣滿。有時氣到陽關,外腎感發,即有情慾之思。一與婦人交合,於是十餘年之元陽,遂至遺漏。此漏既開,最難復閉,為日漸久,則身體所生之精液,多由此竅遺漏,(精液一去,元氣隨之)故成為敗絮其中之軀殼。風雨摧殘,寒暑凌逼.疾病感染,喪亡漸至,此人之所以不能長生也。需補身之理,既如上述,於是補身之法尚焉。其法行於既漏之身,將所漏之竅,復行塞閉,並將已漏之精,再行補足,及至精滿氣足,補功已畢,即神爽體健,百病不侵,延年益壽,不求自得,此為修真中之第一步也。

(乙)補身之訣:凡為既漏之身,情慾一動,則身中精氣,隨情慾直奔陽關,於是外腎暴舉,即順行其生物之規道,此亦天理自然,為造化之機,非人故欲如此也。學習靜坐,第一要注重精氣,不使外泄,乃能補得身體。

1.故靜坐時,先須定其姿勢(再詳),次將誠意存於下丹田,一也。

2.極力遏止雜念,二也。

3.用目內視即所謂「迴光返照」下丹田,三也。

4.但不可過於著意,只下丹田時時有知覺即已,四也。

5.初入坐時,即抱定此旨,堅心做去,不見效驗不止,五也。

6.初學靜坐,呼吸自然不勻,但不可強調呼吸,及使心氣不得自然(注意),但能常將誠意存於下丹田,呼吸之氣,自能漸深漸勻,六也。

7.靜坐時,不可過於著意,亦不可一時無意,七也。

8.著意即落於「有」,無意即落於「空」,皆非道也(注意),須設想一切皆「無」,即自己身體,亦不自覺其「有」,惟有一點誠意,存於下丹田,不偏不倚,無念無思,方合於靜坐之道,八也。

9.初習靜坐,凡以上之要道,往往一時不能做到,不妨漸漸而來(注意),有時雜念忽起,是即誠意已馳(注意),宜再速收誠意於下丹田,則雜念自滅矣,九也。

10.有時忽見人物花草諸幻像,是即誠意已冥(注意),宜再檢點誠意,則其像自消矣,十也。

初學靜坐,時間以半點鐘至一點鐘為宜。靜坐日久.以一點鐘至兩點鐘為宜。若不覺其苦,再延長時間,亦無不可。功純則效速,功少則效緩,自擇可也。古人靜坐,每日以子午卯酉四次,約三月之久,即可將補身功夫完滿(注意)。惟因身體有強弱之不同,行法有得當與否,所以成效有遲有速也。靜坐一月之久,即覺心氣平靜,呼吸自和,漸而下丹田微覺震動,漸而胸中熱液下降下丹田,漸而下田溫暖,漸而震動,傳及全身,達於四肢,漸而督脈血液,由背後起,過玉枕、上田、明堂、鵲橋、重樓,達於黃庭。

此系血液流通,與陽精過關入黃庭事不同,要明白心領。漸而全身血液,能隨意聚於下丹田(意存則氣血來潮,意散則氣血分散。靜坐日久,方能使全身氣血,聽命如意)。漸而下田異常溫熱,而內腎如湯煎,睾丸通過熱氣,漸而目前發光如電。漸而華池玉液盈溢,漸而腦後震響,漸而血脈暢通,漸而外腎不舉,漸而陽關緊閉,復返童身,氣足體輕,目朗耳聰,百病不侵,延年之果得矣。

第二步:行換身法——以成長生不死之果

(甲)換身之理:迨至精氣滿足,下田真陽之氣.必自尋道路,延注他方.故起下田,循下鵲橋,入尾閭,透三關,經上田,至明堂,渡上鵲橋,下重摟,抵黃庭,經循督任沖三脈,漸漸分潤全身,灌溉百骸,於是身體之陽氣漸增,陰氣漸滅,近者六七月,遠則九十月,即可陽氣充滿全體,肌肉發生光澤,神清食減,遂至大定。

此時之身體,氣為陽氣,血為陽液,骨內為陽質,風雨不能侵,寒暑不能入,長生之體,於以成矣。丹經所渭過關服食者,正此事也。惟以尚非不壞之體,因其仍為有形,有壞之可能性也。欲求永遠克卻輪迴,當於此第二步完畢,再進第三步工程而後可。

(乙)換身之訣;補身已畢,是時一團陽氣,聚滿下田,晝夜溫暖如陽春之日,丹經謂之大葯,是為外丹。有此情況,仍宜照舊靜坐,不可略有欣喜成效之念。

11.及至陽氣滿足,丹田不能容納,其如火珠之氣,即而他方尋覓竅道,上沖則有心臟壓迫,不得伸張,於是下奔陽關,直衝外腎,外腎即有感觸。此時宜緊閉陽關,不使外泄,此十一也。

12.陽關既閉,則衝過下鵲橋,轉奔穀道。此時宜緊閉穀道,免泄其氣,此十二也。

13.因穀道既閉,則沖至尾閭穴外。此時當以意引導之,使其通過尾閭關,此十三也。(尾閭本為陽氣所經之舊道,因陽關一開,精氣外泄,已久不經尾閭穴,故此穴久塞矣)。

14.然有時火候(功)不足(誠意如火,一心意所到,即是火,丹經之火候,即誠意之作用也)。陽氣不充,行至尾閭,力不能通,可不必強其過,仍返誠意於下丹田,照舊靜坐,生化其氣,此十四也。

15.待氣機再動,如火珠之勢,又至尾閭,仍以意引導,使其通過,此十五也。

16.一次或數次,必有通過之期,及至通過尾閭,此團熱力,又至夾脊關,仍求通過,此乃第二關,此十六也。

17.能通則過之,否則仍返誠意於下田,照舊靜坐,以待氣充,此十七也。

18.再以意引導之,此十八也。

19.既過夾脊,此團熱氣,則又行至玉枕關,此所謂第三關也。此時仍以意引之,使其通過玉枕,而入上田,此十九也。

20.能通則過之,否則,仍返誠意於下田,以待其機,仍照前二關法行之,此二十也。

21.三關既通,再引此團熱氣,經明堂,過上鵲橋,由口之左右谷,直下重樓,抵於黃庭,此二十一也。(陽氣過穴,即奔鼻孔為通氣之所,陽氣有時由此泄漏,故上鵲橋之左右,下鵲橋之前後,皆為危險之境,注意!注意!)

22.由下丹田、陽關、下鵲橋、穀道、尾閭、夾脊、玉枕、上丹田、明堂,以訖黃庭,為任督兩脈全通.過關服食之功已畢。(丹經所謂陽氣下重樓、黃庭為服食。)當另改坐功,與前不能同矣。(至此為行大周天火候之時期矣)靜坐之法,以過關服食為主要關鍵,至此大道已得其半,是時只宜一意綿綿,永存不散,此二十二也。

23.不特靜坐之時如是,即行走、飲食、睡卧之時,片刻不可馳放誠意。因誠意一散,陽氣即不發。亦如爐鼎煮水,火旺則氣旺,火滅則氣無。以誠意喻火,非妄立之說也。丹經有曰:「水怕干(水指精氣)火怕寒(火指誠意)」。此二十三也。

過關服食為補身換身交替時期。過關服食之後,即當時時存意,使元陽祖氣,時時發生,由總脈分入支脈,由支脈分入全身,日日灌溉滋補,則身中之陰氣,時時減少,陽氣日漸充盈,待陽氣布滿全身。肌肉筋骨,皆已變化,自然不食不飢,不飲不渴,漸而厭棄世味,漸而體發異香,漸而不冷不熱,漸而無睡眠,漸而靜中氣停,遂至大定。此為換身功夫完滿。

第三步:行出神法——以成脫胎之果

(甲)出神之理:換身功夫既畢,即能絕食入定,入定之時,明明朗朗只有一團性氣,即內丹也。內丹者,亦即陽神.是所謂「真吾」者也。見此一物,方為見性,方為認識自己。然此陽神,系由祖氣養成。身中祖氣亦長養陽神。亦如婦人之氣血長養嬰兒情形相似。不過嬰兒在女人胎中長成人形,是為順生;陽神在男人身中長成仙體,是為逆化。嬰兒出生,陽神出殼,皆自然之理也。迨至陽神一出,是為第三步功夫已至,正果已得,大事已成(丈六金身)。上不受陰陽造化之作弄,下不受刀兵水火之災危。飛升可至九天之上,瞬息可行萬里之遙,光華與日月並明,壽命與太空同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神通廣大,變化莫測矣。然猶有第四步功夫。不可不於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以求毫無遺憾。

(乙)出神之訣:換身功夫已畢,精氣充滿全體,得至大定時期。

24.大定者,即是虛空一片,呼吸皆停之期也。是當調神出殼,勿久羈於體中,亦即是長養完畢,須要出殼,此實自然之事,故不必顧慮其不出殼,亦不必謀其出殼。蓋陽神不純,無論何法,亦不能使之出於體外,是以出神時期,仍以誠意一點返照中下二田,使陽氣發生,以補胎神之不足,此二十四也。

25.胎神氣足,明明朗朗,如月在中天(但有一毫混濁,即是胎神不全)坐中忽有如雪花形象,紛紛飛舞於目前,即是出神時期至矣,此二十五也。

26.此時即當移神上田,設想自己由泥丸官上升空際,此二十六也。

27.經屢屢設想與意導之,能出則出,如不能出,仍宜近照中下二田,再候其機,此二十七也。

28.機致一到,仍如法以意導引,久之自可出神。陽神已出,是即身外有身,名之曰法身,萬劫不壞之體也。到此地步,方為功成名就,無輪迴之苦,永作無上之真人矣。雖然,出陽神不可就此飛升,仍宜施行養育之功,故陽神一出,隨即收回,此二十八也。

29.收回之後,再行調神出殼,此二十九也。

30.日日如此訓練,久之即得自用;但此時靜坐之功,惟存神上田而已,此三十也。

31.陽神出體之後,即有許多神通,萬不可因此欣喜,外露光芒,宜抱道游然,謹慎涵養,此三十一也。

32.即陽神出殼,起出亦不可遠。先出一二步,即行收回,再出二十步,即行收回,由近而遠,日漸為之,無失迷之患,此三十二也。

如此訓練三年,陽神乃得練達。縱橫行千萬里,亦無慮矣。此後或隱居名山,行九年面壁之功,或混俗世間,救濟一切,以積功德,以大光前程。

第四步:行還虛之法——以成虛無合真之果

(甲)還虛之理:陽神養成,性命即為了當,無生死之患。修鍊至此,如停止不前,是未盡其道也。陽神之為物,系人之靈性與祖氣所合成者也,雖為氣體,較一切後天有形之物,自更精粹;然猶有氣性,僅限於祖氣界內,不能超入虛無之境,而與原始真空合體。佛法廣大無邊,老子在三十三天之上,皆喻「道」之極也。吾人修真,當於出神之後,除乳哺三年,尚須九年面壁。務使氣性全消,而與太空合體,直至太空即為吾體,吾體即是太空。遠在祖氣界外,造極「虛無原始」,方為至矣盡矣。不然,是即孫悟空一個筋頭,打了十萬八千里,仍不出如來佛掌中也。

(乙)還虛之訣:陽神既出體矣,修鍊之事已畢。其實不然,凡由靜坐而至出陽神者,系以法造成,為時太速。其往日之習性,恐難絕滅,即有不壞之身,尚無不遷之性,是了命而未盡性也。故於出神之後,仍當靜坐。

33.此時之坐法,體態仍舊,惟持陽神一點之靈存於上田,無偏無倚,允執厥中,此三十三也。

34.漸而「中」亦不執,「法」亦無有,專持一片清虛與大空冥合,此三十四也。

35.漸而太空亦無,真與虛無冥合,此三十五也。

36.虛之又虛,無之又無,無無直至無可虛無,方至其極,此三十六也。

是時虛無即是本性,本性合於虛無,靈體精純,則又在「祖氣」之上矣。行道至此,謂之無上之上,立身至此,謂之無前之前,到盡頭,真正功圓果而滿矣。

(全文完)

【元吾氏註:2008-08-08貼於舊博客,每訣增加了阿拉伯數碼標序,便於閱讀。其它均為原文。】

---------------------------------------

附錄:道語名詞小釋

三田、三關、三脈、二橋、明堂、重樓、陽關、穀道、湧泉,皆血液、精氣流通之竅道。

靜坐雖是清靜無為之事實,莊子所謂無為無不為也。靜中大有作用,非槁木死灰之比。

一、上田:即泥丸宮,腦之府也。

二、中田:即肺下胸間也。

三、下田:即臍下也。

四、尾閭:在背後脊柱之尾端。

五、夾脊:在脊柱之中間。

六、玉枕:在腦之後。

七、任脈:為前身之總脈,起下齒,終丹田。

八、督脈:後身之總脈,起下丹田,終上齒。

九、沖脈:身中之總脈,起舌尖,終下田。

十、上(鵲)橋:即兩鼻孔之間也。

十一、下(鵲)橋:即陽關穀道之間也。

十二、明堂:在兩眉之間。

十三、重樓:在咽喉之段。

十四、陽關:外腎之精道。

十五、穀道:肛門之口。

十六、湧泉:兩腳之底。

十七、華池;舌下也。

十八、黃庭:腹中也。

-------

nf021 2008-08-10 13:15

大師誠意為何

仁君居士 2008-08-10 22:31 | 回復

沒有雜念的純正意識。"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過街倉鼠 2008-09-11 18:38

修鍊這個就是築道基嗎?

仁君居士 2008-10-02 12:44 | 回復

Yes.

我是小孩_ 2009-08-30 23:42

【補身之理:人在母胎,以靈性一點,受母體氣血生育,十月胎足.分離母體.遂有人形。由一歲至十六歲,陽氣充足,丹田氣滿。有時氣到陽關,外腎感發,即有情慾之思。一與婦人交合,於是十餘年之元陽,遂至遺漏。此漏既開,最難復閉,為日漸久,則身體所生之精液,多由此竅遺漏,(精液一去,元氣隨之)故成為敗絮其中之軀殼。風雨摧殘,寒暑凌逼.疾病感染,喪亡漸至,此人之所以不能長生也。需補身之理,既如上述,於是補身之法尚焉。其法行於既漏之身,將所漏之竅,復行塞閉,並將已漏之精,再行補足,及至精滿氣足,補功已畢,即神爽體健,百病不侵,延年益壽,不求自得,此為修真中之第一步也。】

-------這麼說,沒漏過的小孩應該神爽體健,百病不侵,為何實際上小孩也生病呢

還有女人沒有漏過,為何也生病呢

築基後,百病不侵,是否三九天穿的少也不感冒,破傷風也不感染呢

仁君居士 2009-09-02 23:02 |回復11:

你說得很對。

1、我推薦的是張三丰的練習方法,不是他的理論。

2、他的理論「補身之理」,和所有科學理論一樣,基本上是推測和假說,不一定百分百準確。即使是大量案例實驗測試過的理論,也是相對的(=統計學上的多數性,而不是絕對性),沒必要把他的比喻和理論絕對化。

我是小孩_ 2009-09-04 22:02

(陽氣過穴,即奔鼻孔為通氣之所,陽氣有時由此泄漏,故上鵲橋之左右,下鵲橋之前後,皆為危險之境,注意!注意!)

不能呼吸

仁君居士 2009-09-05 01:03 回復:

當然能呼吸。

舌頭要搭鵲橋

我是小孩_ 2009-09-04 22:10

"即行走、飲食、睡卧之時,片刻不可馳放誠意。"

這個怎麼做到 就是沒有雜念么

"過關服食之後,即當時時存意,使元陽祖氣,時時發生,由總脈分入支脈,由支脈分入全身,日日灌溉滋補...."

怎麼叫存意呢

仁君居士 2009-09-05 01:05 回復15:

1、不是。這是指「時時存意」。

2、存意(時時存意)= 一天24小時,總是保存住這個意識狀態。

nanpowuming 2010-05-17 15:33

第一步中「(乙)補身之訣:凡為既漏之身,情慾一動,則身中精氣,隨情慾直奔陽關,於是外腎暴舉,」,後面又說「漸而血脈暢通,漸而外腎不舉」,怎麼又練得不舉了?

仁君居士 2010-06-18 23:15回復21-nanpowuming:

自然反應,順之即可。

超越凡 2010-06-17 17:39

居士,在下有一個問題非常想知道,問了好多人,也查了一些資料,但還是想得到居士的親口回答,這樣心裡也踏實了。

沖脈是否就是中脈呢?

第二步練完,百脈皆通,是否中脈也通了?

非常重要的疑問,希望居士一定回答。期待中

仁君居士 2010-06-18 23:29回復22-超越凡:

1、參考《黃帝內經太素》。

2、不一定。

仁君居士 2010-09-08 14:46

關於「張三丰內丹36訣」的幾個注意點:

1、節慾:

張三丰乃出家道士,故有「禁慾」的修鍊法。一般人修鍊,無需照搬。「節慾」有助於修鍊,「禁慾」是不必要的,也不是得道的必經之路。道祖老子並未出家禁慾,依然得道。

2、女子:

女子練法和男子一樣,沒有不同。將文中「陽物」改為「陰物」即可。

3、自然:

順其自然,任何步驟都不要強求。如:坐姿要自然,意念要自然。舒適為妙,否則會分散注意力。拔苗助長,殺苗者也。

補充說明:

1、古今中外修鍊法中,有「禁慾」法,有「節慾法」,有「用欲」法。方法不同而已,各種方法都有得道者的成功先例。

2、如:得道者彭祖為古今房中術第一人,乃使用了「用欲」法----為我所用----不做慾望的逃兵,不做慾望的奴隸,而作慾望的主人。

3、正視現實,不做現實的逃兵,而作現實的主人,是修道的勇者。

4、大道包含一切,創造一切,沒有什麼不是大道所造。慾望也是大道所造,你往哪裡逃也逃不出大道。現在逃了,以後還會回來找你。

--------------------------------------

yangdan1987 2011-08-01 16:26:10

請問老師,8步的意思是忘記身體忘記環境,只剩下觀想丹田?這個觀想的火候是如何?是輕輕想一下還是一直想著?

博主回復:2011-08-05 16:14:34

一直勿忘勿助地想著。

yangdan1987 2011-08-01 16:44:17

另外請問姿勢的問題,主要是該結什麼手印?

博主回復:2011-08-05 16:17:32

1、姿勢不重要。

2、手印不需要。

yangdan1987 2011-08-08 14:49:36

內丹講時時存意,那不是違反勿忘勿助的原則么?

博主回復:2011-08-09 11:24:44

1、時時存意,是指意的有無。

2、勿忘勿助,是指意的強弱。


你這方法沒用。

百日築基,是指人練功入門階段要禁慾。各種各樣因為練功都出現的慾望,都要加以控制。

比如想發火、食慾、淫慾、練得舒服想每天額外多練的貪慾等等。

功都沒有,談不上「百日築基」。


1在家手機該刪的照片,視頻,清理乾淨,留下足夠的內存,下載跑步App,不要刪,這一百天要天天掛手機臉上。有很多次,因為內存不夠,app下了,又刪,刪了就容易忘記用app畫軌跡,也打不了卡啦!

2最好早晨早起半小時,固定這一時間,要把它作為今後一百天日常第一件事,先把5公里跑完,要不越往後排,形成往後拖的習慣和跑步時間不固定的習慣,容易被一天其他事情干擾,打亂,容易忘記跑,漏打卡,

3斷了一次,趕緊開始第二次,,不要害怕,怕再斷怎麼辦各種顧慮,不要想太多,等10幾二十天時間長了,會越來越喜歡為自己找借口打造各種不想開始,而且都會有想放棄的消極念頭!

4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這個100天任務不難完成,如果有不規律作息,生活方式太亂,這個100天很難完成,困難重重!

5百日築基,不是說要我們跑成大神,是要我們在生活規律、作息習慣方面要我們成為大神。它其實首先是要把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植入我們心中,然後才會是把跑步固化在我們日常行為當中!

6這100天當中,有人監督我們,激勵我們,懲罰我們,陪伴我們,教知識給我們,是非常好的一個活動,我希望我能在二班堅持的很好,順利畢業!


不練功又如何築基呢?


這要看你築什麼基,如果是丹道所謂的百日築基,必須明師指點,一般不立文字。俗話說的好,真傳一句話,不入六耳,肯定不是丹經道書上寫的那些,書上記載的更多是境界的印證,不傳入手之法。而且,自古有雲,性靠自悟,命賴師傳。煉己這一步只能靠自己,什麼時候明心見性了,再談築基不遲。

至於公開的命功修法,說的都是見玄關之後的路子,門進錯了,後面走的都不是正路。

給你指點一條明路:百度「古道清」,下手之法算是說的最清楚的一位了。


推薦閱讀:

求武功高手實戰視頻?
為什麼很多傳武人士認為打對抗就是「沒有武德/兒戲/鬥雞/斗狗」的行為?
零基礎如何學習太極拳?

TAG:氣功 | 太極拳 | 修鍊 | 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