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的肥胖是否會對將來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如果會的話,是有哪些因素造成肥胖,是否有方法避免?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新手爸媽備忘錄,更多「嬰幼兒」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作者:明非

鏈接:嬰兒肥胖 - 明非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目前的研究表明,早期嬰兒體重過重會影響童年的生活及成年後的健康,對其有著終身影響。越早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謝問題、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以及部分腫瘤的發病也越早。此外,相關的視網膜和腎臟併發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多囊卵巢綜合征,不育症,哮喘,矯形併發症,精神疾病等患病風險也將增加[Gerontology. 2014;60(3):222-228]。成年後也更容易肥胖,這近一步影響身體健康。

更為嚴重的不是身體疾病,而是精神影響。肥胖兒童會被同伴嘲笑、取綽號和戲弄,這進一步會被孤立甚至陷入自閉;會感覺絕望並失去參加正常活動的興趣;進而導致吃更多運動更少,容易疲勞並且注意力難以集中,這些會進一步導致其難以融入集體[Pediatrics,1998, 101 (S2): 518-525]。

嬰兒肥胖的因素非常複雜,跟遺傳、種族、社會經濟條件、破腹產、抗生素等都有關。最近的研究表明,高蛋白餵養比低蛋白餵養得肥胖的概率高。2歲以前可以高0.2個z分,6歲以前比低蛋白餵養者高2.43倍的肥胖率[Pediatr Gastroenterol Hepatol Nutr. 2015;18(4):217-223]。

嬰兒超重與出生體重Z值、母親餵養方法、餵養模式及嬰兒的飲食攝入沒有顯著相關;唯一可能有關的是母親的態度[Appl Nurs Res. 2016;30:210-215]。體重正常的嬰兒,其父母對嬰兒體重的關注高於肥胖嬰兒的父母;12個月後體重過胖的母親明顯更容易忽略嬰兒體重。低收入父母在對嬰兒體重認識的準確性上更差;建議父母要經常關注嬰兒的體重和餵養方式[Acad Pediatr. 2016: S1876-2859(16)30059-6]。

不可以增加嬰兒的攝入、盡量延長哺乳間隔並逐漸形成規律的哺乳,以及對添加輔食和正常飲食兒童不刻意餵食,可以減少漸大兒童過胖的可能。

最近研究表明,嬰兒腸道菌群與嬰兒或兒童的體重具有重要相關性,特別是類桿菌和乳酸菌(Bacteroides and Lactobacillus)有利於兒童體重的正常增加和保持。儘管母乳餵養可能有利於控制體重,但會受限於母親的身體狀況,有時未必有效。通過服用乳酸菌、雙歧桿菌和乳鏈球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控制兒童體重[Nutrients. 2015; 7(4): 2237–2260]。而有意識的調節飲食也可以逐漸調整腸道菌群。

2013年的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有個有意思的研究,一對同卵雙胞胎體重迥異,而將他們腸道菌群移植到小鼠體內後,無論何種餵養方式,移植肥胖的兄弟菌群的小鼠更容易發胖[Science.2013,341(6150):1241214]。由此可見調節好腸道菌群或許是控制體重的一種有效方法。可以通過攝入益生元、控制飲食結構以及接觸的微生物等或許會逐漸改變腸道菌群。

總之,嬰兒體重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從大數據的角度來講,嬰幼兒期肥胖確實會造成遠期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率增高。今天周一已經有點晚了,周五晚上打算寫一篇關關於嬰幼兒期體格發育的判別。不知道有多少寶媽對此問題感興趣,有興趣的寶媽可以在評論留言你們想知道的問題,周五我會歸納一下一起寫寫好

----------------------------------------------------------------------------------------------------------------------

小小墨教大家如何正常評估生長發育。

最近手頭事情有點多,很抱歉周五要給大家發的拖到現在,真的是太不好意思了!請各位見諒!!如果你對該文有疑問,可指出,覺得有空,歡迎點贊、分享,你的肯定是我對我努力準備資料最大的肯定了,O(∩_∩)O~進入正題。

一、如何評估1歲以內小嬰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1.為什麼我們要做體格檢查?

很多新手爸媽會覺得,為什麼我們要經常隨訪?感覺去門診體檢,也只是量量身長、頭圍、體重,有的時候看看寶寶會不會抬頭、會不會坐(這種我們叫行為發育),似乎沒有什麼其他了,新手爸媽們會覺得我家寶寶能吃能睡,為什麼要跑來這麼麻煩隨訪?

事實上,對於嬰兒期(1歲以內)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體格發育和行為發育,行為發育今天暫不提,我們來講講體格發育。人一輩子中,有兩個生長高峰——嬰兒期和青春期,其中嬰兒期尤其是前6個月的生長速度是這輩子最快的時候。所以1歲以內需格外注意體格發育增長情況,增長緩慢,甚至營養不良,可能會對未來生長發育乃至神經發育結局均有影響,早產兒的體格發育情況更是萬分需要關注的內容。目前研究表明,宮外發育遲緩的寶寶與正常寶寶相比,更容易出現成年後身長矮小,體格發育欠佳,腦癱,智力、認知能力偏低等。

2.如何評估體格檢查?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體重達不達標,參照標準一定不是「平均值」,我們對比體格發育一定是要放在人群的大觀念中來講,一般而言,所謂正常是指人群中的P15-P85百分位數,因此,我們關注的不是爸爸體格發育的「絕對值」,而是在該年齡段,處在人群中什麼水平。

該部分內容,我將分為兩種人群來講:

第一種:正常足月健康新生兒

如上圖所示我們只要正確的對應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即可得到小朋友在人群中的百分位數,相應的進行一些飲食或者生活方式的調整。

第二種:早產兒

早產兒一定是要仔細講講的,早產兒的生長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追趕生長階段,第二階段是趕上以後。

在以前講解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胎齡和糾正胎齡。胎齡無需多說,出生時就已經確定;糾正胎齡=胎齡+生後周數。

1.第一階段:糾正足月前:

糾正足月前,寶寶的生長速度最好還是要和宮內一致,此時使用的量表2是:

舉個例子可能更好理解。比如A寶寶出生時胎齡30周,現在生後4星期,測量得體重2200g,身長:45cm,頭圍31cm。那麼他現在糾正胎齡是30+4=34周,對照量表34周一列發現,該寶體重位於34周胎齡兒的第10-50百分位數,身長位於P50左右,頭圍位於P10-50百分位數,接近P10.因此我們認為小寶的生長發育情況總體是達標的(各項指標均位於P10-90之間),但因頭圍接近P10,仍需進一步隨訪。是不是很簡單呢?

由於早產的寶寶生後要經歷很多關卡,由於先天儲備不足,疾病的消耗,出院時,越小出生胎齡的寶寶往往指標難以達到P10,這種我們稱之為宮外發育遲緩,因此早產兒病情穩定出院後,家長一定要很好很好的帶孩子,越小胎齡的小孩營養需求越高,母乳往往難以滿足,常需早產奶或者母乳+母乳強化劑才能保證營養需求。

2.第二階段,糾正足月後:

糾正足月後要開始計算月齡了,糾正月齡簡單算=實際月齡-(40-出生胎齡)。這裡的40是我們產科通常給出的預產期,如上例A寶出生30周,現生後實際3月,那麼扣除不到預產期的10周(也就是大致2個月),寶寶的糾正月齡只有3-2=1月,因此此時可以試著用正常量表1月一列來看看寶寶是否滿足足月1個月的水平。如果滿足,且各項指標均在P50以上,那麼可對應2月來看,看看是否追的上2個月的水平,有種情況是,對應3個月一列(同寶寶實際月齡),寶寶各項指標仍能在P15以上,恭喜你,這時候相當於寶寶體格發育已經追趕成功。不過越小早產的孩子追趕越難,對於一個出生胎齡30周及以下的寶寶,可能要到半歲左右才能追趕成功。

雖然對於早產兒什麼時候追上沒有硬性規定,但是肯定是越早越好,畢竟1歲以內是生長高峰。

圖表來源:

1.WHO官網

2 Fenton TR. A new growth chart for preterm
babies: Babson and Benda"s chart updated with recent data and a new format. BMC
pediatrics. 2003;3:13.


我們知道肥胖有遺傳性。但是,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 兄弟姐妹間肥胖最容易「傳染」。在一個雙孩兒家庭中,如果父母中有一方肥胖,老大肥胖的幾率會翻番;但是,不管父母中是否有人肥胖,如果老大肥胖,老二肥胖的幾率會增加5倍多。

研究人員收集了超過1萬個美國家庭的數據,發現兒童肥胖風險根據家裡孩子數量和性別而有所不同。雙孩兒家庭里,老二體重會受老大的影響,特別是兩個孩子都是男孩或都是女孩時。例如,如果兩個孩子都是男孩,而且哥哥肥胖,弟弟肥胖的可能性會增加11倍。如果兩個孩子都是女孩,且姐姐肥胖,妹妹肥胖的風險會增加8.6倍。研究人員解釋說,兒童經常會模仿哥哥姐姐的行為模式。運動和進食量對肥胖都有重要作用。在營養和運動方面,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態度和行為有著強烈的影響。

根據這一研究,獨生子女相對不愛運動,也更容易吃快餐。另外,獨生子比獨生女更容易肥胖。

由此可知,要想杜絕肥胖,需要從兄弟姐妹著手!

幼兒說,如何判斷寶寶是否肥胖

  用下列公式計算

  想弄清自己的寶寶是否肥胖,可以用下列公式計算。

  1~6個月嬰兒:

  標準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6;

  7~12個月嬰兒:

  標準體重(千克)=出生體重(千克)+月齡×0.5;

  1歲以上寶寶:

  標準體重(千克)=8+年齡×2

  根據公式:(實測體重/標準體重-1)×100%,若超過了標準體重10%,可以看作超重;若超過20%,則屬於肥胖寶寶了。


體重標準表


隨著人們對幼兒超重肥胖所引起的長期健康危害的認識,嬰兒肥胖終於引起人們的警覺,部分媽媽也開始為寶寶太胖而發愁。但仍有很多人心存疑惑:嬰兒期肥胖必然影響將來健康嗎?這目前還不能完全肯定。因為2歲以下的寶寶超重肥胖,與成人時的超重肥胖並沒有絕對的聯繫。但有一些證據支持,嬰兒期體重增加過快會造成Ⅰ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嬰幼兒肥胖一部分是胎兒肥胖的延續,一部分是養育上不科學、不合理,而問題大多又出現在人工餵養上。母乳餵養的乳汁成分會隨著寶寶食量的增大而改變,起到一定的防止寶寶體重過高的作用,但人工餵養,幾乎90%的父母都怕孩子吃少了,因此不斷加量,不知不覺,孩子就肥胖了。

這個時候肥胖往往是勻稱性肥胖,全身的脂肪庫均勻性擴容,脂肪細胞數量增多。脂肪細胞增多,導致分泌芳香化酶增多,可促使雄性激素轉化為更多的雌激素,所以肥胖兒童血清雌激素水平增高,出現女性化表現,如乳房腫大,腹部脂肪多等;發生在臟器周圍的脂肪細胞增多,如果發生在腦垂體,不同程度的垂體脂肪化,就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垂體功能下降,進而不同程度的影響將來的性腺和生育功能。

從小肥胖,同時也為早老性疾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埋下伏筆,對心理的影響也是嚴重而深遠的,離群、孤僻、自卑、自信心低下等,實際上是父母為寶寶鋪就了一條受打擊和傷害最大的道路,肥胖,說得嚴重點,讓絕大多數孩子失去在社會上的競爭地位,從小減肥失敗的心態,不能自我救贖的心態,嚴重的挫折感,造就了失敗的心理和人格,這才是致命的,才是100%的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但這一切是幼小時期父母的忽視造成的。


看了這麼多,都是自己沒有胖過的呢?我來講講我的。我生下來的時候九斤半,九斤半,九斤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媽為了生我,喊了一天一夜。後來我一直保持在150……160斤,作為一個胖紙,我走路比別人慢,跑步比別人慢,幹什麼都覺得比別人慢。健康的影響我不知道,長年吃嘛嘛香,夏天一次吃四五個冰棍也不會拉肚子,我個人覺得身體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年輕時沒什麼影響。我不知道成年以後,因為我上大學害怕得家族遺傳糖尿病,害怕找不到男朋友,我開始減肥了,但是減肥要瘦下來,影響我太知道了,胃不行了,別跟我講健康減肥,誰沒有極端的減肥經歷?現在體重正常,再也不希望胖回去。但是還是懷念那個時候吃嘛嘛香,幹嘛嘛成的時候。身強力壯啊


當年在課本上看到「脂肪細胞可以無限增大」,這說明——你胖的潛力是無限的!!!

第一件重要的事:目前,還不知道脂肪細胞體積增長的上限。

那怎麼辦?

來一個設定:脂肪總和≈脂肪細胞數量*脂肪細胞體積。

所以較少的脂肪細胞數能讓你贏在起跑線上(吃得多的人我管不了)。

第二件重要的事:

脂肪細胞數量增長主要在兩個階段:

1、妊娠期的後3個月(媽媽肚子里)

2、青春期之前(大概7~10的樣子)

所以養寶寶要合理,不要覺得小時候胖成一個球也無所謂,長大以後自然就會瘦。肥胖會對心理造成一萬點傷害就不說了,還是各種病的危險因素。


第一次作答,謝邀!

國內做過相關研究,採用了一個指標:DQ值(萌萌噠,但不是冰淇淋,是一種衡量嬰幼兒心智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之一,是有量表的,依據不同項目進行評估)來鑒別6月齡超重或肥胖嬰兒與正常體重嬰兒的神經心理發育情況的差異,統計結果提示超重/肥胖嬰兒在運動能區相對落後,並且運動能力的發展有助於智力及社交能力的培養,所以肥胖對嬰幼兒的影響顯而易見。

其實撇開文獻報道(國內寫的真真假假也難鑒別),細細一想也能體會,肥胖對嬰兒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運動發育了,胖而短小的四肢活動受限制,坐、爬、站立等都有可能落後於正常嬰兒。

其次,沉重的身體會加重下肢關節的負擔,長期來講會影響體形,仔細看胖人,很多都有腰椎過度前凸,膝過展等。

另外,近年來研究發現肥胖患兒發生哮喘的概率明顯高於正常體重兒童。

肥胖還會影響呼吸,出現睡眠呼吸障礙的情況。

預防嬰兒肥胖很簡單,可以母乳餵養的盡量純母乳餵養就可以啦;母親孕期的體重也需要控制,增長太多的話胎兒為巨大兒的可能性就高了,容易難產、過期產,新生兒易出現低血糖、心臟問題等。

參考文獻:

熊淑英,孫曉勉,鍾賽如.6月齡超重和肥胖嬰兒神經心理發育分析.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929-931


題主問了2個問題。

第1個問題對未來健康的影響,樓上的明非博士回答的文獻資料已經很清楚了。

孩子超重肯定會對當前或未來有影響,只是在個體表現程度不同,在我們醫院的內分泌科室,經常會遇到幾歲的小朋友因為過度肥胖導致內分泌問題,甚至終身的糖尿病。不論是大人還是小朋友,身體脂肪過多會帶來全身性的健康問題:

  • 認知能力減弱,影響正常的身體發育。

  • 心理問題,產生情緒障礙(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 呼吸道,哮喘等問題。
  • 過重導致骨骼承受太大壓力,容易患關節炎。
  • 腰部脂肪過多(毒藥),阻礙正常生理代謝,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 還有N多一切你能想像到的健康問題。

所以,如果你家裡有一個小胖子,那趕緊制定減肥計划了吧。

第2個問題是如何避免家裡有一個小胖子,或者怎麼讓家裡的小胖子變的苗條。

  1. 給孩子吃真正健康的食物,給孩子吃真正健康的食物,給孩子吃真正健康的食物,重要的話重複三遍。這是控制孩子體重的關鍵點,現在有很多肥胖的孩子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不喜歡吃健康的、真正的食物,今天,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包裝食物里的人造脂肪,甜味劑,色素,香料。一般真正健康的食物是一定是自然生長的,少加工的,不過度包裝的,比如有機水果蔬菜,蛋類,堅果,野生魚類,豆製品,全穀物,低脂乳酪等。
  2. 幫助孩子養成吃健康食物的好習慣。在臨床我們經常發現,多數情況下,小胖子的家中肯定也有大胖子,孩子不喜歡吃健康的食物,也可能是全家人都不喜歡吃健康的、真正的食物。如果一個孩子從嬰兒時期只吃媽媽自製的食物,那他們長大後會拒絕垃圾食品,這樣的孩子更健康,更快樂,更苗條。
  3. 培養孩子科學合理的吃飯,少吃多餐,細嚼慢咽,多吃一些容易飽腹感的食物,比如纖維類的和蛋白類的。西爾斯醫生有2個原則關於孩子吃飯:吃2倍餐數,吃1/2分量,咀嚼2倍時間。
  4. 新的研究表明,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能養成苗條身段,從小母乳餵養,盡量長時間,頻繁地餵養寶寶母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至少兩年,對,你沒看錯,是2年!
  5. 讓孩子動起來。
  6. 讓孩子減肥目標和每天的減肥日誌,這個可能比較難,適合大一點地孩子。


不會吧 我小時候超胖 長大就瘦了


很多家長帶娃,尤其是老人帶娃,就喜歡看孩子吃東西。

「看見娃兒胃口好,我就開心!」

「咱家孩子虎頭虎腦的,以後準是個有福氣的娃!」

「小孩子胖點兒沒關係,沒有能量儲備怎麼能長身體!」

「小孩子嘛,長完身體就會自己瘦下來的!」

白白胖胖的小孩子的確看上去十分可愛,可是你知道嗎?兒童肥胖的危害,絕不僅僅是「長大要減肥」這麼簡單!

腦組織缺氧影響智力

根據醫院多例樣本的調出阿研究,單純性肥胖的兒童中,大腦動脈收縮峰值血流速度,舒張期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低於正常非肥胖兒童。

大家都知道,血液是攜帶新鮮氧的唯一載體,血流速度慢,就是大腦中血液氧含量下降。

單純性肥胖的兒童,腦血流動力學發生改變,動脈血流速度減慢,單位時間內腦血流減少。

腦組織就會缺氧。

長期處於缺氧狀態,就會對腦組織造成損害,進而影響智力。

高血壓動脈硬化

肥胖兒童的血管順應性和擴張性比起正常兒童明顯降低,血管內皮功能減弱。

另一方面,過多的脂質會促進過氧化反應,過氧化物增多會損傷細胞,導致血管壁彈性減弱,促進高血壓的形成。

另一方面,肥胖兒童的全血和血漿黏度明顯高於正常兒童,可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形成。

心功能受損

肥胖兒童由於心功能受累,血流速度減慢,加上肥胖兒童往往胸壁較厚,胸膜脂肪堆積致橫膈肌抬高,會使心臟長期超負荷運轉,每搏輸出量降低。

一旦超過了代償極限,心臟勢必疲勞,久而久之,心功能必然受到損害。

說到這裡各位媽媽也不要著急,並不是孩子被養到圓滾滾就是兒童肥胖。事實上,兒童肥胖有一個標準:超過同年齡、同性別平均體重的20%才是兒童肥胖。

各位媽媽注意,平時不要無限制給孩子供應零食,讓孩子每天維持在一個略有飢餓的狀態下是最好的!

我有一個小小的公眾號,歡迎你來交個朋友~

http://weixin.qq.com/r/4ihVTefEc7oMraMu933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最煩別人說你孩子瘦了,不胖什麼的。健康就好


這個要看個人體質問題吧


有的媽媽買水天生催肥怎麼辦?而且沒有吃什麼大補的東西哦 。老人口中有個叫 奶窩的話,說的就是斷奶之前的娃娃。



短期內對健康沒有影響,但是長期來看問題就來了,我給您分析一下

1.肥胖反應孩子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如果我沒猜錯您的孩子平時運動很少並且吃的營養也過剩。比如喝牛奶

,有很多家長認為牛奶多多益善,其實人體每天對蛋白質的吸收是有限的,吸收能力也和運動量有關,然而奶中的熱量和脂肪則都吸收無疑。

要知道人體無法像儲存糖和脂肪那樣儲存蛋白質,除了浪費,在人體排除過多的蛋白質會造成腎臟的負擔。

2.飲食和運動習慣直接導致身心健康,例如過重的體重增加骨骼的負擔,並且過多的脂肪會降低某些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還有當心肥胖給孩子帶來的心裡影響,可能導致自卑。

您可能覺得我言過其實,但是很多事就是前後影響,息息相關的。

歡迎交流


嬰幼兒肥胖對成年的健康的影響肯定是有的。


成年人的脂肪細胞是不會減少的

人減肥瘦了 不是細胞數量減少 而是細胞體積萎縮

所以成長期的時候細胞增殖分裂 如果小時候就是胖胖 脂肪細胞數量比常人多 生長成熟後就比非胖胖更容易胖..

反正 相對來說胖是沒有好處的

我好像跑題了是不是

題目問的是什麼來著....


任何時期的肥胖只會對當時一個時期的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如果這個影響是不可逆的,很可能會對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但是當你的身體感受到不舒服,不適應,及時調整,全新的生活方式會改變你的現狀。

在嬰兒時期,一般都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照顧,媽媽們、奶奶們最喜歡關心一個問題,就是「他/她到底吃飽了嗎」,孩子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大哭,所以在新生兒中,過度餵養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使用奶瓶和奶粉的寶寶,往往長得比較胖。到大一些時候,孩子喜歡不懂節制,如果看護人不注意,孩子很容易攝入過多的巧克力、糖、漢堡、薯條等,這些都是造成肥胖的來源。

只要尋找到引起肥胖的原因,改變飲食結構,加大運動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健康的體魄就會伴隨你。

嬰幼兒時期的肥胖,很可能會造成他們心裡的不良影響,被同齡人嘲笑等等,所以有了自我意識之後,他們往往更注重保持自己的身材,注重尋找健康的生活方式,說不定以後的健康風險比其他人更少呢。


嬰幼兒時期肥胖易導致青少年時期發育提前,而有研究顯示,發育提前將導致中老年時期發生慢性病也提前。


推薦閱讀:

吃剩菜真的有害嗎?
過午不食在中醫上真的有依據嗎?
產生頭皮屑的原因以及多嚴重的頭皮屑需要去醫院治療?
為什麼每次玩模擬城市到最後的時候都要用天災親手毀掉它?
孕婦如何護膚,孕婦護膚有哪些誤區?

TAG:健康 | 兒科 | 嬰幼兒 | 預防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