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
一專註於某件事,就會投入許多精力,躊躇滿志,忽視身邊的人,一心想獲得成果與認同,如果沒有就會感到挫敗、自我否定,為了從這種情緒里走出來會去想世道的不公、甚至揣測他人的偏見。完全玻璃心特別虛榮就是俗。然後會想格局要大一些啊,就會去做一些事情轉移注意力,比如看書啊、旅行啊、健身、打扮自己和朋友吃喝玩樂…這時候覺得活著最重要就是開心。然後過一段這種生活又覺得空虛、沒勁、覺得沒意義沒夢想沒追求沒激情… 接著又去做一件事,但是當我專註於眼前的事的時候我還是會格局變得很小,甚至會去鑽牛角尖,計較得失、面子等等違背了初衷。我真的很怕這樣下去某一天犯了大錯。我怎麼能保持著那種出世的心去入世地做事呢?有前人的智慧可以去學習嗎?讓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比如說推薦一些書或者方法… 我想得到一種醒悟,讓我徹底改變。謝謝。
謝邀。
出世:以出離這世間為目的。我們會出現在這個世間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還有很多的煩惱習氣,用佛教術語說也就是我們還有貪嗔痴慢疑,當去除了這些煩惱,我們就可以出離這個世間。如何去除?修行!
不斷的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這些不好的習慣。但一個人時,很難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好的習氣,而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便能以對方為鏡,照見自己的缺點。
例如:我們看到一個邋遢的人並升起情緒時,凡夫就會對之產生厭惡與嗔恨。而一個以出世間為目的的人就會思考:我要感謝他,如果不是他的出現,我都不知道我還會厭惡一個人。他能引起我的反感,一定是我有類似的缺點還不能接受,所以我將這份厭惡投射到了他身上。
一個以出世為目的的人,會將一切不如意不順心當做考驗自己心性的契機,會把一切逆緣當助力。
石頭只有經過河水不斷的沖刷才能圓潤,我們如果想結實臂膀的肌肉,必定需要持之以恆不斷的鍛煉。同樣,我們若想擁有一顆如如不動,不隨境轉,不隨事惱,篤定且喜悅的心,那必須經歷世事的千錘百鍊。
所以,出世間的心會把一切逆境不如意當考驗。
如何以世間心做事呢?
我們為一個人好一定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舉個例子:有人在知乎上發問,一個水池中有烏龜和鱷魚,鱷魚以食烏龜為生。我把鱷魚殺死,能救很多烏龜,鱷魚也能少造殺業,算不算普渡眾生?答:我把你殺死,省去你以後胡思亂想,胡說八道造作惡業,讓你早日投胎,沒準下一世智慧大開,還可以早日覺悟,這樣好不好?如果我們以「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隻能叫自私,而不叫慈悲。而以入世之心做事,就是以慈悲之心,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的問題。
有出世之心的少之又少,而凡夫卻有千千萬,雖然出世很好,但是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出世的想法。所以,行事時就需站在世間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那如何才能讓他人快樂呢?
恆順眾生!試想,當你的觀點不斷被人否定時,你會開心嗎?
試想,當你的觀點被人認可時,你會開心嗎?所以,四個字:恆順眾生,就是世間行事的真諦。
但,在運用這個真諦之時,還需要智慧。
當別人要取你的性命時,你還要恆順眾生嗎?所以,衡量你智慧的標準在於,順從他人之前,你是否是發自內心想要順從的,是快樂的。如果你自己非常痛苦,非常糾結,然後你咬牙切齒的說,我要恆順眾生,那這樣毫無疑義。所以,以世間心做事時,就是「順」,而「順」的前提時,你需要以一顆接納、臣服的心,發自內心的想要順從。謝邀。你這問題問了三遍,邀了我三遍。不過很可惜,我毫無疑問是一個出世態度做人,出世態度做事的傢伙,基本沒入過世,所以我的人生亂七八糟,好在我倒不介意。
逢場作戲,人情世故什麼的還是會的,倒是對單純自己的私事並不上心,湊活活著唄,暫時又沒條件死。
朱光潛先生說過:「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我很信服這話,以為朱先生是用極簡單的語言,說出了人生極複雜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暫。所有的人,上自帝王顯貴,下至黎民蒼生,都是這匆匆舞台的演員和看客,常言浮生若夢,過去把這話是當做消極的思想來批判的,其實,誰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悲劇。無論是天才還是愚飩,到頭來都擺脫不了一個毫無二致的結局。有了這樣的洞察,人們就會在不免有些蒼茫的悲涼中,獲得某種頓悟。參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達、瀟洒,了無牽掛,無憂而有喜。我理解,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從總體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這一層面上,那就確定有點「消極」的味道了。只講「出世」而不講「入世」,則對人生的體悟還說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對於「出世」的加入和融會,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區分了出來。
從具體上看,人活著要謀生,要做事,不論是為自己,還是為社會,都來不得半點虛妄。太陽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個人的一生能看到幾次日出日落的景緻?因此就要珍惜,決不虛度光陰。春花秋月,賞心樂事,酷暑嚴冬,黽勉苦辛。要每日都過得充實、有意義,有益於人,也有益於自己。積極,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慶典,既轟轟烈烈,又扎紮實實。不悲觀,不厭世,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誰也無法逃避的終點,卻始終是堅定地前行。這樣的人生,是擺脫了大悲苦而擁有大歡喜的人生。感悟: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
有什麼想學的想做的就去努力,這是入世的態度做事。但是很多時候能否成功不是自己努力就行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去執著結果,這是出世的態度
個人看法提出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提出了擁有兩種身份的人,與生俱來的矛盾
社會的人,自然的人
我覺得這個問題基本不可能被徹底解決,所能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比例下,不斷的取得暫時的平衡,讓自己的注意力可以不再集中在這個問題本身不要試圖去尋求答案了集入世與出世與一身,怎麼會有這樣的人,根本就是自相矛循的。有的話那就是偽君子,圓滑世故。為自己的某些行為找到了一句漂亮的借口。
我要說的是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做一個真實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率性真實的人,有什麼說什麼。另一種就是情商高善於演戲的人,話說情商高的人都是影帝。
入世和出世是一個天平的兩端,你可以尋求一個平衡,確不能兩者都占。
這本來只是一句誇讚人的話,並不是說人真的能做到這一點。
正確說法應該是不能太出世,也不能太入世或者不能太世俗也不能太清高。
謝邀X2
我的建議是題主你可以學學瑜伽放鬆下,因為我現實里並不認識你,難以評估,也不好給出什麼建議,所以瑜伽放鬆成了萬金油了(:3_ヽ)_
尋求他人認同和情感聯接,被拒絕之後產生焦慮的情緒……我覺得很正常,但迫切尋求認同,那就有依賴症的嫌疑了,自我邊界認識不明確……這也是父母沒有適當引導的結果,題主不妨嘗試獨立生活,自己操持家務之類的……
以上╮(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