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知乎日報推送「食積就像鬼,你不信就不會存在」一文?

鏈接如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72225


自己先預設立場,然後進行分析批判,這本身並不是科學的精神。

積食這個概念是中醫提出的不假,你不認為中醫能夠治病也沒問題,一樣能夠對其進行分析,原因是,積食好歹是個客觀存在的現象,是能夠被研究分析的。或者說,你假設他不是一個客觀現象,那你經過驗證討論之後得出這個結論也無妨,可惜在專欄的行文中並未展現該部分。

你認為他不是,然後批判一番,從闡述個人觀點上無可厚非,但就事論事來講,這個觀點是Bias的,不夠客觀。你還要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在弱證據的基礎上,那就不太可能。尤其這篇文章目的是為了科普,那夾帶私貨就有問題了,對科普,對讀者,對作者本人,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你想篩選讀者,然後花式吊打古人炫技,那隻不過是你一個人的狂歡而已,你自己開心就好。

別拉著科普和不明真相的群眾一起受罪。

子不語怪力亂神,望大家共勉。

以上~


我認為這篇文章的作者給大眾傳達了錯誤的醫學知識,會誤導家長對小兒的餵養方式。凡是中醫院兒科臨床醫師都知道,小兒很多病症(包括但不限於發熱煩躁,腹痛,便秘,腹瀉,噁心,嘔吐,厭食等)很多是因餵養不當,暴飲暴食所導致。本人在中醫院兒科臨床見習亦觀察到有如此現象。

而該作者卻認為食積不會導致這些病症。

因為對疾病和癥狀沒有正確認識,古代的醫生根據自己的猜測,想出來「積食」這麼一個病症,然後將沒有能力解釋的咳嗽、喘息、腹瀉、腹痛等統統歸因於這個病,然後就有了應付病人的說辭,這應該就是「積食」的來源,「上火」、「腎虛」這些說法也是類似。

但時至今日,依然有人在抱殘守缺,守著古人的臆想不放,繼續將超出自己認知的問題往裡面裝,所以就有了現在的」積食引起發燒「的說法。如果不需要證實也不需要證偽,誰都可以編一個新名詞,提一個新理論,今天你說「積食」會引起發燒,明天你也可以說「積尿」會引起發燒了。

並且對中醫所謂的食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食積相當於消化不良

現代醫學裡是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這個診斷的,但對它的診斷是慎重的。根據羅馬III的標準,需要在排除其它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有餐後飽脹難受、易飽、上腹痛、上腹燒灼感中的至少一項,而且這些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持續了3個月以上才能診斷,而不是像「積食」這樣連家長自己都能隨便給自己孩子診斷。

這種把疾病關係分斷開來的做法暴露了作者缺乏臨床經驗。首先我們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回應他。

食積的模型研究

畢可恩等[9]製造單純食積模型是選用Swiss雄性小鼠,體重16~22g,喂飼特製的蛋白高熱量飼料。特製飼料的製備方法是將魚鬆、豆粉、麵粉、牛奶粉按1∶2∶1∶1的比例配成,加水拌勻做成餅,再用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烘乾。實驗第2日,灌喂25%牛奶粉,每次0.5mL左右,3次/d。第3日模型即建成。張月萍等[10]對單純食積模型進行改變後,用於疳證模型,以體重低於同日齡小鼠15%以上為成模標準,一般成模時間為4d。另外,趙霞等[11]在該模型的基礎上,予小鼠腹腔注射鹽酸阿托品0.02mg/只,2次/d,引發化熱,從而製成食積化熱模型。

2食積的機理研究

食積的機理研究主要涉及的指標包括對血生化的影響、胃腸功能的改變及免疫功能的作用等。畢可恩[12]等對食積狀態下小鼠的血糖、血鈣、血鈉進行檢測,食積組血糖、血鈣均降低,血鈉也呈降低趨勢,從而得出食積狀態下血糖、血鈣、血鈉的降低可能是食積患兒易發驚厥的內在物質基礎之一,這與臨床上的高熱驚厥患兒多兼食積鬱熱的表現是相一致的。谷曉紅等[13]採用生物信號採集系統BL_NewCentury420E描記食積狀態下小鼠的胃電圖,顯示食積小鼠胃電圖慢波波形不規則、振幅不齊,呈高頻高幅變化。趙霞等[11,14]在探討清熱化滯顆粒對積滯化熱模型小鼠的實驗研究中,運用放免法檢測食積小鼠小腸組織和血液中胃泌素、胃動素、血管活性腸肽、生長抑素,結果發現積滯化熱模型小鼠血漿胃泌素和胃動素含量降低,小腸組織血管活性腸肽、生長抑素的含量增加。灌喂清熱化滯顆粒後,小腸組織胃泌素、胃動素增加,且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小腸組織血管活性腸肽和生長抑素含量降低,且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另外,沈磊等[15]通過檢測胃酸含量及胃蛋白酶活性觀察食積大鼠胃腸分泌狀態。胃熱積滯型大鼠的胃液分泌量較少,遊離酸和總酸度下降,胃蛋白酶活性明顯下降。而灌服高河菜提取物後2方面指標均有改善,說明高河菜對於食積化熱的作用機制主要與增加胃液分泌量有關,而對胃酸酸度的刺激和對胃蛋白酶活性的刺激作用與劑量有關。畢可恩等[16]通過對食積狀態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測定發現,非特異性免疫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細胞免疫的遲發性變態反應試驗、體液免疫的血清溶血素測定等免疫指標,食積組明顯低於正常組,推測免疫功能的改變可能就是食積患兒易反覆感染外邪的內在病理基礎之一。

食積與西醫疾病的相關性

(1)食積與腸源性內毒素血症。食積是發生陽明腑實證的重要病因。陽明腑實證是因熱邪與宿食糟粕相搏結、津液耗傷而形成的。王春妍等[23]在對急性肝損傷大鼠腸源性內毒素血症的實驗中發現,大承氣湯(答主註:大承氣湯是治療大便秘結的方子)使血漿內毒素、干擾素、血清谷丙轉氨酶明顯降低,對急性肝損傷大鼠腸源性內毒素血症生物學效應具有阻斷作用,根據以方測證、以療效推測藥理作用和病理機制的原則,可以認為陽明腑實證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則為內毒素[24]。所以說食積可以導致機體內內毒素的變化

(2)內毒素移位與肺損傷的關係。腸道內存在大量的內毒素,根據「微生物移位[25]」理論,腸中積滯與燥熱之邪阻於腸道,宿食積滯,碳水化合物、脂肪酵解及蛋白質腐敗,加重腸道積氣,增加腸內壓,腸黏膜屏障受損,引發內毒素移位。而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存在著相通的黏膜屏障,通過黏膜淋巴細胞的歸巢,建立了共同的黏膜防禦機制。在病理狀態下,一旦某處黏膜受到損傷,則將發生免疫紊亂,造成機體的損傷。當腸道發生免疫後,產生的大量含免疫球蛋白A的B細胞由腸道向呼吸道和其他效應部位遷移,表明肺、腸具有某種共同的生理病理聯繫及相互影響[26]。所以說,在食積的病理狀態下,通過內毒素移位和黏膜淋巴細胞的歸巢作用,胃腸功能異常與肺損傷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

摘至

王上, 於河, 施金鳳,等. 小兒食積的研究進展[J]. 現代中醫臨床, 2011, 18(3):40-43.

以上研究均可表明胃腸道宿食與大便的積滯能導致全身性的病症。而小兒控制能力差,意志發展不健全。所謂意志即是指能自覺的、有目的地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任務的心理過程。新生兒完全沒有意志,嬰幼兒僅有意志發展的萌芽。所以說,小兒面對喜好的食物,無自覺控制能力,常常造成飲食不節、攝食過多。再加上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和餵養知識的缺乏,小兒易獲得高能食物,且攝食時間過長,攝食次數過多等因素都導致了現在小兒食積發生的幾率很高。

而中醫消食導滯的方葯加減對小兒食積導致地各種變症都有明確的療效。

所以「積食」是什麼鬼?此文的作者還是應該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啊,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應該要謹言慎行,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啊。而知乎日報對於這種錯的東西,你再給他推送一遍造成了對家長的誤導,等於說你也要負責任的啊。識得唔識得啊?

=======================================================================

謝謝大家的贊和肯定,在評論區中也收到不少質疑,下面我通過回答一位知友的質疑繼續說一些我對於中醫的觀點。

蘑菇

好吧,答主說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回應,很遺憾,你引用的這篇文章通篇我都沒有看到現代醫學的影子,白瞎了知網好幾塊錢。您以一篇純中文參考文獻且有一半參考文獻都是距離發表日期10年以上,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在讀碩士在其北中醫教授導師指導下,發表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的標註有「北京中醫藥大學自主課題」的綜述,來把原作的臉打的啪啪啪,然後單方面宣布勝利。這位同學,如果你寫過哪怕一篇論文的話,應該知道這種論文的說服力吧?要不要我把氣功治療高血壓的論文給你?用中醫的理論中醫的文獻去證實中醫提出的概念是確實存在的,然後宣布正確,這循環論證也是夠了。而且,這麼多人點贊是什麼鬼?我瞎了嗎?

2 贊13 小時前

杏林學子(作者) 回復 蘑菇

按照您的說法,那凡是我們北京中醫藥大學的論文都不能看了是嗎?都是中醫人自己在的循環論證?這有點太目中無人了吧?該論文的研究明明用了動物病理模型,並且對藥物治療前後的動物體內生化指標進行了測量與比較,符合客觀事實,怎麼不是現代醫學的研究方法?

4 贊7 小時前

蘑菇 回復 杏林學子(作者)

好吧,你非要拿豆包當乾糧,我也沒啥說的。咱先說說那篇使用動物建模的1990年的文章。文章開篇說「有關食積證的動物模型,目前尚無報道」,所以姑且認為這是鼻祖(事實證明之後的食積建模方式與此相同),然後「小兒食積,腹脹、便秘……」,模型「腹脹、便秘……」,模型「用保和丸治療後有效」,不僅說明「保和丸有效,而且佐證了模型確屬食積」,一個單憑癥狀和循環論證判定建模成立,而且沒看到任何能表現靈敏度特異度的數據,然後被奉為經典沿用至今,好吧,你贏了。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你們「牛逼」的北中醫學報,銀菜湯對食積複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腸粘膜sIgA、TNF-α、IL-10的作用[J]. 2014.37(2). 關鍵詞:食積複合流感病毒。對應英文key words:dyspepsia combined with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看到了啥?dyspepsia?這不是消化不良嗎?如果還不明確,那我們再看看比「牛逼」的北中醫學報更「牛逼」的中華中醫藥雜誌,銀菜湯對食積肺炎小鼠腸粘膜機械屏障的作用及機制[J]. 2014. 29(8). 關鍵詞:食積。對應key words:Dyspepsia. 所以呢?在MeSH下怎麼解釋Dyspepsia呢:Impaired digestion, especially after eating. 在wiki中又怎麼分型呢:排除有明確病因或器質性疾病以及食物不耐受後,就剩下Functional了。所以你所謂的「食積」客觀存在,所謂的從現代醫學來說,是有沒有器質性病變呢?有的話好說,診斷明確了,Hp感染、甲狀腺、食物耐受等等;如果沒有器質性病變呢,那按照你們「業界」公認的「Dyspepsia」,不好意思,只有功能性消化不良了。最後ps一句,還真別把你們北中醫雜誌當根蔥,而且還是存在利益相關的情況下,不是我目中無人,而且叫不醒裝睡的你吧?

3 小時前

杏林學子(作者) 回復 蘑菇

說的好,您是抓住了現在中醫所存在的弊病的本質問題了。那就是中醫的證型現在沒有研究出一個明確的指標,這一點我是可以和你答成共識的。我再另個一問題的答案下如何看待丁香園大馮如此排斥中醫,中醫真的沒有用嗎? - 杏林學子的回答早已提出這個觀點,我也說了這是中醫不能成為主流醫學的原因。我也願意和您這樣的理性中醫黑交流,前提是您能尊重我們的話。交流是以互相尊重為前提的,不要把自己想的高人一等,帶著偏見和我們中醫人講話。我們中醫藥大學的學生科學素養不比你們差,現代醫學知識也學,現代科學實驗方法也用。我們不是您所說的「裝睡的人」。

下面我來談談我為什麼信中醫。

誠如您所指出,中醫的證大多沒有一個確定的客觀的指標,這一點我已經在上面問題的答案里說到了。比如像這裡的食積,您要是非要讓我們給出一個生化指標,達到這些項指標就是食積。對不起,真給不出來。我之前也就提出了這是中醫的最大「弊病」所在。類似的中醫的概念如陰虛,陽虛,氣虛等要讓我們給出具體指標,我的回答是目前的情況是都給不出。那大家就要開始質疑了,那你們中醫的這些概念不都是扯淡嗎?連一個公認的確定的金標準都給不出來那還怎麼診斷治病?答案是因為大量臨床觀察證實問題與現象客觀存在,並且我們有良好有效的解決方法。

後面的解釋太長,我附到正文中

中醫的各種「證」都是由癥狀確定的,比如說「腎陰虛」這個證,(如果你排斥中醫的各種說法,沒關係,你可以把它叫做A證),患者會出現「腰酸,腿軟,潮熱(反覆規律的出現自覺的烘熱,體溫可以並不升高),盜汗(夜間睡眠出汗),口渴,尿頻,舌體紅瘦少苔,舌上裂紋疼痛」等癥狀。它是一些癥狀的有序排列組合。出現其中的某幾個癥狀我們便可以將其歸納為「腎陰虛」證,並且我們用針對這個「證」的方子進行治療,療效確切(這一點是中醫最大的優勢,臨床大量案例可以證明,關於證明的統計形式可以參看上面提到的回答。如果連中醫的療效都否定的人,以後所有關於中醫的東西你都可以不必看了,你就當我們中醫人都是傻逼,瞎胡說八道就好了,你高興就好)。而用現代科學解釋這些癥狀背後的聯繫和機理目前做不到,也正在研究和探索中。所以我們用的解釋方法是沿用的古人陰陽五行的說法,這套說法是古人的說理工具,放到現在某些理論是有些過時了,但是在現在沒有提出更好的解釋方法的時候按照古人的說理方法我們也能自圓其說,並且按照這個理論體系可以指導臨床用藥,而且效果顯著!

所以我信中醫的原因是因為我相信我在臨床上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雖然這個現象我們用現代科學不能將它完美的解釋,但我們不能就因此對這個現象視而不見,這也是我寫這個文章的初衷。 在西醫的診療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患者或出現腰酸、腿冷、尿頻、乏力、出汗等癥狀中的一個或幾個,各種化驗檢查做完了,各項指標正常,按照現代醫學系統得不出合適的診斷,無從下藥處方。醫生便會說,你這都正常沒有問題。可患者自身確實感覺到了不適,那怎麼辦,有的西醫便會說那你去找中醫試試吧。請問各位西醫同行,你們在從醫生涯中難道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患者嗎?所以不要因為對現象給不出現代科學上的解釋就對現象視而不見。中醫發現了這些現象,並且能對此現象有有效的解決方法,雖然他解釋的理論在我們現在看來似乎過時了落後了,但秉著實用主義的原則,我選擇相信中醫,因為它能解決患者的痛苦。況且我們也在不斷地對中醫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更新,像本文提到的食積,雖然現在也沒有研究出它的本質和金標準,但我們也提出了合理的假設與證明。而且現在很多方子和藥物的研究也已經證實了其藥力作用原理,比如丹參擴長冠狀動脈,減低心肌耗氧的藥理機制已經得到證明,現有製劑丹參滴丸。

所以中醫理論有些部分或許是過時的(但它從某個角度說也是先進的,因為按照這個理論體系來處方用藥很有療效,並且能自圓其說,很多理論現代也不能給出比他更好的解釋,當你學懂了你也能體會到它的美妙。),但中醫對臨床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是先進的。我敢肯定,在未來的醫學發展中,中醫目前發現的各種「證」和方子一定會越來越多的被解釋清楚。所以請大家善待中醫,善待中醫人,謝謝。


還有個思路:大量攝入改變腸道菌群,微生物圈內環境改變,菌種間相互拮抗的平衡打破後一些非正常菌種過量繁殖,放出腸毒素引起直接毒性反應;以及粘附細胞的膜毒性作用打破腸道物理屏障;還有直接撐開兩個細胞間隙打破物理屏障的。另外粘附在腸道表皮細胞的部分非正常菌群可激發免疫應答,引起免疫細胞定向聚集在腸道附近,(並且一部分趕來的免疫細胞還在細胞間使勁地擠啊擠),一定量的免疫細胞離開循環系統引起整體的免疫應答下降。

再說一些。

說實話我實在看不慣中醫內邪鬱結這種籠統的辭彙。就像我討厭老人們總說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一定有他的道理;也看不慣老人們自私、刻薄地濫用尊老的古訓。但我看中醫研究文獻,體內實驗那個好看的數據,體外實驗那個巧妙,我一個普通的腹瀉模型做十二次都失敗了,大概幾年內也寫不出這樣的論文;我學了營養之後才知道痛經喝紅糖水真的有效果;學了心理諮詢聽了老人的故事突然就理解了他的刻薄。然後罵自己,媽的原來我就是一傻逼。破四舊不是砸了端了燒了就可以破的。考砸了把分數撕了不去思考以後還是會考砸。小時候相信魔術,後來有人說,魔術不就是物理化學把戲而已,就開始鄙夷魔術,好像知道了所有魔術的全部原理了一樣。「不就是物理和化學的小把戲嘛」,其實你連物理名解光電效應都填不出來。

要深究啊。就算是,事事都說安慰劑,人類也要去深究安慰劑的機制和更廣泛的利用;就算是,事事都扯倖存者偏差,也要告訴我們人類的主觀片面到底到了什麼程度,這個量是多少,與其他因素有什麼相關性;就算是,事事都是一小撮人為了個人利益拿來騙人的,你也講清楚,是有多笨,為什麼會被騙,被騙者是防禦還是反擊,法律政治要怎麼搞。

搞科學發展觀的人已經搞不動了,多少屆了,我們還停留在砸砸砸燒燒燒,牛鬼蛇神別擋道的上個世紀。


更新一下:剛剛有條評論質疑了我一下,我刪除拉黑了。一般來說,我容得了質疑(以前我會放著,但是現在都會刪除拉黑),但是我越來越容不了愚蠢,觀者若看不出我結論之前的論證(儘管簡陋,但是說嚴肅了我覺得質疑者根本就看不懂)或者睜眼說瞎話,那責任在愚蠢,不在我沒說。

我有足夠的火力和高水平質疑者來一次正式辯論,但是對於挑釁和低水平的質疑,殺雞還用牛刀的?拉黑刪除就行了。

有時候,愚蠢給勇氣背書,那叫無知者無畏。

——————————————————————————————————————————

我認為這篇文章不好,知乎日報的編輯同志們的選文太過隨意(現在越來越隨意)。

關於「積食」這個概念的論述,本題 @杏林學子 已有闡述,本人作為一個西醫出生的人,認為是合理的,想要從醫學角度來看待「積食」的,可以從中受益。我從另一方面來說說這個問題。

福柯的名著《臨床醫學的誕生》在論證「傳統」醫學是如何轉化為現代醫學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就是:現代醫學的誕生其實是醫學認識空間的重新排列和認識機制的複雜重構,既往的模式是「言說」(speech,對應word),而現在則是觀察和闡釋。可能不太好理解,我舉個反問的例子供大家體會,你如何確定古代的「月內」就不是現在的「產褥期」?這兩種「言說」是不是構成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差異的所在?

至少我認為不是(按福柯的論證,也不是)。

我想大家應該能get到我的點了,我認為這篇文章不妥,有三方面,一方面是作者對醫學的認識不足,缺少對醫學本質的思考(也是普遍存在的);二方面是作者對傳統醫學沒有認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胡說八道不可取(中醫臟腑不對應西醫實體器官);三方面是文章沒有論證,只有立flag。

不知道日報編輯如何判定一篇文章的好壞,專業先不言,至少一篇過得去的文章,須有邏輯的力量來驗證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和編輯自己加的題目一樣,立個flag,表明我是現代醫學的代表,以往都是臭狗屎,這個和50多年前的那些人多像。


懶得去看了,暴飲暴食史是多少種疾病的診斷依據跟診斷參考?


專業方面 @杏林學子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說點其他的,知乎上中醫黑挺多的,「食積就像鬼,你不信就不會存在「的作者在文章里說了,他也是個中醫黑。但是作為知乎日報是否應該站在更中立的立場,如果要推送這種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文章,是不是也推送一篇不同觀點的,在我的印象里,知乎日報似乎沒有推送過關於中醫專業或者中醫科普類的文章,是覺得這方面沒有含金量很高的文章嗎?(笑而不語)

這文章會誤導很多人嗎?我想也不至於,因為這篇文章可信度並不高,作者說食積不存在,並沒有文獻、數據支持,只是通篇在說自己的觀點,所以信中醫的人看完想跟他撕,不信的人不管看不看都不信┑( ̄Д  ̄)┍


不管信不信食積,都是存在的。之前聽說有小孩子吃了糯米湯圓,撐了,三天不吃飯。

在農村地方,拜偶像多,就有被鬼附的,不能因為沒見過,或者教科書上說沒有,就覺得沒有。

信沒有和證明沒有是兩回事情。


有些所謂的科普,其實就是在害人,和當初田吉順有關痛經的科普一樣。

這幫自以為了解了科學的人,真是……

有沒有積食其實很簡單,每天超量餵養自己的孩子,每頓飯都吃撐,試試看會不會出現食積?會不會出現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燒等表現?

你們啊……不要老想搞個大新聞……

另外,那些想推翻中醫理論的人,請從實際出發,身體力行,來個隨機對照雙盲實驗,發個SCI,這樣得出的結論才科學嘛。

誰主張誰舉證,我們用了幾千年的沒問題,你突然主張說不好使,這你總得舉出證據不是?


謝邀。

撕逼我在行,這題我擅長。

日報編輯推薦這種文章,充分證明了編輯的醫學水平到底有多麼的慘不忍睹,不過這正常,編輯可能不是學醫的,不懂也正常。

但這種醫學類的文章,編輯最好不要胡亂推薦,要知道,會有很多人看到這篇文章,被混淆視聽,這可是要負責任的。

另,知乎管理員、編輯等大部分是中醫黑,這幾乎是大伙兒都知道的事情,不知道這編輯是不是也是個黑子。

至於這個醫生,寫出這種文章,充分證明了他是多麼的主觀臆斷,多麼敢大言不慚,知識水平有多麼的慘不忍睹,你們要是看到這種文章,還敢把孩子往他那裡送,我只能祝福你們。

我隨便批駁一下。

懂點醫學的可能知道,胃是一個消化器官,而脾臟主要的功能是造血和免疫,根本就不參與消化,自然不參與什麼運化食物,在這個錯誤理論基礎上設立的病症自然也是錯誤的。

醫生,麻煩您不懂不要亂說話,這樣一本正經的胡扯八道,要不是知乎真有些人確實學過中醫,還真被你給忽悠了。

消化消化,什麼是消,什麼是化,您確定你是真懂?連消化都弄不懂,還敢在這裡大言不慚、信口開河的胡扯八道?

消,由「水」「小」「月」組成。這個「月」在甲骨文是「肉」字,跟月字有點像,秦始皇統一六國,全部改了小篆,把「肉」錯誤的寫成了「月」,後世一直沿用。

加水是把肉變小,叫做消,中醫認為胃主消。

化的甲骨文是倒著的一個人和正著的一個人。把一個倒著的人變正叫做化。

簡單點說,把物種的屍體變成自己的身體,叫做化。中醫認為脾主化。

消和化的概念是不一樣的。胃消脾化,脾胃互為表裡,協同工作,胃有問題會影響到脾,脾有問題也會影響到胃。因此就經常把脾胃合在一起,把他們要乾的活也合在一起,演變成了脾胃管消化。

這位醫生一點中醫的功底都沒有,把自己一知半解的東西當成中醫,一個勁兒的臆想,還自信滿滿,真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

可能有人要說,中醫的「五臟六腑」並不是實際的內臟器官,中醫的「脾」不是解剖上的脾,中醫的「胃」也不是解剖上的「胃」….看不見摸不著的「五臟六腑」在消化吸收著吃進去的真真切切的食物,相信這種說法的人估計也會相信世上真的有鬼。

中醫的「脾」是指足太陰脾經,是一個系統,當然不僅僅是解剖意義上的脾,但包括了解剖意義上的脾。

中醫的「胃」是指足陽明胃經,是一個系統,當然也不僅僅是解剖意義上的胃,但包括了解剖意義上的胃。

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一台可用的電腦不是硬碟,不是CPU,不是軟體,但他包括了硬碟、CPU和軟體,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您覺得解剖的脾胃才能叫做脾胃,難不成您拿個解剖出來的脾,他還能造血不成?您拿個解剖的胃,他還能分泌胃酸不成?

醫生,這種基本的邏輯您都還沒弄懂,您也好意思過來扯犢子?

《靈樞經·經脈第十》: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看看脾經絡胃的位置描述和解剖中胃的生理位置是不是差不多?

再看看胃經絡脾的位置描述和解剖中脾的生理位置是不是差不多?

算了,跟他說這些也沒用,他連基本的什麼是經,什麼是絡也搞不懂,基礎知識的原因,這些說給他聽毛用都沒有。

因為對疾病和癥狀沒有正確認識,古代的醫生根據自己的猜測,想出來「積食」這麼一個病症,然後將沒有能力解釋的咳嗽、喘息、腹瀉、腹痛等統統歸因於這個病。

說的好像西醫充分認識了咳嗽、喘息、腹瀉、腹痛這樣的疾病一樣,至今一堆疾病都是發病原因不詳的學科,哪裡來的資格和自信來說別人沒有正確認識?這位醫生要是有能力,咱們來對個質,不談中醫,就用現代科學,您追根溯源,把咳嗽、喘息、腹瀉、腹痛這樣的疾病原因解釋的清清楚楚?

現代醫學裡是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這個診斷的,但對它的診斷是慎重的。根據羅馬III的標準,需要在排除其它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有餐後飽脹難受、易飽、上腹痛、上腹燒灼感中的至少一項,而且這些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持續了3個月以上才能診斷。

癥狀出現了6個月,持續了3個月以上才能診斷,照這個意思,病人得先扛著3-6個月的痛苦,才能得出消化不良的診斷。

能夠一下就解決的疾病,還要等到忍受3-6個月的痛苦,才能得出診斷,人家幹嗎要等3-6個月呢?輕點的,節食就解決了,重一點的兩劑葯解決了,居然要等3-6個月?

哦,我忘了,按照這個定義,持續不了3個月的,不叫做消化不良,也不能叫做食積,頂多叫做發燒、腹瀉、喘息、腹痛。。。。而且還會自愈的。

粗暴把各種癥狀割裂開,這是現代醫學的無知,可笑的是有一幫人總是抱著無知當真理,更可笑的是這些人用無知來嘲笑真理。

最後,說一下中醫這些病名。

「腎虛」「上火」「食積」,這些都不是癥狀,而是癥狀背後的原因。「腎虛」「上火」「食積」會引起諸多的癥狀,中醫的治療原因,是根據身體出現的多種癥狀及體征,(如脈象,臉色,飲食等等)綜合判斷引起這些癥狀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所謂「腎虛」「上火」「食積」等。

疾病的治療本該如此,找到疾病背後的原因,針對性治療。

中醫不去否定現代科學這種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醫學,那是我們深知西醫在某些方面確實能夠彌補中醫的不足(例如普及),也深知學好中醫並不容易,我們自己做的離能夠滿足當下醫療需求,遠遠還不夠。在當今社會下,需要現代醫學這種學科。

但現代科學根本來否定中醫,不客氣的說,他們根本沒有這個資格。

至於這位對中醫幾乎一無所知的醫生來否定中醫,您,更沒有這個資格。

因站方導向問題(不鼓勵與主流科學觀點相悖的文章發表),開始轉戰微信公眾平台,最近寫的一些文章字解《黃帝內經》系列,都先發在微信公眾號上。

繼續打廣告。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2El4YDPEKG5XrXcD9xzK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比較好奇為什麼沒人提最大的槽點:距今一千多年的明初。

以前有人諷刺文科生叫「文傻」,這算什麼?「理傻」?


看都看不下去,孩子積食發燒兩次,和普通感冒發燒癥狀完全不一樣,都是吃了太過油膩的東西晚上就突然發燒,拉出來的大便都是有油的,這他媽的能用普通發燒應對!


建議知乎編輯:做人要謙卑;建議該兒科醫生:回爐再造。

附文一篇(摘錄)。

小兒食積的研究進展

王上 於河 施金鳳 谷曉紅 #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 100029)

1.2 小兒的病理特點

1.2.1 發病容易
《溫 病 條 辨·解 兒 難》記 載 小 兒「肌 膚 嫩,神 氣
怯,易於感觸」。 由於小兒臟腑稚弱、形氣未充,具有
「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的生理特點,所以病
理上則表現為衛外功能低下,易受外邪所傷。 主要
表現為易感六淫、易染疫癘、易傷飲食、易受驚恐、
易受外傷等。

1.2.2 傳變迅速
《溫 病 條 辨·解 兒 難》記 載 小 兒「臟 腑 薄,藩 蘺
疏,易於傳變」。 由於小兒生長變化迅速,在病理上
則主要表現為易於傳變及寒熱虛實容易相互轉化。
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小兒一旦患病後,即可迅速傳
變引起其他臟腑病變或兩臟並病的情況。

1.3 小兒食積的原因

1.3.1 小兒脾胃薄弱
脾胃為後天之本, 主運化水谷和輸布精微,為
氣血生化之源。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運化功能尚未健全,卻具有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特點。 因此
脾常不足的特點更為突出,而易傷於乳食[4]。
從西醫角度來看,小兒器官尚未成熟,脾胃功
能尚未健全,表現為消化腺發育差,腺體分泌少,消
化道肌層不發達,消化酶活力弱[5]。 故小兒進食後,消
化及吸收功能相對滯後,容易造成食物停積胃腸。

1.3.2 飲食不知自節
小兒控制能力差,意志發展不健全。 所謂意志
即是指能自覺的、 有目的地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
動,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任務的心理過程[6]。
而新生兒完全沒有意志,嬰幼兒僅有意志發展的萌
芽。 所以說,小兒面對喜好的食物,無自覺控制能
力,常常造成飲食不節、攝食過多。

1.3.3 家長餵養不當
《活幼心書》云:「嬰孩所患積證,皆因乳哺不節,
過餐生冷堅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積停中脘……。 」
說明飲食不當易發生食積。 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
和餵養知識的缺乏,小兒易獲得高能食物,且攝食
時間過長、攝食次數過多。

1.3.4 家長調護不周
調護不周也是形成食積的另一個重要因素[7]。 《育
嬰家秘》云:「育嬰家秘無多術,要受三分飢與寒……
過於熱也,熱生風;過於飽也,飽成積。 」若寒冷天
氣,小兒穿著單薄,或天氣炎熱,小兒裸睡,或者夏
季小兒喜卧濕地玩耍,則小兒腹部易受寒風或濕冷
之氣侵襲,而伐傷陽氣,影響乳食的腐熟,停積不化
而形成食積[8]。

2 食積的實驗及臨床研究

2.1 食積的模型研究
畢可恩等[9]製造單純食積模型是選用 Swiss 雄
性小鼠, 體重 16~22 g, 喂飼特製的蛋白高熱量飼
料。 特製飼料的製備方法是將魚鬆、豆粉、麵粉、牛
奶粉按 1∶2∶1∶1 的比例配成,加水拌勻做成餅,再用
電熱恆溫鼓風乾燥箱烘乾。 實驗第 2 日,灌喂 25 %
牛奶粉,每次 0.5 mL 左右,3 次/d。 第 3 日模型即建
成。 張月萍等[10]對單純食積模型進行改變後,用於疳
證模型,以體重低於同日齡小鼠 15 %以上為成模標
准,一般成模時間為 4 d。另外,趙霞等[11]在該模型的
基礎上,予小鼠腹腔注射鹽酸阿托品 0.02 mg / 只,2
次/d,引發化熱,從而製成食積化熱模型。

2.2 食積的機理研究
食積的機理研究主要涉及的指標包括對血生
化的影響、 胃腸功能的改變及免疫功能的作用等。
畢可恩[12]等對食積狀態下小鼠的血糖、血鈣、血鈉進行檢測,食積組血糖、血鈣均降低,血鈉也呈降低趨
勢,從而得出食積狀態下血糖、血鈣、血鈉的降低可
能是食積患兒易發驚厥的內在物質基礎之一,這與
臨床上的高熱驚厥 患兒多兼食積鬱熱的表現是
相 一致的。 谷曉紅等 [13] 採用生物信號採集系統
BL_NewCentury420E 描記食積狀態下小鼠的胃 電
圖, 顯示食積小鼠胃電圖慢波波形不規則、 振幅不
齊,呈高頻高幅變化。 趙霞等[11,14]在探討清熱化滯顆
粒對積滯化熱模型小鼠的實驗研究中,運用放免法
檢測食積小鼠小腸組織和血液中胃泌素、 胃動素、
血管活性腸肽、生長抑素,結果發現積滯化熱模型
小鼠血漿胃泌素和胃動素含量降低,小腸組織血管
活性腸肽、生長抑素的含量增加。 灌喂清熱化滯顆
粒後,小腸組織胃泌素、胃動素增加,且與模型組比
較有顯著性差異,小腸組織血管活性腸肽和生長抑
素含量降低,且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另外,
沈磊等[15]通過檢測胃酸含量及胃蛋白酶活性觀察食
積大鼠胃腸分泌狀態。 胃熱積滯型大鼠的胃液分泌
量較少,遊離酸和總酸度下降,胃蛋白酶活性明顯
下降。 而灌服高河菜提取物後 2 方面指標均有改
善,說明高河菜對於食積化熱的作用機制主要與增
加胃液分泌量有關,而對胃酸酸度的刺激和對胃蛋
白酶活性的刺激作用與劑量有關。 畢可恩等[16]通過
對食積狀態下小鼠免疫功能的測定發現,非特異性
免疫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細胞免疫的遲發性變態
反應試驗、 體液免疫的血清溶血素測定等免疫指
標,食積組明顯低於正常組,推測免疫功能的改變
可能就是食積患兒易反覆感染外邪的內在病理基
礎之一。

3 食積致病的研究及治療

3.1 食積引發疾病的研究

3.1.1 中醫食咳概念及治療
《素問·咳論篇》曰:「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
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咳從肺出,其治不離脾
胃,而「聚於胃,關於肺」則是對小兒咳嗽病機的高
度概括[17]。 食積釀痰,上漬於肺,肺失宣肅則為咳[18];
或食積氣滯,氣逆犯肺,肺失宣肅則為咳;或食積蘊
久而化熱化火,上炎侮肺,肺失宣肅則為咳;或食積
成瘀,瘀血內停,肺之氣血運行不暢則咳嗽[19]。
在臨床治療方面,畢可恩[20]運用消積化痰湯(焦
山楂、全瓜蔞、檳榔各 12 g,枳實、炒葶藶子、桔梗、
炙杷葉、連翹各 9 g,甘草 3 g),治療積咳 72 例,取
得良好療效。 王勇等[21]運用宣肺消積湯(炙蘇葉、炒
杏仁、清半夏、雞內金、僵蠶、地龍、丹參、前胡、炒萊菔子、炒蘇子、川貝母、珍珠母、生甘草)治療小兒頑
固性咳嗽 90 例,也取得良好療效。 王佳然[22]根據中
醫理論臨床辨證,以消食導滯、宣肺止咳為法,治療
小兒食積咳嗽 30 例,治癒率達 86.7 %,總有效率達
96.7 %。

3.1.2 食積與西醫疾病的相關性
(1)食積與腸源性內毒素血症。 食積是發生陽
明腑實證的重要病因。 陽明腑實證是因熱邪與宿食
糟粕相搏結、津液耗傷而形成的。 王春妍等[23]在對急
性肝損傷大鼠腸源性內毒素血症的實驗中發現,大
承氣湯使血漿內毒素、干擾素、血清谷丙轉氨酶明
顯降低,對急性肝損傷大鼠腸源性內毒素血症生物
學效應具有阻斷作用,根據以方測證、以療效推測
藥理作用和病理機制的原則,可以認為陽明腑實證
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則為內毒素[24]。 所以說食積可
以導致機體內內毒素的變化。
(2)內毒素移位與肺損傷的關係。 腸道內存在
大量的內毒素,根據「微生物移位[25]」理論,腸中積滯
與燥熱之邪阻於腸道,宿食積滯,碳水化合物、脂肪
酵解及蛋白質腐敗,加重腸道積氣,增加腸內壓,腸
黏膜屏障受損,引發內毒素移位。 而消化系統和呼
吸系統存在著相通的黏膜屏障,通過黏膜淋巴細胞
的歸巢,建立了共同的黏膜防禦機制。 在病理狀態
下,一旦某處黏膜受到損傷,則將發生免疫紊亂,造
成機體的損傷。 當腸道發生免疫後,產生的大量含
免疫球蛋白 A 的 B 細胞由腸道向呼吸道和其他效
應部位遷移,表明肺、腸具有某種共同的生理病理
聯繫及相互影響[26]。 所以說,在食積的病理狀態下,
通過內毒素移位和黏膜淋巴細胞的歸巢作用,胃腸
功能異常與肺損傷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

3.2 食復理論研究及機制探討

食復是指由於胃腸負擔過重,無力消化攝入的
飲食物,使乳食失於及時的腐熟,而停滯於胃腸,最
終反成為一種新的致病原導致疾病發生的現象。 在
小兒發病中,食復的現象更為常見。

3.2.1 黏膜免疫
李學麟等[5]認為食復機制與消化道黏膜免疫可
能有一定相關性。 疾病初愈,消化功能較弱,黏膜免
疫功能下降,黏膜屏障作用改變。 若此時攝入含有
大分子的食物,機體不能充分消化,而使之成為抗
原,作用於機體,致全身免疫功能抑制,從而使原病
灶復燃。

3.2.2 細菌返祖
李可建[27]認為 L 型細菌在適宜條件下恢復產生細胞壁而變為細菌型的過程稱為返祖,返祖後可重
新恢復其致病性,並導致疾病的複發。 而含有高賴
氨酸的肉蛋奶類物質的攝入,將會為 L 型菌的返祖
提供能量,從而促進其返祖。

4 結語

基於小兒特殊的生理病理特點,使得小兒易發
生食積,並表現出病理狀態,從而引發各種相關疾
病。 但是,就目前關於食積致病方面的研究,臨床觀
察及療效評測方面的研究較多,而對於食積致病機
制的研究尚不系統,藥物作用靶點的探究也不夠完
善。 然而,在治療小兒食積方面,中醫中藥具有其因
證施法的特點及優勢,因此,中醫藥對兒科疾病的
防治作用為今後的臨床和實驗研究開闢了新思路
和新方向。

參考文獻:

[1] 劉弼臣.中醫兒科學[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28.

[2]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
版社,2007:7.

[3] 劉昌義.劉弼臣教授對兒科發展的兩大貢獻[J].中醫兒科
雜誌,2006,2(5):72-74.

[4] 李文坤.畢可恩從食積論治兒科病經驗[J].山東中醫學院
學報,1994,18(3):165-167.

[5] 李 學 麟,陳 少 東.小 兒 食 復 淺 探[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
2005,15(2):46.

[6] 周莉莉.兒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32.

[7] 畢可恩.淺析小兒夾雜證[J].山東中醫雜誌,1993,12(5):
6-9.

[8] 畢 可 恩.食 濕 與 小 兒 疾 病[M].濟 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
社,1991:3.

[9] 畢可恩,劉愛華,朱富華,等.食積動物模型建立及中藥治
療觀察[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0,14(2):71-72.

[10] 張月萍,郁曉維,姚惠陵,等.壯兒飲口服液對小白鼠疳證
模型胃泌素分泌影響的實驗觀察[J].中 醫 葯 研 究,1994
(1):46-47.

[11] 趙霞,羅興洪,劉書堂,等.清熱化滯顆粒對積滯化熱模型
小鼠胃泌素、血管活性腸肽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2003,
20(2):25-26.

[12] 畢可恩,劉愛華,朱富華,等.食積小鼠模型血生化研究[J].
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0,14(4):37-38.

[13] 谷曉紅,於河.銀萊湯對肺胃積熱證小鼠血清 TNF-α 和
IL-2 的 影 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31(1):54-
57.

[14] 趙霞,任現志,陳永輝,等.清熱化滯顆粒對積滯化熱模型
小鼠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醫藥學刊,2003,9(21):1475-
1476.

[15] 沈磊,劉曉波,施貴榮,等.高河菜提取物對積滯化熱模型大鼠消化液成分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
(5):1-3.

[16] 畢可恩,劉愛華,朱有名,等.食積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實
驗研究[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1,15(4):48-49.

[17] 龍建新,姚廣興.關於「聚於胃,關於肺」的兒科臨證體會
[J].天津中醫藥,2005,22(6):492.

[18] 劉燕池.中醫基礎理論[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2:
62.

[19] 王熙國.食積咳嗽機理芻議[J].實用中醫藥雜誌,2002,18
(8):47.

[20] 畢可恩.消積化痰湯治療積咳 72 例[J].山東中醫學院學
報,1989,1(11):32.

[21] 王勇,陳欽峰.宣肺消積湯治療小兒頑固性咳嗽 90 例[J].
四川中醫,2001,19(5):58-59.

[22] 王佳然.治療小兒食積咳嗽 30 例臨床體會[J].亞太傳統醫
葯,2007(5):70-72.

[23] 王春妍,楊世忠,遲寶榮.大承氣湯對急性肝損傷大鼠腸
源性內毒素血症生物學效應的阻斷作用[J].中西醫結合
肝病雜誌,2006,16(6):356-357.

[24] 張西波,崔乃強,袁紅霞,等.淺談陽明腑實證與腸源性內
毒素血症的相關性[J].山東中醫雜誌,2007,26(4):219-
221.

[25] ALEXANDER JW,BOYCE ST,BABCOCK GF,et al.The
process of microbial translocation [J].Ann Surg,1990,212
(4):496-512.

[26] 靳文學,楊宇.從黏膜免疫系統看「肺與大腸相表裡」[J].四
川中醫,2005,23(12):1-3 .

[27] 李可建.食復機理的新思考[J].上海中醫藥雜誌,2001(6):
40-42.


不得不說 積食它還真的存在 本身是不怎麼信的 但是前段時間 想晚上讓寶寶喝夜奶次數減少 晚飯喂的比平時多了些 第二天他馬上就出現各種積食癥狀 導致一個多禮拜都不能好好吃飯了 然後就開始相信真的有積食


「積食」就是吃太多了撐著了吧。。= =


朋友圈風。反對文章中的一些觀點。

首先,脾號稱人體血庫,是重要的(先天)造血器官。食物中的任何營養成分,最終都需要血液來轉運,所以文章中武斷的說脾和營養轉運毫無關係這點我完全不能苟同。

其次,作者說積食不會引發感冒,但反過來看感冒後人的消化功能可能會減退(厭食,味覺靈敏度降低,食欲不振等),所以,與其說積食感冒,不如說感冒積食,把病因和病徵對調一下才能從病理上說得通。自己先說通,再來寫朋友圈,瞅著更像。

其他回答也貼出了很多現代中醫對食積的研究成果,這裡就不再贅述。


在我所關注的並不多的中西醫撕逼問題中,本次問題的回答是所有中醫粉最為集中的一次,清一色表達了對我國傳統文化遺產的誓死維護精神,並且煞有介事,噢不,科學嚴謹地列出了一篇985碩士信手拈來,噢不,經過嚴密論證後的綜述型文章。答案中不止一人引用了這篇文章,不止一人表達了對這篇文章的認同,噢不,膜拜。我笑了。

對於這篇文章以及引申出來的食積,我在@杏林學子回答的評論中予以了淺薄但夠用的反駁,順帶抄送@四佰本。主要意思一是這種水平的論文拿來湊畢業就行了,用來當證據還是別丟人了。二是你們口中的「食積」對應英文術語「Dyspepsia」,排除能明確診斷病因的分型後就只剩功能性消化不良了。

我本不想再碼字撕逼中西醫,畢竟付出了寶貴的時間成本,卻沒有任何收益。之所以手打出這篇文章,實在是因為這樣一篇論文也能夠被拉來當成你們口中的權威,我真的不知道是你們導師教導無方,還是你們裝睡不願醒來。


選這篇文章的編輯是個什麼鬼?是不是腦子進了水?


小兒要想保平安,常有三分飢和寒


愛信信,不信滾。相信中醫的自然相信,不信中醫的多說無益。


難到就沒有個西醫粉來解釋下積食到底是西醫里的什麼病?


推薦閱讀:

解剖軟體、解剖視頻、解剖的書,解剖的一切有什麼好推薦嗎?
為什麼有的人荔枝吃多了會流鼻血?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分別是怎麼解釋的?
是不是支持轉基因的人往往就是反對中醫的,反之亦然?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中醫對痛經的處理方式是否站得住腳,有沒有相關的研究,結果如何?
知友們對science雜誌給中醫發了專刊這件事有何看法?是否能緩解中醫粉和中醫黑的爭論?

TAG:中醫 | 兒科 | 醫學 |