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東方的劍是否大多沒有西方劍那樣的護手?
護手如圖,這種護手強調的並不全是對手的保護作用,更多的還有在劍粘到一起之後用槓桿原理去控制敵人,我覺得這個原理和漢代勾鑲以及我提及的那個古槍術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也覺得這個結構確實非常好用,但是很好奇歷史上這有沒有遷移到劍術中,又是什麼導致我們的護手大多很小的。交待背景:小時候我是覺得東方的刀好看極了的,不論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只要是用于軍陣之上的良品,不是大刀那種難看極了的奇行種,環首刀唐刀清刀武士刀,看起來都非常簡潔幹練而且感覺特別好看,美死了。相反的,西方的劍的劍柄看起來就很醜,總是護手chiliu出來。甚至雙手Scimitar那種都要帶個護手,看起來非常違和。
我印象中是這樣的,東方的刀大多簡練的很,刀/劍鐔啊護手啊這種好像做的都很小甚至乾脆就沒有,而西方的就是匕首都有長長的護手,更不用說那種十字架模樣的長劍了。請問我這樣的印象正確嗎?東方也有沒有這樣的架構呢?我印象中日本古槍術有一個流派就是他們槍頭加了個十字guard,劍法中有沒有類似的現象呢?在中國的語境下呢?我一開始也天真的以為護手是很難看並且會礙事的,但是後來開始用護手幹事情之後,發現簡直是殺人越貨必須啊!沒有護手很多事情根本做不了,少了槓桿在擊劍的時候會落不少下風,護手真的太好用了,這麼好用的東西,中國沒有,我是有些不願意相信的。畢竟印象里我泱泱大中華還是地大物博人傑地靈,而且類似勾鑲那樣的構造分明很好用,中國是有類似先例的,但是為什麼我沒看到劍上有類似的構造呢,尤其是在這個構造如此好用的前提下,這和東方劍斗的背景以及技擊系統發展的譜系有沒咋樣的關係?
謝邀
是的,而且世界上大部分文明中的劍都沒有西方那種(好多種)護手。哈哈先發發牢騷,西方也不是所有刀劍都有很大很長的護手的。中世紀之前維京時代甚至更早的時候護手還沒出現,到了rapier之後的刀劍護手反而看起來越來越小(或者不顯眼)。這種變化的趨勢正好迎合著他們的打鬥思想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後面有講到)。有護手的刀劍不代表它比沒護手的刀劍更加厲害或者更加高級,要衡量刀劍的好壞得看它們存在的社會環境。武器的設計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在他們使用的環境中高不高效。如果兩種不同的武器隸屬的環境差別非常大的話把它們拉出來做對比是不妥當的。樓主大可不必認為東方的刀劍比西方更厲害或者更差,這都是沒法直接對比的。這兩個文化中曾經都把劍當作過身份的象徵,曾經都把劍當作過高級複雜的工藝品,曾經也都成為過貴族的玩具。說到底都是有很深的文化底蘊的,並無膚淺與深邃之別。更正一下你的印象哦,你說的西方匕首都有長長的護手。那些匕首不是普通匕首,是專門結合rapier雙持用的,專門為了防禦對方的刺擊所設計。因為帶有護手的匕首可以很輕鬆地通過轉動手腕用護手來卡住對方刺過來的劍而得以大量運用。不過這些都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發生的事了,大概在17世紀初開始大量普及的吧,中世紀的時候用的最多的匕首都是不帶護手的(rondel dagger)。很多這種匕首隻有一個尖尖的頭部,連刀刃都沒。鄙人認為這種匕首當時發展得較為原始,幾乎所有今日發現的武術手稿中這種匕首都是反過來刀劍向下拿的,而也因為如此導致它的攻擊方法較為局限。另外Scimitar好像是伊斯蘭文化的武器。
關於西方刀劍護手的主要形態,SunLisa的回答中那篇文章講得很不錯,很好的科普文,我可以做一點補充。
之前說過護手的發展和武術技擊體系的思想息息相關。西方每一種劍法中都有對護手的運用,而且寫得都很詳細。在那些體系中劍與劍直接的碰撞和滑動(blade contact)為劍法中很大的一部分,在這個前提下,護手成為了能有效阻止對方劍劃向自己手臂,也可以有效地在攻擊別人的同時防禦別人的攻擊。
對於比較早期的單手劍(arming sword)而言大多數使用的場合下自己一般都會有一個盾。在戰場上一般會用heater shield或者圓形的盾,在民間一般會戴上那種小圓盾buckler,這種情況下主要的防禦工作都由盾來承擔。在沒有盾的情況下此時的十字護手比較原始,並不能讓自己的手腕刀槍不入,這時候的武術打鬥並不是像rapier和sabre那樣拿著劍直指對方頭部那樣,而是把拿劍的那隻手保護在身體的側面或者上面,另一隻手則藏在身體後面或者前面來盡量減小手被攻擊到的可能。(可參考手稿:Fiore del liberi(義大利), Johannes Leckuchner(德國), Joachim Meyer(德國), Hans Talhoffer(德國))
上圖:Fiore單手劍手稿上圖,Fiore單手劍低位防守演示長劍的話也一樣,存在跟上面幾乎同樣的防禦反擊,不過是把單手變成雙手罷了。此外,長劍還可以用左右的window guard或者ox guard用護手來抵禦對方從上而下斜過來的劈砍同時刺擊或者從頭上輪一圈砍向對方的頭部。
上圖:德系ox guard這種防禦反擊的方法在幾乎任何長劍手稿中都提到過,上文window guard對應義大利系統的名稱,ox guard對應德系的名稱。兩者略有不同但大體上是十分相似的。之後,劍的護手上出現的橫過來和豎過來的鐵圈(side ring)豎過來的鐵圈可以讓自己的手指伸進去而能夠讓人更好得控制劍的指向的同時不被滑過來的劍砍斷手指。橫過來的鐵圈可以防止敵人在側向砍到你的手腕,意義非常重大。此時發展而來的side sword單手劍的防禦動作就已經把拿劍的那隻手伸到前方指著對方的頭部了。這個時候劍士已經不必擔心自己的手腕被對方砍爆,因為對方是很難砍到手腕的。
上圖:博洛尼亞單手劍對打,注意雙方劍士都是把拿劍的那隻手暴露在前方。上圖:博洛尼亞單手劍。注意橫過來和豎過來的好幾個鐵環,這些鐵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效果。之後的rapier本質上就是更加長的sidesword,同時發展出了更多更加複雜的護手。從此開始幾乎所有有複雜護手的劍法都是把拿劍的那隻手暴露在外了,因為沒有必要害怕手腕被砍到。
Military Sabre也一樣,不過護手取消了十字的那兩根條子。很多列裝的sabre護手都是由一個大圓形的蓋子組成。這樣的設計簡便利於製造,同時也能提供很有效的保護。
上圖:有著一體化護手的military sabre。不過今日各國軍官象徵性的sabre佩劍大多都沒有這樣巨大的護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並不用劍啊
其實對於用sabre的人來說用到護手的可能性也非常低。那個時候都是一排排人用火槍排隊槍斃了,sabre也就是軍官發號施令或者保衛自己時用,面對的敵人一般都是帶刺刀的火槍。遇到這種情況除非是訓練非常到位否則還是趕緊逃跑吧。。。。。。不過軍官遇上敵方軍官還是可以發生一場好看的刀劍械鬥的。之後的spadroon,smallsword也是擁有非常小甚至微不足道的護手。smallsword由於是決鬥用武器,不太需要普適性所以在設計上可以放棄很多很多東西。smallsword打起來就和今日擊劍中的花劍非常像了,因為它是花劍的前身。spadroon的話不知道為什麼會那樣設計。不過總的來說spadroon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個很爛的武器,很多軍官都不喜歡用它並且有很大一部分軍官都換成了Military sabre去用,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失敗的武器。不過smallsword可是貴族們的玩具,歷史上曾經有不少雕飾精美的smallsword,想看的話可以去看我這篇回答的末尾:能否請諸位比較一下各種劍術之間的異同? - Huo Yuexin 的回答
時間有限,改日再增加點細節和圖片之類的,謝謝各位閱讀!瀉藥~
這問題的答案,SunLisa 給出的鏈接里——手的演─西方防守理念之差[Lancelot Chan] ,有關國外的,基本正確。關於中國的,不大對。
我們從 手的演─西方防守理念之差[Lancelot Chan] 文中所引可以發現,歐洲劍護手的分水嶺,是15世紀。15世紀以後,越來越複雜。15世紀以前,基本就是橫一字格。也就是這種:
1,原本起防護作用的鐵手套不見了。
2,對手和用劍的靈活度都急劇增加。這兩點也可以從劍的形制上看出來,劍的形制總體來說,是越來越輕和細的,到了文藝復興及之後後,甚至出現了法國細劍這種極品奇葩。這種據說源自貴族決鬥用的刺劍,基本上只能刺,而雙方完全沒有鎧甲防護,所以一是對劍的強度要求變得很底,二對手部的保護和對手與劍的輕巧靈活要求變得很高,於是就出現了這種東西。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很畸形的武器,或者說玩具……因為它無法上戰場,只能用於貴族老爺們在制定好遊戲規則的環境下的……互相毆鬥。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實際上再怎麼變,歐洲刀劍護手也就這兩大類:簡單一字或十字格,複雜而巨大的花式格。
在東方,事情其實有一半和歐洲是一致的。
大約在10到11世紀以前,中國一直是使用的非常簡單而小型的一字格,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劍格是非常小的……嗯……我在考慮要不要說那句話……還是說吧,正好我手上有一口戰國楚青銅劍,連柄木都保持完好,劍身鎏金也還保存了不少:
沒錯,我就是想顯擺,口黑口黑。畢竟柄木保持完整的戰國青銅劍,全國博物館加一起也沒多少,尤其狀態還如此之好,很值得我傲嬌下下。青銅劍因為材料和敵人鎧甲以及作戰方式的原因,全世界都差異不大,都是短粗形制,格不很大,羅馬短劍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你可以一眼分辨出這是分屬不一樣體系的武器,但他們總體外觀,其實是基本相同的。
——長得變態的秦青銅劍是奇葩,青銅劍中的戰鬥機,青銅武器最後的絕響,我們就不討論了……到了鋼鐵兵器出現,一直到唐,中國的刀劍格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就上幾把大家都熟悉的唐刀吧:
這個時期,中國軍隊主戰兵器主要是長矛和弓弩,無論騎步兵都是。刀盾兵有,但並非主力兵種。因此這個時期的刀劍中,劍基本退出了戰場,自漢起就逐漸成為純粹的儀仗器,在戰場上大行其道的只有直身單手刀。而這種刀的主要功能就是刺,破甲。在盾牌防護下,刀盾手無須考慮手的防護,對方也沒機會對你的手造成傷害,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用個巨大的格——這事不要問我為什麼,可以去問美少女劍客 王大衛 ,嘿嘿~~
上個唐代刀盾兵對長矛兵的演武圖:
從宋開始,由於各種原因,戰鬥形式有所改變。中原地區出現了比之前刀都寬厚得多的刀,形制也開始逐漸出現弧度,向利於騎兵劈砍的彎刀發展。從這一時期到明清,騎步兵的主戰武器開始有兩種,長矛和單手砍刀。這個時期的格,有所變大,沒有非常巨大,屬於正常範疇,譬如這樣:在這個時期,也就是大約10-14世紀,中國出現了和歐洲一樣的橫一字格。恩……一如既往地……正好我手上有一個……它長這樣:這種格,在遼金時期很常見,有多個變種,並且出現在各種單手武器上,如刀、鐧、鞭等等:而這一時期的中國軍隊的鎧甲,也正好是古代鐵甲中最堅固的時期。比較吻合的是,歐洲在鎧甲最堅固時期,刀劍格與此也基本一致,也許兩者之間有傳來傳入關係,也許沒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對付堅固鐵架的刀劍格,性價比最高最實用的,應該就是這種橫一字或十字格。到了火器興起、鎧甲消退的15世紀後,由於中國並未完全列裝火器徹底放棄冷兵器,部隊主要射遠器依然是弓和火器並重,近戰更是冷兵器為王,長矛和刀鐧鞭橫行,所以鎧甲消退速度遠不如歐洲快,一直到清中期,還在繼續使用全覆蓋的鏈子甲,譬如這樣的騎兵甲:
步兵甲:所以我們的刀劍最大功能需求,也一直保持在戰場破甲狀態,對靈活度以及手部的防護需求,遠不如破甲需求旺盛和權重大,因此我們的刀劍格雖然在明代曾一度變得很大,但肯定不如歐洲文藝復興後的那種花式繁複的大。
我上幾個明代劍的圖,我們可以發現,它們要比我們想像中的大,但不是巨大,從本質上看,這是一種還沒有完成演變的格:
在元明時期,還有一種來自西亞的格,就是十字格了。這種格可以確定是自西方傳入,嗯……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正好我手上有一口元代的銅十字格戰刀,它長這樣:這種十字格戰刀一直到明還在延續,譬如山博的幾口洪武十年刀:以及萬曆老爺的十字格佩刀:再之後,就是我們常見的那種圓盤擋明清刀格了。這種刀格,主要功能是防護手部,避免對手沿刀身削傷手和胳膊,不考慮刀身的靈便和手部的靈活。明清中國刀形制差異不是太大,刀形是寬度和重量都比較大、利於大力劈砍的形制。因此它還是以破甲和大力劈砍為主的刀劍格。我手上明清刀比較多,上個清早制式刀的圖,劍是清龍泉雌雄劍,清刀下方是幾口十六國時期長環首刀,站著的短的是幾把宋朴刀:
到了晚清民國,鎧甲完全消失,這個時候的民間武器上,出現了巨大的格,譬如詠春八斬刀這種普遍存在於南方的民間武器(網上搜到的這對刀,一看就是是廣州老獨的,嘿嘿):
實際上這種巨大的格,在鎧甲大規模存在明代也有,譬如我手上正好有個這樣的東西:這是捕快用的武器,鐵尺。捕快的對手是民間罪犯,不是戰場軍隊,因此是不穿鎧甲的,所以他們的武器格,就變得對手部的防護以及對敵人兵器的剋制功能需求增加,於是出現了這種巨大的山形格。
總之,格這個東西,和武器的主要破壞目的及使用者需求有直接關係。以破甲為主要目的的戰場武器,一般不會要求武器有非常高靈活度,他們更努力追求的是對鎧甲的破甲能力,這使得他們無須加裝那麼巨大而複雜的格。
在對付沒有鎧甲的對手時,需求就是武器儘可能地輕便靈活,提高對自己手的防護,同時最好還能剋制對方武器,於是法國細劍那種繁複而巨大的花式格應運而生。OVER。感覺大家分析切入的點過於複雜了,道理其實並不複雜,這其實就是為了滿足需求的最優設計。
刀劍最重要的是刃條,其餘裝具是基於刃條選擇完畢之後的輔助品。西洋劍的刃條大多數做成劍根和劍尖的鋼體積差異巨大,為何這樣設計我並不打算在此回答下贅述。觀者直接當結論看即可:順便@王大衛中世紀開始的西洋劍,無論是超長大劍還是細長的刺劍,其刃條的劍尖和劍根的鋼體積差異巨大。而大多數常用的史實中國刀劍,日本刀劍,雖然也有向劍尖逐步減少鋼體積,但總體維持在一定的量級。基於這差異,就構成了兩者在刃性質上的巨大差別。東方刀劍剛性好,就是側面抗彎曲,抗抖動效果好,西洋劍這方面較差。所以西洋劍的劍術體系中將劍總結為強劍身和弱劍身,這個原理是一切西洋劍術的核心。基於刃的性質差異,構建出了完全不同的防禦理念:西洋劍前端不擅防禦,主要靠劍中至劍根來防禦。而東方刀劍幾乎整刃都可以用來防禦。當對手兵器經過劍前端時,可用劍前端打擊對方的兵器迫使其改變軌跡從而化解攻擊,就和傳統功夫用手打開對方揮來的拳頭一樣。而越過劍尖的攻擊則像西洋劍一樣,利用劍根來防禦。最好的設計是不多也不少,古人的兵器是保命的工具,沒有用的重量不會加到兵器上面,盡量精簡以保持靈活和便攜。啥都想弄上去就會變成這樣:所以在這兩種差異化用法下,產生了對護手的不同需求:越依賴劍根進行防禦的,越需要護手防護好,沒有手甲時最好有個小殼包著我的手。越不依賴劍根的,越是打算省掉這部分重量,用來減少負擔。
下面我用圖解來幫助理解。用洋劍怎麼防砍,就是把強劍身放在劍要打來的位置。如下圖就防了扇型的軌跡區如果對方的劍劈過來,落在我的劍後半段,就會順著我的劍朝向滑動,被我偏斜了力和方向,最後停在劍根,如下圖:
正好落在了護手上。如果沒有護手,就落我手上咯。但我如果用剛性好的劍,大部分攻擊在遠處被我打偏,我就不會讓他沿著劍滑過來。所以我就不那麼需要護手咯。不過你問我東方劍也也有用到劍根防禦的機會,裝防護全面的護手吼不吼啊,我說吼啊,當然可以。坦克也可以把頂和底部裝甲加厚嘛,總也有從上或下打開的攻擊呀,為什麼不這麼做咧?還有,我在用中國刀時可不會被這麼打到頭啊魂淡!謝邀
這個問題我也迷惑過很久,現在來回答也只能猜測。不想配圖讓我的答案顯得支離破碎,其實也是為了過濾讀者,熟悉這些武器的沒圖也能看(其實我是懶)
關於對護手的感受,我和你是一致的,只不過我從開始就沒有感覺護手在使用上礙事。目前對於cross的適應,大概是170cm長,護手在45cm以內的德雙。能做到纏頭裹腦不插到碰到自己。所以護手絕對沒有為了防禦而犧牲了靈活性和多變性,這點是可以確定的了。所以影響靈活不是東方放棄十字護手的原因。
實際上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在於外部條件。也就是東西方的政體區別,軍隊構成以及戰術思路,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化慣性。這種結論我是怎麼得出的呢?其實是有一個積累和思辨的過程的。我們先看中國自己。劍的命運變化在中國是以漢代為轉折的,此前短兵器近戰搏殺的武器除了單手的短兵戈、戟、斧錘,較高級的就是劍了,而在此之後,上述武器幾乎都不再主流,統統被環首刀所取代。其實邏輯關係很明確,漢代開始,鐵甲普及,舊的武器是針對無甲皮甲的,面對新的鐵甲,顯然短近戰武器無法對其造成有效傷害。而鍊鋼技術在提升,所以短近戰武器就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副武器,他只需要滿足輕量化,便攜化,批量化就可以,真正結陣殺敵的是槍與弓弩。這一點在之後中國歷代對武將的要求,對軍隊兵種構成的論述中都可以見得。比如十八般兵器武藝(不是那個清末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中弓排第一,又或者形容一個武將厲害是弓馬嫻熟,而不是刀法嫻熟。實際上在出土的大量漢劍當中,除了傳統的小劍格以外,還有一批大劍格的特例存在,造型差不多類似於arming sword那種規格。另外,還出土了盾鐔鈹這種概念很像文藝復興時期花式護手的武器,其造型是帶有一個十字護手,手柄部分還帶有一個saber樣式的護手盾(其實就像你說的雙手Scimitar那種)。但是到了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的武器基本就定型了,再沒出現複雜的護手之類的東西。其實這個很好理解,漢代是中國社會形態與階級的轉折點。貴族階級被打破,相對的平民化了,雖然取而代之的是長達幾百年的門閥時代,真正的再進一步平民化還要等到科舉制鞏固。這個變化投射到武備上,加劇了除技術進步帶來的變化。同樣的,戰場上的變化也來自於這種社會形態的變化。另外一點,遊俠文化的消失也是讓刀劍從精緻走向簡潔的原因,畢竟刀劍是江湖私鬥的主武器,卻不是戰場的主武器。簡而言之,就是刀劍對於我們不再重要了,所以簡化到最大限度是最優選擇。其實以上的思路比較雜亂,我們再從西方這邊對照著論證一下。歐洲的古典時期,武器雖然與東方不同,但風格作用也是大同小異的。而進入黑暗時代以及之後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刀劍類的短近戰武器的發展達到了東方遠遠不及的高度與多樣性。在中國是一個刀劍之變的問題,而在歐洲,則是刀劍共存,各佔半壁江山的局面。而羅馬倒台之後,歐洲再無大一統時代,遍布歐洲的是大大小小的封建領主,或者說歐洲的國家是由一級一級的軍事貴族所建立。相對於中國的弓馬嫻熟,歐洲的軍事貴族則是槍劍嫻熟,象徵一名騎士善戰的技能是騎槍比武與劍斗。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有多個方面。第一就是這種分散的統治,導致戰爭多以小衝突為主,小規模的戰鬥更考驗單兵的裝備與進戰搏殺素質。當然,這不代表歐洲就沒有中國那種規模的大會戰,不但有還比比皆是(此處防止避免誤會)。第二就是歐洲的氣候環境不適合產生優秀的投射武器,潮濕環境是複合弓的天敵,動物膠會開裂,筋角會失去彈性。除了紫衫長弓和後來的鋼弩,歐洲沒有什麼太堪用的弓弩。因此近戰成為了歐洲戰爭的主要形式(越往東越是射的多,比如波斯,弓箭手占絕對多數,中國的大陣輸出以弓弩為主,日本的武士階層出現過幾乎只射箭的時代)。第三就是軍事貴族主導的社會帶來的尚武精神。頻繁的比武大會不可能比拼騎士們結陣擼長槍的能力,更多的是考研一對一的劍斗水平。第四就是劍類武器大發展的文藝復興時代也是決鬥風俗的高潮,因此單兵決鬥條件下,刀劍的實用與精細就更加的被強調。因此在以上背景下,刀劍相對於東方,實用空間較為寬廣,所以在造型與實用的深度擴展中,是更有特色和高度的。儘管在歐洲,戰場主戰兵器還是長兵器與投射兵器。但在戰場之外的廣闊空間,劍始終還在大放異彩,而中國則沒有。其實能夠佐證我一上論述的,還有最後一點。大量的清代民間武器都有十字類的護手,或者saber類的護手。比如鐵尺(筆架叉、忍者叉),帶卐字形護手的短刀,如八斬刀。這些武器都是產生於清朝的黑社會性質的組織與地方團練私人家丁與異族衝突等小規模衝突的背景下的。但作為軍刀的雁翎刀,牛尾刀依舊是簡單的造型,相對較小,功能單一的護手。這說明當刀劍在東方重新進入實用時代時,他的造型同更早的漢代與遙遠的西方產生了微妙的趨同。1. 戰場兵器和個人自衛兵器要求不同。前者沒必要用那麼複雜的護手。
2. 個人自衛兵器因使用者的技術體系不同而形制不同。有的根本不需要兵器精細到這種程度。
3. 中國各種奇門兵器太多,各門各派都有一些,劍很多時候並不是第一甚至唯一選擇。沒有單獨發展一種兵器的需求。瀉藥,@SunLisa 這位答主分享的鏈接真的很好,受教了,我就對那個鏈接中的「用劍尖防禦」以及缺少的「東洋武術」的刀鍔做一些淺談。如有誤缺,還望指出首先有一個現象,就是實戰中,最容易被打中的是手正如鏈接里所述,歐劍常用刀鍔防禦,在於歐劍(雙手劍)的切磋中,你就會發現,很難打到他們手臂前部,而手指頭相對來說容易砍中,將「一」字形的刀鍔橫過來防禦的技法在他們的武術體系里很常見,另外,迅捷劍以及軍刀的刀鍔就更明顯的表現出對手部的完全防禦了,完全就把手部包住了,更本沒法打他手。而在東洋武術以及咱自家武術體系里,刀鍔的大小都不大,比如東洋劍(日本刀)她的刀鍔的大小隻夠防禦住正前方對手腕以上部分的攻擊,如果架構變化,或者受到攻擊的角度不同手就完全暴露給對手了。在劍道的學習中,老師會強調的一點就是,如果對手中段拿的很好,你打他kote(手部)是不給本的,為什麼?有個原因就是日刀的刀鍔大小正好能把手部保護住,所以你無論怎麼砍,都肯定被刀鍔擋住。所以可以說,在刀劍設計上,西洋刀劍偏向於在物理結構上就表現出很強的防禦性,刀劍設計的像是刀與盾的合體,而咱自家刀劍,刀就是刀,劍就是劍,防禦不靠「盾」咱們靠「技術」,而日刀則介於兩者之間,但極端傾向於咱家刀劍的風格在技術上,西洋武術也是活用武器上的「盾」進行直接的防禦,再接反擊。而咱家武術和東洋武術一樣,基本純靠「技術」(當然也有些特例,比如苗刀的有些防禦反擊技巧,就用到了刀鍔的格擋)好,那現在就介紹一下所謂用技術防禦是什麼意思?實際上,比如「對方砍過來了,你閃開」這樣,也算是屬於用技術去防禦了………當然啦,鏈接里所屬的「用劍尖去防禦」是更加更加常見的防禦方法,其難度是比較大的,但是效果卻是非常好的那麼,什麼是用劍尖防禦呢?解釋起來不容易,想要做會和做好更不容易,我就舉個例子來說明吧一般人被砍的時候的反應:對面砍過來了!抬起手中的刀橫過來擋頭,哦哦哦!在他砍中我的時候用刀身擋住了,好險,然後根本就沒有接上反擊的時間和距離啦!好吧,只能下一回合了………用劍尖防禦的效果呢:對面砍過來了!微微抬起劍尖,對手的刀在離你很遠的地方就被你劍尖滑開,然後你接著砍下去,KO,用劍尖防禦的好處是能夠動作很小,距離很遠的防禦住對手的攻擊,這樣就方便於續上後招(防禦反擊)但是,這真的真的很難…但效果真的真的很好想學的話還是找專門道館吧…以上
這時候必須說一句
「印度拳劍天下第一!!!「
我注意到中國有一些奇特的護手樣式,不過貌似沒在刀劍上看到過
護手鉤(護手形似方天畫戟的附枝):
拐(護手就是鐵棍長的部分,保護手臂):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有了西洋劍護手這種東西劍就少了很多變招,轉 壓 提 都完成不了。如果對手拿的是棍棒或者槍的話,有西洋劍這樣的護手,感覺完全是作死呢~(完全沒辦法卸力啊)長長的護手別人棍子一滑你的手腕就完蛋嘍~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你要面對的武器可不只是刀劍啊!
依仗著中等水平的搜索技巧,我發現了這樣的一篇文章,某種程度上address了我的疑問,但是並不太能理解「用劍尖防禦」這樣的概念,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
手的演─西方防守理念之差[Lancelot Chan]感謝大家的分享與討論,我來總結一下。
首先:確實護手是不常見的,但這不是怎樣東方西方的問題,而是護手本身就是特殊時段特殊背景的產物,與盾牌,鎧甲的使用,擊劍文化與武術譜系等等有很深的淵源於關係,並非是如同我印象中的一樣,西方很常見而東方沒有。
Huo兄 @Huo Yuexin 的回答很好的從工具發展與武術譜系的角度解釋了護手的特殊性,例如中古時期的匕首並沒有護手,這與當時的使用環境有關,後來當劍的使用環境變化之後,護手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到了後火器時代,雖然劍仍舊被製造和使用,但其context已經和之前的無法比擬了,護手形制也發生了對應的改變。
事實上東方也有類似護手的構造出現在各種武器中,如 @王大衛的回答所提到的,當無護甲的白刃武鬥環境在清朝再度出現的時候,民間的許多武術器具都出現了各種各樣形制的護手。也如其他網友貼的考古實物與八斬刀一樣,在不同的背景下,類似的依靠leverage的構造和技術在中國/東方語境之下其實也存在。
還有就是武術技巧方面的慣性或者說是譜系,東方流傳廣泛的「泛劍道」系統並沒有出現粘劍這樣的普遍技術,這和劍的重心,設計,構造,鐵的冶煉工藝,以及劍的使用手法,甚至敵人的裝備護甲都是有關聯的,某種程度上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並不能直接的問「為什麼武士刀沒有十字護手」。而在歷史長河中的某個時段,不論是軍陣之上還是民間械鬥,都能看到類似使用方法的護手設計,以及可能的相應使用技術。
總體來講這是不錯的討論,讓我rediscover了不少這方面的細節,尤其是對東方刀劍的類似十字護手有了一定的印象與認識,對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與更細緻的想像,謝謝大家的參與。其實異端還是有的,雖然主流喜歡不用護手,總覺得下刺會割手……(#?Д?)
以氣御劍,要什麼護手。
這個問題從技術角度分析是出於實用,但精神層面的長護手亦有宗教含義。
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歐洲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日耳曼人和野蠻人國家如法蘭克,倫巴底,西哥特之流。羅馬教庭為了向這些野蠻人軍事貴族傳教,注意到,許多貴族子弟在成人禮時有贈送長矛或盾牌的習俗。而在教區把贈與長矛替換為贈與十字架狀的長劍,更能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宗教親和力,因此這種長劍格的佩劍在黑暗時代開始流行起來。
到了中世紀,十字型長劍或手半劍護手繼續做長並在審美上更增強了宗教意味。而西亞的穆斯林早期其實也是用長劍和直刀的,可能是被十字軍給噁心到了,有意區分對立,也是因為甲胄更加先進需要更好的劈砍,把刀條漸漸做彎,13世紀時已經有像新月一樣彎的彎刀了。有了西方護手 我起式都不會了 抱劍作揖也不會了
這是軍事理念的根本性差異。
華夏文明對於軍事,務求應變能力,兵無常勢,要求自己有儘可能大的調節能力以應對千變萬化的戰爭形勢。
而歐洲那地方走馬燈一樣換過來的文明,就抱定一個宗旨,更堅更利、更堅更利……不要變化,只要力量投送。動作恨不得固定成一個。
在兵器上也體現了這種思想差異。歐洲的刀柄,就喜歡隨手形甚至指形弄出模子,好讓手完美的嵌入手柄,可你沒有想過,能完美嵌入手柄,也就意味著稍微換一下握持位置,都會非常不完美,也就意味著,那個刀柄只有一個恰當位置,其它位置統統很彆扭。
中國的刀法,不僅有劈砍刺,還有撩砸格,有正手反手,有護手的話,怎麼玩?
歐洲擊劍,握持手法就一個,動作全集中在一條線上,護就護吧。看到大部分人都答非所問。扯到比較遠的地方去了。 劍的形制,取決於當時的實際需要,和劍術的發展變化。例如,羅馬和維京人的劍,都是小護手,因為他們的盾牌大,提供的防禦力足夠,劍只負責攻擊,自然不需要大護手。到了文藝復興時候,以德國的雙手大劍和刺劍為例子,沒有盾牌,大劍時常需要進行格擋動作,這樣,大護手就有存在的意義了。而刺劍的時代,大家普遍不裝備盔甲了,那時候的劍術,流行刺對手的手或者膝蓋等突出部位,再刺擊要害,那麼大護手或者籠型護手,就有意義了,所以流行起來。至於古代中國劍,青銅劍時代劍短,大家都配盾牌,所以喜歡小護手。漢代以後普遍儀式化,怎麼裝逼怎麼做,無所謂護手問題了。
我國曾短暫出現過護手劍(有考古實物,好像是漢代的,懶,不找了)
護手劍不流行,和西方常出現的那種一體的鎧甲一樣,是因為我們不需要
原因:
劍從漢代就已經沒落了,它淪為了禮儀用具和實戰中主兵器的補充
比如:長槍大刀打鬥中敵人近身,把短劍解決
飛短劍作流星用。。。。。。
這些實戰要求,都使得劍需要緊急快速拔出,快速收起,而護手是個坑爹玩意,嚴重影響速度
B站普羅米修斯漢化組翻譯過相關視頻。配盾牌使用的劍不需要複雜護手。只使用一把單手劍前手持劍需要護手。
劍鍔對手有著格擋保護作用,同時劍器一般不會硬碰硬。
單手刀上陣要配盾牌。雙手刀上陣不如長槍。要護手幹嘛?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馬略改革之後職業化的羅馬軍團比徵召兵強?
※古代中外軍隊的甲胄經歷了怎樣的演化?
※周瑜的軍事能力,是否超越諸葛亮?
※簡述毛澤東軍事思想與我國古代軍事思想、近代軍事思想的聯繫與區別?
※明中期衛所制度已崩潰,為何中後期反而名將輩出?該時期明帝國軍事人才的遴選制度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